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天海蓝 页数:208
内容概要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前南斯拉夫文坛的代表人物、杰出作家。他的作品中具有“史诗般的力量”,并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描绘人的命运;他也因此被公认为哲理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安德里奇传: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的就是他的人生经历。
章节摘录
1.平淡的人生轨迹 不过每个人不一定如愿以偿,而且即使想到了,也不见得有实践它的决心和力量。 ——《德里纳河上的桥》 1892年10月9日,在特拉夫尼克(今属波黑管辖)附近的一个名叫多拉次的村镇的普通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儿,他的父亲为他取名伊沃·安德里奇,在塞尔维亚语里,伊沃的另一个意思是飞翔。这或许预示着这个在当时看起来很平凡的少年在将来会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人物。 和在那个偏远山村的许多家庭一样,家里有少量的土地。安德里奇的父亲安东·安德里奇出生于萨拉热窝平原,是制作咖啡磨的石匠,手艺相当不错,人们尊称他为“咖啡磨师傅”。 安德里奇的母亲卡塔丽娜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据当时熟识的老人的回忆:“卡塔丽娜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秀长的头发几乎耷拉到膝盖。”安德里奇的家庭生活勉强维持温饱,家里有一些土地和一辆破旧的牛车,他们养不起马,一头或者几头牛外加几只山羊就几乎构成了这个家庭的全部财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年后的1894年,死神塔纳多斯光顾了这个平凡的家庭并带走了安德里奇的父亲。丧钟的声音被敲响在多拉茨的上空。失去父亲的家庭生活境况如何可想而知,为了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伊沃的母亲带着他来到了临近的维舍格勒,投奔他的姑母安娜。 安德里奇的姑父玛特科夫塞齐克在奥匈帝国当局控制下的宪兵队供职,经济收入相对比较可观。母亲卡塔丽娜在萨拉热窝一家纺织工厂做工,只要有时间就会回维舍格勒看望儿子。因此,安德里奇虽然幼年丧父,但母亲、姑母和姑父的疼爱,仍然使他充分地享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亲情的幸福,尤其是姑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极其严格的要求,更使他获得了良好的家教。 安德里奇的姑父、姑母没有儿女,所以他们把父母对孩子的爱都倾注到安德里奇的身上。安德里奇的姑姑安娜是个善良的波兰女人。当时,安德里奇姑妈家的邻居阿依库娜老人在叙述安德里奇在维舍格勒的幼年生活时这样说道:“在安娜家里,伊沃简直成了小王子,在他的房间里,一年四季都摆满了鲜花,一到春天,满屋香气扑鼻,玫瑰香味更是令人神清气爽。除伊沃一人外,其他人都不得随便走进屋里,因为姑母安娜有令,要充分满足伊沃有一个宁静环境的愿望。在这间不算太大但很清洁、整齐、弥漫花香的屋子里,小伊沃独自一人读书、写字……” 伊沃在维舍格勒读小学时,他的母亲卡塔丽娜在萨拉热窝地毯厂当织毯工人。1903年,伊沃小学毕业后,因学业优良获得了一年200克朗的奖学金。有了这笔钱,安德里奇来到了萨拉热窝,在母亲身边继续读中学。他在致克罗德·阿乌林的信中写道:“我是在不平静的电闪疾驰的年代里(1904——1912),作为一个清贫的寡妇的独生子,在萨拉热窝读完中学的。我想,孩提年代的任何危机都吝啬地未能把我放过……” 萨拉热窝这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山城在奥斯曼土耳其4个多世纪野蛮、残酷的践踏下,经受了多少苦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匈帝国在带给这座城市先进和现代化的同时,使用武力占领了她,取代了土耳其中世纪的野蛮统治。然而,如同整个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一样,葱绿而俊秀的萨拉热窝,依然还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呻吟和痛哭。 在求学期间,波斯尼亚正值奥匈帝国的高压统治下,波斯尼亚境内有相当多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奥匈帝国从未赋予他们以平等的地位;所有的南斯拉夫应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奥匈帝国居民中的一种成分,即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民族主义者,他们都希望摆脱帝国的统治并且越过边界与塞尔维亚联合在一起。塞尔维亚变成了南斯拉夫的宣传中心。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安德里奇在学校毕业后加入了“青年波斯尼亚”,一个被当时奥匈帝国统治者定义为“叛逆者”的激进民族组织。在此期间,认识了好友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就像安德里奇在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中对女老板罗蒂卡所描写的那样:“酒馆的生意虽然不错,可是全部的进项也弥补不了股票普遍下跌给她带来的损失。过度的悲伤使她积劳成疾……她痛苦万分,几乎像疯了一样。” 有压迫的地方就不会缺乏反抗的火焰,只是安德里奇没有发现,这次反抗的火焰给他带来的除了以后文学道路上的涅槃重生外还有长达近5年之久的刑罚,我们称之为:“光荣的流放。”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