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曹文芳 页数:199
前言
文芳是我最小的妹妹,我离开家乡去北京读书时,她才六岁。 在一个子女众多又不太富裕的家庭,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所享受的优待可能总要比其他孩子多一些。我是长子,再加上我当时已经在镇上报道组工作可以挣得一份工资,所以在家中自然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地位,所有繁重的劳动一概免去。我有时间侍弄我的鸽子,我有时间去钓鱼,我有时间百无聊赖地躺在田埂上傻呆呆地仰望天空。很自由,无边无际的自由。然而,一个人的自由终究是孤单的,这时,最小的妹妹便成了我的影子和尾巴。 我去放飞鸽子,她穿着三妹的大褂子,拖着父亲的大布鞋,吃通吃通地跟着我,跑着跑着,鞋子掉了,回头穿上,又跟了过来;我去钓鱼,她就搬张小板凳,坐在旁边,我需要个什么东西,总是支使她:去,给哥哥把这个拿来!去,给哥哥把那个拿来!她觉得她很重要,因此很快乐。钓鱼是一件磨人耐性的事情,坐了半天,浮子却纹丝不动。小妹开始坐不住了,不停地闹着要回去,我期待着下一秒钟的收获,不愿放弃,就哄她安慰她,让她安静。当我重新坐在椅子上,盯着水面时,她捡起地上的泥块,啪地扔进水里,水面一下子漾开了,一圈一圈的涟漪向岸边扩展开去,我就挥动鱼竿嗷嗷吼叫:“回去揍扁了你!”她知道这是吓唬她的,并不害怕……小妹使我的那段寂寞岁月多了许多温馨,许多热闹。 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至今,我仍然是乡下人。在我的作品中,写乡村的占了绝大多数,乡村的色彩早已注入了我的血液,铸就了一个注定要永远属于它的灵魂。二十年岁月,家乡的田野上留下了我斑斑足迹,那里的风,那里的云,那里的雷,那里的雨,那里的苦菜与稻米,那里的一切。而在这一切的乡村记忆中最温暖的莫过于亲情。《草房子》讲述了我和父亲的故事。形神憔悴的父亲忧心忡忡地背着病入膏盲的我行走在城市与乡村,早已成为我人生永恒的画面。而我同样喜爱也是我认为我所有作品中最沉重的《青铜葵花》,更多地封存了我与妹妹的童年生活。 四个妹妹中,小妹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得到我的呵护和关爱也最多。回想往事,我总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形象:夜晚的星空下,一个瘦弱却结实的男孩,让妹妹骑坐在自己的肩上,沿着田边的小道,步行几里路,穿过三四个漆黑寂静的村庄,还要穿过有鬼火闪烁的荒野,露水打湿了裤腿,一路颤颤抖抖地高唱着给自己壮胆,却引来黑暗里一阵狗吠,吓得他驮着妹妹一路狂奔,气喘吁吁……而这只是为了带妹妹去远村看一场电影…… 小妹后来考进了幼师,她的舞跳得不错,还在当地的演出中获过奖,父亲一直引以为豪。可幼师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一个条件极差且又离家很远的机场学校(就是她在《天空的天》中写到的那个学校)。父亲很着急,写信给我,让我劝慰小妹。就在我考虑怎么写信时,小妹的信先到了。她觉得迷茫,甚至有些灰心失望。这让我看到了很多年前与她一样的自己,世界好像是混沌一片,就像家乡的雨一样,人被罩在其中,辨不清方向。后来是阅读和写作使我找到了出路,并使漂泊不定的灵魂终于有了一个落脚之处。 我愿意帮身处困境中的小妹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幻,但是梦境的实现却是我无法代劳的,我甚至帮不上她任何忙,一切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自己的打拼。与此同时,我无数次地告诫小妹:写作只是让人心安,而不可以将此锁定为最终的目标而将全部赌注压在这里。后来的事实证明,她完全听懂了我的话。她喜爱着文学,但又不指望它。她很轻松、很自在地走进了文学,并日渐沉浸在其中,自得其乐。写到现在,她越发地认为,写作只能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能成为生命必须要实现的全部。我承认,在对文学的态度上,她有时甚至比我恰当。 每次我从北京回老家时,以前从来不要礼物的小妹,总是打电话叮嘱我给她带书。后来,盐城那边的书店越做越大,许多书那边也有了。我就不住地为她开列书单,然后她就照着书单在那边的书店直接购买。如今,她家的藏书,大概也算是盐城的大户了。父亲在世时,甚至对人夸耀她的小女儿,说她读过的书其中有一些我这个哥哥都没有读过。 她开始动笔写作,并不是在我的鼓励下进行的,而是由于父亲的督促。最初的几篇文字,差不多是父亲与她的共同创作。后来,两人背着我忐忑不安地投稿,却居然中了。父亲的喜悦更甚于她。 在写了一些短篇以后,她就开始瞒着我写作长篇。长篇的组织和布局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很麻烦,很艰难,它牵涉到作者驾驭大规模结构的能力。她最初的尝试并不成功。之间,加之父亲的离世,使得她的心绪变得非常差。所幸,她没有放弃。她终于慢慢地懂得了何为长篇。几部长篇出手后,我看了一下,并没有给予优或劣的评价,只是说了一句:是长篇。 二十多年时间里,我看过她长长短短无数的稿子,我知道,在这些捧给我看的初具模型的文字后面还有着更多一遍一遍反复打磨不计其数的半成品。现在问世的文字,是她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之后的成果。好在小妹的全部并不都在文学。她的生活还有无数的方面。其实,我以为,她人生最成功的方面并不在文学。 也许,这样地看待文学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最适宜的。
内容概要
悠悠在上河村和大胡子伯伯、奶奶、小英姐一起生活,她要常常回棉花村看望做医生的妈妈,到了念书的年龄,她又来到了水水湾。在水水湾,悠悠认识了二美一家人,她们家的故事可多子,就连最不起眼的瘸子娘,都有过一段做大小姐的经历呢。
作者简介
曹文芳,1966年6月生子江苏盐城。1985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校,后到乡村师范学校做舞蹈教师,现为幼儿教师。曾在《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台湾《民生报》等杂志发表小说和散文。著有《香蒲草》等作品。
书籍目录
序·曹文轩第一章 上河村第二章 水水湾第三章 荷花田第四章 蓝布包第五章 木头鞋第六章 野菊花第七章 大瓦屋第八章 荷叶水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上河村 1 明天,悠悠将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上河村。 一早醒来,悠悠跟往常一样,挎着一只竹篮子,沿着长满棉花的田埂,朝屋后的一排红瓦房走去。一只鸟斜斜飞过,悠悠寻着鸟鸣声,抬起头,看到蓝蓝的天空飘着一嘟噜一嘟噜的棉花云,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犹如铺满了厚厚的雪,中间飘动着一条长长的瓦蓝色的带子,透透亮。它是天上的路,还是天上的河?悠悠想了想,还是叫它天上的路,这样可以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上河村,如果是河,她不会游水,就到不了上河村了。 上河村有这样的天空吗?悠悠问自己,眨眨眼,很开心地认定:有。 悠悠是棉花村的孩子。春天,田地里长满了圆圆叶片的棉花苗,一天天过去,枝叶繁茂,浓翠逼人,绽开一朵朵粉嘟嘟的,红、黄、白的花朵,向着风儿、阳光、雨露张开嘴,整个村子一派生机。 现在是夏天,枝头的花朵凋谢了,挂着一个个青棉桃,沾着露水,挤在田埂边,不时地拍打着悠悠的腿,湿湿的,柔柔的,真舒服。 悠悠看着整片整片的棉花田,又忽闪出一个念头:上河村的田里长什么呢?琢磨了一会儿,觉得上河村的天空,既然跟棉花村一样好看,那么,田里肯定也该长出棉花了。 悠悠这么一想,觉得对陌生的上河村熟悉了,高兴得满脸是笑。 可这么一个乐观的悠悠,是个没了爸爸的孩子。 悠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爸爸就不幸地淹在大海里了。长大了,悠悠听说爸爸是海员,长得高高的,样子很英俊,心里渐渐想象出一个爸爸。她把珍藏在心里的爸爸跟所有孩子的爸爸比,没找到一个相似的。 一年前的夏日黄昏,上河村的大胡子伯伯走进悠悠家,悠悠眼前一亮,觉得他十分像她心里的爸爸,腰板笔直,满脸络腮胡子,鼻梁高挺,眼睛微陷,看上去威严又和蔼。 悠悠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大胡子伯伯。 明天,大胡子伯伯来带悠悠去上河村,那里有悠悠从未看见过的小英姐和奶奶。听大胡子伯伯说,小英姐大她一岁半,高她一头,长得白白净净的,童花头,很是清秀。悠悠早想去上河村,随小英姐一起长大,可眼前的天空和棉花田那么好看,悠悠有些舍不得离开了。 悠悠顺着田埂走,手里的竹篮子不时地钩住棉花的枝叶和青棉桃,悠悠怕伤了枝叶和棉桃,把调皮的竹篮子顶在头上走。 悠悠走进棉花田间的一排红瓦房里,见妈妈正在里面给病人打针,就没惊动妈妈,挎着竹篮子从红瓦房的走廊西头走到东头的小河边,蹲在河岸,看河里漂着的十几张青荷叶。 悠悠一看就是半天。 翌日,悠悠拎着竹篮子,随着大胡子伯伯离开了棉花村,走进上河村,太阳已经西斜,天空一片碧蓝。 悠悠仰望天空,没找到一片棉花云,但觉得它跟棉花村的天空一样好看。悠悠放眼看田野,没找到一棵挂着棉桃的棉花,都是碧油油的水稻,有点陌生,可一田田的绿,也挺好看的。 大胡子伯伯带悠悠沿着绿柳垂地的河岸,向一座青瓦房走去。悠悠猜到,那就是大胡子伯伯的家了,心陡然“怦怦”跳了起来。 大胡子伯伯对着青瓦房喊:“小英,悠悠来了。” 青瓦房里没走出小英姐来,走出的是满头银发的奶奶,慈爱地看着悠悠,好似看着一个离家几年,让她日夜思念的孙女,喜欢得满脸是笑。 悠悠怦怦跳动的心,瞬间静了下来。 奶奶搀着悠悠走进青瓦房,指着站在木桌前的女孩: “这就是你的小英姐。” 小英跟悠悠心中想着的一样好看,悠悠一眼就喜欢,喊小英姐好。小英没吱声,瞥了悠悠一眼,就垂下了眼皮。奶奶急忙替小英招呼悠悠好,拉着悠悠去菜园摘西瓜,走一路哼一路“哎嗨嗨”、“哎嗨嗨”…… 菜园里,紫角叶缠满了篱笆,绿绿的一片。大小不一的方块地上,长着辣椒、茄子、西红柿……中间竖着高高的黄瓜架,两旁匍匐着瓜藤。奶奶掀起一片瓜叶,露出一只滚圆的大西瓜,一碰,瓜就脱蒂了。奶奶用足了力,响响地哼了一声“哎嗨嗨”,把西瓜搬了起来。 悠悠大呼小叫,直往家跑:“小英姐,大胡子伯伯,快来看大西瓜啊。” 小英看着滚圆的大西瓜,嘴角咧开了一点点,可这笑一闪而过,目光依旧低垂,不看悠悠一眼。 奶奶把瓜往桌上一放,瓜就自然开裂了,露出鲜红润泽的瓜瓤来。奶奶先给悠悠切了一片,悠悠啃了起来,那份流淌到心间的甜爽,让悠悠忘了妈妈的话:吃东西要慢慢吃,有好吃的让给奶奶、大胡子伯伯、小英姐先吃。悠悠大口大口地啃,啃了一瓣又一瓣,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大胡子伯伯于是取笑悠悠:“当心肚皮会像西瓜一样裂开的。” ……
编辑推荐
悠悠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三个家:棉花村、上河村、水水湾。这三个家,悠悠最留恋的是哪一个? 此商品有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