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8月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褚钰泉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其实,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然而,摒弃浮躁,便会发现茫茫书海,可以怡情,可以长智。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世界,了解未来,可说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这是何等的赏心乐事!阅读确能帮我们体味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多彩,在充实和快乐的心态中振奋起来,这又是何等崇高的境界。扩大视野是使“阅读”成为“悦读”的重要一环。
作者简介
褚钰泉,《悦读MOOK》主编,原《文汇读书周报》主编,著名出版人。
书籍目录
特稿 不应该遗忘历史 毛奇龄与清代文字狱 对作家与革命的反思人物春秋 重读曹禺 不算昭雪——丁聪生前未结的一桩公案 我所知道的李正文(上) 蒋子龙的风度 一本残缺的日记 寻美之路 南洋的“京派文人”连士升往事 以文会友忆芝琛 半个世纪前的烟云 你单纯得像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哭巧珍 复兴西路卫乐公寓 一名优等生的幸福生活(续)议论风生 续貂录/暮霭中,那一条铁壳船 随感三篇 修改后的“发刊辞” “围剿”可悲 墙兮归来 感念两则 托尔斯泰随想 感念绿原 黑衣人鲁迅书与插图 昨日的世界域外风 倘若伯希和没有去敦煌海外书情 宋美龄在美国——人机大战——肯尼迪经营好莱坞——建立导弹武库的人——家庭中的托尔斯泰——被处决的王后——谁有权发动战争?——一个电视女主持人的经历书海巡游 有此一说 造成中国第一污染的产业是农业——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我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较低——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超过一亿人——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历史往事 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 由赞成到否定——毛泽东对刘少奇一封信态度的前后变化 可口可乐艰难地走进中国 蒋经国“打虎”日记选 康生杀人灭口? 人物志 毛泽东派出的“卧底” 张玉凤谈毛泽东 邓小平择偶 一个英雄的遭遇 “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沉浮 图与文 孩子的眼睛 国情点滴 上海将沉没? 民间力量阻止了怒江建坝 四面八方 真假《富春山居图》 国际间谍博物馆见闻 江亚轮造就世界最大海难封面图
章节摘录
我们周围不少人很容易遗忘自己的历史。他们既不关心过去,也不关心未来,既不能记住别人的恩惠,也不能记住历史上的罪恶,更记不住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十分可悲的现象。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麻木,结果导致前人的努力牺牲付之东流,公平正义不能得到伸张,文明无法得到积累,使社会和文明进化迟缓。 一些国人对历史的遗忘首先是对前人恩惠的遗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先人留下的古训。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许多人实际上并没有记住前人的恩惠,更谈不上报恩,发扬前人的精神。 例如,西汉时期的路舒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为保护人权而呐喊的正义之士。他是河北巨鹿人,当时不过是司法部(刑部)一名小小的廷尉史,位卑而言轻。但是,就是这位小人物,最早为保障中国人的人权而奋起,最早起来揭发当时司法的黑暗。 西汉前期,文帝、景帝无为而治,废除了秦朝的一些严刑酷法。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国冤狱遍地。史学家司马迁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于是以言治罪,被投入监狱,判处腐刑——割掉了生殖器。曾平定七国之乱、拯救西汉王朝的周亚夫,也被判死罪。罪名是谋反。可是,谋反的事实,却是他的儿子买了一些纸糊的刀枪,预备在周亚夫死后焚化。在狱中,周亚夫为自己辩护,可是审案的司法人员的任务,不是查清事实的真相,而是执行皇帝的命令。他们认为,周亚夫不在人世间叛乱,也将在阴间谋反,于是周亚夫只有一死。著有《淮南子》一书的亲王刘安,也以谋反的罪名被判死罪,此案还牵涉数万人被杀。但事实的真相,却是刘安不愿把一部介绍制造“仙丹”技术的书献给汉武帝,使汉武帝大为震怒。还有江充向汉武帝告发的巫蛊案,也有数万人被牵连遭到杀害,其中包括太子和卫皇后均被迫自杀。当时全国人口总数才有一千多万人,而因谋反案被杀的人数就达十多万人,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人被杀,这个比例叫人震惊。而这些冤案的产生,牵连之广,罪名的成立,都是通过刑讯逼供、严刑拷打制造出来的,所谓的罪犯根本没有经过正当的司法程序加以审讯,就被处死。 面对汉武帝对人权的严重侵犯,路舒温极为忧愤。所以,汉武帝死后,他冒死向汉宣帝上书,要求改革司法制度,取消以言治罪,废除酷刑,要按司法程序公正办案,而不能以皇帝个人的喜怒随意判决一个人的生死。他认为,在严刑拷打之下,任何人都难以忍受,要什么口供就会有什么口供,所以,一个人的罪名很容易成立。这种先定罪,后审判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每次杀人达数万之众,血流成河,实在叫人悲哀,以致“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计”。 路舒温的奏章,揭露了中国古代人权被严重践踏的事实,是中国最早争取人权的呼声,他为保护国人的人权免遭蹂躏所作的努力,他的精神和勇气,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对国人是有恩的。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独具慧眼,在《汉书》中,特别为路舒温这个小人物单独作传,并将路舒温的奏章全文记录下来,毫无疑问是希望后来人记住路舒温要求改革司法、保障人权所作的努力,并继承路舒温的遗志。 然而很遗憾的是,从东汉班固到如今,有几个人还记得路舒温这个名字?有几个人记得路舒温为保卫国人的人权所作的努力?有几个人还记得路舒温的恩德?有几个人还能体会班固的苦心?如今的我们,能够知道路舒温名字的人,寥若晨星,这难道不是国人的悲哀吗? 如果两千年来,我们始终不忘路舒温为保卫人权所作的努力,发扬他当年冒死呼吁改善人权的精神,为改善和保障人权而不懈地努力,那么,如今的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还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保障中国人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亲自在太庙里立下了祖训,也就是为自己的王朝立下了一个“宪法”。后世皇帝本人在祭祀太庙时,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引导到太祖立下的“誓碑”前背诵其内容:“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世皇帝都必须在这里发誓遵从这一誓言,不得违背。也就是说,从他开始,以后历代皇帝都必须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不准以言治罪,不准杀害知识分子,不准株连无辜。 难能可贵的是,宋代历朝皇帝都切实地遵守和执行了太祖的这几条中国迄今最为开明的法规,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宋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法律上确保了当时的中国人过上了三百多年自由幸福的生活,使中国人的人权得到空前的保护,使宋朝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先世界上百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