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关小凤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超前灌输各种知识,然而,这样“填鸭式”的作法无疑是拔苗助长,摧残了孩子的童年。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跑比赛,而人生是长跑,在长跑比赛中,赢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开心。
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教育也无法后悔重来一次。
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牺牲掉童年的幸福、快乐?还是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成为一个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阐述的是全程的教育理念:父母并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幼年出众的早教明星,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永远都有无穷后劲的人。
作者简介
关小凤,河南省作协会员。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颇有研究,多年来投入早教及青少年教育、沟通及研究工作,相关文章散见于各大期刊专栏,深受家长欢迎。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起步太猛,容易摔倒
第二章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童年
第三章 你无权干预他的世界观
第四章 优秀,不是比别人能“秀”
第五章 人生必须经历折辱
第六章 “优越感”是把双刃剑
第七章 无论什么,“扎堆”就会贬值
第八章 只有自己去成长,才会形成生命记忆
第九章 请尊重他的梦想
第十章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第十一章 他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强大”
第十二章 起点低,向往才高
第十三章 他一定要有一个“谦卑”的视角
第十四章 “知道”容易,“不知道”很难
第十五章 娇养和富养比例要适当
第十六章 不能过早地引导他的“企图心”
第十七章 允许他不如别人
第十八章 也许好戏在后头
章节摘录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时下有一句很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着这句话,做父母的纷纷为孩子制订了各种学习计划,请家教,报培训班,上贵族学校,争先恐后,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一句话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不论自己怎样辛苦,做父母的都要想尽办法,为孩子做好一切超前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件大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也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去按照成人为他们设定的各种模式去学习,去参加各种他们喜欢或者讨厌的学习班,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就一定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将来吗?也有父母说:“没办法啊。如果我们给了他快乐的童年,那么,我就没法给他一个好的未来了。”拳拳之心,让人生出很多感慨。但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这样的教育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免让人心生疑问:这样下去,会不会拔苗助长?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让我们得到当初所想要的结果?前些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小孩能记住圆周率后面的几百位数字。当时觉得那个孩子很了不起,现在想来,我却为那些作秀式的教育感到悲哀,想想他该是牺牲了多少孩子应有的玩乐时间,才记住那些毫无意义、我永远也无法记住的毫无规律的数字?一方面想让孩子更可能多地超过他的同龄人,一方面用孩子的一些成就来炫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是很多做父母的在教育方法上的失误。现实生活中,很多起点高的孩子,到后来并不一定跑在最前面。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跑在了众多孩子的后面。王安石在他的《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天才小孩最终变得和常人无异的故事。其实,现在很多小孩的成长之路也和仲永类似。孩子初生之时,父母往往为他的每一分成长感到骄傲,生怕他受到一丝挫折。当他稍长,父母总是不惜余力地为他的前途作无数的设想,尽自己所能去为他扫清前进路上哪怕是一丝的障碍物。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人生之路,并不是越顺利越好,也不是起点越高越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起步太猛、起点太高,遇到的挫折也就越多。有些孩子因为前面过于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也就没有多少应付挫折的经验。当困难来临时,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结果一下子就被击垮了,从此一蹶不振。有两个人去沙漠里植树。等树种下后,其中一个刚开始还给树浇水,但浇了几天水以后,就不管了,任由树木自己生长;而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种下的树苗一直精心管理,他每天给树木浇水,定期给树木施肥。后一个人种的树长势非常好,他心里常常笑话另一个种树的人,因为那个人种下的树生长得非常缓慢,而且显得非常矮小。可是,等到了夏天,突然刮起了一场大风。大风过后,那些精心养护的树木竟然全部被连根拔起,而另一个人种的树却损伤很小。平时种树种得精心的人感到诧异,于是另一个人告诉他:“我种的那些树因为平常不浇水,为了找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就拼命把根一直向地下扎,所以大风刮不倒它们。”父母教育孩子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在沙漠中植树的经验呢?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越快越好。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得经历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那些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花草,或者是人工管理得好的树木,往往在面对风雨时显得弱不禁风。古语中有“大器晚成”一说,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很多成大器的人并不是天生具有过人的天赋,也不是靠别人给他很高的起点,他们大都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清朝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就是一个例子。毛泽东曾说过:“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蒋介石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他曾说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但是这样一位让两位对中国近代史有决定性影响的人物都对其高度评价的曾国藩,却并不像普通人想的那样,从小天资聪颖、才智过人。据说曾国藩年轻时,有一天晚上秉烛夜读,一个小偷潜进了他读书的房间,想等他睡着了再下手行窃。可是曾国藩一篇文章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多遍,就是无法记住。小偷等了几个时辰,曾国藩还没有把那篇文章记住。最后小偷等得不耐烦了,从梁上跳下来,站在曾国藩面前,把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曾国藩的智力并不较常人高,甚至连一个鸡鸣狗盗的小偷背书也比他快。但是那个较他聪明很多的小偷,到死也只是一个名字也没留下的普通人,曾国藩却成了清朝中兴的四大名臣之首。在中兴四大名臣中,曾国藩也并不以聪明和才智过人见长,他是靠着谨慎和稳健,一步步走到他位极人臣的人生巅峰。曾国藩小时候家境并不是特别好。他在考进士的时候,也曾经历过落榜的打击,而且还因为进京赶考盘缠用尽而不得不在回乡途中去找同乡借路费。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勤学苦读,最后终于金榜题名,一步步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由此可见,起点并不是成功的关键,人生的路很长,需要的是一步步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获得成功。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对孩子的平常生活习惯的培养,要比逼着他们背若干的唐诗宋词,或者是记住圆周率要重要得多。
编辑推荐
《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编辑推荐:娇养——可能养出公主病!富养——可能养出败家子!做父母的,我们到底要怎么养孩子?你想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只养大一个孩子,还是把他真正教育成才?是只让孩子成为一个不懂感恩的学习机器,还是让他成为将来的社会栋梁?是只让考试、分数、学校充满孩子的所有回忆,还是让他长大后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一个好妈妈才能成就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千万别因为一时心急,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起跑太猛而跌倒!孩子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长,急不得,躁不得,烦不得。慢养,给孩子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一颗不畏挫折的心脏,一个健全完善的人格,让孩子在人生长跑中越跑越快,厚积薄发,成为终点线上的胜利者。郑渊洁先生在《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书中提到过:“二十多年前,若干神童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不富养,不娇养,孩子要慢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