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作者:竹林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前言
呼唤大爱美丽永恒 ——作者自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晨曦像洁白的嫩芽,从黑夜封闭的心中萌发时。佛陀的弟子“给孤独长者”已出现在舍卫城那仿佛连接天宇的城头上,向酣睡中的城市发出呼唤:“醒来吧,充满贪欲的人们,抬起头来,看白云正从你们的头上飘过。它牺牲自己,降下甘霖,让大地披上绿装,给万物以生命。而你们——万物之尊的人啊,请打开自己的心,把最好的财富拿出来献给佛陀吧!” 美艳的妇人推开绣窗,夜来的欢爱还滞留在梦幻的眼底,鬓角的玫瑰花瓣已经枯萎;脑满肠肥的商贾打着呵欠,得失的烦恼在困倦中仍挥之不去;连国王也在叹息,辽阔的疆土不能填满他空虚的心。 “把一切财富中最好的献出来吧,佛陀会祝福你们!”给孤独长者的声音,在舍卫城上空回荡。他一路朝前走去,两手托着一只空钵盂。 谁不想得到佛陀的祝福?谁不想在有限的人生获得无限的福报? 大把大把的黄金。一串又一串的珠宝项链,锦衣玉食,奇珍异宝……慷慨地抛向给孤独长者。可是给孤独长者手里的钵盂依然是空的。 “我以佛陀的名义向你们呼吁,献出你们所有财富中最完美的东西吧!”他昂首向前,把刚才人们抛出来的无尽的珍宝踩在脚下,弃之如敝履。 人们困惑了。至尊的国王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些宝物都不配献佛?还有什么比黄金、珍宝更好更宝贵的东西吗? 太阳升起来了。整个舍卫城都在注视着给孤独长者手里那只空空的钵盂。 他走到郊外,来到布满灰尘的小路上,一位衣衫褴褛的贫妇出现在他面前。他向贫妇乞讨。贫妇一言未发,躲进路边的树丛,在深绿色枝叶的掩映下,悄悄脱下身上那件布满破洞的衣服,毫不犹豫地,将它抛向给孤独长者。 阳光下,那件破衣发出了比纯金还要辉煌的光彩。给孤独长者如获至宝,口中发出了欢乐的声音:“美丽的女神啊,你无私的善念,圆满了佛陀的心愿。舍卫城的人们,都应在你的莲花足下顶礼膜拜。” 几千年过去了。 无数帝王将相、绝代佳人,我们只能从出土的枯骨上。想像他们当时的威仪和姿容。人们彩虹般的人生,对博大的宇宙来说,也只是南柯一梦。当暮春的梅子黄时,我们已无法欣赏早春桃花的绚丽。繁华只是雾中花,权力也会在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那么,我们能把握住的永恒的美丽是什么? 生是死的开端。一个人自出生的那天起,就好像搭上了一列火车,朝着死亡的终点开去。沿途的风光再美也带不走什么。但是,如果在你的车上,有病人在发出干渴的呻吟。你可以把清凉的水杯送到他唇边,同时握着他滚烫的手,轻轻安慰他,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的爱似涓涓细流渗进一个陌生人的心田,你生命的旅程也会因此留下美丽的因缘。甚至,如果有人饥寒交迫,那么,你能不能像舍卫城的贫妇人那样,把自己赖以御寒的衣服也脱下来,施舍给一个跟你非亲非故、毫不相识的穷苦人?如果能够,你就在你生命的旅程中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可是,在金钱至上、欲海横流的人世间,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易啊! 然而,本书所写的证严法师做到了——证严法师在台湾创立的佛教慈济基金会,其深情大爱已经泽被整个地球村,他把自己纯洁无尽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一切人,包括伤害过自己的人。一切,他都以爱去面对;为了爱,他能够忍辱负重,能够以德报怨。 因此,在我看来,他的爱,超越时空;他的美丽,无与伦比。 爱使他变得美丽,爱也会使世界变得美丽。爱,只有爱,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爱土地,所以土地欣欣向荣;我们爱人,所以人间有快乐、有幸福,人才能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所以,我们的星球才拥有了最温柔的蓝色。 甚至我们广袤的宇宙,为什么会在瞬间诞生;瑰丽的群星,为什么这样运行;时空又为什么会以如此妙不可言的状态弯曲,吸引着我们去回溯昨天的梦想,追逐明天的憧憬。这一切,就连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感到不可思议,他因此皈依了宗教。他相信在冥冥之中,一定有一种神的力量在掌握着一切;一定是上帝的爱,使宇宙生成得这样奇妙无比……如果不是这样,宇宙也许不可能在一场大爆炸中诞生;那颗小小的宇宙蛋,也许就永远沉睡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死寂之中。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外太空寻觅到了人类智慧的伙伴。那么,使大家友好相处、彼此微笑的力量,也一定是爱。 然而在今天,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还是孤独的。我们孤独地守着自己小小的地球村在星际旅行。我们永远在旅途中。能够给我们的心灵慰藉的,也只有来自旅伴的爱。我们都应对各自的旅伴付出自己的一份爱,一份无私的清净无染的大爱。如果我们人人都做到了这一点,有一天,宇宙之神就会指着我们的家园,惊喜地说:“看哪,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地球,群星中最美丽的一颗!”
内容概要
主要讲述台湾证严法师建立慈济、播撒人间大爱的事迹。证严法师出身富家,天资绰约,秀外慧中,本可锦衣玉食,享受人生,但她心存善念,与佛有缘。她立志出家,将自己献给了更为广大的世界,化小爱为大爱博爱:爱世界、爱世人。她点滴做起,身体力行,从五毛钱起家,到建立遍及全球的庞大的慈善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感动着这个世界、改变着这个世界。现在,台湾每十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慈济会员;全世界每一次大的灾难中,总能看到慈济人的身影,这其中也包括祖国大陆。慈济人身体力行着真善美,也引导着真善美的传递:从接受别人的奉献,到奉献别人,直至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竹林——这个南方乡野一团葱绿的自然景观,最初被化作人名符号印在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儿童散文集《老水牛的眼镜》)上,是在1978年,我已结束了六年插队生活、回到上海并很不容易地进入少年儿童出版社当儿童文学编辑之际。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这部“文革”后为知青发出第一声呐喊的长篇,既为我争得了事业上的第一次成功,也为自己带来了厄运。尔后调入上海文学编辑部工作,并于1980年参加了“文革”后中国作协举办的第一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后我‘自甘寂寞”地去了沪郊农村,至今已近20个春秋。1989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再往前追溯,便是1949年出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西中学,本名叫王祖铃。回首已逝的人生旅程,定格成上述几行,我的心里是迷茫的:不知是我选择了竹林这个艺术符号,还是竹林这个艺术符号选择了我。不过,能在旷野的贫瘠中生长的竹子,无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它既能挺拔地傲立,也能柔韧地弯曲,尤其是还能在最艰难困苦、濒临绝境时开花结果。我十分崇敬这种根植于贫瘠中的植物。我愿意永远默默地耕耘,永不艳羡灿烂的花期。
书籍目录
呼唤大爱 美丽永恒——作者自序净士在人间——慈济访问记慈悲无界——记慈济骨髓干细胞捐赠中心的大爱精神爱心总动员——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中的证严法师和慈济人为苍生造福,为地球添寿——记慈济创始人证严法师让爱传出去——慈济爱心“苏大”行
章节摘录
净土在人间——慈济访问记 人人心中都有——块净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明净无染,则杂草乱麻不生于心田,而且会常开智慧之花,永结菩提善果;不仅美化自己的人生,也净化社会人心。 心净则国土净,要时常保护心念,不要让贪嗔痴等邪恶毒害侵袭;要积极救护世界,不要让灾难破坏家园、让暴力充斥社会、让祸害污染大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莫短视近利。造下永远都无法挽回的错误。而千古遗憾啊! ——证严法师 我曾两度访台,对于忠孝东路的繁华、中央新村的幽静以及仁爱路上亭亭如盖的椰树绿荫,那份新鲜的感受已变得亲切而熟悉了。无论坐在中央大学的讲台上,还是倘佯在东海大学黄昏的校园里,抑或在“阿门”的祈祷声中与卫理女中的花季少女们共进午餐,我从未有过生疏之感。而充溢在心头的,总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毫无疑问,这座太平洋上的绿色小岛是丰饶富裕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竹林的所有作品中,《净土在人间》的文学性、虚构性似乎是最弱的,从体裁上说,它属于纪实文学,但是我们又发现,它几乎又是最感人,最能触及灵魂的一部作品。它的力量来自文学之外。 《净土在人间》是一曲真善美之歌,宣扬了人间的大爱。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间接告诉我们,净土在每个人的心间,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善念、美行建立一方小小的净土。我们在向大师致敬,大师也在带领我们前进。
编辑推荐
他与我非亲非故,而我却能爱他,爱得他快乐,我也没烦恼,这就是清静的大爱。 有智慧的人能“舍”,能舍就能“得”,得到无限的快乐。 要谈情,就必须长情——觉悟的情;要说爱,就必须大爱——解脱的爱。 智慧者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越饱满垂得越低。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证严法师语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