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 作者:叶文程 页数:159
内容概要
福建大面积的遗址堆积,主要是南朝至清的古窑址,遍布全省各地,青瓷、白瓷、黑瓷、彩瓷、青白瓷、青花瓷等釉色及器形基本涵盖了全国古窑址的品种,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因而窑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及研究、整理、出版等成为文物考古的重点之一。福州怀安南朝至唐窑、建阳将口唐窑和水吉芦花坪等唐宋窑、德化盖德宋窑及屈斗宫元窑和甲杯山明清窑、武夷山遇林亭宋窑、晋江磁灶南朝至宋元窑、南平茶洋宋窑、三明中村元窑、同安汀溪宋窑、平和南胜五寨明清窑、华安东溪明清至民国窑……等考古发掘结果,即可窥视福建古陶瓷、尤其是古外销陶瓷的生产盛况,共同构建了福建省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欧阳希君,祖籍湖南宁远。大学文化。擅书画,工篆刻,好研究古陶瓷。著有《异天诗书画印辑》、《桂林胜迹印谱》、《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福清窑》(上下)等,曾主编《国际书法篆刻大观》、《中日美术通鉴》、《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世界学术文库》等大型画册及辞书数十种,计2000余万字。作品被中网翰园碑林等勒石刻碑,在国内外学术活动中多次获大奖。在《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文物》等报刊发表古陶瓷论文数十篇。曾任中国人才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北京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学术委员、联合国世界和平工作中国研究院文化委员会副主委等。曾兼桂林神漓印社社长、西南中国画院院长、福建武夷山书画院名誉院长、西藏陶瓷壁画研究所名誉所长、日本教育书道学连盟名誉顾问,日中书艺交道流协会顾问等。 叶文程,祖籍福建南安。1956年毕业于厦大历史系,1959年厦大考古学副博士研究生肄业。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福建陶瓷》(合著)、《陶瓷之光》(合著)、《东方的青花瓷器》(合译)、《闽台陶艺文化》(合著)、《建窑瓷鉴定与鉴赏》(合著)、《德化窑瓷鉴定与鉴赏》(合著)及近百篇论文。曾任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和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副馆长、副教授。曾兼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曾主编《中国古陶瓷标本丛书》等。
书籍目录
窑址概况一、建窑条件与历史文化内涵二、窑址分布1、湖林吉土窑址2、沙建上樟窑址3、沙建宝山窑址4、高安下虾形窑址5、高安后坑寮窑址6、高安马饭坑窑址7、高安东坑庵窑址8、高安松柏下窑址鉴定与鉴赏一、鉴赏(一)、施釉方法(二)、胎釉特征(三)、成型工艺(四)、造型特征(五)、装饰手法(六)、纹样特征二、与平和窑单色釉瓷的区别(一)、形制方面(二)、胎质方面(三)、施釉方面(四)、装饰方面三、与德化窑青花瓷的比较(一)、胎釉方面(二)、形制方面(三)、青花呈色(四)、装饰图案四、华安窑的兴起与发展脉络(一)、文献资料记载(二)、纪年传世品、墓葬与沉船资料器物图录华安窑器物图录
章节摘录
釉面浑厚滋润,釉色多呈粉青色,也有一部分碗、盘釉面偏黄或浑浊;米色白釉瓷胎体厚重,多呈浅黄色或黄灰色。施釉一般不及底或施半釉,釉层略偏厚,米色白釉瓷釉色略偏黄,开大小不一的冰裂纹,有的釉面的呈色上下、左右有深浅之别,有的洁净明亮,有的暗晦略黝,部分胎釉结合不紧密,有剥釉的现象。 2、清代瓷器的胎釉特征:清代的单色釉瓷的胎体大多比明代薄。青釉瓷胎稍厚,胎质坚致,火候较高,胎多呈白色或白灰色。釉层较厚,部分有积釉,釉面大多肥润、莹亮,呈大小不一的开片纹。米色白釉瓷的胎体也由明代较厚逐渐向薄发展,胎体有不少孔隙,不甚致密,胎多呈浅黄或白灰色。一般通体施釉,足跟刮釉,釉面莹亮温润,釉面多呈大小不一的冰裂纹,部分釉面浑浊晦暗,单色釉瓷一般胎釉结合紧密[7]。清代早中期青花瓷胎体厚薄均匀,胎质细腻坚致,胎体大多洁白,釉面滋润、肥腴,少部分釉面白中泛蓝灰。清后期青花瓷胎质粗糙,釉色白中泛黄或泛灰。 (三)、成型工艺 1、拉坯轮制:从采集的标本观察分析,明清时期华安窑产品的碗、盘、碟、钵、盏、盅、瓶、罐、缸、灯盏等器物,都有较明显的拉坯轮制的痕迹,说明华安窑产品以手拉轮制为主。一些常见陈设器如炉、瓶、罐等,它们器壁较厚,器型规矩整齐,在器物的内壁一般有较明显的旋转痕。日用生活用具,特别是清代的瓷器,如碗、盘、碟、盅、盏等,一次性拉坯轮制而成,器壁厚薄均匀,器型规矩,轮制的旋转痕不甚明显,再经过刮削刀进行利坯和挖足,器物更为精致。 2、轮制与模制结合:华安窑的一些产品,器物的主体采用扳坯轮制,相关部位采用模制,如米色白釉瓷的铺首瓶、兽耳瓶、螭虎瓶、螭虎盂、熏炉、象鼻耳炉、三足炉以及青釉瓷的炉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