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作者:李砚祖 页数:178
Tag标签:无
前言
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设计专业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经济越发达,国家和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就越迫切、越旺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事业也得到社会空前的关注而蓬勃发展。目前,不仅艺术类院校大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而且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规模和层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开展艺术设计教育。近几年,每年报考艺术设计的考生数量和各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攀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不断提高。社会的强劲需求,广大考生的热切期望,各高校的办学积极性,都极大地促进了这个专业的发展。但由于办学条件的局限,特别是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需要一个积累过程,这种快速发展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严峻的挑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我院的特色和优势,5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质量人才。这些人才在全国各相关行业和高校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20世纪末,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一套艺术设计专业的自学高考教材,该套教材出版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自考生的好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针对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最近,我们又在2002年版自考教材的基础上,精选~批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组织一批在教学一线执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和中青年骨干,编写出这套艺术设计本科系列教材。这套教材不仅注重艺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性,还结合现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不仅重视基本功训练和专业基础教学,还注重理论修养的提高和设计思维的创新。基础与专业创新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兼顾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这套系列教材的特色。希望这套教材的问世,能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期待各位专家。
内容概要
艺术设计专业所体现的知识交叉、传承创新、多元开放以及前瞻与实验性特征,使其特色鲜明,并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没有一套教材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一套好的教材,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应该能够开启心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这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 本套针对本科生课程教材的编纂工作是建立在2001年~2003年我院主编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指定教材》基础上的,其主旨,一是对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规范我院专业教学用书;二是希望与兄弟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三是为我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参数。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教材》共分基础和专业两部分,专业部分又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三大类,是一套适合高等院校本科层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的系列教材。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艺术设计概论》分册。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第二节 设计的范畴 第三节 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第2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第二节 西方的艺术设计第3章 艺术与设计 第一节 艺术与设计艺术 第二节 造型与形态 第三节 装饰艺术与设计第4章 设计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 技术:古典技术与现代技术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艺术 第三节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第5章 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第一节 设计方法学 第二节 设计程序(过程) 第三节 设计管理第6章 设计的哲学 第一节 人的需求与造物的功能 第二节 人的尺度 第三节 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节 设计美学第7章 设计与文化 第一节 设计与文化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设计 第三节 文化与传统第8章 设计师与设计 第一节 设计与设计师 第二节 设计思维 第三节 设计师的社会意识与职责 第四节 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五节 为“中国制造”而设计第9章 走向未来的设计 第一节 未来的社会与设计的未来性 第二节 生态设计 第三节 非物质设计与信息设计 第四节 艺术化的生活与设计的艺术化附一 学习课时安排附二 主要参考书目彩色图例
章节摘录
插图: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经过了一个从对形的意识、认识到形的塑造即造型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从造型的角度仔细审视这一过程,不难发现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所从事的设计和造物实际上是一种造型活动,而这种造型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上的。从发生学角度看,人类对形的认识应该早于人的造物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感觉的世界中,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除空气外的物体都有自身的形态,同自然界的各种物体打交道,必然时时会感受到形的存在。对形态的感受主要是视觉的,有研究表明,视觉在人类感觉世界中占支配地位,视觉不仅向我们提供了我们对之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大部分信息,而且在感觉系统中明显地占主导地位。①事实上,在人生命的早期,视觉就开始用以探察世界的种种形状、特征和变化,视觉对形态的探索是人最经常的活动。从感觉到知觉,从意识到认识,进而发展到能通过造物的方式对形加以改变和塑造。
编辑推荐
《艺术设计概论》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