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李志敏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李志敏 页数:625
前言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典名著当中,历史著作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重视历史,重视史书的编著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民间自发的治史活动层出不穷,留下一些官史无法写、不敢写、写不到的史实和精辟篇章,这一点自不必言。历代统治者对史书的修撰更是异常重视,每一朝代的兴替,君临天下者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撰前朝史书,以为本朝镜鉴。自有历史记载起,历朝历代都设有专职史官,虽名称不同,其记帝、后之一言一行,载天灾人异的职责是一致的。因此,自司马迁修《史记》始,官修历史的延续性(或得到官方支持)再也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正是这种重视和延续性,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发展的清晰脉络,也留下了一部部浸透着古人心血和智慧的历史典籍。这里面最优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据传为乾隆皇帝钦定,辑合了自《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经典史籍。这二十四部经典代表了中国历史著作的最高成就。但因其内容过于浩繁,大多数读者不可能全部通览,所以我们从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并遵循时间上的连续性,以便于读者阅读。 中国历代史学家都有秉实记事的优良传统,因此丢官、丢命者并不少见,这就基本保证了这些史书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相。尽管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形成了噤若寒蝉的政治环境和治史环境,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史官对事实的忠诚记录,为尊者讳的记史风尚也使之遗漏了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总的来说,这些史学著作所记述的史实还是真实的、可信的。 “二十四史”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不仅可作历史著作来读,亦可作为文学名篇或政治著作来读。 如果本书的出版,能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享受中国历史的丰硕成果,则读者幸甚,编者幸甚。 编者
内容概要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明 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智慧宝藏,也是我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 遗产。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地记载了我国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 堪称是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本书选取权威版本,精心点校而成。
书籍目录
卷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汉高祖本纪孙膑传汉书项籍传韩信传高祖薄姬传孝文窦皇后传后汉书汉光武帝纪献帝本纪董卓传三国志武帝纪卷二华佗传晋书晋武帝纪司马玮传宋书檀道济传刘义宣传南齐书宣孝陈皇后传祖冲之传粱书·陈书太祖张皇后传陶弘景传魏书献明皇后贺氏传于洛侯传北齐书·周书神武娄后传斛律金传赫连达传隋书高祖本纪炀帝本纪卷三文献独孤皇后传南史·北史文元袁皇后传宋景业传李延寿传旧唐书太宗本纪房玄龄传玄奘传新唐书则天武皇后、杨贵妃传高力士传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贞简曹太后传张承业传李煜传宋史宋太祖纪赵普传卷四寇准传岳飞传米芾传辽史天祚皇帝本纪景宗睿智皇后萧氏传耶律休哥传金史熙宗悼平皇后传世宗昭德皇后传元好问传元史元太祖纪世祖后察必传赵孟頫传明史明太祖本纪朱□传徐光启传
章节摘录
二十二年,王贲进攻魏国,挖沟引河水淹灌大梁,大梁城墙毁坏,魏王请求投降,秦国占领了全部魏国领土。 二十三年,秦王又征召王翦,坚持要起用他,派他率军攻打荆国。攻下陈地以南至平舆一带,俘虏了荆王。秦王巡游到达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在淮水南边起兵反秦。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进攻荆地,打败了荆军,昌平君战死,项燕也就自杀了。 二十五年,大举出兵,任王贲为将,率军进攻燕国辽东地区,抓获了燕王喜。回军进攻代国,俘虏了代王嘉。王翦平定了荆国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五月,天下欢聚宴饮。 二十六年,齐王建和齐相后胜调遣军队防守西部边界,不与秦国来往。泰国派将军王贲从燕国南下进攻齐国,俘虏了齐王建。 秦国刚刚兼并天下,下令丞相、御史说:“前些时候韩王交出土地,奉献国王的印章,请求成为藩臣。不久背弃了约定,与赵国、魏国联合起来背叛秦国,所以我兴兵讨伐,俘虏了韩国的国王。我以为这是件好事,大概可以偃兵息革了。赵王派他的丞相李牧来签订盟约,所以送回了他作人质的儿子。不久赵国背叛了盟约,在我国太原起兵反抗,所以我兴兵讨伐,抓获了他的国王。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所以我又发兵消灭了他。魏王最初说定臣服秦国,不久与韩国、赵国阴谋袭击秦国,秦国吏卒前往讨伐,摧毁了魏国。荆国献青阳以西的土地,不久违背约定,进攻我国南郡,所以我发兵讨伐,抓到了荆国国王,平定了荆地。燕王头昏脑乱,他的太子丹暗中指使荆轲做刺客,秦国吏卒前去讨伐,灭亡了他的国家。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不让秦国使者进人齐国,打算兴兵作乱,我派吏卒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我这微不足道的人,发兵诛暴讨乱,靠着祖先宗庙的威灵,六国国王已各服其罪,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不改换名字,就不能颂扬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希望议论一下帝王的称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过去五帝管辖千里见方的地区,在这个地区之外的侯服、夷服,有的诸侯朝贡,有的诸侯不朝贡,天子不能控制。现在陛下调遣义军,诛暴讨贼,平定天下,四海之内,设置郡县,统一法令,这是从上古以来所没有过的,五帝也望尘莫及。我们谨慎地和博士讨论,都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贵。’我们冒着死罪献上尊号,王称‘泰皇’。天子之命称‘制’,天子之令称‘诏’,天子自称‘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称号的‘帝’字,叫作‘皇帝’。其他遵照议定的意见。”(对已经决定了的名号)下达制命说:“可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皇帝下达制命说:“我听说远古有称号,没有谥号,中古有称号,死后根据生前行迹确定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很没有意义,我不采取这种做法。从此以后,废除谥法。我是始皇帝。子孙后代用数计算,从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袭无穷。” 始皇根据五德终始的嬗递次序进行推演,认为周朝得到了火德,秦朝代替周朝的火德,遵循五行相胜的法则,现在是水德的开端。改变一年的首月,十月初一君臣入朝庆贺。衣服、旄旌、节旗都崇尚黑色。数目用六作标准,符、法冠都六寸,舆车宽六尺,六尺为步,驾车用六匹马。把河改名德水,作为水德的开始。为政强硬果决,暴戾苛细,事情都依法决断,刻薄严峻,没有仁爱恩德,没有温情道义,认为这样才符合五德演变的原则。于是急迫地加强法制,囚禁很久的罪犯也不赦免。 丞相王绾等建议说:“各国诸侯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个儿子立为王,希望得到皇帝的赞成。”始皇把王绾等人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群臣都认为很适宜。廷尉李斯建议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封立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来族属疏远,互相攻击,如同仇敌,诸侯交相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现在依靠陛下的神灵统一了天下,都划分成为郡县,皇帝的子弟和功臣,都用国家的赋税重加赏赐,(这种局面,)很容易治理。天下没有二心,这就是国家安定的方法。封立诸侯是不适宜的。”始皇说:“天下苦于无休止的战争,是因为有诸侯王的缘故。依靠宗庙之灵,刚刚平定了天下,再去建立诸侯国,这是自我树敌,而要求得安宁,岂不是很困难的吗!廷尉的建议是正确的。” 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设守、尉、监。百姓改称“黔首”。天下欢聚宴饮,收集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阳,熔铸成钟;又铸造了十二个铜人,每一个重一千石,安置在宫廷中。统一法律制度和度量衡标准。规定车子两轮距离相同。书写采用统一的文字。全国地域东至大海和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门朝北开的地区,北据黄河为屏障,顺着阴山直至辽东。把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秦国各王的陵庙和章台、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秦国每消灭一个诸侯国,就描模它的宫殿,在咸阳北坡上仿效建造,南临渭水,从雍门以东到达泾水、渭水汇流地区,宫殿室宇、空中栈道和缭绕回旋的阁道连续不断。从诸侯国掳掠来的美女、钟鼓,都安置在里面。 二十七年,始皇巡行陇西、北地,来到鸡头山,(返回时)路过回中。于是在渭水南面建造信宫,不久把信宫改名为极庙,象征天极星。从极庙修路通往骊山,又建造了甘泉宫前殿,修筑甬道,从咸阳和它相连。这一年,赐予全国民爵一级。修建驰道。P4-5
编辑推荐
“二十四史”据传为乾隆皇帝钦定,辑合了自《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经典史籍。这二十四部经典代表了中国历史著作的最高成就。但因其内容过于浩繁,大多数读者不可能全部通览,所以编者李志敏从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辑成《二十四史(共4册超值典藏版)》,并遵循时间上的连续性,以便于读者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