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中国小说学会 编 页数:565
前言
尽管一种文学思潮的出现常常以某一年的某一部或某几部作品为标志,但我们却更应该看到,思潮和流派的形成是渐进的、缓慢的,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从2006年的中国小说看,从流派和思潮中我们不仅没有看出它与2005年、2004年的差别与改变,甚至也没有发现它与2000年以来,直至上世纪90年代质的变化。所有的题材、思路、写法、格局,90年代以后已存在过,并且也没有超出当时的一些标志性作品。所以我不仅对一些批评界朋友所说的2006年中国小说,发生了“内在的精神变化”(谢有顺:《当下文学已经低于生活》,见《齐鲁晚报》2007年3月25日B01一04)不大以为然,而且仍然坚持这样的一个观点,即“大作品的产生往往并不代表新方法的产生,大作品往往产生在前辈作家探索拓荒的基础之上,产生在新方法的成熟阶段;它吸收和继承了前代和当代文学创新的积极成果,又赋予他们(创作方法)以新的生命。”(见李星《书海漫笔》,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因为文学思潮和新的创作方法的形成,不仅受历史、时代、哲学及社会思潮的制约,还受到读者阅读习惯和文学传统的制约,所以才有文学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也才有创新之不易。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以十年多的时间一起走过了世界文学一百多年的流变历程,各种流派方法都被中国作家实验过了。在外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基本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文学也需要对当初囫囵吞枣式地引进的各种方法、主义消化、吸收、选择、成熟,而各种外来方法对中国文学的意义,也需要在作家的实践中检验,需要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2006年度的中国小说,仍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的总格局下前行。如莫言的《生死疲劳》,依然继承了自己〈檀香刑〉的思路,在小说叙述民族化、中国化的道路上努力:铁凝的《笨花》从叙事学的意义上,不仅离开了《玫瑰门》的意象主义,而且离开了《大浴女〉的心理现实主义,表现出个人创作之路上的现实主义回归;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则离开《人寰》等小说中西文化精神比较的现代主义展现,进入对现代中国制度文化缺陷的思考。特别有趣的是,与铁凝一样,莫言、严歌苓,甚至包括其他许多重要作家,其叙事方式及精神价值走向,都有从以前的先锋立场后撤,从现代道德伦理回归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倾向。 既然如此,我这篇文章就只能在2006年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名单中,捡拾部分作品,给以可以说毫无新见的归类分析,以供读者阅读思考。 首先,关注现实,对现实社会矛盾进行批判性揭露,并思考其体制性、道德性、人欲化根源,在2006年中国小说中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其中以反思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几部小说最为令人惊心动魄,也显示出作家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罗伟章的中篇小说《奸细》和《我们能够拯救谁》以巨大的勇气揭露了现行高教体制,应试教育造成的荒谬现实与对坚守传统师德的知识分子心灵和人格的扭曲。忠于职守的教师沦落为挖自己墙脚的奸细,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的老知识分子成为学校“大众”的敌人,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无奈!当社会大众在为媒体所披露的官商勾结所制造的一次又一次矿难而激愤的时候,为罗伟章等人在小说中披露的足以毁灭中国文化血脉的教育界的“矿难”,却仍然没有引起大众媒体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这从另一面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某些教育者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良知的缺失。 关注城乡差别的体制性弊病及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小说在2006年中国小说,特别是中短篇小说中仍有突出的地位,不过文学批评界注目的已不只是对他们不幸命运的泪巴巴,甚至是血淋淋的展示,而是更关注对造成那些不幸命运背后社会现实根源的进一步思考。胡学文的《命案高悬》中让人痛心的不仅是一个青年女子在乡政府不明不白的死去,而是乡级各部门几乎是团结一致的对于追查者的监视和迫害,是包括死者丈夫、公公在内的亲人们在得到8万元赔偿后的亲情的麻木,受害者与侵害者在掩盖事实真相方面竟然站在了同一战线,这是多么可怕的乡村精神与思想现实。苏童的《拾婴记》揭示的依然是人们对于一个女婴生命的麻木与忽视,这与他们在得到一个能换来现实利益的小猪时的惊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锈锄头》讲的是一个小偷被回家的主人怎样打死的故事,从法律来说似乎无可厚非,尤其是当事件过程可以被作为“主人”的男人单方面叙述的时候,但是作者乔叶却通过对事件真相全知全能的复原,让人看到了“主人”——一个插过队,自诩对农村、农民怀有深切关怀的成功人士的虚伪与残忍。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这篇小说似乎是对多年来在中国文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知青文学的反叙事。一把农民用过多年的锄头,被“主人”精心收藏在家里,是一种他与农村、农民情感关联的符号,但这个被他多次在客人面前炫耀的工具,却成为杀害已经诚恳悔过的农民后代的凶器。应该谴责的不仅是李忠民这个当年的知青,而是他背后的一个巨大的群体,包括所有的“农裔城籍”的“成功人士”。是的,你们没有手刃过农民及他们后代的行为,但你们在精神上、良心上是否问心无愧? 如果说在现实批判类小说中,对现实中人性,人的贪婪与自私,背叛与冷漠、麻木的揭示是它们深度的标志的话,那么,在另一类人生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则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现实生存状态下,人性的复杂与广阔,它的恒常与变异。清代戏剧家李渔说过,“六合之下无奇不有,七情之下无境不生”,揭示的正是被西人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描述的比天空还高,比海洋还广阔的人的情感心灵世界的无边和无限。从而对人、人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的揭示和思考,成为古今中外一切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王松的《双驴记》是对人分几等的“阶级斗争”年代,两头驴的命运的记忆,身份和来历决定待遇的事,已经对它们够不公平了,但更为不幸的是一个叫高杰的知青在他们身上勇敢而怯懦,残忍而自私的宣泄与报复。人残忍如此,堕落如此,与禽兽何异!可贵的倒是驴在逆境中抗争的高贵。《双驴记》与许多此前此后出现的人与动物小说一样,是寓言性质的人性反思,人性谴责。相对于《双驴记》,魏微短篇小说《姊妹》中的人性要温暖得多,两个先后爱上同一个男人的女人,曾经恨过,吵过,打过,骂过,但随着岁月消逝,她们及她们的后代却在血亲伦理的无形力量下,日渐相安无事,甚至相互扶持帮助。然而在这种温情脉脉之下,却是女性生存的无奈,是以男权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几千年家族文化巨大的压迫。在盛可以的《淡黄柳》中,女主人公桑桑的人生历程追寻的也是同样的逻辑,在母亲的强制下,她背叛了她爱的男友,以嫁人做了让母亲荣耀的“城里人”,重要的是她心灵的变异,竟然以与母亲当年强迫她一样的理由,去干涉弟弟的婚姻。她的失落与痛悔包含了更多的现实和历史的内容。春风拂动下的淡黄柳既是女性柔软美丽的情感的象征,也是他们难以左右的命运的生存状态的象征。艾伟的长篇小说《爱人有罪》写一个已婚女人为被她错误指认的“强奸犯”的赎罪历程。如果说在开始她是甘愿以背叛丈夫、女儿的行为来补偿自己的错误的话,那么后来,她委身于因为狱中生活而改变了心灵和人生轨迹的释放青年,就包含了更多同情与爱的因素,并宁愿以自己的沉沦和牺牲来保护他、拯救他。这是一个以往在西方小说和影视中才能看到的圣女拯救罪犯的故事,难得的是艾伟将这个故事演义得如此血肉饱满,不可思议却又合乎情理,尤其是女主人公堕落中的纯洁,沉沦中的高贵,与社会司法人员对人的冷漠残忍构成鲜明的对比。 四 读2006年的中国长篇小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绕过莫言的《生死疲劳》和铁凝的《笨花》。不只是因为作者的社会知名度,也不只是他们几十万册的发行量,而是他们各自在长篇小说创作中鲜明的个人思想烙印和艺术成就。比起《檀香刑》的叙述花样迭出,使得读者应对不暇,《生死疲劳》仍然有灵魂转世的魔幻,但对于深受佛教灵魂不死、生死轮回熏陶的中国大众,却不仅不构成阅读的障碍,反倒增加了阅读和叙事的情趣。让被错误枪决的西门闹的灵魂作为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农民命运的代言人,更多了一些伦理之情的温馨和对被折腾来折腾去的农民大众的悲悯。“莫言”这个人物的被揭秘、被嘲讽,他的庄严性的被拆解,更使小说的叙述姿态彻底平民化、底层化,与充斥于文坛的以清高、以高人一等自命的精英式叙事彻底区别开来。蓝脸这个宽容的执着于自己土地的“父亲”形象,是无数个勤劳、善良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精神象征。而他的后代蓝解放与西门金龙先后对“父亲”的背叛和同归,不仅凸显了专制时代对人性的戕害而且凸显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乡土中国变化之大,父亲、母亲葬礼的隆重及独特方式,让人们感觉到了中国深厚的乡土文化传统的巨大吸附力,中国文化的内在血脉的不绝如缕。 前面曾经说过,《笨花》是铁凝在长篇艺术上对现实主义叙事的一次回归,然而也多亏了这种叙述姿态的后撤,使她的创作从女性命运的关注,放大到更广阔的对民族生存和精神的关注。不仅表现出燕赵大地的深厚宽广及人格化的坚韧和温柔,而且表现出中国家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凝聚力和它的温暖与包容。向喜及其一家几代男女对日本侵略者的抗争,彰显的是宁静和平的平民精神在面对无端而来的外来侵犯时深厚的爆发和巨大的力量。难得的是,铁凝既没有回避平原大地历史的和现实的苦难,又没有如许多相近题材的小说那样,将苦难无限扩大,让人们完全失去自己的日常生活,失去他们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这种大地的宁静与太阳的温暖,与其说来自铁凝自己的心灵和胸怀,一种至大历史时空中对苦难的理解和观照,倒不如说,它来自平原中孕育的内在精神,一种宗教般的注视、关爱与悲悯。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从《笨花》和《生死疲劳》中,看到了铁凝、莫言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以诗的笔墨,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史、心灵史的努力。这种建构自觉,早从陈忠实的《白鹿原》就开始了。他们的本意都不是企图以家族史、地域史来代替庄严的然而却啧有分歧的正史,而是在祖父、父亲一代人艰难而执着的生存努力中,透视民族精神和心灵存在的本相。“翻鏊子”和“生死疲劳”是年龄正好差一代的男性作家对百余年百姓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的形象感受,极尽其生存和选择的艰难与尴尬,而他们的终极追问,却也各有千秋:在陈忠实是朱先生的“学为好人”;在莫言是“忘记仇恨”——他借似乎昏庸却又清醒的阎王的口说:“在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陈忠实则借乡间大儒朱先生的口说出了对所有人的期望,当这四字箴言和“折腾到何时”的警告由“破四旧”破得发疯了的红卫兵在朱先生墓中被挖出后,包括掘墓者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而铁凝则故意用对“笨花”这个具体而又抽象的词语的纠缠,展示了对人们生命的一种期待,像笨花一样生长,像笨花一样贡献:我们的先人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是否也应该这样走下去。这是一种诚实朴素的个人生命感悟,也是对民族现在和未来的深情寄托。它从另外一方面对应着陈忠实的感慨,莫言的叹息。当老、庄、孔、孟等先贤哲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社会伦理观念,正在以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主流意识,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的时候,回望2006年的中国小说,我们当感到些许的欣慰,因为它正一如既往地在深层次上与它的时代和它的人民在心灵上产生着深切的呼应与共鸣。
内容概要
《2006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内容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三部分,收录的作品包括:《吉祥如意》、《软肋》、《淡黄柳》、《黑眼睛》、《双驴记》、《命案高悬》、《锈锄头》等。
书籍目录
序:时代与人民心灵的感应和共鸣——2006年中国小说创作印象短篇小说姊妹平静中的仇恨与厮杀——评《姊妹》吉祥如意世界是人心的镜像——评《吉祥如意》软肋触摸最柔软的部位——评《软肋》淡黄柳欲望、世俗与真情的诗意纠缠——评《淡黄柳》黑眼睛对生命遭受轻侮的复仇——评《黑眼睛》我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想象中的生活镜像——评《我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拾婴记人世温度的一次测试——评《拾婴记》成人礼一幅洋溢着淳朴人情的风俗画——评《成人礼》李丽妮,快跑!徒劳的“奔跑”——评《李丽妮,快跑!》洛城戏瘾苦中作乐妙趣横生——评《洛城戏瘾》中篇小说双驴记岂止是人与驴的“斗争”——评《双驴记》命案高悬命案为何高悬?——评《命案高悬》锈锄头知青生活的非亲历叙述——评《锈锄头》我们能够拯救谁对存在设问——评《我们能够拯救谁》尖叫一个残酷的作家——评《尖叫》失败之书“心疼”的感觉——评《失败之书》跑步穿过中关村另类生活的书写与社会和谐的忧思——评《跑步穿过中关村》小男人千种风情谁与共——评《小男人》连翘心若在,梦就在——评《连翘》单双人生的数——评《单双》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自由”的小说——评《生死疲劳》笨花温润地铺叙日子和灵魂——评《笨花》爱人有罪救赎的艰难与尴尬——评《爱人有罪》誓鸟历史与幻境之间——评《誓鸟》
章节摘录
三爷的心荡了一下,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其实也有梦想,那就是进文工团,或是县剧团,当一个二胡独奏员。这梦想隐隐约约的,他从未跟任何人说起过,现在,他跟心爱的姑娘坦白了,声音很平静,眼里却闪着光。温姑娘转过头来看他,很多年后,当三爷弥留之际,他躺在病床上,心疼的并不是他未能实现的梦想,而是一个姑娘的目光,那样的安静坚定,他不禁老泪纵横,已经完全不计较这姑娘后来给他惹了多大的麻烦。 三爷就是从这一天起,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的生活突然有了目标,他专门拜了一个瞎子师傅,一有空就跟他学二胡,回来的时候,整个人也喑哑了,总是在琢磨什么;他搬来一条板凳坐在院子中央,架着腿端着二胡,有时低头沉思半天,偶尔一抬头,眼神炯得像是在冒凶光。长辈们都说,三爷是活回来了,他二十来岁时淡漠得像个老人,长到三十来岁才长成了一个青年,生机勃勃,胳肢窝里都能蹦出来几个欲望。 我那年轻时曾是花花公子的堂爹爹说。这才是我们许家的种。其实三爷在外面有女人的事,我们全族人都知道,只差一个三娘。我们族人都不以为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的,男人嘛,总归要浪一浪的,要不白来这世上走一遭了。 三娘得知家里出了丑事是在两年以后,她的第一反应竟不是生气,而是有那么一点好奇,她怎么就没看出呢,她的男人竟也是个老狐狸—一她原以为他没什么心计的——活生生把这事在她的眼皮底下瞒了两年!她那年三十五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成天忙于各种琐事,老实说一颗心早巳不在三爷身上。当时街上又在闹革命,个个热血沸腾,三爷成天不归家,她也只道他是贴标语、当造反派去了,再加上我们族里有一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对偷鸡摸狗的事最是感兴趣,所以也常常为三爷递消息放风。 三娘知道这事以后,也没怎么声张,只在屋里把个三爷兀自瞅了半天。三爷躺在床上假寐,脑子里偶尔也会闪过温姑娘的身影,反正偷情就是这样,越偷越来劲,怎么也不会生厌的。他一睁眼,却看见老婆的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心里没来由的一阵不高兴,掉了个身,咕哝了一句:神经病。 三娘的心都碎了,她拿手捂住脸,嘤嘤地哭了起来。 三爷呼的一下坐起来,“啧”了一声问道,好好的你哭什么,还让不让入睡觉? 三娘再也按捺不住了,一腔怒火并没有冲着自己的男人,而是跑到院子里,先把我们族里那些“拉皮条的”骂了一通:那些狗吃的、不是人养的、混账王八蛋……她双手掐腰,声嘶力竭,越骂越激动,七弯八拐的就带上了我们的祖宗。可怜我那些老祖宗,躺在坟墓里也不得安生,直被她骂得狗血喷头,骂得八辈子都翻不了身。 这次酣骂改变了三娘的一生,在由贤妻良母变成泼妇的过程中,她终于获得了自由,此以后她不必再做什么贤妇了。她算是看透了,她来他们许家十多年了,为他们传宗接代,为他们养老送终,正儿八经一天福没享过,结果怎样呢?三娘突然觉得委屈,她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知道一个女人活在这世上,什么都靠不住,丈夫、儿子、爱情、婚姻,有一天都会失去。 三娘呆了呆,同时也不忘把拳头攥了攥,小小粗糙的肉手心,软的,温的,潮湿的,正在发抖。可是这么一攥倒也攥出了几许斤重,三娘的后半生就是从这一攥开始的,她获得了一种绝望的力量,可谓无心插柳。这世上本没什么救世主,三娘后来总不忘告诉那些受苦受难的姊妹们,女人天生软弱,可是软到极限就会变得强悍无比。假若实在没什么招数,三娘言传身教道,你就大喊大叫,哭哭闹闹,反正这事没什么道理可讲的,拼的就是火力。 三娘说得没错。她那天确实吓倒了我们,惊得我们全家面面相觑。从此以后,这悍妇凭借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再也没正眼瞧过我们。那天她骂完以后,擤了一泡鼻涕,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拿膀子朝脸上抹了两抹,就泼洒着、自暴自弃地进屋了。我们族人互相看了看,据三娘后来形容,全族上下竟没人敢呲个牙,哼两声。 三爷躺在床头,一双眼睛斜斜地吊起来,一脸的匪夷所思。咦,事情怎么就传出去了呢,在他的计划里,好像是没这一天的!看样子这事有点蘑菇,可是他天生一慢性子,从来都临危不惧,床上有一根不知什么人的头发,他把它捡起来,凑近眼前认真地研究了起来。 三娘说,那女的叫什么名字? 三爷搭了她一眼,一脸的懵懂无知:什么女的? 三娘冷笑一声,把个身体倚着五斗橱,双臂交叠放在胸前,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虽然妒火折磨得她快要疯了,可是不知为什么,她一点都不恨自己的男人。她脸色铁青,声音平静得像是没有感情。 她又问,她家住哪儿? 三爷镜片后面的一双眼睛,突然惊恐得至于呆滞,很多年后,三娘都能记得这眼神,那样的坦白慌张,他连掩饰都不掩饰!三娘的心一阵彻骨寒冷,他怕什么?怕她去撒泼闹事,伤了那女人?她跟他十年夫妻,竞不抵他对那女人的情谊? 三娘拿手掠了掠头发,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扶着橱柜,想要镇定一下自己。 ……
编辑推荐
对于同一年度的创作,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排出差异较大的名单,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谁拥有惟一与绝对。《2006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就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及相关情况,谈谈我眼中的中国小说排行榜到底怎么样,再从几届排行榜看看我们的文学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