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陶红亮 页数:247
前言
1870年8月31日,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的希亚拉瓦莱的小镇上。她是父母唯一的女儿,由于父亲是个保守且严谨的军人,母亲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使得她从小便养成了自爱、自律的独立个性以及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蒙台梭利(1870—1952)被誉为20世纪欧洲和世界最伟大的、科学的和进步的教育家之一。蒙台梭利毕生致力于智力正常儿童和缺陷儿童的教育与研究,并撰写了一批儿童的教育著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蒙台梭利教育法》《高级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她的著作对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著作是她长期观察和研究幼儿的结果,也是投身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括。 蒙台梭利5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13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子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工科学院就读。毕业后,又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20岁从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作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这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事业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1896年,蒙台梭利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罗马医学院,成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她只被聘为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师。1898年她成为全国智力缺陷幼儿教育协会的会员,1900年任罗马一所招收智力缺陷幼儿学校的校长,该校后以“国立特殊儿童学校”著称。1901年离开该校,开始致力于正常幼儿的教育,寻求将智力缺陷幼儿教育的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1907年,蒙台梭利在圣洛伦佐区玛希大街58号公寓里创建了第一所新型幼儿学校——“儿童之家”。为了传播这种教育方法,她在国内开设练习班,并在荷兰、奥地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英国、锡兰、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开设了训练课程,培养蒙台梭利学校的老师。1929年8月,在荷兰创立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亲自任该会主席。二战期间她在印度讲学、研究与写作。二战结束后蒙台梭利回到欧洲,鉴于对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1946年苏格兰教育研究院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号。195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授予她名誉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蒙台梭利在荷兰逝世。 蒙台梭利以社会和教育改革者的身份出现在“儿童之家”。她不带有任何的先入之见,一切以观察幼儿和研究其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幼儿和家长的朋友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热爱并关心他们,一切都从幼儿们的生活实际兴趣和需要出发,确定和设计教育方案及教育措施。 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开始,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对其进行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受到了众多父母的推崇。但是随着蒙氏教育理念的逐渐推广和大量的成书翻译,很多读者感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不易理解、内容复杂、重点不好掌握和不明确,因此,我们编写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一书。本书内容力求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保持蒙氏思想原汁原味时,兼顾了可读性和实用性。选取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教育、自然文化教育等。宝宝可以通过自我重复操作教具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能够得到很多能力方面的训练。例如: 1.感官教育培养幼儿敏锐的感官,进而培养观察、判断、比较的习惯与能力。 2.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适应环境等,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爱护小动物等好习惯。 3.语言教学让幼儿通过对实物的描述,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平时的一些文字活动,培养阅读能力,为书写作好准备。 4.数学教育使用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在教具的操作中认识数与量的关系,了解四则运算。特点是以幼儿为主,为他们打造一个独立“做自己”的幼儿世界。 宝宝学习主要是通过感官,幼儿园提供给宝宝的良好刺激越多,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蒙台梭利教室为宝宝提供了丰富的教具教材(包括人文的、自然的……)以激发宝宝自我研究的兴趣。 不“教”的教育,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丰富的教具和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宝宝主动去研究、接触,形成智慧。了解敏感期0~6岁幼儿的学习,宝宝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事物偏好,也就是所谓的“幼儿敏感期”。蒙台梭利幼教法强调掌握幼儿的敏感期,而给予宝宝恰当的引导。
内容概要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讲述了: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开始,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对其进行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受到了众多父母的推崇。《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内容力求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保持蒙氏思想原汁原味时,兼顾了可读性和实用性。选取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教育、自然文化教育等。
宝宝可以通过自我重复操作教具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能够得到很多能力方面的训练。
作者简介
陶红亮,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商学专业。先后从事教育、出版行业多年,曾供职于某著名教育出版集团,担任高级策划。长期关注国内外教育,对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入研究,倡导"平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已出版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早期教育著作多部,《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创下10万册销量,受聘各学校讲课。其主要作品有:《妈妈的早教决定孩子的人生》《做老师眼中的好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点》《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智商情商加速跑》《好的性格成功的开始》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生儿的秘密——人类生命成长的特殊规律
接纳初来人世的宝宝
新生儿的神秘特性
重视宝宝的“表达”
细节敏锐的观察者
需要安静的环境
特有的心灵胚胎
大脑和心智发育的关键期
新生儿的灵敏感觉
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
第二章 儿童的敏感期——抓住儿童心智发展的最佳时机
对细节敏感的独特视角
幼儿神奇的内在敏感心理
成人的大脑不能与宝宝相比
物归原处,对秩序的敏感
为什么总是一刻不停地“搞破坏”
对环境的固执,是对安全的敏感
隐藏在哭闹背后的真正原因
积极利用敏感期,开启语言之门
第三章 感官教育——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
读懂宝宝的心灵感官
触觉、温度感和重量感
音乐对听觉的作用
灵敏度的训练,立体感知与形状认识
感官教育:味觉、嗅觉与色觉
重复练习与节奏
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章 日常生活敦育——增强孩子的自主生存能力
让宝宝在行走中走向独立
将运用手的权力还给宝宝
自己的宝宝应自己带
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学会生活自理
不干扰宝宝做事情
天性总喜欢问各种问题
对身体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自由和纪律
作为“动物”的幼儿
一个热情的观察者
重点培养主动观察能力
第五章 语言教育——书写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清楚准确的语言训练
营造优良的语言环境
书写和阅读
在阅读中扩大词汇量
在兴趣中主动学习
了解语言的爆发现象
通过图像来训练语言
锻炼聊天能力
缺乏教育也会造成语言缺陷
第六章 数学教育——数字敏感度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数——数硬币、给每根木棒命名
将数字和数量结合起来提高准确度
培养数学比较能力
餐桌上的游戏——排序和分类的练习
画几何图形和守恒的练习
辨别方位对对碰、计数的练习
十进制课程:大于10的算术运算
1—20的加减乘除法
教具使宝宝爱上数学
第七章 自然文化教育——在大自然中汲取精神养分
生命是一件神奇的事
养育小动物——开阔眼界、培养爱心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在劳动中会更有活力,培养耐心和信心
观察季节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情感
磁铁玩具培养观察、探索和好奇心
第八章 运动促健康——孩子身心均衡发展的基础
体操是宝宝最好的体格训练
三种促进生理发育的体操
拧瓶盖——提高手指和手腕的转动能力
宝宝的心智成长离不开运动
运动锻炼要生活化和游戏化
遵循幼儿发育规律,慎用学步车
宝宝手指协调性的锻炼
抬头,锻炼颈部和背部的肌肉
踩线,增强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
运动能力和深呼吸的训练
爬梯子,提高身体平衡的协调能力
创造安静的环境,帮助宝宝学会控制肢体
走线、玩沙活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第九章 科学膳食——充足的营养让孩子更健康
4—6岁宝宝的营养搭配
宝宝们一日三餐的膳食分配
营养供给与身高的关系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注意不适合宝宝吃的食物
学会将有营养的食品当做粮食
第十章 独立即发展——孩子需要自由的活动空问
给孩子自由,绝不擅自干涉
训练宝宝穿衣服和脱衣服
进行日常家务劳动训练
宝宝的生活实践练习
训练宝宝的独立能力
自由作选择
大人别让孩子养成轻信的习惯
宝宝的哭闹
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十一章 纪律的自然建立——让孩子主动地工作
纪律需要通过内在的自由来实现
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
对自己受到的奖励和惩罚感到迷惑
木头人游戏,意志力的锻炼
为宝宝松绑,在自由中“创造”天才
宝宝的正常化,工作的自然满足
第十二章 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分辨善恶的“内部感官”
早教的对象应该是父母
家庭是宝宝辨别是非的摇篮
爱是宝宝心智发展的核心
做一个懂得理解的教育者
培养宝宝的创新型人格
第十三章 儿童心理健康——父母的自省与职责
对宝宝们不要实施强制睡眠
“专制”与“禁令”
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宝宝日后的生活更困难
想要动手,但总得不到满足
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
奖励和惩罚
第十四章 成长中的烦脑——影响孩子成长的心理障碍
为什么会有恐惧感
说谎是宝宝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
自卑感的产生
对物质的占有和依赖
娇气和依赖对宝宝的危害
不要成为宝宝完善自己的障碍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宝宝满怀恐惧地来到这个世界,当宝宝出生的时刻来临,他弱小的生命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不得不为此做出艰难的挣扎。尽管宝宝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没有一点意识,也无法表达其出生时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在宝宝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里打下了烙印,这就是宝宝的"出生恐惧"。宝宝对此有所感觉,并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恐惧与痛苦。 宝宝初来人世那一刻,随着母亲分娩时刻的到来,胎儿身边令他舒适的羊水突然减少,子宫即将送出这个小小的客人。宝宝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向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宝宝焦急地寻找着出口,脆弱的身体也被挤压着……最后,当宝宝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又将以什么方式来迎接这个小家伙呢? 一位孕妇在预产期的前一夜,羊水就破了,被及时送进了医院。到了预产期的这天,宝宝从母亲的肚子里面出来了。 宝宝一生出来,那位医生就说:"生了,生了!是个漂亮女孩,眼睛大大的是双眼皮。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啊?" 母亲的心里充满了爱的力量:"喜欢,都喜欢。"其实母亲心里一直认准的是个女孩,所以很激动。在宝宝清亮的"哇哇"声中,母亲被推出了手术室。推进病房之后,几个护士将母亲抬到了病床上。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身体里的麻醉药效果减弱了,可是药物的副作用却很明显。于是,母亲感到恶心,伴随着一阵阵的作呕,但抬起上身却吐不出,伴随而来的是伤口撕裂般的疼痛。如此反复多次,母亲疼痛得难以忍受,噙着眼泪却坚强地隐忍着……这就是伟大的母亲。 前48小时如同做噩梦一般,睡了醒,醒了睡,每次醒了,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由于生物钟被打乱,似乎总感觉亮着灯。麻醉药的副作用就是无休无止的头痛,痛苦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子宫收缩和伤口的剧烈疼痛。整整痛了两天两夜,母亲一直是手捂着自己的脑袋,有时间就会想:孩子,我的孩子。此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疼痛……意识严重模糊,也有种感觉像是一直在坐过山车,跑得好快好刺激……有时感觉像是在天上飞,有时候飞得好高,也有时候好像身子很沉重,只能飞得离地面一点点的距离……身体极度虚弱,身子底下、枕头两面一直都是湿漉漉的……期间,母亲只见了宝宝一面,还是宝宝刚抱出来不久,护士抱给她看。母亲的身子不敢动,只能很费力地去看。母亲看了宝宝一眼,见宝宝脸色有些苍白,嘴就那么大,像个雏形,一点也不好看,但心里很喜欢。听着宝宝一直在那吧嗒吧嗒地吮吸着自己的手指,还觉得有些奇怪,但是母亲还是很快就昏睡过去了…… 早产或者不适当的出生方式都有可能造成新生儿的"出生创伤",这不仅会使新生儿抗议和哭泣,还会使宝宝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去发展,比如在婴儿期表现出的超时睡眠、睡醒时的莫名其妙大哭等。这都是因为宝宝对面临的世界心怀恐惧所产生的畏缩表现。严重时宝宝长大后还可能表现出对他人的依赖,以及学习新生事物的障碍。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从婴儿的角度来想象一下出生后的情景,就不难了解这个小生命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新生儿认识周围世界,和外界取得联系是通过感觉和知觉来实现的,因此对新生儿的教育应着手于进行感觉和知觉方面的训练。所谓感知觉,是指宝宝通过鼻子、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气味、形状、颜色等各种特性的认识。母亲应该及时给予婴儿适当的刺激,锻炼宝宝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调动大脑、神经系统等有关部分,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母亲奶水不好,宝宝也会哭,可能会连续好几夜。 母亲知道宝宝饿了,忽然心里觉得好难受,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因为母亲体会到了初为人母的滋味。可想想还是觉得很幸福。通过宝宝出生前后的环境对比可以看出,宝宝出生后即面临着环境的变化,母亲应该尽自己所能,给宝宝创造与母体类似的环境,再慢慢让宝宝适应新环境。有些新生儿头部会有小块的淤血,就是因为在高速回旋时撞击骨盆而碰伤。新生儿从母体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心理上要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母亲们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在宝宝降生后,应多搂抱宝宝,让宝宝感到安全。 自然生产过程是母子二人齐心协力的过程,母亲借着宫缩自然的力量,宝宝也不停地调整其朝向或姿势,以寻找出口。分娩时,宝宝会将下巴紧贴着胸部,身体蜷成一团进入骨盆。为通过较为狭长的产道,胎宝宝的头部会配合着骨盆的形状而改变方向。头部通过骨盆后,胎宝宝的下巴会离开头部、胸部向后仰,从产道的出口努力地挤出来。这种神奇的现象叫"胎儿回旋"。刚出生的宝宝一般都比较喜欢优美的音乐,母亲可以让宝宝多听悦耳的音乐。宝宝听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感受到快乐的满足和刺激。多听音乐的宝宝与一般发育的同龄儿童相比,表情和眼神都要机灵得多,语言和动作发育也会早一些。但给宝宝听音乐时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时音乐的声源也不宜离宝宝的耳朵太近,以免损害宝宝的听力。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在让众多父母、教师、社会人士品味和体味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同时,能根据幼儿发展的敏感期,正确地遵循幼儿的成长天性与规律,并施以恰当的引导和教育,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创造性地培养出卓越和智慧的下一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