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曹文轩 页数:217
Tag标签:无
前言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是,可能有一个霸道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恼了,会突然一脚踩烂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这样的情况,其他孩子也许就不理那个孩子了,还会骂他几句很难听的,也许还要有一场激烈的打斗,直打得鼻青脸肿哇哇地哭。无论哪一方,都觉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屋子。无论是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树下的,还是肆意要摧毁屋子的,完全把这件事看成了大事。 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
内容概要
在著名作家曹文轩一贯带有哲思的优美文字中,故乡、童年与梦,有着相同的质感,它们都像水一样,清纯透明,却能滋养生命。 而读书和思索,则引领他走向世界深处的繁花小径,思想的翅膀,有时也会像手臂一样,环抱起累累的金秋果实。因此读曹文轩的作品,就是在借助他睿智的眼睛,与他一同去欣赏艺术,去领会浪漫,去品味爱与感动。 打开本书,你就自动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你会随着他,回到懵懂的童年,回到多雨的水乡,回到梦里多次去过醒来却找不到的地方。于是,你也就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总是如此洗练、如此温暖、如此感人。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我的儿子皮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小说门》、《面
书籍目录
出版缘起序水乡·回忆 柿子树 童年 永远的音乐 游说 痴鸡 关于肥肉的历史记忆 李有干先生 天堂之门 圣坛 浪漫之旅 乌鸦 手感 汤 白冢读书·思索 闲话读书 朗读的意义 对《窗边的小豆豆》的另一种读法 因水而生 西门小哥 有个男孩叫韩寒 有个女孩叫米子学 背景 说“学府” 追随永恒 关于名字的随想 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 孩子与海 荷 黑风景 前方 群乞 少年 神性 圣河 夕阳 小沙弥 猪 落叶 猫 影子 走向苍茫
章节摘录
当你去看中国的物品器具时,你就无法拒绝一个强烈的印象:粗制滥造。那些活,总是做得简陋而粗糙。那些做活的人,既不求精细也不求漂亮。仿佛,只要有那样一些东西,便也就是制造的目的与终点了。 二十多年前,我在北大读书时,住在三十二楼的四楼,,打开水时,要到二十八楼去。宿舍里有四只水壶,其中有两只还是北京产的名牌水壶(我真不好意思说出这个品牌),那壶把简直就是块薄铁片做成的,抓在手中,犹如抓着一把锋利的刀片。当我从二十八楼将四壶水提到三十二楼四楼时,总是迫不及待地将门踢开,立即放下水壶,然后不住地甩着被壶把咬割得很疼痛的手。甩了一阵,再去看看那几乎要流出血来的咬痕,又不住地用嘴去呵护着。令人伤感的是,直到今天,那水壶的把依然本色不改,一如从前,锋利如刀。这些制造水壶的人,他们的手难道就失去知觉了吗?难道连一丝一毫的手感都没有了吗? 从中关园搬到燕北园之后,我要添些餐具,跑了好几家瓷器店,竟然没有挑出几只我稍微满意的碗来。且不说那图案几十年来就那么单调的几种,光那碗的大小,就很不相等,还不怎么圆,十只碗叠在一起时,总是那么令人揪心地晃荡不止。那碗底粗粗拉拉,初时不在意,在刚买回来的一张饭桌上拉来推去的,竟将那崭新的桌面犁出一道一道痕来,让人心疼不已。我只好拿出去,在走廊的水泥地上一只一只打磨它们。 有些活儿,本应是充满柔性的活儿,但那些人就是没有轻重,一拿一扔,一敲一砸,能让你一阵阵心惊肉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水边的文字屋 曹文轩寄小读者 名家寄小读者第一辑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