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 作者:滕肖澜 页数:306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上海女人”滕肖澜,很善于平视现实,以平常心和平等的视角去看待现实中的人与事。用她自己的话说:“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上海是烂漫多姿的,像颗夜明珠,美艳不可方物。而在我看来,上海只不过是个过日子的地方,很实实在在的地方。绝非五彩斑斓,而是再单调不过的颜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柴米油盐,鸡鸡狗狗……真正的上海人的日子,只有身在其中:_才能体会到上海人的不易与艰苦……虽如此说,滕肖澜却绝不琐屑,她写小市民,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情致。她试图用简洁的笔触捉住生活中不起眼的一个个小小惊喜和感动。由她来描写上海人过着的日子,很合适。
作者简介
滕肖澜,女,1976年10月生于上海。曾在浦东国际机场工作。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2001年起写作,在《人民文学》、《收获》、《锺山》、《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界》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万字。并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作品与争鸣》、《作家文摘》等报刊杂志转载.并入选多种年本。
书籍目录
1…这无法无天的爱
2…倾国倾城
3…小么事
4…快乐王子
5…星空下跳舞的女人
6…百年好合
7…美丽的日子
章节摘录
我把货物邮件行李一古脑都配在后舱,像个真正的傻子。冥买我一看空机指数,就知道应该压前舱。谭心看着我微笑,我也报以微笑,随即人来疯似的把旅客座位也统统往后排。“你说过,重心偏后飞起来比较舒服。”我响亮地说道。 她又笑了笑。“没错啊。” 这份平衡图我足足做了一个小时。我像小学生那样把数字写得工工整整,橡皮被我擦得只剩下一个小团,铅笔削了三次。我长长地吸了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眉心那里紧紧地蹙成一个“川”字。“真难啊,”我感慨道,“我做一份就这么难,真不晓得你平时上班是怎么过来的。不可思议,简直太神奇了!” 邻桌的人都朝我看,几个服务员远远地对着我们指指点点。 最终我还是没能完成,因为重心太偏后,都超出图上所能显示的范围了。谭心看得咯咯直笑,“你真是个天才,”她说,“郭启明,你怎么这么可爱啊。” 我沮丧地向她表示愿意重做一张,“不是我笨,实在是因为这项工作技术含量太高了,我需要时间慢慢体会。” 这天我们一直到饭店打烊才离开。我拿着厚厚一撂纸,再三对她担保:“我会加强练习的,下次一定让你满意。”她一直笑。她说:“不会做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也不干这行。” 我说:“可我就是想把它学会--幸亏你不是开飞机的,否则我还得向你学开飞机,那就真的麻烦了。”她嘴角微微一歪,露出甜甜的笑容。“郭启明,”她看着我,“你真的是个很可爱的人。” 我送她回家后,在地铁里一直琢磨她的话。她连夸了我两遍“可爱”,口气倒像在说一只小狗,“小狗,你怎么这么可爱啊”--我认为夸一个男人“可爱”,未必是件好事。“可爱”等同于“滑稽”、“好笑”,多少有些不值得尊重的意思。 我想到这里,有些懊恼了。分寸很重要,尤其在追女孩的时候,就像杆秤上那些星星点点,少一些不够,多一点则太过。我不晓得她是真的这么想呢,还是随口一说。正伤脑筋时,手机响了,一看,是曾伟强。 “喂!”他似是很兴奋,“什么时候有空,过来看看那只羊。” 我愣了愣,才明白他的意思。 “不错,真的不错,是只很棒的小绵羊。” 我怀疑这家伙的口水大概快要下来了。“我这两天有点忙,再说吧,”我道。 他还是不依不饶。“下班时候过来弯一下就行了。不会耽误你很多工夫。” “好吧,等我有空时打电话给你。”我说完,便挂了。 曾伟强的家位于普陀区和嘉定的交界处,八十年代末造的老房子。出了门再走一公里不到,隐约便能看得见农田了。小区附近乱糟糟的,什么都有。发廊、洗脚店、租片店、五金店、小饭馆--城乡结合处,总是照例的以外地人居多,走来走去,耳朵里听到的多半是外地口音,苏北话、四川话、东北话、福建话……夏天,一些男人赤裸着上身躺在树荫下乘凉,脚下是扔得乱七八糟的西瓜皮。 我来到曾伟强家门口,敲了敲门。 很快的,门开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站在门口,马尾梳得高高的,穿件粉红色的T恤。她看见我,一愣。我说:“曾伟强在吗?” 她哦了一声,随即道:“请进来吧。他在厕所。” 我进了门。女孩拿了双拖鞋给我换上。我发现这间屋子比以前干净多了。地板显然是刚拖过,还有些湿。茶几下没有脏袜子和废报纸,相反地,还摆上了一盆文竹。窗玻璃擦得很亮,阳光照进来,整间屋子显得亮堂堂的。空气清新。 我觉得曾伟强实在是聪明,多笔租金不算,还有人打扫屋子。
编辑推荐
这是真正感性的上海,手写体的上海,小人物悲欢忧乐的上海。依旧是一条又一条暗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柴米油盐,鸡鸡狗狗』的生活故事的街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