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刘亚波,王安氡,王彤 编著 页数:198
Tag标签:无
前言
亚波的新书完稿,嘱我们代为作序,于是我们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忙忙碌碌的建筑界,还存活着这样令人艳羡的生活状态。 我们处在一个疯狂发展的时代,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年纪轻轻的中国建筑师就有机会完成尺度骇人的大型建筑,平方米以十万计:而与他们同龄的欧洲建筑师们还有很多终日忙碌于旧城中传统建筑的立面更新,平方米为零。我们的事务所不久前有机会和一些欧洲的青年建筑师一起去西藏盖房子,他们都为了可以在一年内盖起这些几百平方米的小房子而兴奋不已,因而像白求恩一样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扎根山区。在城市里,一次奥运会的到来,竟然让北京一地就可以在全球的“2007年度十大建筑奇迹”中占据三席,更能让几年内全球接近一半的钢材和水泥销往中国,价格年年攀升。我们同行们每天辛苦而又兴奋地奔忙于大大小小的工地,或欣慰或无奈或麻木地看着自己的房子盖起来——自己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喧闹和陌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亚波无疑过着真正奢侈的生活。读书、喝茶、旅行、思考、写作,而且在这些之余,几年间也完成了大大小小的项目设计。亚波能在喧嚣中,用平和的心态以及大量可以用来交换现实利益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我们身处其中的城市环境的变迁,去预想将来理想的乡村、市镇和都市的形态,在作者广泛的学术爱好和阅读兴趣背后,我们更看到一种稀缺的理想主义者的精神,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内容概要
本书题名《设计理想城市》,亚波无疑是挑了一块硬骨头。正如亚波在书中引述的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理论所说,城市是如此巨大复杂,并存着自上而下的控制系统和个体组成的或无序混乱或局部自组织的多种机制。我们经常看到情形是,自上而下的力量尚且不足以左右其方向(正如规划局在众多城市建设博弈过程中的尴尬地位,且不论其自身发出指令的正确性),区区个体的一介草民,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明天的理想城市做些什么,来摆脱熵增的困境呢?亚波说“人本身是个有思想有反馈能力的巨大有机体”。诚然,文化便由此产生,社会便是自组织的系统,而这本书,便是亚波从自己的思考、实践出发,试图让城市向着良性的自组织系统发展,做出的努力。 亚波这本书是跨越专业界限的,其涉及领域颇广,除了本学科的读者,也应该能引起非专业读者的共鸣,而且与多数枯燥的学术理论读物不同,都加入了作者自己观点鲜明的评论。因此本书对于每一个喜欢琢磨城市问题的人来说,可能都会是一次有益的阅读体验。这其中,大概也有亚波希望打破专业神话的初衷吧。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问题篇 1、关于人口聚集和社会构成和文化生成 2、关于资源聚集 3、关于国土规划 4、关于区域规划 5、关于总体规划 6、关于基础设施规划 7、关于控制性详规 8、关于城市设计 9、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 10、关于建筑设计 11、关于房屋建造 12、关于环境评估 13、关于市民参入和专家意见 14、中国当下城市化质量在社会和物质两方面的评估第二篇 思想篇 1、关于中世纪城镇和古典城 2、关于田园城市和霍华德 3、关于《雅典宪章》和勒·柯布西埃 4、关于简·雅各布和刘易斯·芒福德 5、关于后现代 6、关于场所理论和城市设计 7、关于《马丘比丘宪章》 8、关于新城市主义 9、关于耗散理论和自组织理论 10、关于紧缩城市和可持续发展 11、关于《北京宪章》 12、关于中国的风水思想 13、思想的总结第三篇 规划、设计篇 (一)社会结构部分 1、群落的规模和经济的安排 2、中国社会结构分析 3、人性群居生活的社会构成安排 4、城乡社会的理想关系 (二)空间结构部分 1、城乡、城市群关系 2、城市的分区和城市之心 3、关于老城区建设和城市之心 4、人性而怡人的居住生活街区 5、快乐的商业中心 6、关于“道”、“路”和城市交通 7、关于“街”、“巷” ……第四篇 修正篇后记——对城市街巷生活的粗略回忆和述说
章节摘录
同样作为西方人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等,却在住在城内还是住在郊外这样问题上与美国人和英国人有着截然不同观点。他们基本住在城市里,即便有些城边住宅却也是以邻里小区、“光明城”似的花园式住宅小区为蓝本而建造的,相对密度仍然不低。只不过由于花园式邻里小区这一《雅典宪章》的事物天生具有的冷漠的空洞性和非人性,才让这类小区成为贫民的集散地而出现混乱。这只能说是《雅典宪章》不考虑社区结构、社区文化和人性复杂的巨大缺陷。但这类花园式住宅小区在土地利用的指标方面还是基本正确的,这就为以后的修正留下了可能。中国由于现在仍在大量制造这样的东西,所以以后修正的工作将会非常巨大,这也是本书为什么要单独将“修正”作为一个大篇章的原因。 仔细研究新城市主义提出的纲领,便会发觉整个新城市主义的思考范围基本是针对一个街区,只是说这个街区有大有小而已。这也情有可原,因为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书中从头到尾谈论的就是她们那个街区的事情。本质上来说,城市中的一个完整的街区,其实就是城市中的一个完整的小镇,这也便是为什么佩里的邻里小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其规模本质上来说均是追求一个完整的街区、一个完整的小镇。但是由于佩里和霍华德太缺乏对人类城市文明中那种人性的、有序而复杂的城镇空间的研究,以及缺乏对一个完整街区的邻里社会结构的自由而人性的肯定,从而只能站在一种浅薄理性的技术角度来谋划一个小镇似的幸福生活。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亚波小团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不忘自己的学术理想,不断深入思考现存的规划体系对指导现实问题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方能提示合于当下中国国情的理想目标,精神可嘉!其后提示的控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尤有参考价值! ——中国工程学院院士 清华建筑学院首任院长 李道增 2008.5.12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被西方规划理念冲击得七零八落的中国城市文明,极需批评性的思维和冷静现实的建议。本书在今天的中国难能可贵! ——清华大学规划院前任院长 徐莹光 2008.5.24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