心灵的焦躁

出版时间:2004-10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茨威格,谢建文,陈慧,郑建萍  页数:323  译者:谢建文,陈慧,郑建萍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世界文学名著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及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世界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人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对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健全的人格,培养深厚的人文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推出了这套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宝库》。本社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外国文学出版,拥有相当一批国内著名的译作者。特别是外国文学名著的出版,日积月累,渐有所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本丛书的编选,参考了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扩大范围,所选作品多为本社积累的名家名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灵的焦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花蕾凋落,故事落下帷幕。在我看来,这个悲剧人人有份,谁也不是无辜的。
      
      ---------------霍夫米勒-----------------
      表面上看,他是谋杀艾迪特的凶手;我倒觉得,某种意义上他是个大好人。开克斯法尔伐一家表面光鲜,实际上人人瞧不起。他们的犹太人血统、暴发户身份和买来的贵族头衔,使得军队里从上到下都嘲笑他们。艾迪特因此只能孤独度日,只有霍夫米勒常来看她,不为她的家产和美色,而是作为一个朋友尽可能安慰她。即使是出于同情、出于做好事的虚荣心,他也确实为她付出了时间和心力,这比她家晚宴上那群食客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他不肯轻易娶她,也说明他是好孩子:七百万嫁妆,一般人早就迫不及待地扑上去了。
      可惜,像大多数毛头小伙子一样,这位男主角行事幼稚而鲁莽。捅了娄子,他首先想到的是逃跑,事后又想全力弥补,但总是做不到点子上。极端的矛盾心情十分可笑地体现在这个人身上,一分钟之内他的脑筋可以转三千六百个弯,顾虑这个又担心那个,事态就这样被他搞得越来越糟。一而再,再而三,终于造成了无可弥补的后果。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苍穹为雨水洗净,没有一丝云翳,烈日当空,可是一点也不闷热,四外田野轮廓分明。你的眼睛一直可以看到远方,每幢房子,每株树,每块田地都看得那么真切清晰,仿佛都搁在你的股掌之上。窗前的每一束鲜花,屋上的每一缕炊烟,都因为颜色浓烈、色泽鲜明而显得生意盎然。……两旁的树丛仿佛新上了油漆,在我们头上汇成一个穹形的屋顶,翠绿显得更加浓郁,枝叶显得更加茂密。我坐在马鞍上轻松愉快,俗虑顿消,最近几天、最近几星期压迫我神经的一切焦灼不安、滞重烦恼的事情全部一扫而光。我觉得我执行我的勤务再也没有比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夏日上午更出色的了。干什么事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自然而然,什么都办得成,什么都使我心旷神怡:天空,草地,热血奔腾的优良战马,大腿一夹缰绳一紧,它们就顺从地作出反应,甚至我自己的嗓音在我发号施令的时候也叫我听着高兴。”
      看这段的时候我大为感动,简直身临其境。这么健康、活泼、美好的男人,艾迪特不可能把他拴在身边。这样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只适合迸射的激情,但和艾迪特在一起,需要细流般绵延不断的耐心、海绵般无穷无尽的包容力、以及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几十年如一日在看不到尽头的苦难中坚持。康多尔说:“被命运沉重地伤害过一次的人永远是容易受伤的。”这种人就像玻璃娃娃,一碰就碎,要时刻无微不至地爱护他们,太累了。霍夫米勒最后悔婚,多少也是被康多尔和他盲妻的相处方式所震撼而退缩。他未必有多讨厌艾迪特,只是救世主这个责任太过沉重,他担当不起。他说过:这是个无底洞,要搭上一辈子的,人生完全不属于自己了。若没有忘我的爱和牺牲的觉悟,这是很难做到的——换了我也做不到。
      霍夫米勒唯一一次亲吻艾迪特的嘴唇,也许是酒喝多了犯糊涂,也许是旁人的喜悦让他忘乎所以。但我认为,那一刻他是真的爱上了艾迪特——或者说,爱上了那一瞬间的艾迪特;她乐观开朗的态度,使他能够像对待一个健康的少女那样同她交谈,不再像往常一样处处小心,如履薄冰。其实,美好的爱情就该是这样才对:两个人心无芥蒂,情意相通,没有任何顾虑和误会,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无上快活。可惜这样的态度转瞬即逝,他们又跌回现实的深渊中。如果艾迪特对自己的病不是这么敏感,不总是消极猜疑地对待爱人,他们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艾迪特-----------------
      母亲温柔顺从,父亲坚强隐忍,真不知道这位小姐的暴烈脾气是从哪儿来的,可能是惯出来的。她从小就调皮任性,病痛又把这个缺点放大了几百倍。整本书里只见她没完没了地发脾气,拿尖刻的话刺激人,一会儿顾影自怜,一会儿又寻死觅活。她把自己的病当作武器,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所有人都要围着她转,满足她每一个毫无道理的要求。可是大家虽然顺着她,却没有一个人能对她的痛苦感同身受。伊罗娜惯着她是因为脾气好和那笔嫁妆,霍夫米勒是因为同情和怜悯,大概只有她父亲还比较理解她。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对别人身上发生的事,谁都不可能有切实的体会,身体健全的人永远不会了解残废的苦楚,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伤口有多痛。所以霍夫米勒不能理解她把他当作救命稻草紧紧抓住的绝望心情,更不明白她何以如此孤注一掷。
      老实说,我也不懂。精神支柱谁都需要,但是干嘛非要男人呢?为什么不想想她父亲,想想未来的美好人生,哪怕想想“我要再一次穿着漂亮的裙子跳舞”这种事,也能信心倍增啊。为什么没了霍夫米勒她就要失去人生的意义呢。我觉得她是内心过于脆弱,必须要拉一个人过来当她坚持下去的借口。而她平时深居闺中,见不到几个人,所以霍夫米勒中枪了。但是别人是靠不住的,自己不热爱生活,别人就能让你热爱生活吗?艾迪特的悲剧不在于她所托非人,而是本就不该把所有赌注押在别人身上。医生夫妇是一个正面例子,但是相同的情况在艾迪特身上就未必奏效。康多尔那种人毕竟可遇不可求,贵族小姐也不能完全和穷苦女人相提并论。
      艾迪特表达爱意之后,霍夫米勒打算装傻到底。所以,订婚一事可以说是艾迪特的哭闹和她父亲的哀求硬拗出来的。先不论强扭的瓜不甜,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就算艾迪特跟霍夫米勒结婚了,以她的脾性,说不定哪天又厌烦了,崩溃是早晚的事。
      谁也救不了谁,救世主在现世根本不存在。关键时刻能靠的只有自己,如果自己不够强大,就会被自然淘汰——优胜劣汰法则到处都适用。
      (可能我上边的发言有些冷血了,请轻拍。作为女性,我看小说的时候一般是站在女性立场上抨击负心汉的,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天平很奇怪地偏向了男主角一方,可能是女主角和她父亲的行为不太符合我的价值观吧。我一直认为女人不该过度依附于男人,这父女俩总给我一种强人所难和倒贴的印象。)
      
      ---------------开克斯法尔伐-------------
      此人年轻时的事迹相当励志,看得我都快要爱上他了。然而中年丧妻之后,他性情大变,把女儿奉若神明,一切以女儿为中心,为了她的幸福几乎不择手段。但是一味地满足女儿所有愿望真的是为她好吗?如果他能不那么娇惯她,如果他能想办法让女儿结识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吊死在霍夫米勒一棵树上,如果他能让她拥有更多的人生乐趣而不是以爱情为最高追求……但是他就像艾迪特的傀儡一样,他在年龄可作自己儿子的年轻人面前下跪,说人家“残忍,没有心肝”,甚至用钱来劝诱——这可是霍夫米勒的死穴啊。这一刻,开克斯法尔伐抛弃了男人的全部自尊,也践踏了同为男人的对方的自尊,我甚至怀疑,此时霍夫米勒在他眼里除了女儿的接管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意义!他把对方当作治疗女儿的一剂良药,可对方是个有自由意志的大活人,怎么可能任他摆布。他让我想到《大明宫词》里把人家老婆赐死,把女儿硬嫁过去的武则天,这些无原则溺爱孩子的父母,也都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世间父母实应以此为戒!
      
      -----------------康多尔-----------------
      书中最可敬佩的角色。他出场时的外貌描写惨不忍睹,但作者就像故意跟读者开玩笑一样,把世间所有的美德都赋予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对医学的执着和信心、与疾病斗争的热忱,这些都不必说了。我尤其佩服他遇事不慌,总能冷静考虑解决办法的能力。每次霍夫米勒闯了祸,他不但不训斥(顶多皱皱眉头发两句牢骚),倒反过来安慰肇事者,帮忙出主意,教导他该怎样做,末了再乐呵呵地往人家肩上一拍——好像再难的问题在他那里都是小菜一碟。他那间亮着微弱灯光的候诊室,和“更加严重的问题都曾经谈通过”的椅子,可以说是书中最温馨的一笔。如果没有艾迪特这件事,他会成为霍夫米勒的良师益友吧。
      
      -----------------伊罗娜-----------------
      喜欢她,因为她漂亮、健康(读了这本书,我又一次体会到健康是多么可贵!)、活泼、好脾气、懂人情、会来事。霍夫米勒就是因为她才来到开克斯法尔伐府上的,最初喜欢的也是她。可惜她名花有主,不然和霍夫米勒倒是挺合适的一对儿,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从各种意义上讲。艾迪特一死,她的嫁妆多半也泡汤了,但我相信,乐天派的人无论在什么境况之中过得都不会太差。
      
      -----------某个多嘴的仆人-----------
      这段纯粹是我想吐槽:开克斯法尔伐府上某个多事的仆人(是不是约瑟夫?还是那个倒酒的?)在订婚宴当天晚上就把主人家的大事说出去了,直接引发了一系列悲剧事件。我都要抓狂了,这种仆人留着真的没、问、题么!!!!!我不太清楚这种非正式的订婚宴(不就是在家吃了顿饭给了个戒指吗?)在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究竟有多大效力,但既然是订婚不是结婚,那就说明还有取消婚约的可能性,某仆人真是作死啊……点蜡。
      
      ------------------结语-------------------
      艾迪特最终没有等到她的救命稻草,悲惨地死去了。不过,就是不差那一刻钟,她的未来也不是一片光明。喝醉酒神志不清的时候,霍夫米勒的潜意识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因为我知道,她的病是永远也不会痊愈的……她刚才不是又像根木棍一样地跌倒了吗……这样一个人我是根本不能跟她结婚的,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她只是……她刚才像一袋燕麦一样咚的一下倒了下去,实在可怕……这样一个东西总不能娶来当妻子。”
      看吧,不管他清醒的时候多么富有同情心,多么通情达理,他内心里还是害怕艾迪特,瞧不起她残缺的身体,担心她成为自己的累赘。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潜意识就像黑暗中潜伏的魔鬼,虎视耽耽,等待着意识最脆弱的时机。故事的最后一刻,霍夫米勒想对她负责了,可谁知道这是不是又一个心血来潮?整本书里少尉先生出尔反尔的次数还少吗?也许,凭着一时的负疚感和爱意,他能维持一段时间,但这点情意消耗殆尽之后,潜在的不满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炸。霍夫米勒那强烈的自尊心和火爆脾气,恐怕容忍不了这么个反复无常的妻子。艾迪特需要一个圣人,而霍夫米勒只是个普通人,和你我一样。
      
      ----------------------------------------
      多嘴一句:这本书没拍成电影真可惜。
      再多嘴一句:每次看完一本书我都觉得有好多感想要一吐为快,可为什么每次写的书评都这么噜里巴嗦不伦不类!语死早好无奈……
  •      一个寒假,三十多天以来,读的最好的一本——心灵的焦灼,好的书总能让人拿起来便难以放下。霍夫米勒,无需置疑他是一个善良的小伙子,因为他的善良,无意间让这个瘸腿的女主艾迪特爱上了他,在一个人最脆弱孤独的时候,是最容易产生感情的。可是艾迪特的爱让霍夫米勒压抑惶恐甚至想逃离。他总是克服不了自己无休止的同情心,可在面对很多状况下,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总是拿不定注意容易被外在因素所影响,最终导致这个不幸的女主角自杀。
      
       人得心理真的是怪诞的厉害,难以捉摸,就像斯蒂芬茨威格说的“逻辑是战胜不了激情的”。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权衡利弊考虑周全在决定怎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吧帮助别人。
  •      我十分钦佩作者茨威格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内心冲突的斗争、纠结、矛盾、惶恐、怨恨、怜爱、特别是同情的内心描述,这让我一个学心理学出生的人都望洋兴叹。在看的过程中感觉很过瘾呢,完全可以作为心理学学生的一个课外阅读。看完发现原来这种写作手法是心理分析手法,而且还有一个我觉得是更贴切文章内容的名字叫做《爱与同情》。虽然通篇的主题是在阐述两种同情,一种同情,是怯懦感伤,如霍夫米勒;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如康多夫,取了眼瞎的妻子。但《心灵的焦灼》更适合文章更深层的意义,有更多的延伸。
      
       我一直愿意相信霍夫米勒对艾迪特是有爱情的,只是他的爱情输给了他的懦弱。看完整本书我也没有找到答案,霍夫米勒到最后依然很自责,更多是自罪,没有悲伤,要是有更多的爱情,他应该会更多感到悲伤。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去定义爱情的,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就想着一个这样的结局,霍夫米勒一直以为自己对艾迪特只有同情,等到他真正离开后,他会发现他对艾迪特是有爱情,只是由于自己的懦弱让他没有看到自己的爱情。这或许是我的模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小说中也会投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将我们自己的意愿去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没有对错,只是阅读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
      
       我对爱情的执着,在曾经的岁月曾深深地影响着我。对于曾经和现在的自己我从不后悔。
      
      
  •     以足足五十七个章节的篇幅写怯懦的同情酿成的悲剧,而只用最后一个章节写这史无前例、规模空前、比以往任何战争惨烈百倍,范围广及天上地下的人类大破坏、生灵大屠杀。而这无数次扰乱焦灼内心的怯懦的“勇敢者”的罪过,早已在这广袤无垠的血污的沼泽里完全溶解在一般性的罪过之中。多么精妙的对比,多么犀利的讽刺。
      
      就像有一种电影剧终之时,一定会打出改编自某真实故事或者向谁谁谁致敬的字幕,当小人物的悲剧落幕,大时代的背景拉开,我们总不禁暗自为这真实与虚幻的紧密相连和巨大落差而惊叹。
      
      而茨威格笔下那些如爱情里偏执狂一般的女性,一意执念,为爱而死,却甘之如饴。所言如那个倔强脆弱而极度敏感的艾迪特,我只要你容忍我的爱情就行了。
      
      只要良心有知,任何罪过都不会令人忘却。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罪过?
  •     面对他人的痛苦究竟要怎么办?满地的乞丐已经叫我束手无策了。即使塞点钱给人家,也不过是另一种拒绝,希望他们快些走开,“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吧。过去一直觉得做人最要紧(也是最基本)的品质是善良(现在也这么觉得),但是善也要分的,有强大的善,也有弱小的善。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来说,有一个人在你面前难过地哭,强大的善就是能讲个笑话把TA逗乐了,弱小的善就被伤感拉拢过去,一起哭,或者难过地别过头去不看。
  •     首先,任何一本着重心理描写的小说,读完都有一种令人如释负重的感觉,仿佛背着一大包超负的重物,跋涉了很长一段路。行文紧凑,刻画细腻,文采斐然如斯蒂芬茨威格者也无法令我挣脱这种沉重感。假如说古典小说以情节取胜,作者精妙的想象力、巧妙的构思和生花的妙笔是构造小说世界的三大支柱,那么开现代新局面的心理小说,无疑要求作者同时具备有内科医生对心脏精细掌控和脑科医生对脑部的了如指掌,每一个脉搏,每一次大脑沟回的颤动,都详细记录在案。于是,茨威格对“同情心”下手了,在他的书案上,“同情心”不再仅仅是出自人类本性的良善而表达关爱,这样的感情,其本身就带着很复杂的动机,也许是虚荣,也可能是负疚,还可能只不过是一种施舍,最糟糕的是三者都具有。作者创造了一个简单而独特的爱情故事,很好的解释了有一种爱情土壤,叫做同情心。
      然而,要是你事先读过茨威格的回忆录式的作品《昨日的世界》,你大概不会忘记,他笔下的一战前奥匈帝国乃至整个欧洲人们喜迎战争的到来时的当时富有感染力的爱国热情而今看来愚蠢无比的高涨的好战热氛,富有人类同情心的茨威格,明显的是加以强烈反对的。从这一点来看,《心灵的焦灼》不只试图解释爱情的错误的起源,也同时告诉读者,战争的错误的起源。故事可以这样把重心调整,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因为滥施同情心而导致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残疾女儿艾迪特爱上了他,他在无法回赠爱情而又因为同情心的阴差阳错,又跟艾迪特糊里糊涂的订了婚,最后的逃避行为又直接导致艾迪特的死亡。为了逃避罪责,也为了麻醉自我,霍夫米勒来到一战战场,开始一场毫无人性的杀戮。然而,请读者注意,正是因为发自善的同情心,一步步使一个正直的充满爱心的年轻人,慢慢地走向无情的刽子手之路。从这个角度来反思战争,反思人类文明,才是大师的用心所在,也是最值得为世人所探索的领域。绝对的善,有时候偏偏导致绝对的恶,偏偏善,又是人类文明社会最肆无忌惮,最堂皇冠冕的神圣的代表,致使,任何人都不敢抗拒它。殊不知,无节制的善,其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人类文明对恶有足够的界定和提防,对善,以及同在善一面的所谓正义、平等、自由等等,却缺乏任何抵御。有人说,多少罪恶以善的名义通行无阻,却没有人说,善往往与恶同行。
      难怪茨威格在中国能够获得共鸣,生活在中国的人们,都已麻木,看惯了这一切,也深谙这一切,并且大多数人熟络地运用这一切。正像书中精明的犹太人所做的,结构还不是照样毁了自己。
  •     北京在阴霾之后伴随着阴天,心情有些低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习的事情也抛在脑后,开始审视堆积如山的书,寻找着适合自己心绪的那一本,《心灵的焦灼》,或许从书名就映射了当时的情绪,半年前买书的书,当时随手翻了十几页,很激动,感觉像是一个中国作家撰写的小说,几乎没有蛛丝马迹显示这是一本德语小说,多少有些意外,那时候跟A谈及的时候,才知道张玉书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这种“意外”于是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读完这本小说,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情感像是被撕开一道伤口,悲伤像泉水一样,缓缓流出,让人感动莫名,或许就像人们说的,当爱情与时间和死亡发生关系时,会让人荡气回肠。
      
      书中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所谓的善与恶,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以一个简单的事件,通过主人公内心的独白,揭示人性的矛盾与冲突,揭露周遭世俗的舆论与偏见对人性的扭曲和折磨,这种情感即使在今天的社会,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一个下半身残疾的美丽少女艾迪特,爱上年轻军官霍夫米勒,而霍夫米勒开始对她是一种同情,驱使他常常去她家,给她安慰;艾迪特爱上了霍夫米勒,而他帮她当成孩子,当他知道她爱上他的时候,他惊慌失措,仓皇逃避。就像书中的主旨说的一样,“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最初霍夫米勒的同情是第一种,即使在最后的时候,他的情感升格到第二种的时候,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是霍夫米勒的懦弱谋杀了艾迪特,一个为爱献出生命的刚烈少女。这与《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对许多在眼前破灭的情感,这句话读起来有一种悲伤的魔力,使人如此焦灼。
      
      当人们看到报上,或者电视上,一个人照顾自己罹患绝症的爱人时的不离不弃,感动于斯,然而反问自己的时候,是否有勇气去共同面对苦难?又不免唏嘘感叹,变得犹豫不决,或者懦弱起来,因为那是一种决绝的牺牲,倾家荡产,落魄一生,人们会疑问这一切值不值得?于是思绪有把我牵扯到那句话,“不,不要去爱那些身体健康、充满自信、性情高傲、心情愉快、高高兴兴的人——他们不需要别人的爱!他们把别人的爱只当做别人向他们表达的敬意,别人应该向他们尽的本分,他们接受别人的爱,神情倨傲,无动于衷,别人倾心相爱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锦上添花。只有那些受命运亏待的人, 只有那些内心慌乱、遭人轻视、丧失自信、相貌丑陋、备受屈辱的人才能真正通过爱情得到帮助。只有他们懂得爱,懂得为人所爱,像人家恋爱时应该有的那种样子:满心感激,态度谦卑。”时代无论如何变迁,直抵人心的言语,依然动人心弦,因为这言语之中蕴含着人类最深沉、最朴素的情感。爱是一种给予,一种牺牲,彼此需要,在彼此的世界映照到对方的影子;爱也是一种谦卑的姿态,不是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好友说,“当你与一个受过情伤的人恋爱的时候,你要加倍小心,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挑战是你将要付出以往十倍的努力,去抚平她心中的伤痕,机会就是这个人一旦决定跟你在一起,会死心塌地地跟你一辈子。”开始的时候,我是在忍俊不住,因为这句话是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好友说的,然而笑过之后是反思。
      
      “她什么都想和你分享,你的一切她都想取走,并且随着呼吸吸到自己心里。不分白天还是黑夜,不管你醒着还是睡着,现在在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什么地方醒着,热血奔流,等待着你,有人醒着想你,梦里也想你。你不愿意想这日夜思念你的女人,但是徒劳;你千方百计想脱身出来,也是徒劳,因为你已 经不再在你自己心里,而是在她的心里。一个陌生人,素不相识,突然之间像面活动镜子似的把你带在身上——啊不,不是像面镜子,因为镜子只在你 心甘情愿地向它凑过去的时候才把你的影子吞进去。而她,这个爱上你的素昧平生的女人,她已经把你吮吸到她的血液里去了。她一直把你装在她的心里,无论你往哪儿逃,她总随身带着你,你永远囚禁在某个地方,在另外一个人的心里,当了俘虏,永远不再是你本人了,永远不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清白无辜,永远受到追逐,永远承担义务;你永远感觉到,她这样想念你,就像有张火烫的嘴在不断吮吸你的灵魂一样。你不得不满腔仇恨,充满恐惧地为别人因你而生的相思之苦备受痛苦,于是我明白了:一个男子能够碰到的最荒唐、最难摆脱的困境,莫过于违背自己的意愿为人所爱,这是一切折磨中最残酷的折磨。尽管无辜,依然有罪。”这与其说是作者的旁白,不如说是一个怀春少女的告白,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已经叫人们的情感渐渐枯竭、死去,早已经不知道相思为何物?在互联网一统天下的时代,我们被各种信息狂轰滥炸,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其说方便快捷,还不如说已经不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没有了人情味。朋友成为网友,网友成为朋友,再也没有人为我们的孤独买单,真挚而朴素的情感,埋没于往日的岁月。
      
      上周与学音乐的Z一起聊天的时候,讲到周围人的情感经历,两个人唏嘘感慨,她说身边有不少朋友说,许久之后,发现在身边爱的那个人不是“真爱”,我笑的很无奈,或许吧,每一代人看待情感的方式以及角度不一样,以为后来爱的那个人才是自己的真爱,而在自己身边的也许是当初的一时冲动,情欲支配的结果,但是我想说这样的人即使碰到第三个、第四个人,他依然会说那是他的真爱,这是人性的陋习,或者说轻浮的天性,喜新厌旧,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以便于为自己的多情披上一件伪善的外衣。也有一个女孩幽怨的地说人一得手就不珍惜了。叫我无可奈克,好多偏见早已经根深蒂固,成人世界的情爱早已蒙上了灰尘,改变了颜色。
      
      Z问我,你会为什么不会对女孩子“死缠烂打”?我说,爱情不过是,你情我愿,平淡而简单的爱情才会持久,而不是狂风暴雨之后,消耗了所有的热情,把所有的情绪消耗在开始,也会有人说,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子追求了很久,如何动人,在我看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一种恋爱规则,性格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强求。我跟《半生缘》里的曼桢的有一点是相似的,“一样东西一旦属于他了,他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
      
      “在物欲横流、爱情堕落成商品、婚姻变质为交易的时代,一个少女能爱得这样忘我,这样无私,这样纯洁,犹如在令人窒息的秽气中嗅到一股清香,在满地污泥中瞥见一朵莲花。”如果我是那个霍夫米勒,也在25岁的时候,我也会像他那样因为世俗软弱。面对国内的这种大的环境,我无可奈何,与其说是恐惧,还不如说逃避来的合适一些。
      
      当人懂得恋爱技巧,懂得人情世故,就不会像孩子一样真诚地去爱一个人,唯有天真如孩童,冲破世俗的羁绊,不受情欲支配,随时准好牺牲的信念,并尊重内心自我的情感才是真挚而深沉的,这才是我所认知的“真爱”。
      
      霍夫米勒害怕自己要娶富人女儿的闲言碎语,从而怀疑自己的软弱。让我想到,或者遇见过类似的事情,女孩子会怀疑,你对她的爱是不是纯洁,或者只是一时的冲动,又或者出于某种考虑,如果是25岁的我,肯定是拍案而起,拂袖而去,那时候是如此的血气方刚,然而多年的沉淀,少了许多浮夸,可以冷静下来沉思,想想自己的人生阅历、年龄,很遗憾,或许很难在找到纯粹的情感,即使你如此,又或许你不可能找到和你一样看法的人。所以说,如果当自己爱上一个姑娘,不是因为她是谁,她有怎么的社会地位,而是因为这个纯粹的人,让我眷恋,我愿意承担一切质疑与流言蜚语。
      
      现在的情感被太多的东西说左右,在我看来,似乎失去了人类最初的那种纯粹的感觉,我们过多的为自己考量,总是在思考着自己将会得到什么,而不是想着如何去付出,于是争吵,演变成战争,于是让我反感、厌倦,甚至逃避。犹如书中所言“爱情就其最内在的本质而言,总是希望一切都没有任何限制,因此,恰如其分的行为,一切中庸适度的行为对于恋人来说是使人反感,难以忍受的。”
      
      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笔调清新流畅,有种诗意的静谧,这是作者多年诗歌的创作经历所致吧,娓娓道来的言语之中,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感动。
      
      有人说,霍夫米勒的爱是同情,根本不是男女之爱,多少有些偏颇,最后的叙述中,霍夫米勒是爱艾迪特的,即使他的爱交织于同情之中,深受世俗的压抑,以至于他仓皇失措,爱包含于同情之中,那是一种怜悯,她需要他的爱来获得拯救;没有必要非要把爱和同情区分开来,就像那次一个朋友说的,反对道德,只遵守道德里面“规则的部分”,好像非要把血液中的铁离子分离开来,最后的结果却是“贫血”。
      
      “‘永远’--看到这两个字我猛地感到一阵寒噤,这两个字不可挽回地把一个人捆住了,直到地老天荒。可是现在已经后退无路。我的同情又一次比我的意志更强。我把我自己交出去了。我再也不属于我自己了。”爱一人很简单,一辈子的事情,反而是需要莫大的勇气,而感情的绵延不断,是需要一个博大的心,铭记着人类最深沉的情感——“悲天悯人”。
      
  •      觉得人物心理的描写,除了钱钟书,就是茨威格最打动我了。虽然一直围绕着情感来写(同情、震撼、矛盾、焦灼),但悲剧收尾正表明了作者理智的旁观。
       我不喜欢艾迪特的咄咄逼人,可能是太站在主角角度来审视问题了。作者关于同情的主题引发了很多思考和探讨:如果众人不任由同情恣意横生,不一味宠溺着艾迪特,艾迪特会不会不一直沉溺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如果少尉不控制自己的不当同情心,不被开斯克法尔伐一家用“可怜”牵着鼻子走,那么艾迪特会不会不会有被欺骗的感觉,从而不那么仓促地结束生命?等等。
       喜欢茨威格是因为之前看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一直觉得茨威格有一种蛊惑人心的本领,能把人的情感牵着走,但最后才发现,是他懂人性,茨威格懂女人。
  •     创作是作家狂乱的心的记录。和毛姆的冷静、漫长相比,茨威格通篇热情、快速,根本停不下阅读的速度,只想一再追踪剧情,深陷作者营造的头脑龙卷风中去。尽管是茨威格唯一的长篇小说,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篇幅拖沓。茨威格擅长以激情的笔触、节奏描画人物、情节,他的生命也如其作品,以激烈的方式和世界告别。
      
      作者笔下的少尉,因为懦弱、软弱做出了足以让人致命的行为,而医生则以牺牲自己为前提,让别人继续活下去。
      
      有时我觉得阅读和旅行都不过是自己那一颗焦灼的心灵,为逃避焦灼做出的另一场燃烧:把自己从自身的烦恼中揪出来,将自己作为一个全能的第三者,置位于一场别人的混乱当中。在阅读中,对这一场别人的混乱,我将完全无责亦无用,这样一个无用无责的位置,却恰恰消退了现实中我的各种用处带来的沉重责任。
      
      不管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抑或《心灵的焦灼》,茨威格每次都能胜职地带着读者穿过一场场燃烧的火山,当中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惊叹:啊,这不就是我吗?然后,在平安着陆、通篇阅读结束后,你才得以终于听到作者的叹息:唉,我认为这趟旅途就是如此啊。这时,我惊讶地发现:诶,作者你对这趟旅途的想法竟然是这样的么?怎么,作者你的主观意志竟然是这么偏执的?如同吃了一顿非常精美的晚餐,气氛、服务、环境、口味等等都非常吸引人,最后,主厨竟然也出来询问及交流感想,这场和作者在收尾时意识的面对面,让人惊喜,又措手不及:是么,你竟然是这样想的?这样非黑即白的想法,真的大丈夫么?所以是这种非黑即白的偏激让您创造出如此极致的作品,如此极致的理想,也让您以如此极致的方式走向死亡的么?
      
      
      
      
  •      实际上是大学时看的这本小说吧,由茨威格的一本中篇集开始疯狂迷恋这个极具刻画能力,且总是隐晦的描述人类最难懂的复杂情感的小说家。而这本《爱与同情》更是记得当时看了两遍。
       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太记得具体的情节,只是当然懵懂之时,这本书如当头棒喝,让人不断思考。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从来没有过一个作者可以将人的内心微如细发的描述在文字上而毫无冗余缺失。他的观察透过他的文字,一点一点的敲开你的心,轻轻的,温柔的,一点一点的慢慢透露着,等到你开始领悟的时候,背后的现实就好似一把冰冷的匕首插入你的内心,撕裂你,让你同他一起挣扎。
       所以就如别人所说“如果不曾经历,那么就请阅读”,致这位伟大的灵魂刻画大师!
  •      下面的话其实是我看完《心灵的焦灼》对那个推荐我看这书的人说的,不是书评,但又不想再说了,就这样放来书评这吧。
       ”断断续续地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心灵的焦灼》,此刻我只想对你说,真他妈的心痛和难过。从艾迪特死后的最后一节开始,我都是抽噎着不是擦着眼泪就是透过泪水模糊的视线看完的,甚至直到此刻我觉得该和你说点什么时都还是很难过。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你看完心灵的焦灼,会在微博私信里打字上千字给我看,说你对这个故事是如何的震撼,我现在明白你当时的心情,就如同我现在的心情的一样。如果问有哪部电影让我哭成这样,那就是《荒野生存》和《单身男子》,后者我也不懂我为何会如此大感触,因为它看着就不像是《唐山大地震》那种让大众皆哭的片子。于我《单身男子》无关性别,感动我的更多是沉默的独白,至于感动的原因我自己也不想认真考究,因为哭点有时就像笑点一样,自己也不明白什么触动了你的哪条神经;而小说就只有《心灵的焦灼》了,因为我看得长篇小说真的不多,你知道的,我是看那些晦涩得可以逼死低智商的自己的论著类文字的找虐死理性派。我想也许是我一直潜意识就觉得小说相对更贴近生活、感情更丰富的,而我就潜意识的就避而远之。我始终没法将自己归为感性或是理性的,因为就如同我不怎么看小说一样我希望我是理性的,但是我又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么我又是易受感动的。不过也好,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易受感动。所以我想我一定是在那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灰色地带徘徊,终究找不到归处。
       说说这书吧。直到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这故事会以悲剧收尾。在最后看到霍夫米勒因为担心艾迪特没有及时得知自己的想法而赶去发电报的那段,在霍夫米勒终于觉悟艾迪特对他的爱不是负累的时候,我还一直奢侈的认为故事会是happy ending,请原谅我这肤浅的幻想。其实这也许正是作家的巧妙之处,悲剧收尾往往都会比喜剧更深刻、更震撼人心。我想或许大部分人都是更喜欢悲剧故事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的苦难的敬畏之情在作怪。一个人正在经受多少苦难不会让人崇敬他,最多只是同情和怜悯(这里的同情是书中开头说的那一段说两种不同的同情里面的第一种,是同情怯懦感伤,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离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而不是想和别人一起经历苦难。这是一种虚荣与伪善),只有在他没有被这些苦难击垮并从这些苦难中脱离出来获得重生的时候,人们才会对他肃然起敬。故事最后阴差阳错毁掉幸福的结局多少有点戏剧化,但是生活何尝不就是一个大舞台,大家都在扮演自己乐意或不乐意扮演的角色。相信所有看过心灵的焦灼的人都是希望康多尔大夫及时将消息报给庄园,霍夫米勒的电报也没有被退回来。可是你也知道,不是所有期待都有美好的结尾,这故事是以一次罪过收场的,就像霍夫米勒自己说的尽管后来的战争上他杀了多少人,却比不上他因为自己的怯懦而间接谋杀了那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的罪过。没有其他可能的结局比这个悲剧结尾更具讽刺性了,也没有比这样的结局更有报复性的了,就如同书名的一样,这是霍夫米勒自那之后的永远都没法抹去的心灵的写照——焦灼,也如同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只要良心有知,任何罪过都不会被人忘却。这结局是对霍夫米勒的报复,即使他后来如何慷慨奔赴战场,用恶劣的环境来赎罪最终也不能拯救他内心的愧疚,他终生都将得不到真正的宁静,这就是最好的报复与惩罚。
       听说书名又译作爱与同情,想想也很合适,故事是由同情或许是最后的掺杂着爱的同情为导火线的,是米勒内心的矛盾挣扎与转变。其实我还有点怀疑米勒最后到底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对艾迪特的爱,可是我相信是有的,要不对可怜的艾迪特而言实在太过残忍了,那个彻头彻尾都是悲剧的可怜的孩子。一想到她就心痛,这也应了我对这苦难的同情心。记得当时你在私信给我说的时候,我还没了解故事的丁点,但是我跟你说那是你因为苦难所以慈悲为怀,慈悲不就是同情心吗,这样想来原来我一早就对同情这东西有感悟,也就难怪会备受感动了。作为故事的旁观者,难过是对艾迪特的最纯真的爱慕却得不到幸福的收尾深深地感到遗憾,也会替她伤感。可是也许故事一早就预示了悲剧,那个烈性又敏感的两次寻短的可怜孩子,这奢侈的爱慕一早就注定是悲剧。我不想说她的爱慕是不切合现实的,最多只能说是带着点贪婪的奢望的,因为任何人都有爱人的权利,身体残缺的畸零人也一样,只要心智是完整成熟的,更何况艾迪特是个基本养尊处优、备受尊宠的孩子。尽管违背自己的意愿被人所爱在米勒看来是多么难堪的事,我还是如同茨威格一样偏爱这个可怜的艾迪特。但是茨威格对艾迪特这个人物的塑造未必也太狠心了。对艾迪特的遭遇说不上感同身受,但是很理解那些被疾病困扰或生理残缺的人,那些不被上帝眷顾的人、被命运束缚的人,多少会有顾影自怜的自卑。没有人比艾迪特她自己更清楚她不能对米勒要求过多的回应这点了,所以她对米勒的爱慕才是如此的不带半点奢求,而是那种怕一触碰就会碎掉、怕一抓紧就会挣扎逃掉的只要求一点点就满足的爱惜,所以她才对康复计划如此的兴高采烈,因为那是她得到幸福的唯一可能,为此她还押上如果不康复就从此不再打扰米勒的赌注,这不仅仅是她跟米勒的赌注,还是跟命运的赌注,而赌注的筹码是一辈子的幸福。
       悲剧是文学、电影中故事的主宰者,即作家、导演之类,用来摧毁美好的东西的武器,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悲怆,想想多么自私。不过讲故事的人终究是免责的是无罪的,只有故事中的人物不得不接受这悲剧的命运。我想人类用各种形式来诠释爱,其实爱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和那个人经历苦难,直至力竭也不歇息的同情的升华。
      。。。
  •      “我生平第一次看见一个感情的深渊在我面前裂开,测量这个深渊的深浅,一步跳进深渊里去,在我看来竟显得那样诱人,简直难以理解。”这段霍夫米勒在见到贵族小姐艾迪特时的内心独白,似乎已经注定了这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一个生性怯懦、优柔寡断却又极富同情心的男子,在泛滥的同情心驱使之下,对身患残疾的女子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愫,而且这种情愫令人陶醉痴迷,欲罢不能。我不知道该怎样定义霍夫米勒这样的感情,是对命运残酷打击之下的怜悯之情,还是对轮椅上那个天真无邪、美丽高贵的女子的懵懂的柔情。或许,这两种感情都参杂其中,让人在蒙昧状态中产生隐约迷离的美感。
      
       在我看来,茨威格是偏爱艾迪特这个女子的,他把女子对爱情的渴求描绘的那样细腻动人,仿佛身临其境。艾迪特对霍夫米勒的爱意表达真挚中笼罩着悲凉的美:“我是一个囚徒,不得不在我的牢房里等待,总是及耐心又焦躁的等待,直到你来赠我一小时的时间,直到你允许我看着你、听你的声音,在同一个房间里感觉你的呼吸,感到你的存在,这是多年来,天主赐给我的唯一幸福,第一个幸福。”“我只想等待,耐心地等待,直到天主垂怜我,让我重新恢复健康。所以我求你,恳求你----不要害怕我的爱情。”这般刻骨的爱恋,卑微到让人震颤的爱恋,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真正的关心是不可能像电路开关一样随意插上拔下,凡是关心别人命运的人,一定要失掉一些自己的自由。”霍夫米勒深谙这一点,所以他乐于每天下午腾出时间去那个“自由的王国----艾迪特家里”,与这个残疾女孩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带给她快乐。同时,他自己也从这种关心中体会着自己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可是,当这种表面的欢愉的情感交融,渗入爱情的汁液。他便开始恐慌,甚至在彷徨、逃避与担当之间反复挣扎游移。难道他真的对艾迪特没有感情吗?不----绝不是!他只是惧怕他们之间的悬殊:艾迪特----一个暴发户、假贵族、犹太人的女儿,一个瘫在轮椅上的女人;而他自己----一位出色的军官,高尚而善良的人。倘若他们之间没有这些鸿沟,或许伟大的爱情会在两人身上同时蔓延。正如,霍夫米勒在某些时候所感觉到的爱情一样。“我感觉到,她现在是用另一种爱情在爱我,不再是开头时那些嬉笑轻快的爱情,也不再是欲情炽烈充满忧愁的爱情,我也用另外的眼光看着她。对她的不幸命运的同情不再像从前一样压抑我,现在我用不着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只要亲切开朗就行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心里第一次对这个娇嫩的姑娘感觉到一种真正的绵绵柔情。”这样情感的流露应该可以佐证霍夫米勒对艾迪特朦胧的、压抑的爱情火苗吧。
      
       然而,遗憾的是霍夫米勒永远冲不破那道用世俗悬殊筑成的包围自我的围墙。他终究无法像康多尔那样给予别人真正的同情和勇敢的爱。“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的给予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情色彩,但富有积极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这是康多尔对霍夫米勒试图摆脱艾迪特时的忠言,也是全书的核心和钥匙。在艾迪特以自杀来毁灭心中无法实现的爱情时,霍夫米勒这个濒于绝境的怯懦的人,逃进了战争。他以为个人的软弱的罪过可以在广袤无垠的血污的沼泽里,完全溶解于战争的一般性罪过之中;以为时间这张厚厚的雪毯终将覆盖他的罪责。但是,一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沧桑----罪过也罢,内心的恐慌也罢,真的会随着岁月之流消逝吗?显然茨威格是不认可的。于是,他安排了霍夫米勒与康多尔在维也纳剧院的重逢,让康多尔这个真正富有同情心的人来审判霍夫米勒的内心,使他终于明白:只要良心有知,任何罪过都不会被人遗忘。
      
       这场心灵的危机,更是我的情感的一次奇妙旅程,让我在波澜起伏的故事中,懂得如何去爱。
      
       请不要害怕我的爱情----这句话送给那些不会爱、不敢爱、在爱情中迷惘挣扎的人。
      
      
  •     一直想要写最近读后笔记,希望还算守信于己于人。
      
      先附上一段书中的文字:
      
      一个成年人在干预某件事之前,必须三思,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不要随便玩弄别人的感情。应该承认——您把这些心地善良的人哄得迷迷糊糊,完全出于最最高尚的动机,无可非议,然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家从来不问你态度生硬还是畏畏缩缩,而只问你最后成功了还是闯祸了。同情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是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只有下决心走到底,直到最终的痛苦的结局,只有怀着巨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别人。只有决心作出自我牺牲,只有这样,才能助人!(《心灵的焦灼》 斯台芬 茨威格 张玉书译 P264)
      
      
      
      这段文字可看成是此书的精髓,有如摘要之文献。同情亦可称之为共情的能力,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受到理解与尊重。而作者在这里更为我们提了个醒,同情可不是如此简简单单。同情有两种,心灵的焦灼富有积极精神的同情。对比文章中大篇幅描写的人物中,有男主人公霍夫米勒少尉与残疾少女,封 开克斯法尔伐男爵,康多尔大夫,男主人公与残疾少女艾迪特属于前者,而男爵和大夫分别和他们的妻子却属于后者。
      
      
      
      相比于少尉与艾迪特的故事,自己更惊讶于作者花如此篇幅来叙述男爵的故事和大夫与他们妻子的故事。男爵先前并非是男爵,而只是一个农民子弟,出身贫贱,而且放高利贷。因为很容易骗过自己的庄园的侍者(财产的继承人,后来成为他的妻子),而此时她没有半分怀疑,反而对男爵的热心帮助充满感谢。也许人都有从善的本质,这让男爵渐渐喜欢上她了,之后他们也恩恩爱爱,没有把身前的事拿出来说长短。男爵先前精于算计,要归功于妻子洗去他身上的浊气,而其妻子也要感谢于男爵让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大夫康多尔的出场给人的感觉实在少尉观察大夫给少女看病后出来的描写,很不符合一个在描述者心中医生的形象,而其实康多尔大夫却也是有着很深的城府的,其与瞎眼姑娘的结合虽是有点无奈,但婚后也是充满理解与尊重,彼此为彼此担心着想。
      
      
      
      另一方面,在茨威格的笔下,他的每一个人物又都是如此真实。没有人物是十足的英雄,刚正不阿;也没有十足的坏人,无恶不作。而是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爱意。十分同意傅佩荣在其哲学的人生中写到不管人性本善或是性本恶,都有向善的天性。男爵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其作为商人的唯利是图,呈现的确是其作为一个父亲的拳拳爱意,这其中又包含多少对其妻子的怜惜呢!少尉不也是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来为我们一一讲述,只有在这样的讲述中,才能让后人有所反思:同情,可不能滥用!
  •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 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 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 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 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     茨威格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从他最为人熟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同样是写女人内心变化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以及《昨日之旅》,每每读过都会被震撼到心灵。
      
      这部《心灵的焦灼》是大师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简直将内心独白这一意识流的原始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啊!这么厚实的小说读到后半部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啊!害我今天都没有午睡啊!小说主人公被自己懦弱的个性牵着鼻子走那种焦灼的状态,使故事的发展越来越紧张激烈。读着的同时,也是伴随着焦灼的心灵。
      
      “这个世界上最恶劣的坏事并不是由邪恶和残暴所造成,而几乎总是因为软弱而产生的。”意志薄弱的人,终将受到自己命运的责罚。大师的作品也正是在鞭策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们。
  •     
      
      “一封十六页长的信,字迹龙飞凤舞,写得匆忙潦草。这样的信,一个人 一生只会写一次,也只会接到一次。词句宛如鲜血,一刻不停地从裂开的创口向外迸涌,不分段落、没有标点,一个字没写完,另一个字接踵而至,互 相驱赶,忙成一团。现在事隔多年,每一行、每个字母都历历在目。这封信 我不知念了多少遍,现在我还能把这封信从头到尾逐页背诵,无论白天黑夜,什么时候都行。那天过去以后的几个月间,我一直把这一叠折好的蓝色信纸 揣在衣袋里,随身带着,不时拿出来看看,不论在家里还是在营房里,在避 弹壕里还是在前线的篝火旁,一直到我们师在佛尔希尼亚两翼受敌夹击,被迫撤退的时候,我担心这份在喜极忘形之际写下的内心良白会落到敌人手 里,才把这封信销毁。
      
        信是这样开头的,“我已经给你写了六封信,每封信的每张信纸都给我 撕了。因为我不愿意泄露我的心事,我不愿意。只要我心里还挺得住,我一直隐忍着。我和我自己搏斗了几个星期又几个星期,努力在你面前强颜欢笑, 故作镇静。每次你到我们家来,态度亲切,泰然自若,我总命令我的双手不 要乱动,命令我的眼光保持淡漠的神情,为的是不要使你慌乱不安。我甚至常常故意对你态度生硬,奚落揶揄,只是为了不让你感觉到,我的心在为你 熊熊燃烧——我作了各式各样的努力,凡是在一个人的力量之中,甚至超过 他能力之外的,我都努力做到。可是今天终于爆发了,我向你发誓,这是违背我的意愿突然向我袭来的,是命运对我的阴谋暗算。我自己也不再明白, 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事后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真恨不得把我自己狠狠 地揍一顿、重重地惩罚一下,因为我明白,我全明白,把我自己硬往你身上凑,是多么荒唐、多么疯狂的事啊。一个双脚瘫痪的姑娘,一个残废人是无 权恋爱的——我遭到命运打击,已被击成齑粉,我自己瞅着都感到恶心,感 到厌恶,我又怎么能不成为你的一个累赘?像我这样一个人,我心里有数,是无权恋爱的,当然更无权为人所爱。这样一个人应该爬到一个角落里去, 死在那里,不应该以自己的存在再去扰乱别人的生活。——是的,这一切我 心里都很明白,我知道这一切。因为知道这一切,所以趋向毁灭,所以我永远也不敢来打扰你。可是除了你又有谁让我确切地相信,我再也不会长久地 成为一个可怜的畸形怪物,像我现在这样?我将会像别人一样地行动,活动 四肢,像千百万实属多余的芸芸众生一样,他们根本不知道自由自在地每走一步路都是天主的恩赐,是美妙无比的事情。我曾经铁了心,把我的心事埋 在心底,直到我真的有一天变成一个和别人一样的人,一样的女人,说不定
      
        ——说不定!!!——能配得上你,你啊,我的爱人。但使我急于恢复健康的焦灼心情变得如此疯狂,以致在你向我俯下身来的这一刹那,我已经以为, 真心实意地以为,真诚而傻气地以为,我已经霍然痊愈,已经脱胎换骨成了 一个新人,成了另外一个人!我对这件事实在盼望得太久,梦想得太久了,现在你又近在咫尺——于是我一霎时忘记了我那两条邪恶的腿,我眼前只看 见你,我觉得我变成了我想为你而变成的那么一个女人。一个人如果年复一 年从早到晚老是在做这惟一的一个梦,他也会在大白天有一刹那做起梦来的,这点你难道不能理解吗?相信我,亲爱的——我真以为我已经不再跛瘸 了,正是这荒唐的痴心妄想,使我变得如此头晕目眩,正是渴望不再做遭人 摈弃的人,不再当残废人的焦的心情使我的心狂跳不己,跃出了我的胸膛。
      
        你应该理解:我可是久久地对你怀着无限相思啊。 “然而这么一来,本来在我真正复活之前下会让你知道的事情,你却知
      
        道了。你也知道了,究竟为了谁,我才一心想要恢复健康。在这个世界上我究竟只为了谁——只为了你啊!仅仅是为了你啊!请原谅我这爱情,我无限 心爱的人儿啊,我尤其要恳求你的就是这一点——不要害怕,千万不要在我 面前感到害怕!不要以为,我已经把我的感情强加给了你一次,还会继续搅得你不得安生;不要以为,虽然我对我现在这样的弱不禁风,自己都觉得反 感,却还想来妨碍你。不,我向你发誓——我永远不会让你感到我会逼你, 我愿意你永远也感觉不到我。我只想等待,耐心地等待,直到天主垂怜我,让我重新恢复健康。所以我求你,恳求你——不要害怕我的爱情,我最亲爱 的。你一向同情我,谁也不像你这样。你好好想想,我是多么孤立无援,被 牢牢地钉在我的软椅里,一步也迈不开,即无力量追随你,也无力量向你迎面跑去。你好好想想、好好想想,我是一个囚徒,不得不在我的牢房里等待, 总是既耐心又焦躁地等待,直到你来赠送给我一小时的时间,直到你允许我 看着你,听你的声音,在同一个房间里感觉你的呼吸,感到你的存在,这就是多年来天主赐给我的惟一的幸福,第一个幸福。你想想,你好好地想一想: 我躺在那里,白天黑夜地躺着、等着,每一小时都变得无限的悠长,这种紧 张的状态简直叫人难以忍受。这时你来了,我不能像另外的姑娘那样跳起来,向你迎面跑去,不能拥抱你,不能留住你。我只好坐在那里,控制住、压制 住自己的感情,把心事深藏不露,我只好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瞥眼光, 嗓音的每一个颤动,只是为了不让你认为我狂妄自信,自以为有权爱你。然而,请相信我,亲爱的,即使这折磨得我好苦的幸福,对于我总还是一种幸 福。每次我成功地掩饰了我的感情,我总夸奖我自己,钟爱我自己,你泰然 自若地走掉了,无拘无束,心安理得,对我的爱情一无所知,只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痛苦,我知道,我已经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你了。
      
        “可是现在那件事情终于发生了。现在,亲爱的,因为我已经不能再向
      
        你否认我对你所怀的感情,要否认也否认不了。现在我只好求你,千万别对我残忍,即便是最困苦、最可怜的人也有他的自尊心。我受不了你因为我控 制不住我的心而轻视我!我并不要你回报我的爱——不,我指着要治愈我、 拯救我的天主起誓,我是不敢心存这样狂妄大胆的念头的。即使做梦我也不敢希望,像我今天这副模样,你就会爱上我。你知道,我不要你做出牺牲, 我不要你对我同情!我什么也不要,只希望你能容忍我等待,默默地等待, 直到那时刻终于来临!我知道,我向你要求的这一点也已经够多的了。但是,把这最可怜、最微不足道的幸福赏赐给一个人,难道真的太多了吗?一条狗 有时抬起头来,默默地看着它的主人,主人也会心甘情愿地把这幸福赐给它 的啊!难道非马上用暴力把他顶回去,用轻蔑来鞭挞他不可吗?因为只有这一点,我告诉你吧,只有这点我受不了。像我这样可怜的人,如果因为泄漏 了自己的感情而使你对我产生反感,这我可受不了。如果在我自己无地自容、 心情绝望之余你还要再对我加以惩罚,那我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你是知道这条路的。我已经给你看过这条路了。
      
        “可是别怕,不要害怕,我不是想威胁你!我不是想吓唬你,得不到你 的爱,便勒索你的同情,这可是你的心迄今为止给予我的惟一的东西啊。我要你觉得自己完全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我的天主啊,我丝毫不想以 我的负担来连累你,把一种过错强加于你,而在这过错里你明明是无辜的—
      
        —我只求一点:只求你原谅,完全忘记已经发生的一切,忘记我跟你说的话,我所暴露的感情。只请你给我这一个慰藉,只请你给我这一个小小的可怜的 确切信息!请你马上告诉我,你只要说一句话,我就已经满足了。你只要说, 你并不讨厌我,你还会到我们家里来,就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你想象不出我是多么担心会失去你。自从房门在你身后关上之时起,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有一种致命的恐惧折磨着我,生伯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在我放开你 的那一刻,你的脸色是多么苍白,眼睛里含着多么大的惊恐,我虽然身在熊熊烈焰之中,心里却突然变得冰冷了。我知道——仆人已经告诉我了——你 马上就逃出了我们家,一下子你就不见了,还有你的佩刀,你的军帽。他徒 然去找你,在我屋里找,到处都找。于是我知道,你逃走了。你逃避我,就像逃避麻风病,就像逃避黑死病。可是不,亲爱的,我不是责备你,我是理 解你的啊!我只要看见我那像两条木棍似的腿,自己都会吓一大跳。惟有我, 恰好只有我知道,我在烦恼焦灼的时候,变得多么凶恶,多么怪僻,多么折磨人,多么叫人难以忍受。恰好只有我最能理解,人家看见我会吓一跳—— 啊,我非常理解,既然人家看见我都会吓得逃走,那么这样一个怪物如果去 袭击别人,人家一定会吓得退避三舍。然而我还是要恳求你原谅我,因为如果没有你,我就既无白昼也无黑夜,只有一片绝望。请你送张纸条给我,一 张小小的纸条,随手写上几笔,或者给我一张白纸,一朵花,不管什么样的 表示都行!只要给我一点什么东西,我从中看出,你并不摈斥我,你并不讨厌我。请你想一想,过几天我就动身走了,一去就是几个月,再过八天,十 天,你受的折磨就到头了。尽管接着我将开始受到成千倍的折磨,忍受几个 星期、几十月的不得不失去你的痛苦,可是我并不去想这些,我只是思念你,就像一直以来那样思念你,我只想你!——八天之后你就解脱了——所以请 你再来一次吧,来之前给我捎句话,给我一个表示!只要我不知道你是否已 经原谅我了,那我就一刻也不能思想,不能呼吸,不能感觉。倘若你拒绝给我爱你的权利,那我不愿意再活下去,也不可能再活下去了。”
      
        我读了又读,一再从头读起。我的双手瑟瑟直抖,有人这样拼命地爱我,
      
        我感到不寒而栗,大为震惊,太阳穴像有铁锤在敲,越敲越猛。”
      
      
      
      
      -----摘自斯蒂芬.茨威格《心灵的焦灼》第三十一章
  •     大背景是名誉高于一切的时代
      (好在当代的大背景有个人主义的趋势)
      
      医生对同情下的定义说得实在
      但生活中面对弱者人更多的处在两极端定义之间的状态
      甚至我觉得这不是自己选择的
      因为 天性般的同情心背后是一种个体软弱以及个体执着
      
      全文出彩的地方时主角在酒吧瞌睡的2分钟里做的梦境
      
      
      
      ps:故事很好 但是不是很能享受这种写作风格哦
      真的像作者自我评价的那样 文字没有一点多余的
      就像画着格子的像素画 没有真正的留白
      同时逻辑清晰 每一个段落在说一个东西 加之情节紧凑
      使得贪心的我 几次冒出想跳过长篇叠加性描述的段落内容
      
      
      
      
      
      
      
      
  •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中午,虽然已是5月末,但炽热的天气却未如往年那样如期来临,依旧不冷不热。 如打仗一样,我刚开完了一连串的会议,精神略微有些疲惫,为了赶时间,依然选择在公司楼下的食堂吃饭。
      
      任何人都会注意到食堂白墙上隐约的红色标语印迹,似乎诉说这这个食堂不短的历史。 食堂的饭菜种类和口味谈不上可口,但性价比绝佳。而餐桌的摆设,总不由勾起我大学食堂的记忆,这偶尔泛起的年轻时光的美好记忆,有时甚至会冲淡饭菜中那北方厨子特有的浓重酱味。
      
      盛完菜,我习惯性地向边上靠窗的一个特不起眼的桌子走去。在我吃午饭的点,人已经很少,而那个桌子更没有人选择。但那天很不巧,已经有2个人坐在那个桌子一边,一男一女,看上去似乎是一对情侣,举止暧昧。在这个写字楼的食堂,其实像这样的情侣并不甚常见。
      
      
      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在意其他,但由于座位被占的缘故,而又被这不寻常的情侣所为,感到略微有点不快。但这不快很快就转瞬即逝了。 找了个其他的位子继续吃饭。
      
      
      但那对情侣说话声音却不小,谈话和阵阵笑声不时传入到耳边。我不喜欢喧闹的环境,但食堂这两个字,早使我习惯于此。而他们谈话的方式,却仿佛如一把锥子一样,压迫着我的心脏。不由得使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
      
      
      ....
      
  •     用了二十万到五十万字来阐述的不过是简简单单几千字就能讲清楚的故事核心,过于缓慢的叙述和细腻的文笔,容易让读者误会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效果。仅仅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心理感觉,不值得过于放大在足够长和足够久的历史与人生中去检验。
      有时候,仅仅是持续不了而已。
      这不算一篇书评。只是写在遗憾之外的一篇小记
  •     虽然我是个很挑剔的人 但这本书实在很好看 心理描写让人感同身受 那种细腻的、焦急的情感 就像曾经那个我体会到的,童年的纯真感情 现在再不会有了 茨威格的文字总是很真诚,很感人 小说中的人物也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带有一种淡淡哀伤的黄金岁月。。
  •      软弱是种小毛病,然而包裹在自大和廉价的善良里,就成了大问题。
       该书详细精确的描写了一个软弱的被倒追的2B青年的真实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以及自己人格不够强大时还打算到处施舍同情心的家伙的必然、真实的结局。
  •     太多人写过那个年代的事情,一战之前,欧洲,爱情,悲剧。我不敢说这本书到底有什么不同,可能只因为自己太喜欢茨威格,所以发表一点儿浅薄的见解。
      我刚刚读完这本书,事实上这本书从买来到读完已经有漫长的一个月了。有时候我睡前读,有的时候我在办公室里忙里偷闲翻来看看。今天下午阳光和煦,我一口气读完了最后三百页后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一个人能因为同情而做出什么违心之举?恐怕这个年代的人们无需担心了,没人会因为同情而娶谁,也没人会因为同情而让自己的未来走上另一条道路。奇妙之感这也正是这本书触动我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由同情引发的发生在一个少尉和一个瘫痪姑娘之间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人性的论战。同情和爱情在不断地怀疑,揣测,试探中打斗,最终谁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这是一本伟大的小说,五百多页,三十万字,以一个伟大的男性作家的视角解剖了一场闹剧和闹剧背后隐藏的人类最本质的软弱、麻痹、焦虑和自我逃避。少尉无可厚非,瘫痪的姑娘也能得到任何一个读者的理解,还有他的父亲,他对女儿的爱所引发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深深的无助让我身临其境。《心灵的焦灼》或许能被拍成一部电影,那讲是另一次有关人性的尖锐展示。
      题外话:这本小说是在看过茨威格的《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之后看的。我认为,如要了解茨威格,必然先从他的小说读起。他在小说里蕴藏的激情是无与伦比的。看着《心灵的焦灼》时,我会想,一个人是在怎样思维燃烧的状态下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小说来的?
  •     意译成爱与同情,让人不忍心放弃。我保留原名,是为了所有已经读过的人。
        
      看过二十四小时、陌生人的来信,我无法不相信这是一本好书,而且长篇,一定爱不释手。
        
      但是。我看得很快。看小说本来就快,而且在看的时候,我好像没有那么多期待,因为情节没有给我任何我希望的暗示。爱情根本不存在,pity。
        
      但是。我还是看完。一个是出于对作者的爱,另外我知道他为什么写。我希望如他希望的,我能记住:同情。
        
      其实对于相貌,对于健全,还有一个方面,我觉得看来表象,其实是在起根本的作用。有时候,为了高尚,我们不承认这些。可以爱上一个与我们不同的人,哪怕是他的缺陷。有时候是自欺欺人。
        
      但是。不是所有的缺陷都不好,有时候,沉默,反而给我们不同的力量。如果能够开口说话,是不是就少了很多感受;如果能听闻这个世界,是不是占用了思考的时间。静默的时空,思维总在re整理。我是想起了钢琴课这个电影。那里面有我想说的这段话的全部,并且超越于此。因为看有的感受,不能言表。道可道。
        
      回来说,上尉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冲动,是真诚。他的退却,也是真诚。前个对别人,后个对自己。这样的悲剧,由于特定的人,不得不发生。还由于时间。上尉的年轻,美好,必然包含不理智的美好,纯真的心境,容易受迷惑的脑筋,我只想说,还是迷人。
        
      一个人可以爱很多人,不同的情境下。我以为都是真的爱。有时候,看到不同的触动我们的灵魂,没有防备的冲到视线的灵魂,甚至感叹我们再也没有那么美好。
        
      美好有时候是缓缓的,有时候是锐气的。时间越长,我们越缓缓,就像我们的身体。他真的不听话,肉体越来越肉了。。。
        
      我很不好意思说,那位千金真的不能那么期待,爱情。其实只怪,没有出现一个可以爱上的一瞥。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等待。可是轮到自己,谁都等不急。
        
      其实我在等,无可奈何的人才等吧。
        
      待续哈。。
      
  •      这是一本让人心灵澄清的书,每个看过的人都有对焦灼不同的理解。
      
      
       看到后来才明白焦灼不是存在于霍夫米勒少尉,而是存在于艾迪特。
      
      从头至尾,这样一个不幸的女孩就不断受着来自心灵的煎熬,她的病,她
      
      的感情,这样的纠结终究只能在结束生命中消逝。
      
      
       不能评价说谁对谁错,艾迪特作为一个女人,有爱人的权利,有抒发
      
      正常情感的权利;霍夫米勒也有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来自另一个人的
      
      感情的权利,无论他最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猛烈
      
      的感情,他都有选择的权利。何况在他内心深处,并没有选择逃避,
      
      如果非要把责任归咎于谁,那就归咎于时代吧。
      
      
       我想说的是,时代需要同情心的泛滥。积极耐心的同情可能并不
      
      容易做到,怯懦感伤的同情也可以多一些,总比冷漠、隔绝要好得
      
      多,至少有一些人情味,让人不至于对时代感到失望。
      
      
      第一次写书评,希望大家能同情心泛滥的给予评价,谢谢观赏~
  •   那个梦境是什么,看过忘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