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红尘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古龙 著,陈舜仪 整理  页数:415  字数:49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盛宴之余——新编《古龙散文全集》的一点感言陈舜仪一古龙离世二十五年了。在漫长的离别以后,古龙的文章总算又要精锐尽出,举刀向读者致敬。这一刻,对于提调兵力的我是深感荣幸的。在过去的一年半,我仿佛寻找大草原上的枯骨,为它们一一吹气,重新编组为声势浩大的军队。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自己也像是被某种力量推动,由枯骨化为霹雳,击碎一切拦阻的因素,让大军开拔到飞羽群集的彼岸。但愿这一切的声响,能够直达黄泉之下的古龙,以及列国的古龙读者。也但愿以这场远征为界碑,“古龙学”能加速被主流意见认同,逐步取得和“金庸学”等量齐观的地位。这样的过程,我希望不必再花上二十五年。这并不是古龙的第一个文集,却是历来篇数最齐全的一个,也是唯一逐篇注解的文集。按常理说,主编本文集的重责大任,应当交付龚鹏程龚鹏程:江西人,2004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老师或林保淳林保淳: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著作有:《古典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解构金庸》等。老师,他们都是研究武侠文学的翘楚人物。可如今在大营中运筹帷幄的,不过是一介网络上的布衣。很多事物加上“网络”两个字,就会变得不太对劲。比如文学就是文学,但“网络文学”却不是太正式的文学,甚至不是文学。这和当年的武侠小说一样,小说就是小说,但加上“武侠”二字,就会出现“算不算文学”的古怪争议。所以某种意义上,网络上的研究也不是真正的研究,而是躲在计算机前说三道四。这也许是因为网络上众声喧哗,而且很容易圈地为王,自封为专家、使徒或大师;唯有“大到不可忽视”,或者凑巧有一点人脉、一位知音,你的吟啸才会被清楚听见,否则不免被当成一个,或者是两三个迟来的春雷。——风云时代的陈晓林社长,凑巧正是这样的一位知音。有一必有二。我期盼广大深邃的网络,能有更多良马被伯乐寻见。就武侠研究而言,那里实在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数的野马在暴风、狮子和湖泊之间钻动。二一切的故事都得从2007年的春天说起。当时我在台湾师范大学念书,闲来无事,随手写了一些古龙评论,随手张贴到几个简体论坛上,没想到回响相当热烈。到了年底,顺利挖出小说处女作《从北国到南国》,又在网络上引来一阵掌声。有掌声就有动力,此后我便以简体论坛为基地,从国家图书馆、二手书店和个别藏家多管齐下,把握两方面的钻研方向:一个是古龙的身世及生平,一个是小说渊源及影响。这些在学界都有人做过了,但真正把客观数据做到“透”的,可以说一个也没有;连古龙本人也经常自相矛盾甚或说谎,遑论难窥全豹的亲友及拼凑剪贴的外人了。所以无论哪一方面,都还大有可为。就这样到了2008年,总算领到一纸证书。在“让你飞”(程维钧)的系列文章激励下,我给了自己“小说年表及版本考究”的新方向,并且在郭琏谦之年表、欧阳莹之年表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及同好的收藏,制作出更完善的古龙小说年表。可惜到了2009年,现实生活的需要越来越霸占时间,所以古龙武侠论坛上的侠友,便在我打好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他们要版本有版本,要眼光有眼光,一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另一方面却透露出难堪的事实,那就是他们自己几乎就可以搞定一切。我开始思考:还有什么方向,是我这个台湾人可以做,并且也只有我可以做的呢?——“散文”。在两岸的通力调查下,小说研究必然趋向尽善尽美,但至今没有人建立相对完整的诗文数据库,更没有人整理过诗文年表。而其实,散文是一个绝佳的观察面。身为一代奇才,古龙不仅在小说和电影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在诗文领域也有很好的表现。1978年,过来人《细数武侠小说作者——古龙》如此赞誉:“古龙的杂文、随笔写得比小说更有深度,更有意境。曾经有人说过:古龙如果不写武侠小说,他的杂文一样可以成大名。”同年的《女性》杂志一四五期则说:“海外有很多读者,看过古龙的杂文,就曾经说过,古龙的杂文第一,武侠小说第二。”这些评语不一定正确,不过古龙的文字确实耐嚼。除了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意趣、自然散发的灵性之美,我们还能从中品味作者的生命脉动、学识的演进以及台港社会的发展。有时一些尖酸刻薄的讽刺、浑然天成的幽默或者大气磅礴的怒叱,就足以让读者拍案叫绝。但最宝贵的一点,还是古龙反复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并且从年代及篇数看来,他为武侠小说的发声请命,以及对“新”与“变”的坚持无人能及;这或许解释了他何以超越卧龙生、司马翎,成为台湾武坛的至尊,至终与香江的“武林盟主”金庸分庭抗礼。只是这些文章并不是有钱、有气魄就能搜集起来的,它们大多散佚在报章杂志上,像是被风吹开来的羽毛,你必须从各种脚印和风声循线找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的隔阂,彼岸的有心人不容易进行爬梳和修复,必须仰赖本地的研究者;可在台湾又有谁会那么“无聊”,放着现成的小说不做,转而搜集散佚的文章,甚至还煞有其事地加以考究、校对呢?相对于如日中天的金庸,“古龙”已经是一个冷门领域,而你还挑了冷门中的冷门,简直岂有此理。但这个世界凑巧是由“岂有此理”构成的。正因为冷门,所以成就了独门生意;当你找出门道,在这门生意里摆出琳琅满目的货色,你不来编古龙文集,谁来编古龙文集?三2009年以前,国内至少已经存在三家正规的古龙文集,它们是香港的《不是集》(玉郎1985)、天津的《谁来跟我干杯》(百花文艺2002)以及台北的《谁来跟我干杯》(风云时代2008)。尽管在古龙过世(1985)后不久,台北的《大追击》双周刊数度打出《葫芦与剑》的广告,后来却不见下文,因此《不是集》可以视为古龙的第一个文集。除了收录十余篇的古龙墨宝外,《不是集》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民生报》上的专栏《不是集》大部分的文章;第二,《民生报》上的专栏《台北的小吃》;第三,《大追击》上的专辑《天母夜谈——侠客行》十一篇,其中半数拆解自《不唱悲歌》一文。遗憾的是,这本《不是集》的问题可真不少,除了局限于1980年以后的短文,排序也没能按着年份的先后。进一步检验,更发现其中充斥大量的错讹:“客人”成了“各人”,“久负盛名的西点铺”成了“六勇战名的昼点铺”,“换上华服”成了“上白碧华殿”,“蹭球”成了“赠球”,闽南语“呒宰羊”也成了“呒牵羊”——牵羊虽然比宰羊温柔,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而“六勇战名”这类不知所云的火星文,更暴露出香港编辑对于台湾的陌生和隔阂。然而时空背景是这样的:第一,在作者过世的第一时间,玉郎出版社便匆匆推出这套纪念文集;第二,古龙自己太晚意识到“辑录”的重要,他那疏狂的生活态度,也不可能提供完整的篇数。这解释了收录的篇数何以偏低,错讹何以多如牛毛,而排序又何以未尽情理。所以从正面来看,《不是集》毕竟保留了相当的文字,功不可没。至于其他两个文集呢?据陈晓林社长表示,百花文艺的《谁来跟我干杯》,文章是从他们这里给出去的。因此百花文艺和风云时代,说起来就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只不过孰先孰后而已。可细细想来,毕竟是有一些不同的:第一,百花文艺早六年出版,又是被动接受稿源,其中的不完美可想而知;第二,作为受众广大的简体版本,前者见证了彼岸对于一代奇才的仰慕,是后者无法相提并论的;第三,就篇数而言,两家都在《不是集》的基础上,加入了十来篇散文,而“先发后至”的风云时代进一步整理出“追梦篇”、“煮酒篇”和“论剑篇”三大区块,另外还附录了“短刀篇”(包括短篇小说《赌局》、《狼牙》及序文《高手》),越发丰富。唯客观看来,“干杯”的规模仍然有限,表面上收录了四五十篇,里头却有两篇长文拆成若干篇短文的古怪现象,因此实际篇数还要打个折扣。连陈社长自己也承认,把小说“短刀篇”也收进来,纯粹是为了增加厚度。再者,《不是集》的多数错讹,原原本本都被继承下来了。这说明了文章的散佚、原貌的剥蚀有多么严重,而展开新编文集的旅程,又是多么刻不容缓。四天时、地利、人和。我对古龙散文的关注,很快地便在2009年得到回馈。夏秋之际,陈晓林社长听说有人收罗了大量的古龙文章,篇数远远超过《谁来跟我干杯》,于是透过林保淳先生而联络上我,希望能重编一本文集,当下我一口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也是古龙生前亲近的友人,如今又和第二代维持良好的关系,协助著作权管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绝对希望这些文章能成为“主流”,因为它们并不是我的,而是古龙的,以及热爱古龙的朋友们的。不管他们是在哪里,他们有权利知道,浪子古龙令人惊艳的散文成就,一点不在梁羽生和金庸之下。只是新文集一出,那些库存的2008年文集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可是为着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一种情谊,陈社长到底还是咬牙做了。这也许就是古龙的朋友,和不是古龙朋友的微妙差距。五有很多商品,卖点“犀利”与否决定于独特性和服务质量。本文集拥有四大独门卖点:一、收录并编年的文章超过一百二十篇(遗憾的是,年少时以其他笔名发表的文章难以确认,没有包括在内);二、经过大量调阅报纸及期刊,收罗各种刊本,进行经年累月的校稿及版本比对,从而保证了文章的原貌及正确性;三、普遍而详尽的批注,针对文章背景及人名、地名等词汇加以说明,系联起古龙的思路及人生,并且考虑到读者的地域差异;四、附录了珍贵的早期翻译、文艺小说及编者的《古龙小传》、《古龙大事记》、《古龙散文年表》和《新编古龙武侠小说年表》。实例就不一一铺陈了,请从阅读中自行体会。我不敢说完美无缺,但我知道你们会享受这一场盛宴。新婚的古龙在《盛宴之余》中喜气洋洋地说:“三月十日,一定是个吉日,诸事皆宜,尤其宴客。我的运气一定也特别好,所以才会机缘巧合,参加了那一次难得的盛宴。”同年春天,《白玉老虎》的开篇也提及新婚:“三月二十七日,大吉。诸事皆宜。”但享受这一场文字盛宴,不需要吉日也不需要春天;你读的这日子便是吉日,身处寒冬也是盛放的春天。现在只再介绍一点古龙散文的发展历程,让读者有一点基本的概念。根据龚鹏程先生《人在江湖》中的访谈,古龙在中学的时候先写新诗,然后写散文,最后才跨足小说这个领域。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古龙将近三十岁时,文章已经写得非常好了。但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是古龙散文的辉煌岁月,非但篇数激增,更不时推出气势磅礴的伟论。这段璀璨的日子可以称为“大成”时期,这是因为古龙在香港《大成》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而且经常和梁实秋、唐鲁孙等散文名家并列。抒情短文如《城里城外》、《朋友》,浩荡长篇如《关于武侠》、《我不教人写武侠小说,我不敢》,都是至情至性的好文字。虽然如此,最为人熟知的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五年。粗估篇目有八十篇左右,将近采集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过半是《民生报》上的《不是集》和《台北的小吃》这两个专栏(所以在我的编排中,也特别把这两个专栏给独立出来)。这些晚期小品开出了空灵的花朵,却也见证了创造力的凋零。最明显的,就是复制旧文的习气愈演愈烈,有些整篇移植,有些一石五六七八鸟,把一栋老房子拆成几间新房出售,不复英雄豪杰的叱咤沙场。这种盛衰变化,实在是生命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任何青山都遮留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江水东流而去。六陈社长嘱咐我写下这篇序文。由于现实生活中我是个忙碌的上班族,又因为性格中带有一点吹毛求疵,所以足足拖了大半年,才从牙膏中挤出一点灵感,并且把它涂抹均匀。这是我在文章的最后,必须请求陈社长和编辑们谅解的。有谅解当然也有感谢。我要谢谢程维钧、杨洪勇和于鹏诸位先生,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有几篇文章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出土的;杨先生甚至还提供了玉郎本《不是集》的复印件,让我分析比对。谢谢我的大学同窗周晏生。谢谢林保淳先生几次的长谈。谢谢古龙武侠论坛的战友。谢谢热血古龙的朋友们。谢谢旧雨楼的诸位先进。古龙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不可遗漏的,自然是我亲爱的妻子。一位能忍受书房中满载数千本武侠小说的妻子,那一定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值得她的丈夫大吹法螺,吹嘘她河东的怒吼是多么温柔而可爱。2010年冬于台北板桥,2011年春修订代序念古龙倪匡古龙去了。感觉上,像是少了一半,真正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少了一半,自此之后,和谁喝酒有那么痛快,和谁纵笑有那么尽兴,和谁谈心有那么多情?为他写了“讣告”!“我们的好朋友古龙,在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傍晚,离开尘世,返回本来,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以他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姿多彩的英雄人物的综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他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不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则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下过那么多好看之极的小说。“未能免俗,为他的遗体举行一个他会喜欢的葬礼。“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请大家来参加。”这样的讣告,很特别,是不是?但古龙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之极的人,应该十分适宜的。关于古龙,以后自然要写许多许多,但那自然也要在失去了一半的大创伤不再滴血的时候,现在,怎么写呢?只好这样子了。唉,古龙!古龙!附注:传统一点的悼挽方式,是应该有一副挽联的:近五十年人间率性纵情惬意江湖不枉此一生将三百本小说千变万化载藉浩瀚当可传千秋代序小忆古龙倪匡昨日提到挂在“西苑”的古龙书法,事实上是古龙写的字而已,谈不上“书法”的。他喜欢写的是他小说中的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西苑的那幅却不是,比较罕见。由于他出名,所以也很有趣味。那张相片,摄于一九六七年,台北的一家小照相馆,一胖一瘦,他在相片背面题字,还有“兄瘦如竹”等句。那次,进那小照相馆的目的,起初并不是照相,而是想去问一下,如何可以替光滑的东西拍照而不反光。那位摄影师说有办法,但又神秘兮兮吞吞吐吐不肯说,仿佛那是天大的秘密,古龙和我反应相同,都觉得十分滑稽可笑,大笑了一场,忽然兴起,就拍照留念。那年,古龙二十九岁。他那时已写出了《绝代双骄》,小鱼儿这个人物,到如今还是武侠小说中的热门人物。他写《绝代双骄》是一九六五年,二十七岁。而在《绝代双骄》之前,他已经写了很多很多。他一生究竟写了多少部小说,虽然一直有人在统计,可是却很难统计齐全,原因是:实在太多了,形容多,有“不可胜数”之说,他小说之多,就是不可胜数。时间过得快,三四十年的事情,回想起来,好像很近,而他去世,也超过二十年了。几个月前,我和他的大儿子在香港见面。他大儿子高大粗壮,是一位警官,擅武术(跆拳道、柔道),曾得过两次世界警消运动会的冠军,但不写小说。而古龙,是只写小说,而不懂武术。不过他虽然不懂武术,却很懂打架之道:凭一股勇气,他说输赢决定在勇气。他将他的这种说法写在小说中,将武侠小说的气氛紧逼出来,渲染十分成功。实际上是否如此?见过他大喝一声,冲向好几个人,那好几个人落荒而逃,的确,是靠勇气的。代序古龙,再现江湖陈晓林“别人愈不了解他,他愈痛苦,酒喝得也愈多。他的酒喝得愈多,做出来的事也就更怪异,别人也就更不了解他了。”这是古龙在他的《楚留香新传》的开场白中,用来说明他笔下那位嗜酒如命的人物胡铁花的一段话。在古龙终于因酗酒伤肝而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人们或许将会发现,这段话其实是他内心深处的自白和自剖。在他生前,古龙为中国、新、马各地的武侠小说读者,制造了不少英雄偶像,提供了不少消闲趣味。自从他的《流星•蝴蝶•剑》改编电影大为卖座之后,古龙式的武侠影片曾经盛极一时,港版“楚留香”在电视连续剧上的成功,将古龙笔下的人物和情节带入了极多家庭,更使人们以为古龙已是名利双收的作家,应该志得意满了。其实,古龙一直解不开他内心的困结。他那不足为外人道的童年身世,他与自己亲长之间的情怨纠葛,他与异性之间数不完的离合悲欢,他那已经天各一方的妻儿骨肉,他那永不餍足的欲望追逐……仿佛形成了一个交互加强的“业障轮回”,使他的心情永远不得安宁。于是,他狂热地歌颂友情的可贵,他执著地沉酣于醇酒的世界,试图借由友朋环绕的热闹,与酒酣耳热的快感,来纾解他内心的压力。不幸的是,了解他的朋友不能一直恭维他这种生活方式,不了解他的朋友只有使他更加痛苦;而酒,终究无情地吞噬了他的健康,甚至夺去了他的生命。但古龙不愧是一个自我要求极端严格的作者,他不断在尝试突破既有的模式,追求风格的变化,攀登更高的境界。他一直认为:尽管他的作品已在影剧圈中受到肯定,但他的根底仍在小说本身。他将写作武侠小说,视为他的终身志业,所以他不但要求自己“敬业”,而且自觉要做到“乐业”的地步。不断地追求风格的变化,毕竟不是容易达成的事情。虽然古龙已为武侠小说开创了不少新的技法和导向,甚至已成为金庸之外最受各界瞩目的武侠作家,然而,他仍永不止息地经营他那“新派武侠”的进一步突破与精炼。就这一点而言,古龙的写作精神是极值得有心人士推重的。当然,他因自我要求过高,或突破成绩不如理想时,所感受到的苦闷,也增加了他内心本已负荷过重的压力。古龙早期的作品如《苍穹神剑》、《飘香剑雨》等,文字典雅、情思曲折,但布局与情节尚不够紧凑生动,到了他二十三岁起写出一连串新意盎然的作品时,已俨然有“文艺武侠”的意趣。三十岁到四十岁是他写作的全盛时期,从《武林外史》开始,古龙在人物刻画与结构铺展上,渐入佳境,《楚留香》、《陆小凤》两个系列,风格明朗、造型突出,《七种武器》自成单元,却又互为呼应。到了《多情剑客无情剑》推出时,古龙的写作技巧已充分成熟,阳刚而利落的文字魅力,加上逼真而感性的气氛烘染,为武侠小说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后期的古龙,则因急于突破自己甫才建立的风格,所以在作品上的表现并不稳定,虽然仍是屡有佳构,但试验失败的作品也不鲜见。不过,他在如《大地飞鹰》、《离别钩》、《英雄无泪》等新作中所表现的气势与巧思,确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创意,非他自己全盛时期的作品可比。从今而后,这种“古龙式”的、阳刚而又具诗意之美的武侠小说,恐将成为绝响了。人们公认古龙是继金庸之后,为武侠小说缔造高潮的天才作者。据我个人所知,金庸对古龙的作品也很推重,甚至早在古龙声名尚未鹊起之际,金庸即认为古龙作品的过人之处,早晚有一天会获得读者的赏识。然而,即使在古龙的全盛时期,他的《天涯•明月•刀》居然还曾在报纸连载时遭到“腰斩”,可见人们对于接受新的技法与新的风格,总落在创作者本人的后面,这恐怕也正是古龙内心极不平静的另一个原因。如今,古龙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再需要忍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痛苦。一个公平的论断似乎应该是:他这个人虽然不免引起争议,他的作品却自有不容否认的地位与价值——至少,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扩而言之,在现代华人文学创作的领域里。而或许,他那浓得化不开的内心矛盾,与他那永不止息的自我突破,正是使他的作品具有魅力的真正原因所在。这些年来,作为他生前煮酒论剑的忘年知交之一,我心中一直想念着他。我认为,古龙的作品光焰万丈,其中至少有三十部必将成为天下后世传诵的名篇,固不止在武侠文学的范围内获得高度评价而已。而古龙对我个人种种相知相惜的情谊,至今忆来,犹自激动胸臆。这些年来,经过几番波折,他离散于外的三个亲生儿子终于互相认同,并在我的安排下,一起到他坟前拈香祭父。他的作品在海峡两岸都有了精编的版本;最近,本土有文学研究者以“古龙作品的转型创新”为博士论文题目,我还以口试委员身份参与了该论文的评考,见证了古龙作品登上严肃学术殿堂的此一里程碑。同时,我也主编了由诸名家导读、以名画配衬的《古龙精品集》,已出版四十册,预计共达六十余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古龙与我首次喝酒畅叙时朗吟的李白七绝,他背诵了前两句,见我能立即续诵,遂立即倾盖如故,引为知音。现在,我为他编这本文集,即定名为《谁来跟我干杯》,以纪念当时意气相投、举杯相祝的情景。恍惚中,古龙又来到了眼前。蓦然回首,古龙走后的浩浩江湖,可真是寂寞如雪啊!原《谁来跟我干杯》序2008年7月

内容概要

  一代武侠大师古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重酒、重色而亦重友情。
  不惑之年染上肝病,屡次进出医院;
  四十八岁时更因负债累累,刻意酗酒而暴卒。
  他的生命宛如流星划过天际,留下刹那的永恒;
  但他阴郁和爽朗、多情和绝情、绝不低头和自暴自弃的极端性格,至今仍难以盖棺论定。
  本书收集了古龙亲笔的随笔,札记。
  是最全的古龙文集,也是收藏古龙作品的最佳选

作者简介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他在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七十多部精彩绝伦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陈舜仪(1976—),出生于台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古龙武侠论坛”版主及“热血古龙论坛”版主,现为自由撰稿人。

书籍目录

古龙手迹(十三幅)
前言:盛宴之余
  —— 新编《古龙散文全集》的一点感言 陈舜仪
代序:念古龙 倪匡
代序:小忆古龙 倪匡
代序:古龙,再现江湖 陈晓林
壹多少往事
新岁献辞
朋友
城里城外
吃客
台北奇侠传(之一)
台北奇侠传(之二):牛哥的『三奇』
写当年武坛风云人物于酒后:其一 王度庐
写当年武坛风云人物于酒后:其二 郑证因
从『因病断稿』说起
写给创作
谈谈『意境』
盛宴之余
一点『异』见
另一种美
  —— 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多少往事
红灯绿酒
却让幽兰枯萎
繁华一梦
人在江湖
转变与成型
酒界转生
谁来跟我干杯?
谁来跟我干杯?(加长版)
贰台北的小吃
台北的小吃
吃胆与口福
唐矮子牛肉面
有关牛肉面种种(之一)
有关牛肉面种种(之二)
再说牛肉面
老董与小而大
关于牛肉
欣福与幸福
关于排骨面(一)
关于排骨面(二)
淞园食府
秀兰与东林
武昌街上(一):味噌汤与咖厘饭
武昌街上(二):排骨大王
武昌街上(三):鸭肉扁
武昌街上(四):牛杂大王
叁古龙的武侠世界
关于『陆小凤』
关于『小李飞刀』
看《小李飞刀》第一集
楚留香这个人
武侠小说的创作与批评
此『茶』难喝 —— 小说武侠小说
制片?制骗? —— 且说武侠电影
为我们的『摇篮』,齐来饮一杯
小说武侠小说
关于『武侠』
『武侠』与『女性』
『武侠』中的『女性』
我不教人写武侠小说,我不敢
我也是江湖人
杂文与武侠
另外一个世界
  —— 还是有关武侠
一些问题,一些回答
肆不是集
写在《不是集》之前 (序)
不是回信
不是悲观
不是劝告
不是没有
不是刀锋
不是珍贵
不是相聚
不是忘记
不是离别
不是爱情
不是悲哀
不是朋友
不是就是
不是不是
不是自由
不是祝福
不是不幸
不是音乐
不是东西
不是不幸(其二)
不是幸福
不是派头
不是围城
不是双锋
不是张彻
不是玫瑰
不是感慨
不是不说
不是推荐
  —— 谈舞台人生与人生舞台
不是不能
伍序与跋及其他
《游侠录》古龙附言
《剑玄录》更名启事
《铁血传奇》前言
写在《红尘白刃》前
《铁胆大侠魂》前言
写在《萧十一郎》之后
说说武侠小说(《欢乐英雄》代序)
谈谈『新』与『变』(《大人物》代序)
《风云第一刀》后记
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
《血鹦鹉》代序
楔子 —— 写在《江湖人》之前
从《绝代双骄》到《江湖人》的一点感想
《白玉老虎》上部后记
作者声明
不唱悲歌 —— 少年十五二十时
《凤舞九天》前言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
  —— 我为何改写《铁血大旗》
关于『楚留香』(《新月传奇》序)
写在《剑胆星魂》之前
关于飞刀(《飞刀,又见飞刀》序)
风铃·马蹄·刀 —— 写在《风铃中的刀声》之前
《陆小凤与西门吹雪》前言(《剑神一笑》序)
《陆小凤与西门吹雪》注
《陆小凤与西门吹雪》小启
古龙小启
小启
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午夜兰花》序)
枪手·手枪(代序)
《短刀集》前言
高手(《猎鹰》序)
铜钱的两面(《群狐》序)
财神与短刀(代序)
《剑气满天花满楼》序
写在大武侠时代之前(代序)
《紫烟》前言
《边城刀声》序
陆古龙的处女作译作及其他
陆古龙的处女作译作及其他
从北国到南国
翻译小说:神秘的贷款
公鹅
林肯的遗物
世界珍闻
除疤新药
盘尼西林克星
星有多重
柒附录
古龙小传
古龙大事记
古龙散文年表
新编古龙武侠小说年表
补充说明
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1.一个人如果不能了解另一个人,最大的原因,只因为他根本不愿去了解。2.以前一看见古龙能喝酒就害怕,更怕被他灌醉,简直不敢找他吃饭,现在他不喝了,找他吃饭好像也变得没意思了。3.对于人的分类法,还有一种——一种是“是人的人”,一种是“不是人的人”。只不过最重要的一点通常都被人忽略了。——这个世界上常常会有一些人把另外一些人看成“不是人的人”,其实真正“不是人的人”,却是他们自己。4.吃得是福。能吃的人不但自己有了口福,别人看着他开怀大嚼,吃得痛快淋漓,也会觉得过瘾之至。5.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江湖人存在,也永远有这种悲哀。但是他们那种守然诺、重信义、锄强扶弱、永不妥协,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的精神,也永远随着他们的悲哀存在。6.稿子当前,你只有写。尤其是写长篇连载,少写一天都不行,就算别人不说你,你自己心里也好像犯了罪一样,时时刻刻都恨不得一头撞死。有一次潘垒告诉我,有一次报馆催稿,他写不出,这位纵横港台影艺文坛的名作家与名导演,居然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7.有一阵子我写稿如乌龟,每天急得满地乱爬也没用,倪匡问我:“你最近为什么写不出稿?”“因为我心情不好。”我说。“你为什么心情不好?”“因为我写不出稿。”这个笑话绝不是笑话,只有以写作为生写了三十年的人,才明白其中的痛苦。8.因为只有酒才能使人忘记一些不该去想的事,而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要去想一些他们不该去想的事。除了“死”只外,只有酒才能让人忘记这些事。——死,多么珍贵,只有一次,绝无两次。9.有时候你忽然和一个人分手了,你们本来不想分手的,可是忽然就分手了,好像根本没有什么事,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已经到了分手的时候。10.女人宁可她的男朋友去死,也不愿他去交别的女朋友。11.你说我不是人,我也高兴得要死,因为说我不是人的人,通常是个女人,而且爱我爱得要命。12.我们只希望看王羽的情感流露出来,并不希望看他的“肠子”流出来,假如武侠电影能将气氛制造得更感人,故事推动得更紧凑,主题刻画得更严正。我相信它一定会有更多的观众。13.丘吉尔二战期间的英国首相,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个伟人,也是个很乐观的人,他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不幸的遭遇,常能使人逃避更大的不幸。”只要你能抱着这种看法,生命中就没有什么事能打击你了。失败虽然不好,但成功却往往是从失败中得来的。14.无论写哪种小说,都要写得有血有肉,但却绝不是那种被剑刺出来的血,被刀割下来的肉,更不是那种“血肉横飞”、“血肉模糊”的血肉。我说的血肉,是活生生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说的血,是热血,就算要流出来,也要流得有价值。铁中棠、李寻欢、郭大路……都不是喜欢流血的人。但是他们宁可自己流血,也不愿别人为他们流泪。他们的满腔热血,随时都可以为别人流出来,只要他们认为他们做的事有价值。他们随时可以为了他们真心所爱的人而牺牲自己。他们的心里只有爱,没有仇恨。这是我写过的人物中,我自己最喜欢的三个人。但他们是人,不是神。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江湖人存在,也永远有这种悲哀。但是他们那种守然诺、重信义、锄强扶弱、永不妥协,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的精神,也永远随着他们的悲哀存在。15.稿子当前,你只有写。尤其是写长篇连载,少写一天都不行,就算别人不说你,你自己心里也好像犯了罪一样,时时刻刻都恨不得一头撞死。有一次潘垒告诉我,有一次报馆催稿,他写不出,这位纵横港台影艺文坛的名作家与名导演,居然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16.有时候我也会想,在我那一阵终日忙着去灌溉野生的蔷薇时,是不是也曾有幽兰为我枯萎?17.人在江湖,固然是身难由己,其实人不在江湖,又何尝能够由得自己呢?如果一时觉得闷气,就放歌纵饮,唯有令亲者痛,仇者快。18.厌倦江湖,自甘寂寞夜深人静,举杯邀饮“谁来跟我干杯?”那时候总是有一个人会说:“我。”19.每种刀都是刀,每种刀用力被掷飞出去之后,都是致命的武器。可是“飞刀”只有一种。——我的意思当然是说“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的那种飞刀。20.问:她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孩子?居然能够得到古大侠的青睐原文误作“睬”。答:女孩子?我几时说过他们是女孩子?问:不是女孩子?丁情、申碎梅,这么绮丽的名字,难道不是女孩子?答:我的名字叫古龙,难道我就是一条龙?名字是名字,人是人,完全是两回事,叫李聪明的人,也许偏是个笨蛋,叫赵美丽的人,也许丑得可以把人从半夜吓醒。

后记

毫无疑问,古龙为台湾的首席武侠名家,但他的历史地位不仅如此,更继平江不肖生(上海)、还珠楼主(天津)和金庸(香港)而为华语武侠文坛的第四代领袖,完成了武侠小说的现代化转型。评论家胡正群以为“古龙之前无新派”,另一名宿叶洪生则称他是“新派掌门人”,可见此人的独特性及影响力。古龙的本名是熊耀华(1938-1985),籍贯是江西南昌。他的幼年生活扑朔迷离,连出生地都有香港和上海两种说法。比较确定的是,六七岁时他曾住在汉口,后来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时间,十三岁时才举家迁往台湾。学历方面,先后就读于台湾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成功中学,并自淡江英语专科学校夜间部英语科肄业。在校期间他可以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写了一些新诗和散文,也取了固定的笔名“古龙”。十七岁时父母离异,他愤而逃家出走,混迹于四海帮,展开了传奇般的人生新页。为了糊口,他曾在出版社担任抄写工作,也曾在美军顾问团管理图书,偶尔代笔武侠小说。1960年时,古龙正式出道,以武侠作家为专职。未及十年,他便隐然有凌驾于卧龙生之上的态势。自1976年起,由于影视改编的推波助澜,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与武林霸主金庸并称至今。在古龙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瑰丽多奇、灵气流转的文笔,出人意料的情节,不拘中外的思想文化,以及对人性的洞悉和展示。重要作品如《武林外史》、《绝代双骄》、《楚留香》系列、《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大人物》、《边城浪子》、《七种武器》系列、《陆小凤》系列、《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圆月•弯刀》、《碧血洗银枪》和《英雄无泪》。小说被改编为两百五十部以上的电影、七十部以上的电视剧,堪称武侠影视史上最耀眼的原著作者;自身亦曾担任编剧、导演、制作,并创办宝龙、群龙影业公司。他的父亲熊飞(熊鹏声)曾经在国民政府中担任公职,到了台湾以后一度从商,经营大勤棉纺厂,并以笔名“东方客”写武侠小说。中年时突然抛弃家庭,长子古龙愤而断绝父子关系,自称上将熊式辉之子。1960年代,熊飞受知于政治家高玉树而重返公门;晚年自东吴大学退休,罹患帕金森症,与长子于病床上相逢。母亲郭新绮早逝。大妹熊小云远嫁夏威夷,经营珠宝生意,与古龙较为亲近。另有二妹熊小燕、三妹熊小毛(改名熊懿)。弟名熊小华(改名熊国华),自幼过继他人。由于破碎的家庭背景和坎坷的年少过往,古龙的感情世界复杂而缺乏定性,复制了父亲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先是与郑月霞(莉莉)同居十年,生子郑小龙(1967-)。其间仍与千代子(日籍)等多名女友交往,并曾夺结拜兄长卧龙生之所爱,相偕隐居于基隆。其后与叶雪(安娜)生子叶怡宽(张怡宽,1973-),离弃郑月霞母子。一年后又离弃叶雪母子,与梅宝珠结婚,生子熊正达(1977-)。因风流韵事不断,五年后梅宝珠携子改嫁。最后的枕边人是于秀玲。因情思敏感而善于寂寞,古龙重酒、重色而亦重友情。倪匡为友人中最亲昵的一位,牛哥夫妇则视如兄姐。因性好挥霍而不善理财,早年多寄食于异姓兄长家中。邹郎《来似清风去似烟》:“他经常居无寻址,几乎常以诸葛青云、卧龙生、费蒙、我的家为家。”声誉鹊起后,依然千金散尽还复来,复来之后又散尽,与友人豪饮争杯,而逐渐疏远故旧。不惑之年染上肝病,屡次进出医院;四十八岁时更因负债累累,刻意酗酒而暴卒。他的生命宛如流星划过天际,留下刹那的永恒;但他阴郁和爽朗、多情和绝情、绝不低头和自暴自弃的极端性格,至今仍难以盖棺论定。

编辑推荐

《笑红尘》为武侠宗师古龙的绝世遗笔,一部古龙书写自己的作品。李寻欢,楚香帅,小鱼儿,萧十一郎,沈浪……这些人,对于喜欢武侠的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我们,很多人,都是看着古龙的小说,或是由他小说翻拍的电视剧长大的。古龙作为一代传奇武侠宗师,他的作品《小李飞刀》《楚留香》《绝代双骄》等被世人熟知,曾掀起了一代武侠热潮,作品多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广为流传,是武侠经典。《笑红尘》是古龙的绝世遗笔,古龙写自己生活的随笔,体现的是这位武侠宗师的人文情怀,让读者了解生活中的古龙,是古龙真正书写自己的作品。中国大陆首次出版。古龙的随笔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市场上没有一本同类书可以抗衡。史上最全、唯一注释的古龙文集。有从未在大陆出版过的珍贵资料,内容丰富,注解详细,是收藏古龙作品的必然之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笑红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9条)

 
 

  •   古龙作为一代传奇武侠宗师,他的作品《小李飞刀》《楚留香》《绝代双骄》等被世人熟知,掀起了一代武侠热潮,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之后更是广为流传,成为武侠经典。
    大家尊称古龙为一代武侠宗师,读者们对这位武侠传奇的生平也很感兴趣。
    本书是古龙的绝世遗笔,古龙写自己生活的随笔,体现的是这位武侠宗师的人文情怀,让读者了解生活中的古龙,是古龙真正书写自己的作品。
  •   本书是古龙散文和评论文章的结集,但是,你不能单纯的把古龙当做一个散文家去看待,无法绕开古龙在武侠小说历史上的地位去进行评述。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快一个星期,因为……开头真的很令人捉急,我指的是第一部分多少往事和第二部分台北的小吃,当时真的是看的想弃书。因为多少往事里古龙谈到的很多朋友,现在早已被雨打风吹去,我都不知道他是搞毛的,我看他的八卦有意思嘛?第二部分台北的小吃,其实大家以前早都讨论过金庸懂食,古龙善饮,看金庸在小说里展现的对饮食文化的巧思,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比如说段誉在“琴韵小筑”中品尝到的阿朱和阿碧的清雅小吃,再比如黄蓉做给洪七公的什么“玉笛谁家听落梅”、“二十四桥明月夜”、“好逑汤”等等,更是令人食指大动。相比起来古龙就朴实的多,基本上就是烧鸡配馒头,不过早年间逃课的时候看《七种武器》之霸王枪里丁喜和王大小姐在老山东的小店里吃的“白白的,热气腾腾的馒头加卤鸡”着实还是诱惑了我,不过当我饱暖之时,再看古龙笔下的台北小吃,还是馒头加卤鸡那个路数,就确实不够吸引了。
      
      所以,建议所有翻开本书的筒子,从第三部分古龙的武侠世界开始阅读,那么你的观感会完全不同!
      
      吐槽完毕,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大家都知道,古龙这一生活的都非常随性,不但生活中如此,对待他的作品,也是如此。不然也不会栽培一个拼凑抄袭他文章的丁情了。在他看来,朋友美酒佳人才是最重要的,情义比什么都重要。至于他的小说和其他文章,不过是拿来换酒作乐的“五花马、千金裘”罢了,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在他生前,他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酒后信笔写的几千字的豆腐块文章,几十年后居然有有心人翻遍故纸堆给一一搜罗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相比起来,胡适就有觉悟多了,他早知道作为一个名人根本毫无隐私可言(当然也可能是受到了徐志摩死后日记争夺战的启发),所以他很清楚在日记里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当然这种谨慎对我们读者不是什么好事——人前人后都是大师样,木有意思啊!金庸大概也是这个路数的。
      
      所以这么一比,我就能原谅古龙在这个散文集里屡屡抄袭自己的语句(大概是自己也觉得很得意吧),同一个段子都引用好几次的行为。因为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袒露在所有人的面前了。昨天跟一个损友讨论起古龙,他就说,很喜欢古龙这个人,但是创作生涯后期有些粗制滥造找人捉刀的文,真是不忍卒读。他说:“其实我读古龙,每次想到丫写书完全是为了喝酒,泡妞。就释然了。”所以,明知道这是一本换酒文的合集,还要跳脚大骂古龙不厚道,这就说不过去了。看这本书,是需要去芜存菁的,精华就在第三和第五部分,不是古龙死忠粉,仅仅想了解他创作思想和武侠观的人,请看这两部分就好。
      
      昨天和损友谈古龙,他认为要是古龙生在这个时代,在起点上都没人买他的VIP,因为他只有个意境可读了。当年金庸和古龙可以并提,现在金庸还值得一读再读,可是古龙却似乎落后于时代了。他这么说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当年葛红兵对于巴金的攻击(注意,是攻击不是抨击),他说巴金的文字不忍卒读,而且公然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朗读他故意选取的巴金书中的段落博人一笑,似乎他这么做就可以证明巴金不是大师了。当然如果普通读者搞不清文学价值和文学史价值的话,还情有可原,而作为文艺学教授的葛红兵还发出这样的谬论,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什么是文学价值?可以简而言之说是写得好,很好看,经得起时代变迁的考验,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比如《红楼梦》《罪与罚》《约翰·克里斯多夫》之类的名著。什么是文学史价值?就复杂一些,具有文学史价值的作品或许没有流芳百世,在现在看来可能已经没有较强的现实性,但是在当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启迪民智,开创了一个写作时代或者一种写作手法的作品,都是具有文学史价值的。比如胡适的《尝试集》,现在看来技巧稚嫩,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开新诗创作之先河。没有他,可能就没有之后的戴望舒徐志摩等人。所以今天看来,也是具有文学史价值的作品。而鲁迅的《呐喊》,开创了白话文小说写作的范例,由于鲁迅本人的牛逼性,所以《呐喊》不仅有文学史价值,同样兼顾了文学价值,现在读来也仍然是振聋发聩的好文。所以,就最低的标准来说,
      
      古龙的作品也是具有文学史价值的,至于能否兼顾文学价值成为武侠小说史上绕不开的辉煌巨制,我们大可交由时间去考验。古龙对于武侠小说的贡献,不可谓不多。实际上,古龙和金庸,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伟人。武侠小说绝不是平空冒出来的新鲜事物。古龙在书中就详细梳理了武侠小说的发展变化和困局。近现代的武侠小说,接《七侠五义》之余威,从平江不肖生到还珠楼主乃是一变,武侠小说模式基本成型;到了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始又一变,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到了金庸,武侠小说被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文字的组织与文章的结构上均不输纯文学作品,成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但是武侠小说的发展困局也由此开始,那就是大家都开始走入了金庸模式,总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经历了多番匪夷所思的奇遇成长为一代大侠,中间还收获了很多缠绵悱恻的爱情的故事。
      
      所以对于古龙来说,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求新求变。损友说最受不了的主要是两点:“1.一开场主角就是大侠啦,就是很牛逼的人了……这不能忍啊。2.所有的pk场面,全是,“全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然后他知道只有他能击中,因为只有他,才能击中,之类的。小李飞刀开场就是全世界最快的刀。三少爷的剑开场三少爷就是全世界最牛逼的剑客……全书从头到尾写,他,不能输,只能死,因为他是最强的剑客,最强的剑客,只能死,不能输。这话至少反复说了10几遍啊……我都看哭了。”面对他的吐槽,开始我真是想跟他一起哭,因为我以前也是先看金庸,后看古龙,也经历过这种看的想吐血的时候,可是,当结合了当时武侠小说发展的情景,再来看古龙的小说,你就会发现,他的设定,其实都是反武侠,或者说反金庸模式的。所以当年《天涯·明月·刀》在连载时被腰斩,也是因为,我们熟悉了传统的武侠小说模式,对于古龙的创新不能接受。
      
      其实古龙自己看的很清楚,如果要他按照金庸的模式去写,他也并非不能,早期作品都能看出端倪,但是他更知道的是,当年金庸模仿梁羽生写的《书剑恩仇录》,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每个作家都有他的时代赋予的时代责任,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说到这里,不免哀叹,如果古龙少一些随性,他的革新未必不能成功,可是他就是那么随性,有那么多的计划,正因为如此,他才是古龙。他是一个喜欢读外文小说的人,早年间也有很多译作问世。而且他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初版)里看到,周仲英之幼子为了一架望远镜不慎透露出文泰来等人藏身之处,被震怒的周仲英打死的情节,实际上是化用了梅里美的一篇小说中的情节。(再版时已经改掉了这个情节,不知是否是因为古龙点出之故。)但是由于高超的写作功底将这个故事已经很完美的融合在历史大背景之下了。
  •   1,武侠宗师古龙的绝世遗笔,2,中国大陆首次出版。3,史上最全,唯一注释的古龙文集。有从未在大陆出版过的珍贵资料,是收藏古龙作品的必然之选。
  •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古龙的绝世遗笔,首次大陆出版,寻觅生活中真正的古龙,细品武侠宗师背后的人文情怀
  •   《笑红尘》一书是古龙先生迄今为止收录作品最全的随笔集,共计收录杂文、散文随笔一百二十余篇,并配有珍贵手迹十三副,对“古龙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稀罕物。

    古龙一生充满悲情和戏剧色彩,用“侠骨柔情”来形容他的人生经历是再合适不过:他侠肝义胆,豪情仗义;他嗜酒如命,重情恋色;他乐观进取,泰然处之。不管外人怎么评价,他都依旧我行我素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虽英年早逝,却已笑看红尘。这种“真性情”的人生体验,在《笑红尘》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透过此书,我看到的是一个淡然、闲适、洒脱、孤独的侠客,半醉半醒,自说自话。尽管文章多半短小精悍,但是人生哲理、情感体验却已娓娓道来。更为可贵的是,尽管古龙是一个悲情人物,但是字里行间你都看不到文人身上的半点迂腐气,有的只是对快乐一刻也未停歇的苦苦追求,以及对生命酣畅淋漓的体悟与表达。这种乐观进取的自信和豁达更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却是古龙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谈及友情爱情时的刻骨铭心,还是谈及台北美食时的闲情雅致,抑或是对良辰美酒的情有独钟以及为武侠小说正名时的“喋喋不休”,古龙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文章展示他颇具风情的另一面形象。平心而论,比起古龙在武侠小说中所刻画的侠客形象,我更喜欢现实生活中别样的古龙。始终觉得,一个人只有活出了真性情,敢想敢做,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英雄。过多的粉饰与遮蔽,只会造就一个个干瘪的皮囊,那样的人生经历充其量不过是在这个世界上得过且过地生存,而不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幸福快乐地享受各种生命体验。

    世间有冷暖,宝剑有双锋,尽管古龙先生深知这些道理,纵然他有倪匡这样的至交,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是孤独的。很多时候他却只能借酒消愁,寻求解脱。正如古龙谈及幸福时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心中真正的幸福,通常都是他还没有得到的,或者他久已失去。”想必只有对人生体验的大彻大悟,才能真正理解古龙当时的苦闷心境。
  •   金古梁温黄,古龙绝对是可以和金庸比肩的大师。两人各自代表了两座风格独特的巅峰。金庸叙事凝练,结构紧凑,有古典之风;而古龙则擅写浪子情怀,小说里有一种常人所难有的人生体悟。以前一直有些不理解古龙笔下人物都对醇酒钟爱非常。这次借《笑红尘》一书也许可稍解疑惑。每晚睡前读几篇,重温大师心路,了解一代武侠巨擘背后的苦辣辛酸。
  •   在梁金古温黄等武侠大师中尤爱古龙的作品,特别是《七种武器》《流星蝴蝶剑》《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现在有幸能收入这本古大侠的散文随笔集,亦是乐事。喜欢第142页所说的:就因为我自己从小就不喜欢结局悲惨的故事,所以我写的故事,大多数都有很圆满的结局。 有人说:悲惨的情操比喜剧高。 我一向反对这种说法,我总希望能为别人制造些欢乐,总希望能提高别人对生命的信心和爱心。 假如每个人都能对生命充满了热爱,这世界岂非会变得美丽得多?也许这便是为什么金庸是大师,而在文学名家眼里,古龙却难登大雅之堂的原因。但是,这也正是古龙的最可爱之处罢。
  •   从2002年后大批古龙剧真正地走进内地民众的视野,让心中满怀豪情的青年接触、认识古龙,至今已有十年。
    严格来说,《笑红尘》是古龙先生的杂文集,内容包罗万象,美食、评论、生平、序都收于其中。
    刚看到书时,是有些失望的。同先生的武侠世界相比,生活总是有那么多琐碎小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有许多的质疑和争执。而先生的手迹何等豪迈,“一笑”,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先生少时读王度庐,总认为李慕白的爱太拘束、人物所遵守的封建礼教太不近人情,由是开创了快意的“古龙式”江湖。电影版的《卧虎藏龙》,李慕白说触到了师傅从未点拨过的境界,其后是“我也控制不了我的欲望”。家庭、创作、友谊。说不清,面对不了,只能逃避。古大侠在狂饮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48岁。
  •   古龙,武侠届的传奇人物,英年早逝。可能当代人对金庸的印象更加深刻。古龙在外人看来最大的成就是小说,比如陆小凤系列。其实不是,他们那一代人给古代的评价更多的是散文第一,小说第二。这本书通过很多人很大的让大家了解古龙:熊耀华。对武侠小说有兴趣的人确实可以了解一下这位大家的一生
  •   装帧精美 封面的质感不错 对得起这个价钱。这本书是古龙随笔文集,可以从武侠小说以外的世界来了解古龙,昨天收到大概翻了翻,很好。
  •   我大概是要喜欢古龙的随笔多过小说了,奇怪哎,可能是因为比较习惯看新武侠吧,但是这本随笔集实在是太合我心意了,共鸣很多。
  •   古龙是无人能超越的大师,武侠的大成,反观现在的派武侠有些浮躁,读着大师的随笔,盼望能有一位作家能承继这种侠气,给武侠小说一阵清新的风。
  •   版本很好,古龙先生,武侠小说以外的私人随笔,可以看看一个真实的他。
  •   小的时候最爱的是金庸,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古龙的作品。古龙的作品总让人有种直击内心的感动,这本亦是如此。爱武侠,爱古龙!
  •   金古梁是中学就开始看的了。最早是梁羽生,七剑下天山,初中就开始看了。后来看金庸,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看得如痴如醉,如痴如狂。高一开始接触,还是比不上金庸。曾经与一同学大开辩论,我是金迷,他是古粉。他外号叫“洛子”。前年同学聚会,一个桌上,居然不认识了。一说名字,二十年不见也不忘。工作之后,三联出金庸全集,36册!新华书店的姐姐看我的确爱书,说,一共进了五套书,三套被单位的图书馆买走,另一套被个人买走,还剩这一套了,得,商量经理,给你算八五折!当初掏出全部月工资,买了一套,奶奶的,比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还要爽!顾盼自雄,自诩为国王。后来,大概是1996还是1997年,忘了,发现威海“威韩商城”里面有一家书店有全套古龙,且可打折,就撺掇姐夫(也是武侠迷),他出钱,我出力,买一套古龙。(那时已经有点看不上梁羽生了。)知道古龙良莠不齐,掺杂使假,坐在书店里面,翻检了一下午,把精华的部分都买了。大概花了600元吧!一大箱子,扛着回去了!自己先看,看了一个月吧!看完给姐夫,后来老姐说,你大哥很喜欢,天天看到后半夜!
  •   古龙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从学生时代至今他的所有作品看过不知几遍了.金庸在武侠的世界里的博大精五人能够超越,但不知为何却偏爱古龙。虽然有点炫技有点卖弄不过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的欢乐、他的悲伤、他的不羁、他的狂放、他的无奈、他的不屈、他的彷徨.......所以觉得他离得我们更近,不但是位伟大的作家,更是活生生的人,活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人
  •   古龙迷必备。金庸和梁羽生的散文集我都买了,如果你要研究他们的作品,读他们的散文是必要的过程,从中揣摩他们的世界观和状态,感受武侠背后的故事。
  •   先生的随笔又让我认识了一个更立体的古龙,不只是浪子,不只是义士,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先生,也希望关注先生的不知关注先生的武侠。书质量没得说,内容收录全面,印刷也很好
  •   因为喜欢古龙的武侠小说,所以买了这本书,想多一些了解。古龙散文的语言风格跟他的小说有点像。但这本书作为资料的意义要大于文章本身的意义
  •   古龙的武侠小说不容错过,散文更是不能放弃。果断收藏之。
  •   古龙沉醉在那个武侠世界里,我们也醉心其中,差点忘了人还是要在现实里生活的,现在把心放平,慢慢的读不带刀光剑影的随笔,也别有意趣。
  •   本书几乎涵盖了古龙除武侠小说以外所有的文字,内容丰富
  •   现代技术的革新也让那些玄乎的武功化为现实,但是就像网友吐槽的那样:那特技,一看就是特技。太假了。窃以为不能一味的依赖技术,用心才能拍出好的作品,希望那些拍武侠片儿的导演都长点心,也算是对得住原作者了。呃,跑题了,回来说说书,很棒!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古龙,有点儿和偶像零距离的感觉,哈哈。
  •   里面还有古龙的书法,很少能见到,虽不是武侠小说,杂文同样写得很有味道。
  •   在三观还没确立的少年时期遭遇了武侠,从此希望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等再长大一些,现实的桎梏终于让我清醒,却是没忘记那段绮丽的武侠梦,拜读一下古龙的随笔,给自己的梦找个寄托。
  •   不错,对于热爱武侠的人,特别是古龙迷来说很值得收藏,包装精美,内容充实!
  •   不可多得的了解古龙性情的佳作。装桢、纸张都不俗。内容更是全面,从谈武侠到谈生活,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大师,特别是涉及创作方面的事情。
  •   武侠中的李白,古龙大师的作品不用多说。读就是了
  •   古龙的武侠和古龙。读武侠怎么能不读古龙,读古龙怎么能不读这本书。向陈舜仪致敬。
  •   真的要感谢编者,呈现出这样一本精彩的书,我想也只有喜欢,是真心热爱武侠,热爱古龙先生的人才能有这样的热情来编纂这么一本书了。
  •   虽是武侠,可古龙的侠义更存在于人的心中而不是武力,很玄妙。
    很喜欢,大隐隐于市,他是大侠又是大隐。
  •   在我心里,能当得起风华绝代这四个字的武侠人物莫过于花满楼,他是个瞎子,也因此接触到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当真是佳公子一位,不过分出尘,也不十分俗世,正是那份恰恰好,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很喜欢他,也很喜欢古龙先生,愿先生来世平安顺遂。
  •   极致的武侠,请看古龙。隐藏起来的真善美,恍若悬崖上的花朵。美得让人心醉,但是任你使劲浑身解数也摘不到,这个男人也是活到了极致,所以被召唤到了另一个世界吧。
  •   1、有独立外封、和内封面 设计不错,书腰简单了点!
    2、内文感觉不错,毕竟是 古龙的文笔。
    3、大开本,怀念青葱的武侠年代、、、、、、、
  •   古龙是个武侠奇才他的人生也比较戏剧性
  •   古龙是浪子,所以他的小说中很多主人公都是江湖中的浪子,就和女人就是其中用很不便的定律,写起散文来的古龙也是一派浪子的风格,文风洒脱,笔触犀利,生活中的古龙,才是真正的“宗师”
  •   跟金庸相比我更喜爱古龙的江湖,所以看见它第一眼毫不犹豫的买了,这本书就像一个朋友留下的笔记一样,让我很喜欢,好书,小李飞刀成绝响 人间不见楚留香
  •   又看到了古大侠熟悉的经典话语,会心一笑。有认识了生活中真正的古龙,原来和书中的古龙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用倪匡的话说依然的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很久以前就有一位高人说过:“如果只有金庸,没有古龙,汉语世界将如此寂寞;如果只有萧峰,没有李寻欢,江湖将黯然失色。”喜欢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古大侠,所以买了次数,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又一次从书中领略到了古龙的风采。
  •   看到定价有些犹豫,但想想是古龙的遗笔,估计十几年内也再找不到这样一本了,便咬牙买了。
    预订时候买的,等了这么久都等得没有热情了,但今天刚拿到手时真的是震撼加感动。
    拿到手里非常厚实,封面大气又霸气,不看里面已经爱不释手了,翻开之后更是惊喜连连,多幅古龙的手迹图片真是欢喜死我。再翻看内容,篇篇有注解有出处,真是有种权威感。
    这是了解古龙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全的文集,真心赞,大力推荐还在犹豫的亲,绝对物超所值!
    不说了,看书去~
  •   古龙虽然走了很多年,但他的作品带给我们的记忆确实永远的,他塑造的人物也是鲜活的!生活中的古龙可能没有那么的光鲜,却依旧是活的潇洒自在,江湖一声笑!留予后人评说!很久关注过熊耀华,却并没有深入了解,了解了作者从侧面了解了作者创作的小说!
  •   从来没读过古龙大师的随笔,都是从他的小说里感悟这个人的种种。大师的全部小说都读过,喜欢、也影响着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本随笔很漂亮,封面内文都很精致,推荐喜欢古龙的人来读并且收藏,真心不错的。
  •   看着古龙的小书,记忆不知不觉间飘回到中学时代。那是学习之余传看古龙的小书仿佛生命中最美的快乐。许多故事都反复翻看。记得那是还有一本叫《枪手手枪》的小说署名是古龙,后来被证实是于东楼所作,但无论如何都因属了古龙的名字得到了我们的青睐。今天看到《笑红尘》笔真是心潮澎湃,又能看到古龙的新作,仿佛他并没有走,只是坐在午夜的酒吧等三五知己彻夜狂饮。
  •   很喜欢小李飞刀,大概是喜欢帅哥的缘故吧,焦恩俊可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哦,他潇洒痴情又悲情,关键是有耍帅绝技——飞刀,看到后面,古龙先生说他也不知道李寻欢用的刀长什么样子用的什么手法,不禁笑了,这是大师的顽皮可爱,超爱这样的真实。
  •   看作者的随笔是撇开演的轰轰烈烈的舞台剧,直接走入后台去体会繁华背后的苍凉和执着,真真正正的触摸到作品的核心,能给人近距离的感动。更何况是古龙先生的随笔呢,时不时就会有妙语,让人会心一笑哦。
  •   说起来个人对李寻欢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很喜欢他翩翩佳公子的风范,另一方面却对他后来沉湎于酒而怒其不争。不知在哪里看到的,古龙是把李寻欢作为自己的投影在写,他希望的寄情于佳人美酒都在这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了,这几天读这本随笔,才算是慢慢有了同感,他大概还是一个三观不那么正的侠士,走在自己向往的路上,对主流不屑一顾。
  •   傅红雪是个苦逼的人物,不仅仅是身世,他的命运和性格都有着向悲剧一路发展的趋势,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只是我希望主角少受一点苦,虽然明知不可能,岁月在人身上刻下的伤痕总要通过某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只是古龙把它划在了他笔下的人物的命运线上。
  •   古龙的书,记忆中曾读过两部小说,那是中学的时候,很久远了,这次看到当当推荐,看了介绍和评论都说不错,而且也被这书的名字《笑红尘》所吸引,于是便买回来了,刚读过几遍,很喜欢这样的一种散文形式。
  •   收了古龙的各时期文字和手稿,小李飞刀成绝响,人家不见楚留香,非常有纪念意义
  •   翻着古龙的遗笔,找回上个世纪8、90年代的青春年少时记忆,从认识古龙的作品,开始认识江湖。
  •   一直为古龙小说里面的人物多着迷,原来古龙是有着这样的情怀才能写出那样的作品~~!
  •   一直很喜欢古龙,古龙的小说里有一种人生的哲理。笑红尘包含了古龙以前的一些文集,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虽然看过大部分,但是觉得这样的书很值得珍藏
  •   一直很喜欢古龙的小说,这些是他的随笔,内容不错。
  •   小说和电视剧出入还蛮大的,几乎可以当做两个版本了,毕竟电视剧需要迎合观众的口味,不知道古龙会不会郁闷到想出来揍人呢?哈哈,当年他的书被人改就很郁闷呐。
  •   古龙的强大,在于语言对于心里和人性表达的极端、叙述的精炼,故事勾画的粗线条但是充满玄机。缺憾,还是在于个性的极端。也许正是这种充满极端的表达,让人觉得一种内心的满足,因为生活中的中庸守旧、个人表达的难以明白无误,使读古龙小说可以弥补人性的另一种动物野性的渴望。没有想古龙的散文语言也是那样过瘾,也是如此张扬!但是,拿来作为生活的摹本和指南,难就不行了。让我们通过古龙,实现对于人的动物属性的某种回归,这何尝不是一种隐隐生长的社会需求呢?
  •   喜欢古龙的作品,这本笑红尘一定要买来收藏的。
  •   有很多人都觉得楚留香是完美的,完美的近乎是一个梦,或许吧,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他就是一个关于完美的梦,也是古龙的江湖梦。
  •   笑红尘,古龙绝世好书,更加贴近真人。整理资料比较全面
  •   自己先翻了翻,很棒的书,从古龙的小说喜欢上这个人,自己也买了一本
  •   古龙的作品,虽然不是小说,也是值得买上一本的。
  •   有人说古龙是剑走偏锋,我想这是相对于别的小说中那些光芒万丈的主角吧,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相,带我们看到真相的人需要掌声和怀念,也只能是怀念了。
  •   最近想重温古龙和金庸的经典,相信这本书可以让我更好的理解古龙的小说
  •   关于古龙的小说有不少笑谈,什么有一个剑客他的剑很冷啦,我觉得还是因为喜欢吧,毕竟一个笑话要讲出来大家都会笑才算成功嘛,说明群众基础很雄厚哦。话不多说,很喜欢的书,会多读几遍的。
  •   我不是原著粉儿,只是看了太多的电视剧,很喜欢其中的一些人物,再加上本书的介绍写的十分诱人,嘿嘿,于是就下手了,然后就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没想过古龙是这样的一个人,真性情的爷们儿!
  •   古龙遗笔,散文也见其豪放
  •   记得小时候看《小李飞刀》,那时候焦恩俊还是翩翩美青年,萧蔷更是美艳中透着清丽,贾静雯还是那个古灵精怪的孙小红。也记得当初不明白为什么好人总是处处受制于人,倒是坏人得逞的时候居多,长大了,也懂了,其实大概是无关好人坏人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哪怕是善良也要强硬的善良。读此书感慨很多,无奈也在于太多,无法一一道来,只能遥祝古龙先生在彼方安乐,下辈子做个豪情万丈的自在人罢了。
  •   李寻欢是不完美的,至少在古龙的笔下他是不完美的,侠之大者也是有各种瑕疵的,更别说这个多情的男人了,或许就是不完美才更惹人爱吧,反正古龙笔下我最喜欢他。现在看看古龙自己对他的评价,好想无耻的感叹一下“英雄所见略同”,嘿嘿。
  •   在古龙吧看到要出这本书,马上就来当当搜,立刻订购
    原来先生的散文也不比小说差,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   除开那些主角光环加身的男男女女,还有那么一些精彩的配角一样的惹人爱,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的阿飞,再比如司空摘星,一部作品的鲜活缺不得成功的配角,羡慕古龙先生强大的文笔呢。
  •   喜欢古龙的作品,更喜欢有关古龙大师的点点滴滴。值得收藏。
  •   陆小凤也算是个奇人了,他插科打诨看似完全没个正形,内里却什么都看得清楚,强大而不霸道。一直对塑造出这么多经典角色的古龙很感兴趣,今日读他的随笔,才知道这样一个在现代还活的这么侠义的人是多么可爱。
  •   必须说得遇古龙的作品是一件幸事,我的人身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作品的影响,它们告诉我太多的事——没有人是无懈可击的,每个人都有弱点,而这弱点很有可能是致命的。借此处向大师致敬了。
  •   他写的仿佛只是小说,又仿佛写了这个世界,那个男人仿佛只是个剑客,又仿佛是你身边的某个人,那个女人不是个好女人,却又是个好女人,这便是我心中的古龙和他笔下的世界,今天手握的是真实的他,仿佛不敢触摸,离梦太近,也是会恐慌的啊。
  •   据说看随笔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那我看出的就是古龙先生的潇洒和真性情,不知对否?
  •   很不错的书啊,各个方面都能看出编者的用心之处,喜欢用心的作品,也很喜欢古龙,收藏留念。
  •   古龙大师的作品,收藏用!
  •   因为喜欢吧,喜欢古龙的小说,买了这本书,可以说是一种爱屋及乌……还没有看,不过对这本书十分期待。
  •   古龙的真性情在此书中展现无遗,喜欢~
  •   古龙的小说都很喜欢,所以买了一本
  •   古龙的小说一贯喜欢,散文没读过,不过感觉不乏一些哲理吧
  •   看古龙的书是一种文字上的盛宴,而看他的随笔,看那淡然的笔触描述出的生活,就是另外一种美妙了。
  •   第一次认真地阅读古龙的作品,虽然是散文,但我仍然很喜欢,不错!
  •   情到浓时情转薄,多情自古空余恨。光是这十四个字,透出了就不止是遗憾那么简单,复杂的情感难以抽丝剥茧。古龙的一生也是一个复杂又简单的历程,很幸运遇到了这本书,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师。
  •   如刀的江湖,刻入骨髓的寂寞,落拓的侠客,浪荡的男子,神秘的女人,这些古龙小说里典型的意象不知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创造出来的,很好奇,这本书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但给了更好的答案。
  •   真正的古龙在书中依然笑红尘
  •   很喜欢古龙,这本书里面很多古龙的小散文,以及对古龙一些作品的交代,古龙的自述等。书的设计装帧非常好,出乎意料之外,里面的内容也让我见识到了古龙的另一面。
  •   古龙大师的作品 喜欢~
  •   给5分不是因为这本书写的多好多好,而是十分喜欢古龙,他的人就和他故事中的侠客们一样,活的潇洒随性,这本书还没完全看完,所以不便对其内容评论太多,但就着古龙的名号,我就没有任何犹豫,买下它
  •   仗剑江湖快意事,挥毫人生纸墨间。金庸封笔古龙逝,人世从此无侠踪。好书!好古龙!好当当!好快递!
  •   同时买了几本书,拿到最先阅读的就是这本了。是古龙离开后,别人对他曾写过的一些文字的收录。。没什么好说的了,喜欢古龙文字的人,都懂得。
  •   很少读古龙的作品,不过还是很想了解他。这本书就是一个了解他的窗口吧。
  •   拿到手里很有厚重感。这次出版的书无论从排版和内容都非常适合古龙迷们收藏。
  •   想重温古龙的全部小说
  •   古龙的散文合辑,有很多小说的内幕
  •   非常满意,这本虽然不是古龙的小说,但似乎比小说还要耐读。
  •   看了这本就忍不住想去看他的其他小说了,缅怀古龙先生。
  •   也许在每一个喜欢着古龙作品的人心底都有一方小天地是留给古龙塑造出来,自己喜欢的那个江湖,有着刻骨的寂寞和宿命感,也许古龙也是如此吧。
  •   没想到古龙的毛笔书法那么好!这是一篇杂文集,还有他十七岁半时的第一篇文章,还有他十五岁时的翻译文章,这等有才华的人,难怪老天要嫉妒。。。。。。。。。
  •   书如其名,字里行间还原着古龙的情怀,仿佛不曾谋面过的人就站在眼前,如斯鲜活
  •   永远是那么喜欢古龙的文字,仅仅用几个意向就可以将人的心灵打动,而字里行间的丰富意蕴与哲思,是我最开始思考人生的引路人。永远不会后悔,当初挑灯夜读的日子。在疲乏中,成长了自己的意志。
  •   古龙先生的随笔也写得与众不同,没的说,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