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夏志芳 主编 页数:310
内容概要
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客观地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教育效果。这也是素质教育评价区别于应试教育评价的关键所在。因此,新课程不应当也不可能否定考试(评价),恰恰相反,新课程要借助教育评价的改革矫正考试(评价)的功能,有效地实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价值。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评价本身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它是一种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的手段,也是一种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学习成果的手段。教育评价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成为教师教学行为达到何种效率的一种最基本反馈。因此,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考试(评价),而在于廓清“为了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布卢姆(B.S.Bloom)的“三评价说”,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为我们的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 为了改进教师的评价行为,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评价观: 第一,从学业评价转向学力评价。学业评价往往以记忆与理解为中心,聚焦学习的结果。学力评价不仅关注显性的学力成分——知识、理解,而且关注隐性的学力成分——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从单维评价转向多维评价。单维评价基本上是聚集知识、技能的量化评价,多维评价则是针对单维评价的偏失,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兼顾三维目标,反映学生差异的一种教育评价。 第三,从课时评价转向单元评价。传统的观摩教学往往停留于形式主义的表演,孤立地点评一节课。这种做法难以达到评价的效果。因此,以单元评价替代课时评价,以切磋教学替代观摩教学,是确立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听评课制度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只有冲出旧观念的重重围困,才能使不良的、低效的教学行为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唤来学科教育的满园春色。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篇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第一章 教师备课行为 第一节 把握课标 第二节 吃透教材 第三节 摸清学生 第四节 利用资源 第五节 教学设计 第二章 导人行为 第一节 导入行为特征 第二节 导入行为施行要点 第三章 引发认知冲突行为 第一节 认知与认知冲突的涵义 第二节 引发认知冲突行为的教学价值 第三节 引发认知冲突行为的心理学原理 第四节 引发认知冲突行为的教学策略 第四章 拓展认知行为 第一节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第二节 启发学生勤于思考 第三节 鼓励学生善于创造 第四节 引导学生学会建构 第五章 教学评价行为 第一节 评价理念 第二节 评价内容 第三节 评价方式 第四节 表现性评价在学业评价中的应用 第六章 交流反思行为 第一节 交流能力是教师能力标准 第二节 课堂交流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课堂交流行为的反思第二篇 教师教学行为实践 第七章 概念学习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概念学习教学概述 第二节 概念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 第三节 概念学习教学案例及评析 第八章 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自主学习教学概述 第二节 自主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 第三节 自主学习教学案例及评析 第九章 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合作学习教学概述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 第三节 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及评析 第十章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探究性学习教学概述 第二节 探究性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 第三节 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及评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