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杂记二集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江西出版集团,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志华  页数:5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北窗杂记二集》,和先头那本比较:有两点不同。第一是,早先的那本有不少篇幅鼓吹创新精神,反对各种因循保守的“理论”。就建筑设计来说,我支持我的老师周卜颐先生的那句话:“标一点儿新罢,立一点儿异罢。”在这第二本里,这方面的文字少了一点,我要申明,这决不是我的主张有什么变化,我依旧鼓吹创新,决没有减弱的意思。近年少说了几句,是因为建筑界的大形势有了不小的进步,“创新性思维”比十几二十年前活跃得多了,成绩已然不少。那些“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夺回故都风貌”,“新的要跟老的找统一”等等主张,已经不大有人记得了,既然如此,这些年我也就不必再为克服它们而多费笔墨。不过,事情倒是有了另一方面的遗憾,那就是:在标新立异的时候,有时候不顾大局,不顾城市整体,不顾建筑本身的规律性而矫揉造作,或者甚至和某些力量、某些关系、某些利益挂上钩,搞些有损于社会和谐、有损于城乡合理发展的事。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理论深度,却不便于公开多说,所以,我虽然说过几句,篇幅毕竟少得多了。  第二点是:这几年,我们仍然坚持着“非赢利性”的纯学术的乡土建筑研究,年年都有些成果,但是,出版这些成果却越来越难,因为出版社很重视他们的赢利,有些书稿被积压,有些得以出版的也发行量很少。我们做乡土建筑研究,决不希望“垄断”一个领域,而是乐于看到有不少人逐渐认识到中国乡土建筑的丰富多彩和极高的历史价值,认识到研究它们对完善中国建筑史、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通史的重大意义,对世界文化也会有重要的贡献,从而参加到研究乡土建筑这项工作中来。因此,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对这项工作的兴趣,我从我的乡土建筑研究著作中切下了一些章、节、段落,收在这本书里,作为引玉之砖。而且,曾不揣冒昧,给几位朋友写的关于乡土建筑的著作诌了“序”,立意也在于鼓吹,便收了一部分在这里。

作者简介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现已退休)。1929年生于浙江,195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留校任教,曾经讲授“外国古代建筑史”、“文物建筑保护”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等,译著有《走向新建筑》《风格与时代》等。近二十年来,他率领清华大学建筑系乡土建筑组,从事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出版了许多专著,如《文物建筑保护文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楠溪江中上游乡土建筑》《碛口》《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张壁村》《福宝场》等。

书籍目录

前言甲:忆师友1.爱美·审美·创造美——纪念林徽因老师诞生一百周年2.一位正直而认真的人3.我有过这样的老师4.访普鲁金教授5.故园的寻觅者6.此情可待成追忆乙:杂记1-41.北窗杂记(六七——一○七)42.评《中华建筑之魂》43.政绩与面子44.劳驾啦,媒体45.黑豆汤可养人了46.中国乡土建筑的世界意义47.楠溪江啊!48.关于楠溪江古村落保护问题的信丙:赠序1.《福建土楼》序2.《中国村居》序3.《泰顺》序4.《瓯越乡土建筑》序5.《三峡古典场镇》序6.《龙游文化遗产图志》序7.《古镇碛口》序8.《,碛口志》序9.《古村郭峪碑文集》序10.《江南明清门窗格子》序11.《乡土寿宁》序12.《乡土文化与流坑村研究》序13.《深圳市古建筑调查》序14.《宁海古戏台》序15.《中外名建筑鉴赏》序16.《世界建筑艺术之旅》序丁:自序与后记1.《西方建筑名作》前言2.《外国造园艺术》序3.《外国造园艺术》后记4.《法国的造园艺术》后记5.《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后记6.《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初版题记7.《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修订版题记8.乡土建筑研究丛书·总序戊:乡土建筑研究著作切零1.芙蓉村2.重回楠溪江3.曲径通幽处4.婺源掠影5.清华彩虹6.来到了关麓村7.徽商村里的生活8.兰江岸边9.到张壁村去10.初到黄土高原11.黄土塬上十里铺12.楼下村掠影13.狮峰寺一日14.洞主庙15.告别俞源村16.岭南的暖冬17.从哥老会说起18.走好,福宝场19.碛口恋

章节摘录

  甲:忆师友  爱美?审美?创造美——纪念林徽因老师诞生一百周年  人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准备为林徽因先生的百年冥寿办一些纪念活动,我这才恍然憬悟,原来林先生去世的时候,不过五十岁刚刚出头。望着北窗外沉沉的夜空,我不禁怅惘起来,如果老天有眼,林先生再健康地生活儿十年,这世界会增添多少美好的东西!林先生是为美化这世界而生的,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匆匆的十来年,林先生成就了一位建筑学家、一位装饰艺术家、一位诗人、一位教育家。再无情的岁月,也不能把林先生的名字从中国建筑史和中国文学史抹掉了。  三年前,到八宝山悼念莫宗江先生的时候,特地去瞻仰了林先生的坟墓。在那个黑暗的时期里,坟墓曾经被“革命者”破坏,后来,那块浮雕着花环的石碑重新竖立起来了,但先生被凿掉的名字还是没有重刻。朋友们纷纷议论,希望把坟墓再修整一下,恢复梁思成先生当初设计的样子。我心里很觉得凄凉,却默默地想,没有名字也不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窗杂记二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我阅读《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第一讲古希腊建筑时,被帕特农神庙建筑的介绍文字所吸引,作者用诗意般的散文语言描述路经者走过帕特侬神庙所看到的一切,从游人的眼里就知道了神庙建筑的特点。当时也搞不清这参观者是古代希腊游行的市民还是现在的各国旅行者。于是再次看看书封面,作者是陈志华。那是知道陈志华先生的开始,被他浪漫抒情的文采所打动。此后,在一些讲述中国乡土建筑的书籍中常常见到这个名字,知道他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老师,是梁思成的学生。2005年我因病居家,再次拜读陈先生的《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印象最深的还是陈先生的语言风格。  《北窗杂记二集》是陈先生的一部杂文随笔,收录先生1999到2007年来的有关文章,包括忆师友、杂记、赠序、自序与后记和乡土建筑研究切零五个部分。我只是把赠序和自序与后记两部分简单地读完,就被陈先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所打动了。  我不了解建筑工程,我眼中的建筑师应该是专业一流、但死板、枯燥,了无人文情趣的人。他们在建筑行业里能够一展才华,但在涉及人文领域学科时便缺乏情趣,因此私下认为和这些建筑师聊天肯定了无生趣,他们的著作也肯定是味同嚼蜡般。读过陈先生这两部分文章后,我的印象彻底被颠覆了。那篇篇序跋、行行文字里无不汩汩不断地渗透出一个建筑师对社会的关注和历史使命感。  陈先生的文字里没有一点枯燥,有的是一腔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满“历史的情结”(陈先生说“历史情结”就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对“过去”的兴趣和感情。)在1990年代期间,国内房地产开发刚刚起步,普通大众层面上更关心的是与城市市民居住者相关的切身利益,但陈先生站在一个建筑史学家的高度,更关注的是建筑历史上的那些“孑遗”,也就是历史古迹建筑。他说:“19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古建筑遗产遭到越来越猛烈的野蛮破坏,我们城市的新建设则充满了趋时的抄袭之作。”他还说,“不遏制房地产投资者,要保护城市里的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中心就很难,如果官员们在为虎作伥,那么,一切都完了,什么‘夺回古城风貌’都不过是不切合实际的滑稽口号。”真是切中时弊,要是按照我个人看,那个时期的所谓“开发”实在是无良的建筑开发商勾结政府中部分丧尽天良的官员,共同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赚取非法的昧心钱。十多年前的观点今天看,何尝不是一种预言。  同时,陈先生看到,这种“房地产开发”的结果,势将造成建筑古迹越来越少:“十分丰富的乡土文化不但已濒危,而且注定很快要湮灭”。特别是在三峡水淹这件事上更加显现出“工作的紧迫性”和“文物事业的粗陋和整个社会文明进程的低落。”  在这种背景下,陈先生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帮师生开始这种带有“历史责任感”的工作,从事对于中国国内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我觉得这种“吃力不讨好”带有非功利因素的事情大概源于陈先生的导师—建筑师梁思成先生的教导,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建筑系任教时始终强调建筑学的人文情怀。上世纪30年代,梁先生从事过对国内古建筑的调查工作,后因抗战而不得不结束,但那些调查资料在其后的岁月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年后再评价陈先生他们这时乡土建筑的调研是不是也就像梁思成先生多年前的工作一样?  从他序跋知道,他自1989年起开始研究中国乡土建筑,当时国内的相关研究并没有经验可循,于是他们反复琢磨、多次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在,终于在这个领域展开了局面。陈先生认为:学建筑要“把建筑和历史社会文化综合起来,着力于建筑研究的生活化,人文化。”同时,“研究建筑不能只看建筑,要把建筑和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放到生活中去,放到社会、文化的历史中去看。”因此得出他做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乡土建筑以聚落整体为对象,历史、社会文化地综合研究。” 这些观点不是把建筑作为单独的空间造型体单独看待,而是和人类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建筑以灵魂,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便尤同五湖四海的人,有着不同的特点。而恰恰是建筑上的这种差异才衍生出“乡土建筑”这个研究的领域。  “怀着狭隘的功利之心,你从不可能对乡土建筑发生兴趣。”陈先生书里这样说,他们的研究也是没有功利之心的,只是一份责任感。为了这份责任,陈先生他们便开始走南闯北。说起来不可想象,堂堂清华大学资深教授、莘莘学子,他们的第一次野外调查居然没有交通费,因此陈先生“冒昧”地给那个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去信,商量着是否能叫对方替他们出三个人的路费。看到这里真叫我心酸欲泪。可想他们的研究是多么艰苦。从好几篇序跋里知道他们的工作经费主要靠稿费。有时交通工具是雇佣农用三轮车。他们的工作组非常敬业:爬围墙猪圈,住农家吃农家。即使这样还要承受不被人理解的困惑,他们的辛苦露宿经常被一些人看作是别有用心,甚至是形迹可疑的什么分子、疯子或傻子。谁能想到,此时的陈先生居然是一位六、七十多岁的老人。而从同事对陈先生的评价看得出他恰恰是那种“喜欢做、甘心做”的人。  我仍然佩服陈先生作为一个建筑学专家对于文字驾驭功夫的了得。最后,让我们用陈先生诗意般浪漫的文字做结束:  “烟雨三月,山乡的花看得尽吗?看醉了,就回来。”  “壁立千仞的悬崖边上,散放着几张青木桌子,桌子上跳跃着被黄桷树也撕扯得零零落落的月光。”  “车子在吕梁山里转,忽然见到柳条已经泛出嫩绿了,解开身上棉袄的口子,心想,这物候好灵啊。”  “西文兴村真是个好地方,在一个小小河谷盆地里的小小台地上。满山红叶,阳光一照鲜亮的灿烂。山菊花也开了,朵儿小小的,却是蓬蓬勃勃成丛成片,把河边田头染得金光闪闪。”  “回村的牛铃越来越近,夕阳又照亮了满山的红叶黄花。”   “早晨,听到丁零当啷一阵清脆的铃声响了起来,便赶紧披上衣服,推门看牛大哥们不紧不慢地踱上山去。傍晚,铃声从山上下来,我又去接牛大哥们心满意足地进村回家。那铃声把诗意弥漫了山谷,村子更静了,只有文昌阁层角上的夕阳缓缓移动。”   2011年1月22日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