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 作者:(法)维克多·雨果|译者:张欣媛 页数:205
内容概要
这部小说是雨果在流亡期间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站在共和主义高度对贵族特权作了犀利的批判,笑面人关伯仑扭曲的笑容,表达的是人类永恒的痛苦,象征了人类的权利、正义、真理和智慧惨遭摧残。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则是那个不公正社会的一曲悲歌。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维克多·雨果 编译:张欣媛
书籍目录
海和夜 引子 一 人心比夜黑 二 单桅船在海上 三 黑暗里的孩子国王的命令 一 过去永远存在 二 关伯仑和蒂 三 裂痕开始 四 上刑罚的地窖 五 命运与海 六 窝苏斯的表现 七 泰坦女神 八 议会及其周围 九 没落结局 海和夜
章节摘录
海和夜一 人心比夜黑波特兰南端一六八九年十二月和一六九。年一月,凛冽的寒风在欧洲大陆上接连刮了两个月。在英国,风刮得更厉害。那年冬天特别冷。连泰晤士河都结了冰。这是百年难遇的寒潮。平时由于海浪的冲击,冰不容易结上,而现在四轮车在河面上隆隆驶过,泰晤士河变成了集市。一六九。年一月的一个顶寒冷的傍晚,在波特兰湾一个最荒凉的小海湾里,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海鸥和野鹅一面叫,一面绕着海口打圈子,不敢飞人海湾。这个小海湾里来了一只船,因为水很深,这只小船几乎是挨着悬崖,系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这是一条比斯开单桅船。整日被雾霭蒙着的太阳刚刚落下,我们心灵上感到一种揪心的不安,这也许叫做“没有太阳的悲哀”吧。风并非从海上刮来,所以海湾很宁静。比斯开单桅船是一种方船,以前在海军里也使用过。从大小看,只是一条小船,从坚固看,抵得上一条军舰。单桅船的索具都用麻绳,在绳索中央穿根铁丝,也许是想在受到磁力影响时,得到一点航海指示。这种小船,既能适应池塘的宁静,又能适应海洋上的风暴。比斯开人把自己的单桅船油成金黄色,并画上花纹。他们虽然穷得要命,可到处是琳琅满目的装饰品。巴斯克人又愉快又有气派;瓦朗西亚人光着身体,无可奈何地裹着土制的羊毛毯子;而比斯开人却兴高采烈地穿露水漂过的美丽麻布衬衫,门口和窗口都挂着玉米棒子,好像一簇簇花彩。让我们再回来谈谈海上的高山——波特兰吧。波特兰半岛好像一个鸟头,鸟嘴向海,后脑勺向着威茅茨,地岬就是脖子。海湾四周都是悬崖,其高度比海湾的宽度还大。黄昏的影子越来越浓了。一到黄昏,朦胧的迷雾便越来越厚重,仿佛井底的黑暗冉冉上升。海湾的出口形成一条狭窄的走廊,好似一条波涛汹涌的白蒙蒙的裂缝。船停在岩石边仿佛是藏在一件黑大衣底下。一条跳板搭在悬崖上的一块又低又平的突出的岩石上。这个地方可以上岸,跳板成为了连接船与陆地的交通要道。模糊的人影摇摆着在木桥上来往,在黑暗中可以模糊地看到有人正在上船。因为暮色朦胧,这些人看上去仿佛是一个个剪影。他们衣服的犬牙似的轮廓也能被看得清楚,这些人都是衣衫褴褛的。在突出的悬崖上,可以模糊地看见一条迂回曲折的小道几乎是从上垂直而下,极其难走。单桅船在小弯里等待的旅客是从这条路上下来的。虽然天气不好,但那些乘这艘船去航行的人还是催着赶紧上船。这伙人在海边乱作一团,昏暗的暮色把他们混在一起,分不清是老人还是小孩。他们总共有八人,衣服破到难以认出是男是女。其中有个矮小的人影在高大的人影中晃来晃去,是个小孩子。乘船人中有一个仿佛是首领,脚上一双便鞋,破衣服镶着金线丝带,一件缀着金属片的马甲在外套里一闪一闪,活像鱼肚子。另外一人戴着一顶阔边毡帽,不过毡帽上没有放烟斗的洞,说明这人还是个学者。那个孩子穿着大人的上衣充当大衣。看他个子,不过十岁或十一岁。他赤着脚。这条船的船员包括一名船长和两名水手。他们操着各种语言,似乎各国人都有,可是却属于一个团体,他们也许是一伙罪犯。船头有一个圣母抱耶稣的镀金雕像,下面有几个大写的金字:玛都蒂娜号,这是这条船的名字。旅客们临行匆忙,慌忙地从跳板搭的小桥上,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搬到船上。他们不停地忙碌着,连小孩子也跟着背东西。这个小孩的父母是否在这群人里面,实在是个疑问,因为实在看不出有人关心他。他们只是叫他干活,仅此而已。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而更像一个部落的奴隶。尽管如此,他还是手忙脚乱地运东西,好像他只有一个心思,就是赶快上船。离岸的时间到了,有两个像女人的人已经上了船;其余六人,包括孩子在内,还待在悬崖底下的平台上。那个孩子向跳板奔去,打算第一个上船。他一只脚刚踏上跳板,就有两个人猛地一闯,差点把他撞到水里,抢先而去了;第三个人用肘弯撞了他一下,过去了;第四个人用拳头搡了他一下,追第三个人去了;第五个人,也就是那个首领,连蹦带跳地上了船,然后用脚后跟把跳板踢到水里;这时,砰的一声,砍断了大缆,船离岸了。孩子却被留在了岸上。孩子一声不吭地待在岸上,两只眼睛一动不动。他和那条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好像鬼魂在冥河边上分别一样。孩子一动不动地立在岩石上,望着远去的小船。潮水上来了,激荡着岩石。他好像心里明白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孩子望着那条船消逝了。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使他越来越惊奇,也越来越迷糊了。这个弱小的心灵仿佛已在审判人生。过早的经验,往往会在儿童的内心深处放上一架很可怕的天平。这些幼小的心灵往往会把老天爷也放在上面称一称。他知道自己是无辜的,对什么都让步,一句怨言也没有,无可指责的人从不指责别人。人家冷不防地抛弃了他,他没有任何表示。他的心仿佛僵硬了。这次命运的突变,仿佛又把他刚开始的生活切断了。但他没有低头,他挺着身子接受了这个晴天霹雳。他虽然惊愕,但并不气馁。谁看了都明白:这些抛弃他的人并不爱他,他也不爱他们。孩子想着想着,把寒冷也忘了。海水突然打湿了他的脚,北风吹动他的头发,他打了个寒战,浑身哆嗦了一下,他醒了。他向四周张望一下,只有他一个人。他手里没有钱,脚上没有鞋子,身上只有这一点衣服,口袋里连一块面包都没有。寒冬,黑夜。得走好几公里才能找到有人烟的地方。他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他伸开瘦得皮包骨的胳膊,打了个哈欠。接着,他突然像下了决心似的,大着胆子活动活动麻木的手脚,然后转过身来,施展出松鼠或者走绳索的那种轻巧劲,沿着悬崖往上爬。波特兰的悬崖是朝南的,路上没有什么雪,寒冷的天气已经把雪冻在地上。他穿的这件大人的上衣又长又大,走起来很不方便。他不时地滑倒跌跤,经历了好几次危险。由于天黑,斜坡走起来更困难,陡峭的岩石高得一眼忘不到边。孩子面前这块突出的岩石好像越长越高,他越是往上爬。岩石的顶端好像就越高。他觉得悬崖仿佛是他和天空之间的一道屏障。但他终于爬上去了。 他刚爬上悬崖就冷得浑身打哆嗦,刺骨的西北风不停地刮着,他裹紧了身上那件水手穿的粗布上衣。 前面是陆地,后面是海,头上是天。 不过天上没有星星,朦胧的夜雾遮住了天穹。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上,到处覆盖着冰雪。一片片灌木迎风战栗,看不见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牧羊人的窝棚也看不见。这儿那儿,只有一阵阵白旋风,卷起陆地上的雪末,不停地旋转。波涛起伏的地面转眼变成白茫茫一片,隐没在地平线下,看不见了。寂静,无边的寂静,坟墓般的寂静。 孩子转过身来看海。海跟陆地一样,也是白蒙蒙一片,不过地上是白雪,海是白色的泡沫。没有比这两种白颜色反射出来的光更凄凉的了。海像钢一样发亮,悬崖像乌木一样漆黑。天上和地上没有一丝火光,海湾开阔平坦的水面上,突然掀起了巨浪。风搅动着水面,把平静的海湾吹得疯狂了。现在还能看见那只逃走的单桅船。单桅船像一个黑色的三角,在水面上轻轻地滑着。天空正在酝酿一场暴风雨。风扯下雾霭,背景上推下了乌云,替海浪和冬天合演的这出可怕的戏(我们管它叫暴风雨)布置舞台。船越缩越小,直朝水平线上钻。被单桅船拖到黑暗中去的那点火光,也越来越暗。船跟黑夜慢慢地融合在一起,终于看不见了。孩子不再向海里望了。他转过脸来,望着平原、荒野和丘陵,说不定那儿能找到活人。他迈开步子,向那个未知世界走去。那帮撇下孩子逃走的是谁?他们是儿童贩子。威廉三世通过议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惩罚那些儿童贩子,迫使他们争先恐后地逃走,扔下许多儿童。因为每个带着儿童逃亡的人都有成为“儿童贩子”的嫌疑。于是在树林里、海岸上或者水井里常会发现孩子的尸体。这个孩子就是被儿童贩子扔下的。大约是晚上七点钟,风势小了,这是不久将要刮大风的征兆。这个孩子待在波特兰地角南端的平原上。孩子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可以一直走下去,直到跌倒为止。人家把他带到这里,又把他撂在这儿。在尘世之间,除了他这一双赤脚踩着的这一块冰凉的地面以外,他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在这个空旷的世界里,他有什么东西呢?他什么也没有。他向这个“什么也没有”的世界走去。周围是被人类遗弃的广阔的荒野。孩子横穿第一块高地,接着第二块,随后又穿过第三块。夜色越来越浓,他的视野也跟着越缩越小,现在只能看见几步远的地方了。他向一个不很高的小山走去。小山上有个黑影,从浓雾里看出去,好像是一棵树。他走到那小土山脚下。它看起来好像从地里直伸出来的一条大胳膊。胳膊顶端有一个类似食指的东西,往横里指着,底下支着大拇指。胳膊、大拇指和食指映在天空上,构成一把三角尺。这个类似食指的东西和这个类似大拇指的东西接合的地方有一条绳子,绳子上挂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黑东西。风吹动绳子发出一种好像铁链的声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