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你谈课文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  作者:王林 编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像一只孔雀,灵感进发时的灵光一现,肯定美丽且灿烂着自己的文字,于是他写出凝练的诗、优雅的文,犀利的随笔、生动的童话,这一切,就像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说的那样:“我写——也就是说,我爱。”同时他为自己规定了座右铭:“作者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但写作要让所有的人都能理解。”    这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让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譬如进入教材的一批作品,语文教育专家先行筛选过,然后肯定由语法专家再进行修订,安排进入课本后,还要遵循教学程序逐一分解,在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上下功夫。“精神食粮”,照作者看来,语文课本中的入选篇什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营养是按比例搭配的,口味是按年龄确定的。定时、定量,不吃还真不行。

作者简介

王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我国培养的首届儿童文学博士。2002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参加入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编著有《儿童文学概论》和《幼儿文学》教材,翻译了《你见过仙女吗》《七只瞎老鼠》等儿童文学作品。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内儿童阅读运动的开展,推动班级读书会的开展,创办了“萤火虫教师读书会”指导教师的儿童文学阅读,合著有《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

书籍目录

当作家来到小学语文课堂一年级 让春夏秋冬聚会一次——《四季》创作浅谈   《影子》和我的关系——谈我怎样写《影子》   百改不厌为求精——谈《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创作浅淡 如果你也是雨点儿——《雨点儿》的创作体会 留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一《自己去吧》创作随想 《雪孩子》创作的前后 《看电视》中的“爱”与“趣” 松鼠尚知  况人类乎——《松鼠和松果》创作谈 我喜爱荷叶——《荷叶圆圆》创作漫谈 夏夜美  心灵更美——《夏夜多美》的创作体会 放飞情感——《四个太阳》创作谈二年级 绿叶和花香的情意——《一株紫丁香》的创作体会 我看《小柳树和小枣树》 称赞是一种美德——《称赞》写作谈 钟鼎山林各有天性——《从现在开始》创作漫谈 春天永远属于孩子——《找春天》创作体会 竹子和笋芽儿——《笋荆儿》创作谈三年级 那些好听的声音——《我们的民族小学》创作谈 我写《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创作谈 谈谈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创作谈 让生命的掌声响起来——《掌声》的创作体会 关于《珍珠泉》 发现、热爱、呵护美——谈《翠乌》的创作思路 受挫以后——《绝招》创作体会 它讲述了一个事实——谈《太阳是大家的》四年级 小木偶的心灵成长故事——《小木偶的故事》创作随想 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 孩子与战争——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创作五年级 我对季羡林爷爷的采访——《小苗和大树的对话》采访侧记 梅花魂  美丽的赤子之魂——《梅花魂》创作体会 关于《慈母情深》 生病也是生活——《学会看病》的创作体会 从《最后一分钟》谈新诗的几个特点 让诗歌点亮读者的眼睛——谈《斗笠》的创作与欣赏 从感觉中来——有关《你一定会听见》及其他 我为什么写作——关于《木笛》和我的创作 关于《我想》的创作过程 淡淡彩墨画童年——忆《童年的水墨画》写作过程 天地问的美妙奇观——关于《与象共舞》六年级 对大自然的感恩——由《山中访友》说开去, 崇高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最后一头战象》的创作体会 飞翔的种子——现在的“桃花心木”

章节摘录

  一年级  让春夏秋冬聚会一次——《四季》创作浅谈  我们对春夏秋冬太熟悉了。  我们又对春夏秋冬太陌生了。  那陌生缘于太熟悉带来的忽略:我们是否想过,春夏秋冬四季,不仅与我们人类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更与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不仅以其寒暑易往、回黄转绿直接帮助大地哺育所有的生物,更以其春天的嫩绿萌动、夏天的郁郁葱葱、秋天的硕硕金黄、冬天的晶莹洁白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一年之中的惊喜、振奋、轻松、沉重,我们获得的经验、教益、哲思、启迪,无不与春夏秋冬里的绿叶、鲜花、枫叶、白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春夏秋冬,不仅有着巨大的认知价值,更有着无限的审美价值,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对四季有着朋友般的、鲜明的感性认识。  春、夏、秋、冬在生活中是不会同时出现的,但我们可以在艺术中让它们走到一起,为小读者所写的《四季》,就是想做一个这样的尝试:使春、夏、秋、冬这四个分属于不同时段的季节,来一次聚会,拍一张“合影”。这就要求把每个季节都拟人化,并且要“拟”得既合事理(准确),又合情理(被孩子所接受、喜欢)。嫩绿的、尖尖的、破土而出的小草芽,是春天的化身,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池塘、湖面阔大碧绿的荷叶,是夏天的化身,它对青蛙说:我是夏天!小鸟和青蛙,不仅是两种春、夏标志性的小动物,还是孩子喜欢、亲昵的小动物,让小草芽和荷叶对它们说自己是春天和夏天,既强化了春、夏的特征,又在小草芽、荷叶那种带有得意、炫耀的口吻中,表现出小孩子式的率真和稚气。谷穗刚抽出来的时候是朝天竖着的,成熟了才变得弯弯的,因此,用“谷穗弯弯”来象征秋天;“弯弯”的形象,又很像鞠躬的姿态;谷穗是在向养育了它的大地鞠躬;它鞠躬,是在向大地致谢、感恩——也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冬天,特别是北方冰封雪飘的冬天,是瑟瑟的、严峻的;而勇敢、顽强的生命在这样的季节里依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顽皮、自豪,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具体表现,雪人儿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应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走向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并且总是带着几分幽默。我在诗中运用春夏秋冬的一些具体物象,拟人化地表达了这样一些神态和情感:  春天——小草芽——尖尖(很小,却很有冲劲儿):  夏天——荷叶——圆圆(阔大、肥厚),它们的神态是得意的、有几分炫耀的:  秋天——谷穗——弯弯,它谦逊、恭敬,还有几分羞涩:  冬天——雪人儿——大肚子一腆,它顽皮、自豪,还有几分大大咧咧(根本不把寒冷当回事)。  作家简介  薛卫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现在吉林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出版了多部儿童诗集,如《含笑的花蕾》《快乐的小动物》《森林城的霓虹灯》《白玫瑰?三角帆》《为一片绿叶而歌》,作品曾获中国作协第二届、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首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上海《少年文艺》《小朋友》由读者投票评选的好作品奖等。  教学点拨  作家在此文中把创作意图介绍得很清楚,要“让孩子从小对四季有着朋友般的、鲜明的感性认识”。作者选取了春夏秋冬中孩子最熟知的事物,又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拟人化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显得亲切自然,趣味盎然。我以为,老师在教学本课时,有以下四个方面要注意把握:一、这是一篇情感性较强的儿童诗,老师可以带领孩子通过朗读体会到作者所说的那些情感和神态。为了帮助学生从已知的生活经验中体会情感,老师可以用交谈(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音乐、图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情感,但一定要使用得当,不要偏离文本做过度的拓展。二对课文中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如鞠躬、顽皮等,老师不宜直接解释,可以通过观察图画、表演等方式帮助理解。三、不宜对四季做过多知识性的、自然课式的讲述,或者让学生来说四季各有哪些物候变化或自然景象,而应该让学生重点体会春夏秋冬的快乐,即如作者所言,要左四季的“审美价值”上下功夫。四、结合课文让学生模仿诗句说一说,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但老师要注意“扶”与“放”,先展示句式让学生填空说,再让学生自由自创句式来说,老师对编得不完美的句子要宽容,对编得特别有创意的句子要表扬——毕竟,这是孩子刚入学的一年级。  延伸阅读  蘑菇出来戴草帽  天上下雨,  地上冒泡儿,  蘑菇出来,  顶个草帽儿。  小兔儿看见,  乐得直跳,  挎个小筐儿,  边采边笑!  头发和胡子  小孩的嘴巴光光,  小孩的胡子哪儿去了?  小孩把胡子,  都长到了脑瓜上。  爷爷的脑袋光光,  爷爷的头发哪儿去了?  爷爷把头发,  都长到了嘴巴上。  《影子》和我的关系  ——谈我怎样写《影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我认为影子就是“隐形人”,但要在阳光下、灯光下才会出现。  《影子》是一首童诗,也可当成儿歌看待。它的内容很简单,文字也很浅白,又有押韵,但它的押韵,不是我刻意安排的,应该说是语言的自然流露。  这首诗,收录在我的第二本童诗集《妹妹的红雨鞋》里,是1976年12月由名作家林海音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在台北出版的。我1972年下半年开始为儿童写诗,为了参加第一届洪建全儿童文学创作奖征稿,我写了20首童诗,《影子》就是其中的一首。我获得佳作奖,谢武彰和黄基博合得优等奖。  回想这首诗的写作,已经是33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写现代诗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基础,基本上我已养成随时想诗、写诗的习惯。当时,我的大女儿、大儿子已上幼稚园,我会送他们上学,接他们回家,有时是早晨。有时是中午,有时是黄昏。中午或黄昏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影子比较明显。带着孩子走路时,我喜欢牵着他们的手,一方面避免跌倒或被往来的车子撞伤,一方面也能感受亲情的温馨。我会在走路的时候,跟他们讲话,尤其正午大太阳底下走在发烫的柏油路上,为了鼓励他们加快脚步,消除他们疲累厌烦的心理,我便利用机会为他们寻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记得这首《影子》,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和他们边走边说,随口念唱,唱唱玩玩下完成的,纯粹是为了好玩,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机,也无特别的用意。不过,事隔30多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接着又有广西、山东等省份及香港地区的出版机构将其选编为教材,我自己再仔细审视它,的确发现了它的一些“特别意义”。  我前面提到,这首诗内容、形式都很简单,文字也很浅白,又有押韵,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要件,正适合低幼儿童学习语文时作为教材使用。尤其是诗中有“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有“朋友”“小黑狗”的形象语言,对小朋友来说,也正是他们这个年龄所应该学习和认识的。  我说《影子》也可以当儿歌看待,不仅因为它朗朗上口,还由于它是可以拿来做游戏的。让孩子认识影子的存在,孩子们可以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玩,也可以和别人的影子玩,而且玩的方式很多,“踩影子”就是其中一种。会玩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玩法,教师们可以动脑筋设计相关的教案,以“游戏”为前提,把学生带进快乐学习的情境中,感受“朋友”的情意之美。  《影子》和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引以为荣的一部分,特别是它能让我回忆起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想到有千万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会读到它,我就会感到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会激励我更努力地为孩子们写诗。  作家简介  林焕彰,台湾宜兰人,1939年生,著名儿童诗作家,现任台湾联合报系泰国、印尼《世界日报》副刊主编。已经出版了现代诗、散文、儿童读物及相关论述和史料著作60多种,部分作品被译成近10种外文发表,已出版中、英、泰文版短诗集《孤独的时刻》,韩文版《流浪的狗》《叽叽喳喳的早晨》,英文版《叽叽喳喳的早晨》等,并有多篇童诗、散文被选人新加坡及两岸三地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最近出版了《一个诗人的秘密》《诗60》。曾获中山文艺奖、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中华儿童丛书金书奖等。曾任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世界华文儿童文学资料馆馆长。曾创办《布谷鸟儿童诗学季刊》《儿童文学家》杂志,并担任总编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文章只有短短的几句,却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和跳跃的节奏。这,或许也是林焕彰儿童诗歌的特点。林焕彰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早年写现代诗,在台湾文坛颇负文名,后来又涉足儿童文学领域,同样取得巨大成就。  《影子》只有八行,读后却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很容易把它背下来(这也很符合低年级学生记忆的特点),其原因在于诗的排列在整饬中有变化,诗的内容非常符合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首儿童诗具有儿歌直白畅达的特点。而林焕彰先生有的诗则需要更仔细的揣摩,例如《小猫晒太阳》,“小猫在阳台上/晒太阳/它喜欢把自己卷成一个/小小的毛线球/收集冬天的阳光”。  想象一下,当孩子第一次看到自己影子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就如同他小时候在镜中看到自己一样,既高兴又惊疑。他或许想去用手捕它、用脚踩它,最后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最后,就慢慢地接纳了它,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形影不离”有了它真实的本意。诗人在生活中捕捉到了这一场景,用浅白的语言唱出,又在简单之外有了更多文学的趣味,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或如作者曾说过的,“文学的作用,只要读者肯用心阅读,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一些审美感受的话,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必定都会有所帮助的”。  我曾经看过一节《影子》的观摩课。教师先用表演的方式引入,把教室的灯全部关上,又用一个功率很大的灯“制造”出影子,不断让学生到前台来表演,体会影子什么时候在“前、后、左、右”,待学生跑得满头大汗后,又问学生为什么会有影子。结果,一节课结束后,孩子们还没来得及读课文。我想,这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混淆了,学生不一定非得在课堂上用这样低效率而又费劲的方式来体会影子,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自己观察;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回答“影子的产生”这样超出孩子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对于语文课而言,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音韵和节奏,甚至让学生仿说,或许是更“语文化”的教学方法。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林先生是儿童文学博士,又参加编写小学语文教材,近年来跨界邀请一些作家谈谈课交创作时的体会,供语文教师阅读。现在结集出版,于语文教学乃至素质教育功莫犬焉。我想,对作家的创作也有一定帮助吧。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象,当作家、特别是那些文章被选八教材的作家,如果他们来到语文课堂,教学生他自己写的这篇文章,他会怎么教?他会手足无措,还是会滔滔不绝?  我也曾听过一些作家给学生上过课,都非常有趣和精彩。并不见得他们就教得有多好,而是他们的思路值得老师们借鉴。  我希望能做这样的一个"桥梁"的工作,拉近作家和小学语文教师的距离。  ——儿童阅读推广人 王林

编辑推荐

  作家自述课文创作经历,教材编者指点教学迷津,延伸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进入教材的作家在创作这篇(部、首)作品时的现场感显得格外有趣,他的所悉所想以及写作时的背景,肯定能让讲授这堂课的老师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一定能让学习这篇文章韵孩子加深印象,从而强化着自己的语文意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作家和你谈课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能有机会在书本中和一篇篇自己所熟悉的课文的作者进行交流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让我受益匪浅。在加上王林老师的评点,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家们以赤忱的童子之心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老师则也应用全部热情为孩子们营造纯美的“童心”课堂。
  •   完全被书名吸引就下了单,看完以后才发现本书是选择小学各年级部分课文,邀请创作者(作家)专门写文来谈论课文的,作家们围绕课文以广博的知识和浓浓的爱意写下了他们创作课文的背景、初衷、语言特点和课文意义等等,随后的“教学点拨”则谈到了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理解课文,这部分内容也非常实用。比如二年级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教学点拨中专门提到了不能因为小柳树只知道爱美,就一定是错的。小柳树虽然不像小枣树那样可以结果子,但她婀娜的身姿一样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样是好孩子。这样的论点很符合现代教育特点,不一味唱高调,给孩子灌输固定的思维模式,更加人性化,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另外使人印象深刻还有“延伸阅读”部分,编者很费心思,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选录了作家的其他作品(基本上是每位作家两篇)以飨读者,内容精致而富有趣味。
  •   这个选题策划得好,内容不错。适合小学的家长、语文教师、语文类刊物编辑读。
  •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可以更好的走近文本。
  •   应多出这样的书,孩子对照此书看语文书,对其学习成绩定有帮助,好书!
  •   结合作者写作意图来上课,更有重点,避免教师理解偏颇或者是肆意拔高中心意思。推荐
  •   此书虽说是给教师看的,我觉得也是家长与孩子可以阅读的课外书,对小孩的作文有一定启蒙作用。
  •   备课时可以参考一下的书,了解更多的写作背景,很不错!
  •   这个是培训时老师推荐买的,买了,没怎么看。
  •   值得老师和家长学习的书籍!
  •   读这本书,收获到爱与感动!!愿天下爱孩子的父母、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这本书!
  •   适合老师备课用,也适合家长在家辅导孩子
  •   孩子非常喜欢,家长读也有好处,可以启发孩子写作的构思
  •   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适合
  •   孩子能理解
  •   辅助教学,很好的书
  •   买这本书是用来备课的,对我这个老师来说不错。
  •   辅导类
  •   课文里的作家谈到一些写作的创作过程,还不错,就是感觉很生活联系还不够紧密吧~~要使能谈得再详细一点就好了,后面的拓展阅读很值得推荐,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总体来说还不错!
  •   书中的文章和上海市小学生教科书不相同,但光作为范文是很好的书,特别各位作者还写了如果写出这些文章的过程和感想。给孩子很多启发。对于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小朋友是很好的帮助。
  •   书到得很及时,在面试前看了,课文教学能力有不少提高。
  •   已推荐周围有同龄孩子的家长购买,自己又买了来送人
  •   家长学生都可以看一下。
  •   对于解读课文没有更多更深的教益,所附的作家作品也不是很精彩
  •   教材选的文章就有问题,吃了鸡蛋再去找那个母鸡有意义吗
  •   有收获,文章涉及的范围还要再广些。
  •   我是比较相信网友评论的,有许多好书也是因为看网友评论说好才买的,可这本书,有些让我失望。个人认为不好。
  •   冲着名作家买的,作家们都是老牌名家了,选入课本的作品确实很精美,但读这些作家谈创作的文章,似乎没有多大的启发和指导。对教学的建议也很笼统,我也是教师,我觉得我希望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指导。拓展阅读的作品质量普遍不算高,远比不上给孩子买的其他绘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