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姜玉新、 李建初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4出版)
内容概要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超声对血管和浅表器官的检查范围,尤其是超声影像的自身特点,即实时性、无创性、无放射性、高分辨率及普及性等,使其在血管和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血管和浅表器官已成为超声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为此,我们邀请了此领域的10余位超声专家共同撰写本书。
全书共分16章,前半部分介绍血管超声检查基础和血管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后半部分介绍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综观本图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每一脏器各种较难鉴别的疾病归为一节,以便对比分析鉴别诊断。②重点描述疾病声像图特点,始终抓住超声鉴别诊断中“同病异图”和“异病同图”的重要线索。同时,每种疾病尽可能配有不同特征的多幅图像(包括典型与不典型的),并将不同疾病的类似图像编辑在一起,目的是通过图像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疾病图像的细微差别,从而进行定性鉴别诊断。③力求反映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信息。
作者简介
姜玉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现任中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主编、《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务。主要研究方向: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承担肝癌早期诊断与介入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了《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图谱》。李建初,医学博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和《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委。从事腹部、妇产科、血管和浅表器官的超声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腹部血管、外周血管和浅表器官。2002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蒙萨拉医院放射科进修。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在移植肾动脉狭窄、自身肾动脉狭窄和动静脉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有关论文发表于美国的J Clin Ultrasound和J Ultrasound Med。主编专著2部,代表作《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参与撰写《超声医学》、《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检查规范》等10部著作。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血流动力学基础简介第1节 血管第2节 血流的形成第3节 血流的分类第4节 血管类型和流速剖面第5节 衡量血流的物理量第6节 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第7节 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第2章 血管超声检查概述第1节 操作程序和探头频率的选择第2节 彩色超声诊断仪的调节以及如何提高彩色血流信号敏感性第3节 如何获得血管内血流的最佳多普勒频谱第4节 彩色与频谱多普勒的观察与分析第5节 外周动脉疾病的超声测量第6节 动脉流速变化的分析及其对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第3章 颈部动脉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4章 四肢静脉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5章 四肢动脉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6章 多发性大动脉炎超声鉴别诊断第7章 四肢动静脉其他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8章 眼部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9章 甲状腺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0章 甲状旁腺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1章 乳房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2章 浅表淋巴结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3章 阴囊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4章 阴茎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5章 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疾病超声鉴别诊断第16章 肌肉骨骼系统常见肿瘤超声鉴别诊断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超声对血管和浅表器官的检查范围,尤其是超声影像的自身特点,即实时性、无创性、无放射性、高分辨率及普及性等,使其在血管和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血管和浅表器官已成为超声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为此,我们邀请了此领域的10余位超声专家共同撰写本书。全书共分16章,前半部分介绍血管超声检查基础和血管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后半部分介绍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综观本图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每一脏器各种较难鉴别的疾病归为一节,以便对比分析鉴别诊断。②重点描述疾病声像图特点,始终抓住超声鉴别诊断中“同病异图”和“异病同图”的重要线索。同时,每种疾病尽可能配有不同特征的多幅图像(包括典型与不典型的),并将不同疾病的类似图像编辑在一起,目的是通过图像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疾病图像的细微差别,从而进行定性鉴别诊断。③力求反映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信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