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慧敏法师 (Ryan Bongseok Joo)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1-09出版) 作者:慧敏法师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自序 让我们加上“哈佛毕业”几个字吧“大师,让我们在这本书前面加上‘哈佛毕业’几个字吧。这样一来,读者即便不是佛家弟子,也会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我曾与出版社讨论过几次本书的书名,对于是否将“哈佛”呈现在副书名上,我们有过小小的分歧。在韩国,“哈佛”似乎成了一个可供炫耀的标签,如同消费品的品牌一般,这种现状令人困惑。出版社希望我能依从这种价值观,可是作为僧人,我非常为难。事实上,我认为是否就读于哈佛大学并不重要,毕业后如何生活才是重点。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哈佛求学成功记”之类的书籍,以及关于如何让子女顺利考入长春藤联盟的教育类图书,总让我惴惴不安。这些书让哈佛变成了知识权贵的象征,也让父母们执着于攀附这种权贵,盲目地认为只要考入哈佛就算“成功”,并将此当做终极目标——这就是韩国教育热带来的强迫症,功利、空虚而压抑。在学历至上的韩国,我也曾推崇优胜劣汰的竞争,以为进入好的大学就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周围的亲友和老师们给我推荐的人生楷模,也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的“成功人士”,却从没有人告诉过我之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下去。庆幸的是,在大学里,我对所谓“成功”有了新的认识。在哈佛攻读硕士期间,我认识了一位叫约翰的朋友。他高大英俊,当个电影明星都绰绰有余,家境也很富裕。而且他很活跃,责任心强,性格随和,在学生和教授中颇有人缘。我和约翰是在中文课上认识的,其后更因为结伴到中国,参加中文夏令营的缘故,彼此愈加亲近。那是我首次前往北京,所以一到周末,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当地著名景点,四处观光。但是约翰却不同,每到周五他就不见人影了。后来才知道,在我忙着游玩的时候,他却坐上火车前往中国有名的爱滋村,照顾那些父母病故的孤儿。没人规定他这么做,也没有人会因此颁个奖状给他。他的父亲是位医生,这也许对他有某种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样做,能让自己的暑假过得更有意义。这顿时令我自惭形秽。以往的教育灌输给我的竞争意识,使我只专注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以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方式。而约翰全然相反的生活追求,却带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无疑,这是我在哈佛学到最有意义的一课。出家这十年间,我在各类教育期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将它们集结起来,加上最近写的几篇,合而成册,于是有了这本书。书里记录了我出家后的一些琐碎经历,意在观察生活、审视自我。书中没有忧国忧民的感言,也没有传奇的“成功神话”,我只想平实地记录一些真诚的想法。例如学外语的艰辛感触,在北京自行车连续失窃的遭遇,为失恋的朋友写下的随笔,纽约禅院里的故事,在日本大阪认识的知己,在美国教书的感悟等等。如果您是被“哈佛”两个字所吸引,并且期望在本书中读到一个僧人的成功经历、或者艰难的求道历程,我只能说万分抱歉。最后,我想把这本书献给纽约佛光禅院的恩师。在过去的十年间,他一直关心着我,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使我今天得以站在学校的讲台上。
内容概要
《幸福要趁早:一位与众不同的哈佛生的心灵游记》收录韩国僧人慧敏的五十四篇散文,是作者有感生命中所该有的意涵、并兼而自审内在的禅悟之作。从初次来到北京的新鲜旅途,到纽约佛光禅院里的异国修行生活,乃至身穿僧服行走于哈佛校园内的求学生涯……这一路开展下来,他以透彻清明的笔触,与读者分享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心境,以及多年游学生涯中蓄积的感动与精彩。令人从中体验到一种实相:人生苦短却又色身难得,与其等待将来的成功带给自己幸福,不如现在就与身边的人分享,享受触手可及的幸福和快乐吧!
《幸福要趁早:一位与众不同的哈佛生的心灵游记》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慧敏法师 (Ryan Bongseok
Joo),1974年生于韩国,高中毕业后去了美国,到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宗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比较宗教学硕士期间决定出家,并于2000年春在海印寺受沙弥戒,成为曹溪宗僧人。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得到美国和日本政府的奖学金,前往北京及大阪留学。博士毕业后,获得教授的任命,从2007年至今,在美国东北部的马塞诸塞州汉普夏大学教授东亚宗教学。
书籍目录
前言 让我们加上“哈佛毕业”几个字吧
年轻时的感悟
景福宫英语
英语与道
在伯克利遇见佛法
在哈佛流泪
朋友的死
触手可及的幸福
沙弥生活
玫瑰与松树
刀的教训
韩国常沙钵的美
成年人的玩具
写给崇尚名牌的学生们
善终的因缘
北京留学记
北京最好的自行车
学习中文
我为你祈祷
同一个民族
盆栽与金鱼
直言你的感受
站在美国的讲台上
美国的教授聘用过程
学习的三昧
做教授也随缘
韩国没有佛教
美国教育的优点
像法顶禅师和金寿焕红衣主教那样
爱心和伤心
爱情到底是什么?
写给悲伤的人
贺新婚
老师的眼泪
一句鼓励,改变一生
三年后重逢的北京道友们
珍贵的瞬间,宝贵的因缘
邮件与美国的秋天
恩 师
岁月礼赞
春天的幸福
如果您养过小狗
音符间的沉默
在万行中领悟
习而不察
敦煌的星星、沙漠及奥运会
在藏区的寺院中
印度的假乞丐,该不该施舍
日本的另一种面貌
在中国天台山遇见的僧侣
看看这个多元的世界
致想念的迪生
站在宇宙的中心
她的祈祷
我也有权利!
心理按钮
美国人也信佛吗?
平凡人生中的修行
如果看到别人的缺点
为什么美国父母先教孩子说谢谢
阿难陀的错误
随喜的难度
心观心
回向的奥义
编后记 幸福的瞬间,随处可见
章节摘录
触手可及的幸福人生短暂而宝贵,与其等待将来的成功带给自己幸福,不如现在就与身边的人分享,享受触手可及的幸福。我之所以选择出家,就是不想终其一生仅汲汲营营于名利。如果一味地追求成功而进行无休止的竞争,那么当死亡降临的时候,我们将面对自己多么匮乏空虚的人生啊!我不想用他人制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小心翼翼地活着;也不想为了满足他人的价值观和期望而奔波,却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披上僧袍以后,我明白了所谓幸福,不是达到目标以后获得的满足感,而是现在就与身边人分享且不求回报。在寺院里为大家祈福;为身边遭遇困境的人绞尽脑汁想办法;帮助他人后悄悄离开;即使不富裕,也会解囊助人……这些时刻,都让我感受到了幸福。人生短暂而宝贵,与其等待将来的成功带给自己幸福,不如现在就与身边的人分享,享受触手可及的幸福。爱心和伤心爱情,不是我们有决心有准备就可以得到。爱情不受意志的控制,就像一个不期而至的贵客,某一天会突然带着珍贵的礼物出现在我们面前。韩国常沙钵的美常沙钵虽然没有高丽青瓷那般富丽细致的贵族气质,却散发着宽厚温暖的朴素魅力。许多韩国人喜欢人云亦云。一听说是国际名牌,就争相购买;听说某政治家打高尔夫,就一夜间全民皆高尔夫。正因为如此,我更加想念那些像常沙钵一样的人——朴实无华,不会文饰缺陷,却又暗香独具。英语与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英语好的人越不会显山露水,就像修道的人一样。以前有一位进军美国职棒大联盟的韩国棒球选手,来美不到一年,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说着韩语居然有点结结巴巴。这种现象,也只会出现在初学者身上。英语说得如同母语般流利的韩国人,不会在说韩语时,故意卷着舌头说话。这就像越是刚开始修行的人,越要追求修行的形式,或者越是凭运气一夜暴富的人,就越想显露出自己的财富。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尽了全力、忘我地投入,到达一定层次以后,都可以将它看做是一种修行。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种田,我们都会从中体悟到点点滴滴的生活智慧。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到了某一天,我们才会为了追求超越生死的大悟,自然地踏上解脱之路。朋友的死生活中的变故是如此突兀和措手不及,生命又是这般脆弱!在死亡面前,学位、金钱、爱情、名誉和权利等,又有什么用呢?在中国学习中文时,我认识了一位张姓老师。他以前是美国一家知名企业的高层主管,收入很高,是人们所谓的成功人士。但是他每周奉献给工作的时间,超过80个小时,根本没有个人生活,甚至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这时候,他们公司一位40几岁的合伙人突然过世。张老师因此突然发现比自己更成功,拥有更多金钱和荣誉的人,在死亡面前丝毫没有还手之力。他开始思考:既然金钱、荣誉和权利,我们都无法带走,那死的时候到底能带走什么呢?他便离开了美国,回到中国加入了非政府组织(NGO),开始为贫困无法就学的农村儿童组织救助计划。张老师说,虽然我们没法将权利和财富带走,但是也许能把帮助他人的回忆,或接受援助人士的笑容装在心里,带到另一个世界。佛祖说过,人生无常,应实时行善。张老师说要将行善的记忆带到另一个世界,这话,忍不住令我咀嚼再三。沙弥生活在贯穿我们一生的无数因缘中,哪些才是真正好的因缘?我想,不是善始的因缘,而是善终的因缘。人们随缘而来,又随缘而去。如何将随缘而来的人留在身边,又如何了结随缘而去的因缘,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玫瑰与松树玫瑰想用自己华丽的外表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玫瑰的绚丽外表维持不了三天,而玫瑰花刺却会伤人。相反地,笔直的松树虽然无法在瞬间吸引他人的目光,但却四季常青。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松树的树荫会越来越大,能将更多人纳入怀里。我喜欢像松树一样的人。比起喜欢在人前显威风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默默奉献的人,能带给我更多感动。学习中文一知半解和真正理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任何事情,做到“八九不离十”,容或不难;但是如果想做到恰到好处,可能需要多付出三四倍的努力。珍贵的瞬间,宝贵的因缘正如金春洙诗中所写,我们都想成为谁的谁。周边有这些朋友在关心我,毫不吝啬地叫着我的名字。而我,也想要像他们对我一般对待他们。这也许就是支撑着我们众生生存下去的动力。岁月礼赞在现代社会中,大家似乎把年老当做一种罪过,都费尽心思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如果我们能花更多精力,让岁月化作一杯淡香的清茶,一份深邃的智慧,让自己变成一个温润如玉的人,那么,这秋风会不会也跟着变得温暖一些呢?在万行中领悟单独旅行,是认识自我的好机会。把自己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看看如何应对新事物。再带着些许的紧张感,仔细观察妄相是如何产生的,就能比较容易地捕捉到实相。看看这个多元的世界19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学者马克思•穆勒曾说过,“只知其一,一无所知。”活得越久,见闻越广,学得越多,就越是对这句话有共鸣。只知道自己而不了解他人,其实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会把我们自己的样子映在上面。只有这时候,我们才能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特性,判断自己的好坏。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越有智慧的人就越谦虚,越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心理按钮我是一个出家人,所以会先审视自己,看看为什么当别人按到我的按钮时,我会有激烈的反应。到底那个按钮下面隐藏着什么东西,以至于会让自己失控?细细观察之后,首先发现,这与我们心里的某种执着有关。这种执着就是将某个外部事物,当成自己的一部份看待。再深入挖掘,就会发现这种执着的根源,与我们内心的恐惧相关。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这个社会所共同形成的信仰和价值观,如果受到外来其它信仰和价值观的挑战,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并做出异常的反应。认真探讨一下,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众生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脆弱的“我”,所以加入到比自己强大的集体中,接受这个集体的信念来武装自己。这种信念,给了我们安全感,但同时也会变成有色眼镜,使我们把人和人分割开来,以至于看不清真我。心观心就像做梦一样,梦中会看到很多的事物,而它们并不是脱离我们意识的独立个体。比如梦中的老虎,只是我们的心制造的影像,并非真老虎。但是做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那是梦中的影像,会误以为那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真实存在。所以,在梦里遇到老虎时,我们会受惊、害怕。但如果正在做梦的人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会发生什么事呢?可能会超然于梦中的一切事物,对它们执着的心念也会消失。因为我们知道了所谓的梦,就是我们的心在观看自己所造出来的影像。然而,佛教又更进一步,认为人生也与梦境无异。我们平日里接触的所有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于心识之外的,是我们的心在观看自己制造出来的影像。正如镜峰大师曾说过的:把裟婆世界当做舞台,尽情演出吧。
后记
幸福的瞬间,随处可见 许多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可能还不认识作者慧敏法师。但若读过这本书,相信大家都会喜爱上这位年轻的出家人。 初见慧敏法师,是通过这本书上的照片:浓眉、大眼,眉宇问透出一股英气,笑起来会露出两个小酒窝。得知法师现年方三十余岁,更是有些意外。真没想到,如此阅历丰富的作者,竟是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出生于韩国的慧敏法师高中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1996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取得宗教学文学士学位,1999年从哈佛大学取得宗教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博士学位。 历数法师十余年的游学历程,可谓风光无限。他先后就读的三所高校,无论在全美还是在全世界,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学术成就。头顶着这么多的光环,法师却依然十分谦逊。他并不赞同那种“贴标签”的行为,甚至为是否在韩文书名中加上“哈佛”二字,就跟出版社沟通多次。他认为这样的标签如同消费品的品牌一般,带有太多炫耀色彩,而且觉得,是否就读于哈佛并不重要,毕业后该如何生活才是重点。 话虽如此,但在编辑和宣传这本书的时候,还是难以避开法师的这些身份。他既是学者,也是僧人,平日里教书育人、研究学术的同时,亦不忘每日修行,这样的日子真是忙碌极了。难能可贵的是,法师并不会因此而忽视了品味生活,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幸福感。 此前,我们曾经出版过韩国高僧法顶禅师的系列作品《活着,就要幸福》《山中花开》《美丽的结尾》等,从清新淡雅的文字中可以窥见禅师清贫简朴的风骨,悟出人生的哲学至理。 与德高望重的法顶禅师相比,慧敏法师虽为晚辈末学,却也体现出了年轻一代佛门弟子的优良品行。 虽然是出世之人,法师却能以入世之心体悟众生。看到流浪异国的朝鲜儿童,他会感到难过;赖以代步的自行车被偷时,他会反思是不是自己拥有了可以引起他人贪念的事物;童年时代老师的眼泪与鼓励,他至今记忆犹新。作为教授学者,他会思索东西方各国教育方法的差异;作为佛门弟子,他精进学习,能把每一个平凡时刻都当做修行的契机。 在法师所述的那些故事中,最让人欣喜的,当属《春天的幸福》。看这一句:“路旁树枝上,挂着香草色的木兰花,透露了春的气息。经过冬天酷寒的洗礼之后,枝丫间冒出头的嫩绿,像奇迹般的重生希望。”编辑本书的时候,正值仲春好时节,读到这样养眼又舒心的文字,看法师吟咏诗人金春洙的诗句,不禁会心一笑——幸福的瞬间,真是随处可见呢。 巧的是,最引人感慨的这篇《触手可及的幸福》,同样讲到了“幸福”。法师在文中检视现代人追求名利的“成功观念”,反思所谓的幸福是什么,告白说:“我之所以选择出家,就是不想终其一生仅汲汲营营于名利。如果一味地追求成功而进行无休止的竞争,那么当死亡降临的时候,我们将面对自己多么匮乏、空虚的人生啊!”通过这句话,我们不难揣知法师当年在哈佛读书期问选择出家的缘由。 此次编辑过程中,我们特别邀约插画师绘制书中插画,对于版式设计也花了相当的功夫去琢磨,唯愿能让这本书以最优美的面目示人,并为读者带来阅读的喜悦。希望大家都能用心体会这人生的美妙与可爱之处,珍惜身边的宝贵因缘,及时把握当下的幸福。对此,无论何时觉悟,也都不会嫌晚。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活得幸福。
编辑推荐
《幸福要趁早:一位与众不同的哈佛生的心灵游记》:从加州伯克利分校到哈佛大学,再从哈佛到普林斯顿,慧敏法师先后在美国最著名的三所学府完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业,并以优异表现获得了又一所著名学府——汉普夏大学的教授任命。是什么原因,使一位就读于常春藤盟校的高材生毅然决定出家?名校毕业后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翻开本书,看慧敏法师与我们分享他的心灵禅悟。慧敏法师,美国常春藤名校的高材生和大学教授,他常怀谦卑感恩之情,用欢喜心品悟这世间的幸福与美好,把寻常生活的每一天,都作为修行和成长的宝贵素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