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9月1日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褚钰泉主编 页数:190
内容概要
我们一直在琢磨,如何使“阅读”真正成为“悦读”。在阅读过程中,带给人们身心的健康与愉悦。 其实,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特别在当今,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真能沉下心来读点书,不是件易事!然而,摒弃浮躁,便会发现茫茫书海,可以怡情,可以长智。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世界,了解未来,可说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这是何等的赏心乐事!阅读确能帮我们体味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多彩,在充实和快乐的心态中振奋起来,这又是何等崇高的境界。扩大视野是使“阅读”成为“悦读”的重要一环。为此,在本卷中,我们试图把文章的触角从书与人,扩展到电影、戏剧、美术……以求更多地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在知识和艺术的海洋中“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其实,刊登有关电影、戏剧、美术、音乐之类的文章,本应是“悦读”的题中之义。古人不是早把欣赏美术作品称之为“读画”吗?时代发展至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愈来愈模糊了。“读”的内涵也愈来愈扩大。为读者提供一些多方面的信息和文章。应该是孙们努力的方向。 记得一位学者曾作过一个统计:二○○六年,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六十四本,我国却不到五本。面对这两个数字,这位在大学任教的学者真切感到自己的职责。作为一本读书类杂志书的编者。我们也深感肩上的责任。但愿不辜负读者的期望,努力把《悦读MOOK》办得更加喜闻乐见,为推进读书风气的形成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褚钰泉,《悦读MOOK》主编,原《文汇读书周报》主编,著名出版人。
书籍目录
艺苑漫步 历史剧宣言 闲话寄托——读李苦禅先生“文革”时期写意小品 生命的永恒与希望:电影《十诫》特稿 口味 徐光启墓前遐思往事 漫天烽火忘年情——缅怀王克勋、芮昌祝、周煦良等故人 曹任远与阴丹士林 走出山窝学外语议论风生 回味宋朝 《辞海》竞无林白水怀念集 偶识陈学昭 断裂旧书新读 冯亦代之悔——读冯亦代《悔余日录》 从不该遗漏的注释说开去悦读一得 近期新书一瞥 读红手记/专做翻案文章的后四十回——后四十回解读之二书与插图 古典时期的爱情文坛掠影 网络文学第十一年:我的思考和亲历域外风 知识的殿堂海外书情书海巡游 有此一说 历史往事 开国大典的警卫工作 民声铄金 人物志 四面八方
章节摘录
艺苑漫步历史剧宣言历史剧的概念由来已久,却不是一个科学的、缜密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几乎划定在戏剧所凭借的题材上。因为取自过往时空的人和事,故称历史剧;有时为了与古代的戏剧样式相区别,抑或标榜“新观念”,又称新编历史剧。历史剧的地位一直不尴不尬。中国的文化主管部门曾经长期奉行“三并举”方针,即所谓现代戏、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名日并举,实也难能,总有主次、先后、重轻、急缓之分,新编历史剧每在次、后、轻、缓之列,毋庸讳言,历史剧不能直接歌颂当今体制,地位难免边缘;然则风起云涌之时,偏又首当其冲,易于被人曲解,难于为人曲谅,吴晗的《海瑞罢官》即是显例。自从一九四九年政权易手之后,中国社会奉行一种哲学,渐渐进入一元语境,获得了当政者的认可,也就赢得社会的认可,编剧们谙熟话语权的奥妙,以此窥得写作的门道、终南之捷径。近些年来,历史题材似乎“火”了起来,情形又有微妙的变化,那些写家既想摘得当政者操控的奖项,又要攫取市场经济的好处。于是,大量的历史剧倾巢而出,令人眼花缭乱。自然是鱼龙混杂,而大多数显然未能尽如人意。大体说来,有两类:一类是“戏说”历史剧。“戏说”是个“宝”,它可以是张扬“娱乐”、远离“教化”的高牙大纛,也可以是不学无术的遮羞布、拒绝批评的挡箭牌。当然,不要以为“戏说”就没有心计,“戏说”的策划者头脑清醒、行事聪明,他不会“越线”、“过杠”,他可以在庸俗的嬉笑中让人忘却人生应有之精义,决不会在稀里糊涂的时候触犯体制的弊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