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王兴东,陈宝光 页数:213
内容概要
作为一个士兵,还有什么比自己驾车不慎擅死班长更让人痛心疾首,又更让人懊悔终生呢?何况擅死的这个班长,是日后震撼中国的雷锋!
对乔安山这一个名字,如今许多人已不再陌生,但对他在不慎撞死雷锋后的几十年中,是怎样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善待生活,默默地做一个像雷锋那样的好人,却知之甚少。本书是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剧本作者王兴东和作家陈宝光,在遍访雷锋的战友之后,依据生活原貌精心创作的一部报告文学,它首次为我们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离开雷锋的日子》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既相当客观地展示了雷锋牺牲的全过程,又非常真切地追述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对雷锋精神的关注和褒扬,并且对当下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王兴东,1951年生于辽宁大连,满族,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一级编剧,中国作协会员。
其作品《飞来的仙鹤》、《狼犬历险记》、《我只流三次泪》、《留村察看》、《蒋筑英》、《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良心》、《法官妈妈》、《生死牛玉儒》获得府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因《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两次获得华表奖最佳编剧奖和十三届、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为北京奥运创作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引起热烈反响。
电视剧《纪委书记》、《离别广岛的日子》获飞天奖;《天国逆子》在东京第七届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鸽子迷的奇遇》1987年获印度第五届国际儿童电影节金章奖;广播剧《深情》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建国大业》与陈宝光合作编剧。陈宝光,1952年出生,现就职于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杂志,副编审,已发表电影评论20多万字,中短篇小说15万字,曾三次获电影评论奖。著有长篇小说《离开雷锋的日子》(与王兴东合作)等。
书籍目录
序 半个世纪的倾诉
第一章 雷锋的死与我有关
一 车祸事故的发生
二 雷锋同志牺牲了
三 战友们料理后事
第二章 走出禁闭室
一 被关禁闭
二 解除禁闭
三 孩子们的怀念
四 对事故的定性
第三章 死备哀荣天有泪
一 为雷锋守灵
二 群众的祭奠
三 十万市民送行
第四章 在沉默中诞生
一 申请“雷锋班”
二 “雷锋班”命名大会
第五章 雷锋震撼中国
一 雷锋事迹开始传播
二 毛泽东主席题词
三 周恩来总理题词
四 话剧《雷锋》上演
五 修建雷锋纪念馆
第六章 雷锋墓前的婚礼
一 村里有个姑娘
二 姑娘来信起风波
三 相投两颗心
第七章 迎着暴风骤雨
一 与造反派做斗争
二 夜救老政委
第八章 冷的血热的血
一 学习雷锋的标兵车
二 学习雷锋不是走形式
三 学习雷锋的演讲
第九章 问问你的心
一 见义勇为救老汉
二 晴天霹雳横遭诬陷
三 公道自在人心
四 雷锋墓前的心里话
五 终于还了一个清白
第十章 两袖清风赤子情
一 为生计去打工
二 告诉个体老板什么是幸福
三 不愿生锈的螺丝钉
第十一章 同路手拉手
一 市场经济就得别管闲事
二 雷锋精神永远都在
第十二章 好人一生平安
一 英雄难说当年
二 永远是春天
后记:从《离开雷锋的日子》,看离不开的雷锋精神
章节摘录
汽车开动了,乔安山和几个战士爬上车厢。 到了矿务局西部医院,虞连长把雷锋背上二楼抢救室,忙叫人去找大夫。大夫来的时候,雷锋已经有点喘不上气来了,立即输氧抢救。雷锋的体温过高,虞连长到楼下买了一箱冰棍降温。温度刚降下去,呼吸突然停止了,一位大夫骑到雷锋身上给他做人工呼吸,他的呼吸又恢复了。 乔安山一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着,一边揪着心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他最敬爱的班长此时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可是他不能替代他,甚至也帮不上他。他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但是他意识到自己捅了大漏子了!再也不能遇到比这更坏的事儿了!!天塌了!!! “谁是负责人?”院长冲着满屋子的军人问。 “我是。”虞连长上前一步。 “跟我来。”院长说着走进了一个小房间。 虞连长跟了进去,提着心揣测他要说什么。 “伤势很重。是颅庞骨折,内部出血。有生命危险。”院长紧锁着眉头,一脸的阴沉。 虞连长吓呆了。他虽然也知道雷锋伤得不轻,但想也没敢想到有生命危险上来。 “他就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啊!您知道吗?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千方百计地抢救他呀!”虞连长心急如焚,几乎是哭着对院长说。 这番话显然起了作用,院长稍想了一下,提笔写了张便条交给虞连长。 “得立即做手术。我们这儿做开颅手术不行,得马上派车去沈阳军区总院,把脑外科段主任请来。要快,晚了就来不及了!” 虞连长抄小路跑回连里,同志们呼啦一下围上来,都关切地问:“雷锋怎么样?”虞连长什么都顾不上了,他把便条交给副连长白福祖,又重重地握了握白副连长的手:“你马上开车到沈阳军区总院,去接脑外科段主任。要快!” ……
编辑推荐
学雷锋要学什么?一个年仅22岁的青年人,他有什么样的英雄壮举和久战沙场的功勋吗?没有。他有什么超凡的学问和天才的发明吗?没有。埋葬地下的雷锋生前永远不会想到,上至共和国的领导集体,下至中华大地的亿万国民,都在向他学习和看齐。 雷锋,好德乐善而无求,成为体现中华民族道德的排头兵。从雷锋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着人性最美好的品格修养。 而乔安山折射出来的雷锋精神,正是每个有良知的公民道德感的充分体现,这也是当下出版本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