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刑群麟、 杨英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刑群麟,杨英 著 页数:526
Tag标签:无
前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诸如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以及抑郁、焦虑、恐慌、自私、自卑等心理问题日益凸现,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迫切地想了解有关心理和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遍关注。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点心理学,因为它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中的心理学》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了。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呢?赵本山的几句话怎么就能把原本好端端的范伟给忽悠瘸了,难道他真的有什么特异功能?曹操说了一句“前面有梅林”就能让原本口渴的将士口生津液,莫非他给将士施了什么魔法?尽管上帝再三叮咛不让亚当夏娃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可是夏娃却禁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吃不到的葡萄就觉得它是酸的?为什么男女在一起干活的时候,你会觉得有很大的动力?为什么在情人的眼里再丑的人也如西施一般?为什么连续的阴天会让你闷闷不乐?为什么有人会见死不救?在法庭上作证的证人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吗?“眼见为实”有心理学的依据吗。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呢?也许你经常会为即将出现的预感不妙的事情焦躁不安、忧愁满怀;也许你经常为不顺心的事情和爱人、情人、父母、同事吵架;也许你时常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并伴有幻想性谎言的表现;也许你做事特别认真,时常陷入反复思考的困惑之中,比如,花一上午时间去核对已经写好的账单,一整天都在担心自家的防盗门是不是没有锁好,或者反复思考诸如“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之类的问题;也许你将轻微的不适看成严重疾病,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你会将自己身体上小小的不适当成严重的疾病,怀疑自己也许得了某种恶疾。上述一连串的疑问你将会在这本书里找到详尽的答案。本书由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学者共同完成。全书共分为六章,依次为:什么是心理学,用心理学解读社会生活,解读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心理障碍,探究生活中的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与心理保健,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把脉。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多角度、宽范围地讲述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剖析了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指出了人们的心理和生活困惑,介绍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最后还教给读者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称得上是一本生活中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事实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某种心理的指引下进行的。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点心理学,尤其是生活中的心理学。因为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在心理学的指导下,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更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将会更加如鱼得水。本书不仅会为您讲解诸多生活中的心理学,而且还会告诉您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让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家庭、事业、朋友、同事以及生活。我们真诚的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的“知心伴侣”。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剖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例来阐述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而且还讲述了大量的心理学应用的内容,透彻分析了诸如贪婪,虚荣,嫉妒,吝啬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心理疾病和常见的人格占该的根源,从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到做事情的成败,效率,从普通的人际交往到家庭中的沟通,从个体行为群体中的个体表现等,编撰者力图从生活入手,带领读者在心理学世界里展开种满智慧的挑战,轻松学习心理学知识,方法及其应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第二节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第三节 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 用心理学解读社会生活第一节 认知,感官和记忆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第三节 自我个性与环境第四节 人际关系与影响力第五节 社会与群体第三章 解读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第四章 探究生活中的心理学第五章 人的毕生发展与心理保健第六章 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把脉
章节摘录
转瞬即逝的灵感19世纪中叶,人们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了,但当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苯分子的结构尚不清楚。当时,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也在研究。一次,他绞尽脑汁,苦思不得其解,面对火炉打起瞌睡来。在睡梦中,他看见很多碳、氢原子首尾相连,形成了很多环,在他面前跳动不已,其中一个环突然飞到他的眼前,像一道闪电,把他惊醒。梦中原子排成的环,使他受到启发,经过进一步研究,他终于得出了苯分子的结构是六角形环状的结论。这种奇特的现象通常被人们称为“灵感”,而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顿悟,它是指人在特定刺激诱发下突然产生的对某一问题的醒悟。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因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创造者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酝酿思考,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促使创造活动中所探索的重要环节得到明确的解决。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灵感是“长期积累,偶一得之”的一种创造。当灵感出现的时候,思维的一系列中间过程都被省略了,剩下的是首尾的环节,在这种状态下,人往往会豁然开朗,一下子将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盘托出,然后再逐步恢复中间过程。灵感又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当对某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思考、研究之后转入休息或从事其他工作时,人的大脑已经不再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了,但是还在通过潜意识的活动,继续思考着它。所以,当灵感出现时,自己往往感到它仿佛突然从天而降,让人茅塞顿开,但又无从知晓它的来龙去脉。那么,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灵感的产生需要人有较强烈的行为动机,并为此进行长时间的专注的、积极的思索和钻研。心理学认为,在灵感出现之前,必须经过一段长期艰苦的致力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劳动。而灵感的突然从天而降,正是人长期不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人们只有怀着对创造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强烈愿望,凭着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长时间地冥思苦想,使自己的思想达到饱和却又不是极度疲劳的状态,才可能促成灵感的产生。其次,灵感多产生于经过长时期连续思考后转入休息或进行其他休闲活动的时候。人的意识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叫“显意识”,藏于水中的是“潜意识”。前者能被人觉察,如人们的思考、讨论,而后者却不能,灵感思维通常就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潜意识的能力要比显意识更强,显意识受常规思维的影响,难以自由发挥,而灵感则往往需要突破常规,它是一种顿悟。人们对一个问题经过长时期的冥思苦想,在多次尝试反复失败后,会暂时丢开该问题,去休息、娱乐、锻炼,这时,人的思维反而排除了外界事物的干扰,显意识活动下降了,潜意识思考活动的信息就会突然冒出来,灵感就此产生了。古希腊时阿基米德奉国王之命鉴定工匠制作的金王冠是否掺有白银,他为此日夜冥思苦想,但始终没有想出办法。有一天,他在家里洗澡,他跳进浴盆,有许多水立时被排了出来,他突然悟到:当容器注满水后,物体的体积等同于它浸在水中时溢出的水的体积,比金子轻的白银如果要达到同样重量,它的体积必然超过金子。于是他把与原先国王交给工匠的相同重量的金子和那顶金王冠分别放入注满了水的容器中,然后比较它们分别排出的水的体积,终于解决了难题,并据此发现了物理学上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另外,灵感的产生还与人的情绪、情感有密切联系。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是郭沫若先生的《女神•凤凰涅槃》。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郭沫若先生这首诗的创作过程。青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课堂上,郭沫若信马由缰地开小差。突然,他感觉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清的“难受”,使他坐立不安,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催促着他,要他赶快写。于是郭沫若赶紧拿出练习本来不停地写:欲罢不能地写。忽然问,这种写的冲动消逝了,于是一切恢复如常。晚上,郭沫若掖好蚊帐就寝,突然,白天的感觉又出现了。于是,郭沫若打开手电筒拿出本子扑在床上又不停地写啊写。过了一会儿,这种冲动的感觉又消失了。前后这两次心里的“难受”的冲动就成了不朽的现代诗篇:《凤凰涅槃》,发表时几乎是一字未改。郭沫若另一篇爱国诗篇《地球啊,我的母亲》也是在相似的情况下诞生的。用郭沫若自己的话来说,在写作时他连把一张纸摆正都来不及。郭沫若这种灵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思念祖国之情时时冲击着他的心灵,只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述,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表述。而当他在图书馆看书翻到地球的图案时,地球与母亲的相似之处突然激发了他的这种创造能力。于是,一切就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顺理成章了。又如,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时,就是处于非常悲伤之际。他听说少年时爱上的姑娘嫁给了别人,非常伤心,甚至打算自杀。这时,忽然听到一则因失恋而自杀的新闻,他灵感突来,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写出了这部不朽名著。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些文学杰作,也都是在满怀悲愤时一气呵成的。所以,灵感不是极少数天才才具有的一种神秘的精神状态。只要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并注意劳逸结合,每一个人的大脑都可能在自己不经意间进发出美丽的思维火花——灵感!
编辑推荐
《生活中的心理学》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