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作者:林郁 页数:242
内容概要
本套书从茫茫书海中提炼出大师、先哲的闪光语言,集腋成裘,呈献给读者。这些名言虽文字简短,却是知识的积淀,智慧的浓缩,可谓一字一珠玑,一句一真谛。本套书是自我提升的最佳读本,是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本书从托尔斯泰的所有著作,如艺术作品、评论、日记、笔记、书简等之中,挑选出代表其各方面思想的语句,再分门别类,归纳成像辞典一样的托尔斯泰思想体系。
书籍目录
序文第一部 生、死、爱 1.生 2.死 3.爱 4.神 5.灵魂与良心 6.信仰 7.基督徒 8.人类 9.自己 10.疾病与痛苦 11.男与女 12.结婚 13.性爱 14.家庭 15.道德 16.真理 17.苦恼 18.善 19.恶 20.慈善 21.劳动 22.富有 23.平等 24.自由 25.欲望 26.憎恨 27.傲慢 28.罪恶 29.时间 30.行为第二部 国家、暴力、金钱 1.国家 2.权力 3.爱国心 4.军队 5.教会 6.暴力 7.革命 8.刑罚 9.金钱 lO.私有 11.奴隶第三部 艺术、科学、教育 1.文学与艺术 2.戏剧、诗、语言 3.科学、历史、教育托尔斯泰的简略年谱
章节摘录
第一部 生、死、爱 1 生 真正的生活,要接续过去的生命,促进现在与未来生活的幸福。要加入这样的生活,人类必须在赋予人子生命之时,贯彻为人父者的意志,因而不得不舍弃自我。 ——《我的信仰是什么?》 在现代世界,所有人类都不能没有真理,不能没有追求真理的意念而生存。所有不能舍弃的事情当中最不能舍弃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的真理,以及坚定地信仰真理。 ——《我的信仰是什么?》 人活着,不是为了期待别人为自己工作,而是为了服务他人。劳动的人,才是赐予食物的人! ——《我的信仰是什么?》 水车,为了把粉磨好,是必要的。人生,为了让生命灿烂发光,是必要的。 ——《人生论》 所有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而求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可能是不知道自己之所以生存的意义。也就是说,人如果没有追求自身之幸福的想法,根本谈不上什么人生。对所有的人来说,所谓生存,就等于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因此,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当然也就等于人生。 ——《人生论》 首先浮现在人们心中的人生的唯一目标,当然是自身的幸福。但是,人不能单单只想到自己的幸福,即使人生中好像有幸福。“只要自己好就是美满的人生”,像这种充满自私的人生,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一步步迈向苦恼、不幸、死亡、毁灭,而且会很难停止地向前猛冲。 ——《人生论》 人类的生活,是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之间的连贯行为。人每天必须从自己所能做的无数行为当中,不断地选择自己所能做的事。 ——《人生论》 一个人所称呼的人生,就是他出生以后的生存,绝对不是他的人生。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这一瞬间,一直生存下来的这个观念,就好像梦中所见的错觉一般。这也就是说,在还没有睡醒睁开眼睛之前,并不知道这只是一场梦;当睡醒睁开双眼之时,才恍然大悟——啊!这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同理,在理性意识还未觉醒之前,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关于过去之生活的观念,只有在理性意识觉醒之时才形成。 ——《人生论》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别人的生存,不晓得快乐并不能带来满足,又不了解自己正一步步迈向死亡,那么,他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理解。 ——《人生论》 只有抛弃动物性的个人幸福,才是人类生存的法则。 舍弃个人的幸福,既非美德,也非美誉,而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对动物来说,不以自己单一的幸福为目的而行动,就是和自己的幸福正面对立,也就是否定了生存。不过,人类的情况恰好相反,仅仅指望自己一个人幸福的行动,才是完全否定了人类的生存。 ——《人生论》 耶稣基督说:“你们必须重生。”这句话并非意指有谁在对人下令降生,而是人必然会如此。为了拥有生命,人在生存当中就必须重生,而每次诞生都是根据理性意识。 ——《人生论》 你是否希望所有的人都为你而活?你是否希望所有的人都比爱自己本身还更爱你?能适应你这种愿望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而生存,所有的人都比爱自己还更爱他人。只有在这种情形之下,你自己和他人才会得到所有人的爱,并且获得你所盼望的幸福。只有在所有的人都比爱自己还更爱他人时,才能实现你所盼望的幸福。如果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个生存分子而存在的你,就必须比爱自己还要更爱他人才行。 ——《人生论》 “追求个人幸福就是人生。”如果用这种人生观看世界,人们会发现,这世界只剩下相互残杀的兽性斗争。如果承认只有为他人谋求幸福才是人生,那就可以在这个世界看到完全不同的情况。偶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争,远比他们互相奉献服务的情形还要多,这是在这个世界看得到的。人类之间如果不愿互相奉献、服务,这个世界根本不能形成。 ——《人生论》 对那些把生命当做真实姿态的人来说,步入风烛之年及对于生命无多的慨叹,就如一个面对光亮前进的人,越接近光亮,越慨叹自己的影子愈来愈小一般。相信肉体灭亡即生命灭亡的人,由于物体进入光亮之处而影子消失,便因此相信这是物体消灭的确证。这种结论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那些长时间看着影子的人,到了最后,竟把影子当成了物体本身。 ——《人生论》 对于不死的信仰,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领受,都能在内心栽植这种信念。为了让不死的信仰存在,首先就必须使信仰存在;而为了使信仰存在,就必须使自己在不死的这个方向上掌握自己的生命。能够相信来生的人,在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事业后,便成为这个世界上未能平息之处,唯一能在有生之年确立对世界之新关系的人。 ——《人生论》 人只有在认识“自己绝对不曾诞生,却一直存在,且现在依然存在,以后还要永远存在”时,才会认识自己的不死;只有在理解“自己的生命不仅是一股波浪,还是永恒的运动”时,才会相信自己的不死。 ——《人生论》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好好地保护自己,而是为了不停地完成我们的人生事业。 ——《人生论》 高兴起来吧!人生的事业、人生的使命,都是喜悦;迎向天空、迎向太阳、迎向星夜、迎向草原、迎向树木、迎向动物、迎向人,都是可喜的。为了让这份喜悦不致遭到破坏,你要时时监视它。这份喜悦若是破灭了,那就是你在什么地方犯了错。找到这个错误,纠正它。 ——《日记》 2 死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产生于肉体的毁灭及丧失人生幸福的畏怯心理。如果人能把别人的幸福视同自己的幸福,也就是比爱自己更爱别人,那么死就如同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所想的一般,所谓“幸福与生命的断绝”,他连想都不会去想。关于死,对于一个为他人而活的人来说,可能不曾想到“幸福与生命的破灭”。为什么?因为他的幸福与生命不仅不会随着他所服务的人类生命之灭亡而灭亡,反而会经常由于为他人生命的牺牲而被加强、扩大。 ——《人生论》 越是爱自己,越会跟他人争夺,引起他人的仇视,于是彼此就起而以刀刃相向。越是想要逃避痛苦,痛苦就越强烈。这就如同越是想从死亡线上挣脱,死亡就越显得恐怖。 ——《人生论》 所谓死亡的恐惧,并不是指对死产生的恐惧,而是对虚幻的生存感到恐惧。最好的证据,是人们屡屡因死的恐惧而自杀这个事实。 恐惧死亡的人,是因为恐惧死的空虚与黑暗。他们之所以能看见死的空虚与黑暗,是因为他们看不见生。 ——《人生论》 所谓肉体的死亡,是指空间上的肉体与时间上的意识之消失。然而,构成生命之基础的东西,也就是这个世界与各个存在的生命之间所成立的特殊关系,是不会消失的。 ——《人生论》 死亡的恐惧,由于人们心存的错误观念,使得原本只是局限于生命小角落的一部分被当做是人生,而不断滋长着。 ——《人生论》 生命,是与这个世界的关联。生活的运动,是要确立与世界的新高度关系。因此,死亡就是步入与世界的新高度关系之中。 ——《人生论》 人类的死亡,是因为人已无从再增加真实生活中的幸福,而不是因为得了肺病、患了癌症、被射杀,或是处于爆炸事件当中。 我们想着,人不该死,却又在当中死去,像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人类的死,只限于对他的幸福是必要的时候。这就如同一个人会长大成人,只限于对他的幸福是必要的时候。 ——《人生论》 只有在人错把肉体上的动物生存的法则当做是人类生存的法则时,死亡与痛苦才会被看成是一种灾祸。 他虽为人类,却沦落至动物的等级——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看见死亡的痛苦。 ——《人生论》 人类赋予自己自杀的可能性,因而人类可以自杀(有自杀的权力)。因此,人类不断行使这种权力,经由决斗、战争,或者以自我堕落的生活方式,或者用伏特加、烟草、鸦片等,不停地自绝生命。 生存是得不到褒奖的,生命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而死亡只不过能够改变生命的形式,中止在世生存的状态罢了。 ——《关于自杀》 活着与死去一样。好好地活着,如同好好地死去。因此,为了好好地死亡,必得努力不懈。 ——《日记》 我们知道,雷鸣是在打雷之后。所以,在雷鸣之时,绝对没有被雷打到之虞。但是,我们在听到雷声之时,总会震惊、颤抖。在死亡的场合也一样:不了解生命之意义的人,以为死亡就是完全的毁灭,所以他们恐瞑死亡,并尽其所能地逃避死亡。愚蠢的人在听到雷声之后,明明早已没有被雷打到的忧虑,但他仍会想法子躲藏起来。 ——《人生之道》 死亡,是将我们的灵魂包藏起来的外壳所产生的变化。外在的躯壳根本无法与其中的灵魂混合为一。 ——《人生之道》 是否有所谓死后的世界?这个问题就如同——所谓时间,是承受肉体限制的人类思考的产物,抑或对所有的存在而言,是不可欠缺的条件? 对于所有的存在而言,时间不可能皆是不可欠缺的条件。这可由我们都是凭借自己认识不受时间限制之物,即存在于现在之自我的生命,得到证明。所以,“是否有死后的世界?”这个问题,说实在的,与“尾随时间之后的人类观念,以及存在于现在的生命意识,这两者何者为现实?”是相同的问题。 ——《人生之道》 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和对幻觉所产生的恐惧一样,也就是说,对不存在的东西感到恐瞑,都相同。 ——《人生之道》 不论死亡也好,或是死亡会造访我们每一个人也罢,都不是确确实实的。也许明天、也许午后夜晚来临之前、也许夏末、也许冬初,死亡即将来临,但那也并不确实。为什么我们会准备如何过夜、如何过冬,却对死亡毫无准备?不能不对死亡有所准备。预备死亡的方法之一,就是好好地过生活。越是能好好地过生活,死亡的恐怖便会越少,死亡也会变得轻若无物。对于圣人来说,死亡是不存在的。 ——《人生之道》 忘却死亡的生活,与意识到时时刻刻都逼近死亡的生活,两者全然相异。前者与动物的状态相近,后者则与神的状态相近。 ——《人生之道》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简直像一个瀑布,像大自然的巨人。 ——高尔基 他是惊世骇俗的圣者。 ——托马斯?曼(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一个人除非疯掉了,才能设想自己和托尔斯泰比肩,去较量。 ——海明威
编辑推荐
被众人仰望的伟人们,都在仰望列夫·托尔斯泰,要有多优秀,要有多伟大,才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逝者如斯,如今留下的,只有伟人的作品。《托尔斯泰如是说:大师的叮咛》集托尔斯泰作品之精华,为您展现一个真实的托尔斯泰,带您领略伟人笔下如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