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日]村上隆 页数:248 译者:长安静美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荐序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过去几年,我在世界各地重要的时尚活动中见过几次村上隆,并见证了他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地轰动的个展。他的作品风格之强烈,可以压得住凡尔赛皇家的辉煌,可以征服最挑剔的眼光和评论。我非常喜爱他,因为直觉,也因为他,一个谦逊的日本人,却掌握着在艺术、时尚和商业上同时获得成功的秘密。 2011年,当我创办中国第一本国际化艺术杂志《芭莎艺术》时,我就决定:一定要把他介绍到中国,因为他创作的成功,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有着最实用的实践意义。 作为一本发行量近 40万册的杂志,《芭莎艺术》肩负着对中国时尚精英群体普及当代艺术观念的使命,当我们决定邀请村上隆作为第一位国外艺术家登上《芭莎艺术》封面时,我们不能仅欣赏他的成就,更应该去深入了解他的方法、思想和实现途径。因此, 2011年初,我和艺术家曾梵志先生一起拜访了村上隆在日本的三芳工作室、画廊、办公室,第一次去了解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村上隆,了解他强大的创意中心,以及现代工厂式的运作模式,让我们知道他为何能保持持续的创造力; 3月,《芭莎艺术》主编徐宁和他的团队再次前往村上隆工作室,对他进行封面采访和拍摄。拍摄当天,他们经历了日本大地震,村上隆工作室受到损毁,他和团队抢修工作室到深夜,之后又赶回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通过《芭莎艺术》的采访我了解到,村上隆出生并成长于日本经济崛起的上世纪 60年代,也就是日本文化受到西方冲击、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创造一种根植于日本文化,又能通达全球的语言,这本身意味着冒险,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村上隆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特别是 20世纪 90年代他去了美国,第一次意识到了市场的残酷、资本的无情,他决定去正视这些挑战,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个掌握并利用规则的艺术家。 他在《艺术战斗论》中也明确提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艺术家的价值是在死后视作品而定的。正所谓 “人生短暂,艺术永久 ”。就算我死了,艺术也会存活下去,为此我要继续奋斗下去,做出随时死不足惜的作品。因为那就是我作为艺术家的使命 ……如果这要花的时间比自己的生命还长,我就输了,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想要为 “美 ”活下去。 这就是艺术家在这个社会不可取代的价值呀。如果不是村上隆十余年的专业美术教育,不是日复一日地辛苦创作,不是始终怀着改变和影响世界的野心,不是时刻保持 “战斗 ”状态,村上隆也不会取得今日的成就与成功。正因为发现了这么多秘密,《芭莎艺术》在 2011年 5月邀请村上隆首次正式来到中国,与中央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的青年学生对话交流,与他们分享成为一个成功艺术家需要经历的艰辛、挑战以及寂寞。 今天,特别高兴《芭莎艺术》能将村上隆先生的新作《艺术战斗论》引入中国大陆。请允许我再次向村上隆先生表示敬意,谢谢他无私地分享他的艺术理论和人生哲学。 苏芒时尚传媒集团副总裁 /《芭莎艺术》执行出版人 2011年 8月 自序 中国的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村上隆。本次《艺术战斗论》在中国翻译出版,我感到十分开心。 我投身艺术界大约有二十年了,心中一直抱着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在东方开展艺术革命。 面对艺术界中存在的东西方差距,我们应该如何搭建桥梁,以摆脱表面上的误解,摆脱西方国家在艺术上的压倒性优势?这是我一直在摸索的。所以,我从扎实地学习西洋美术的历史、脉络做起,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些想法,今天能在此与各位分享,我觉得很高兴。 另一方面,现今的艺术界也被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巨大台风席卷了。金钱与价值时常被错误地画上等号,在拍卖会上的数字被当做是艺术真正的价值。同时,这种错误的解读也不断地出现在媒体的报道当中。 20世纪 80年代后期,日本发生泡沫经济时,毫无操守的画商在日本国内进行价格操作,有逃税,有恐吓 ……他们狂热地专注于眼前的利益,以至于泡沫经济瓦解后,艺术成为了泡沫的象征。在日本国内,艺术完全失去了信用。 即使已经过了二十年,但日本人对于艺术市场依旧抱着强烈的质疑。 中国目前对艺术的态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狂热,我希望中国不要再犯跟日本同样的错误,不要重蹈覆辙。无论是艺术家、画商或者收藏家,都不要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要寻找自己在历史中的定位,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具备挖掘真实问题的意识,或是去探索西洋美术与自身价值的差异,抱着诚意去面对历史。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够成为这样的艺术界人士。 在四川美术学院,我获得了荣誉教授的头衔。我希望能将我跟我的伙伴们花了二十年创立的模式,以各种形式传授给大家。 希望与您有机会在某处相见。 谢谢您购买此书。 村上隆
内容概要
《村上隆: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我们生活在一个没点儿谈资就会被鄙视的时代,社交、泡妞、打入上流社会的圈子,不懂点艺术简直没法张嘴。想要不被抛弃,想要不落伍,想要不被叫“土包子”,想要在别人谈论毕加索、梵高时插两句话……那你真该看看《艺术战斗论》。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什么样的创作才能称为艺术品?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梵高、毕加索、杜尚、达明安.赫斯特……他们到底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地方?拍卖天价,竟然是因为有钱人小老婆的一句话?通过《艺术战斗论》,你将在有着"日本艺术界的李开复"、“成功艺术家”之称的村上隆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懂得如何欣赏艺术,艺术品为何能够卖出天价;懂得如何欣赏一个艺术家,如何对“梵高”“毕加索”说三道四。同样地,你也会赢得你想要得到的尊重和喜爱。
作者简介
村上隆是谁?
如果说谁是当今“最有名气”的日本艺术家,那必然是村上隆。村上隆和LV跨界合作的手袋让他声名大噪。村上隆一件作品能拍卖上亿日元。他在凡尔赛宫里展出卡通作品,把爆乳的漫画女主角搬进博物馆,让御宅族和萝莉控成为fine
art。村上隆说:“艺术是发挥想象力的生意”,并强烈质疑“以求为优先,是做不出好作品的”……他的作品惊世骇俗,他的理念耸人听闻。村上隆,Kaikai
Kiki有限公司创始人,同时也运营GEISAI艺术活动,投注许多心力在发掘与培养艺术家及从事艺术家经纪。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研究所,担任UCLA艺术学院新领域科客座教授。村上隆曾为法国品牌路易?威登设计手袋等产品,包括限量珍藏版的“樱花”系列。2008年,他的一座公仔作品,标价5亿日圆,创下同商品的天价纪录。
书籍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当今艺术 ——现状与历史
01_美术、艺术与 ART
02_西方式的 ART是什么
03_当代美术作品为什么昂贵
04_为艺术而艺术
05_艺术的贫困
06_梵高是贫穷艺术的象征
07_所谓 “艺术是贫穷的 ”正义
08_日本艺术神话解体
09_达明安 ?赫斯特的荣耀
10_流通的艺术
11_毕加索是天才吗
12_毕加索之后
13_中国的艺术
14_ART的规则
15_没时间等着被说明
16_自由的不自由
17_艺术家要行动
18_历史怎么学
第二章 鉴赏篇
01_ “美术大学在校学生当代美展 ”的实践
02_ 解除洗脑
03_ 艺术难吗
04_ 最先进的当代美术
05_ 鉴赏的四要素
06_ 当代美术的归零点
07_ “不画的画作 ”的发明
08_ “马桶也是艺术 ”“什么都不画也是艺术 ”
09_ 《食梦者》与当代美术
10_ 视线的诱导
11_ 村上隆看自己
12_ 形式的发现
13_ 日本抽象艺术的黎明
14_ 最民主的艺术
15_ 脉络的不同
16_ MAD是艺术吗
17_ 个性可以塑造
18_日本艺术家为什么不多
第三章 实作篇
01_ 作画
02_ 脉络与个性
03_ 我不知道。我知道。
04_ 天国的花圃
05_ 727
06_ 高度的绘画、幼稚的绘画
07_ 何谓真正的艺术
08_ 纯艺术存在吗
09_ 不花钱就做不出好作品吗
10_ 作品该送到哪里
11_ 尺寸很重要
12_ 心的救赎
13_ 该创作什么
14_逼近作品
第四章 未来篇 ——迈向艺术家之路
01_ 日本的通俗艺术市场
02_ 艺术的地政学
03_ 如何成为艺术家
04_ 日本与海外的优劣
05_ 艺术家之志
06_ 美术大学入学考的现状
07_ 补习班教育的罪与罚
08_ GOTOChelsea!(去切尔西区吧!)
09_ 日本不行就去海外
10_ 就读国外的美术大学
11_ 学校与教育
12_ 成为专业
13_ 选择画廊的理由
14_ 画商的工作
15_ 通过画廊出道
16_ 作为职业的画廊
17_经纪人的必要性
18_ KaikaiKiki哲学
19_ 艺术家的原创性
20_ 深耕自我
21_ 需要学历吗
22_ 年龄与艺术家
23_ 成为 A级艺术家
24_ 安迪 ?沃霍尔的战略
25_ 密室的评价方式
26_ 展览会的画
27_ 胜负的分歧点
28_ 找到理解者并非难事
29_ 能否说服双亲
30_ 预算无上限
31_ 日本画的不幸
32_人生短暂、艺术永久
结语
“艺术创业论 ”之后的艺术景观
“艺术创业论 ”→“艺术实践论 ”→“艺术战斗论 ”
章节摘录
村上隆语录艺术是发挥想象力的生意!艺术作品本身不重要,介入社会才有意义。与社会契合是当代艺术的出路。 艺术家只有在死后通过作品在后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要活着我就要受到世界的各种束缚,但我一直与这世界上的束缚斗争!就算我死了,艺术也会存活下去。为此我要继续准备下去。只不过,唯有作品,为了将作品传给后世,我要投注所有生命灵魂去战斗,做出随时死不足惜的作品。艺术的顾客是极奢华的有钱人。所以,艺术家首先必须接受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才是客户的这个现实,必须去思考原本无法互相了解的人,要怎么样去更深刻、更缜密地交流。对艺术家来说,建构独自的经营哲学,跟作品一样重要。、金额是评价当中最容易了解的轴线。当代美术作品为什么昂贵针对“西方式的ART是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回答会比较抽象,所以我想试着根据具体问题来回答。对此,很多人有疑问了,通常都会说:“就像铅笔、蒲公英和晨曦,有很多东西都比当代美术品廉价,却优雅美丽,为什么唯独当代美术品这么贵?”相信读者之中一定也会有不少人会这么想吧!我想把这个部分和什么是ART串联起来谈。如果我的说法有错,也希望能够集思广益,修正我的想法。不过即使我有错,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武器。因为认知上的出入、因时制宜的解释、策划现场的创意与机动性,都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在幕府末期,日本有攘夷思想,就是赶走外国人,不让他们进入日本的想法。这个思想就现在看来是个错误,不过当时要打倒延续三百年的德川幕藩体制,缺了“攘夷思想”则无以成就,这也是个事实。我不是主张说谎也无所谓的人,只是有时候,历史是会由错误去带动的。回溯历史,我们现在常说的“ART”,大约是在19世纪出现的。当然在那之前,在18世纪就有像戈雅(Francisco Jose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之类的知名艺术家。尽管这些人都有反政权之类的反体制思想,但仅就使用油画道具而言,他们付出的辛苦相当于在现在制作CG,不用说,钱一定是要花的。任何事都要花钱,艺术也不例外,所以,这些艺术家只好成为宫廷御用画家。因为当时还没有照片,因此宫廷或威尼斯等商业都市的有钱人,便不惜重金聘请艺术家画肖像。除此之外,宗教的装饰也占了相当重要的份额。不管是教会还是其他机构,总有巨额财富和绝对的财源。在这些钱财的推动下,艺术家们成为满足客户期望、创作超越性之美的工匠。达•芬奇也是其中之一。既然是美的工匠,制造相当于现代计算机媒体的工作自然也非他们莫属。换句话说,过去拥有金主的艺术家,为了一圆金主的梦想,他们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例如,日本软银有个“父亲系列”的广告,过去大概连这种广告都是艺术家在做的。荷兰的医疗团体为了请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画肖像而资助他作画,若时代换成是现在,难保金主们不会要德拉克洛瓦做出自己的3D肖像或CG。在当时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因金主的金钱资助而得以创作绘画。因此宗教、权力者以及富翁,三者便成为艺术的主宰者。梵高是贫穷艺术的象征或许很不可思议,可是被誉为批评之神的小林秀雄竟然因看到梵高的复制画觉得“太棒了”而感动。你不觉得这很厉害吗? 二十年前,正值法国当代思潮如火如荼时,有人将这件事与复制艺术相提并论。的确,或许这也没错,可是我却认为,一开始如果不把重点锁定在日本是个战败国且极度贫穷的现状上,恐怕会产生误解。以《七武士》闻名的电影导演黑泽明也最喜欢梵高。换言之,梵高对战后的日本而言,就是贫穷的象征。在日本,梵高是贫穷艺术的英雄,而且梵高至今在全球还有极高的人气。但若问到梵高究竟有什么真的就那么好?大家就好像又有点疑问了。为什么梵高在日本那么受欢迎?为什么随着时代的推移,艺术的趋势也会改变?事实上这与当时西方ART是以什么样的扭曲状态传进日本息息相关。不过,泡沫经济期间,日本画却出乎意料地势如破竹,成功地赚了不少钱。到底有多少钱呢?已故平山郁夫先生的画作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连当今的杰夫•昆斯(Jeff Koons)也望尘莫及。一个学校普通黑板大小的画作,大概需要三四亿日元,而且这个价格能否买到手就无从得知了。所谓“艺术是贫穷的”正义日本画可以开始赚钱的原因也跟“贫穷”有关。“艺术是贫穷的”,这个论点因为梵高等人的佐证而成为正道,是种正义。除了“艺术是贫穷的”这个正义的观点,能够拯救日本人灵魂与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的日本精神的,就只有日本画这个冠有“日本”之名的艺术了。以这样的想法为后盾,在思想上实践贫穷等于艺术、等于正义的艺术,就成了所谓的日本画。小林秀雄根本不把日本画看在眼里。战后出现日本画灭亡论,导致知识分子根本不把日本画当回事,但正义终究是正义,因此还是受到日本民众的广泛支持。这与日本人看到摔跤选手力道山以空手劈击的招式,将外国选手击倒的样子而欢欣鼓舞的意思是相似的。不仅如此,日本画家杉山宁的长女与三岛由纪夫结婚,日本画画家基本上就是这种身份的象征③。顺便提一下,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曾因被说“素描不够扎实”而有过闷闷不乐的时期,据说对手冢治虫讲这句话的就是日本画画家。这种正义感就是一种“艺术是什么”、“艺术等于贫穷”、“贫穷才是正义”的逻辑,使得贫穷与艺术结合且密不可分。所以别说赚钱,现在艺术对金钱都还抱着抗拒的态度。不过,如前所述,艺术既然用的是最前端的技术,想做自然就得花钱。例如,电影《阿凡达》包含制作最前端的3G或3D在内,大约花了190亿日元。《阿凡达》巧妙地以全球市场为背景,不但将投资回收并回馈给投资者,也得以成为在资本主义结构中成长得游刃有余的大型娱乐事业。《阿凡达》带给世人的惊奇和日本人在江户时代看到油画的感受是一样的。所以,回到一开始提到的“当代艺术作品为什么昂贵”的问题,就会凸显出问题本身才是一个问题。这时候,一定会有人把“铅笔、蒲公英、晨曦更美,而且是免费的”等说法搬出来,作为与“财富”相对比的工具。这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贫穷”才是正义。“贫穷”才应该是人活着最大的重点,这在心照不宣的情况下被当成了前提条件。确实,贫穷是很重要的,但有钱又有什么错是什么意思?有钱就不重要吗?虽然人类迄今为止一直存在贫穷的问题,那么富有是什么?富裕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二战”战败的日本来说,不管是在社会结构或者我们的精神结构上,都已经完成了无法接受“富裕”的感觉,不是吗?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组织架构无从破坏,才会有“怎么可以用金钱去衡量艺术”,本该是“贫穷等于正义”之类的想法,甚至很快就出现“花这么多钱去买那些不知所云的当代美术作品很奇怪”的说法。
后记
“在生命终结前,追逐尽头 ” 最近,我常想: “在生命终结前,追逐尽头。 ” 不管做什么,都完全赶不上整体的构想。想做的事、思考的事、希望实现的事、全新的创意、出其不意的作品,一切都停滞不前。解决种种企划问题耗费的时间,如果比生命的时间还长,那我就输了。所以生命的时间啊,请一定要追上! 这本《艺术战斗论》以 2010年 6月 19日起通过 NICONICO动画现场播放的内容为素材,是耗时六年写成的《艺术创业论》的续篇。 《艺术创业论》获得极大的好评,在盛况空前地对下一本著作的期待下,我也顺势为第二本书开始接受访问。可是看了做好的原稿之后,却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版,于是我开始任性地坚持己见。 理由是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只充斥着相较于《艺术创业论》更琐碎的抱怨而已。我自己身为艺术家的经验尚且不足,不仅我本身一点成长都没有,连介绍的逸事也都是重复的。我讨厌炒冷饭。这让我切身体会到写续篇有多不简单。在那之后,胶着状态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2010年的春天,我接触到个人传播平台的网络电视Ustream和推特,马上陷在这些社群媒体中不可自拔。头脑一下子活络了起来,种种未经整理的想法通过一百四十个文字与影像信息,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同时,我感到我可以跟日本面对面。写《艺术创业论》时,我只能对着编辑谈过去的体验,却根本看不见读者。但通过 Ustream的回应,日本读者跃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确实看清了该谈些什么样的方向性的东西。 在那之后,我决定进行经过彻底思考的 “NICINICO动画讲义 ”,这也得到莫大的反响。于是在仔细推敲并汇总社群媒体的发言与长期以来的采访内容之后,取其精华,总结成这次的新书。 “艺术创业论 ”之后的艺术景观 伴随着 2008年的经济危机,泡沫艺术也发生冲击。现代美术界的角色因此变换,势力图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狂风巨浪不断冲击,我航行在巨大变革期的惊涛骇浪中,好不容易存活了下来,今天还能站在这里,并获得了足以继续完成《艺术创业论》续篇的题材。 然而,就在我准备展开新航程而整装待发时,环视周遭却赫然发现,日本现代美术界面对泡沫瓦解的波澜,竟一点都不为所动地完全处于锁国状态。整个走向与世界 经济截然不同。日本年轻的艺术家依附着地方自治团体的都市、城乡建设经费,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相当乐在其中。迎合这股风潮,艺术家的作风也仿佛追随天真应景的社会风潮似的,让胆小而不深刻的东西蔚为主流。 市场紧缩且矮化,却未受到泡沫经济瓦解的覆盖。海啸没有席卷日本的艺术界,也因此日本艺术界频繁地发生模仿海外或类似次文化的应景作品,完全遮蔽了放眼国外的视野。 地方自治团体举办的双年展、三年展,邀请国外艺术家前来,支付不受法规限制的酬劳,却没在日本造成什么影响。日本的艺术家和艺术界也好像走马观花一样,看完就不了了之。 观察到这些现象的年轻人,开始见风转舵地展开运动。他们配合公家预算磨炼技能,导致一时之间日本跟荷兰一样,整个艺术景观看似沸沸扬扬,内容却明显地空洞化。这也让我的立场与他们渐行渐远。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那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活络,揭开了亚洲经济圈与香港艺术市场的序幕,日本艺术市场的方向也随之瞬间转换。正如处于泡沫艺术时期的日本画和西画,在亚洲特别受到青睐的现代美术作品不断问世,消长之间,也有被称为大师的艺术家登上舞台。 日本现代美术界追逐 “一切向钱看 ”,这种形势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必定会变成缺乏主张、核心和思想的行业。他们无视建构日本市场,只知道让日本艺术家打进亚洲圈,导致现在连信用都荡然无存。 我冷眼旁观这一切,认为唯有身体力行才能够重击这个行业,因此我自己经营画廊,直接涉足现代美术行业。通过东京两家、台湾一家画廊,致力发掘与培育艺术家,同时也创造客户群。 “艺术创业论 ”→“艺术实践论 ”→“艺术战斗论 ” 首先,必须先创造世界。为此我要贡献过去的经验与所学,隐藏自己的所长去延续艺术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去改变现今不独立自主的状况。得到这个结论后,为了好好地从头开始教导年轻人,我先以 “艺术实践论 ”为题,通过 “NICONICO动画 ”播放讲座内容,因此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关于在凡尔赛宫的展览,虽然有很多缺乏理解,只有令人绝望的响应,但这些批评每每都让我鼓起勇气,每晚汗流浃背地在推特上激辩,不断引爆火花。 艺术家能做的就只有创作。发生在我身边这些对我的不理解与小悲剧,都有如鸡毛蒜皮,最后我总是这么想。每天夜里,我都带着这个想法关上电脑,丧气地回到创作的现场。唯有战斗才能够活下去。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的战斗论。 以下是谢辞。感谢幻冬舍的穗原俊二先生,没有他,就没有这本书。他用男性编辑特有的执著和坚韧完成了这本书。还有编辑河村信先生,感谢他将我在 NICINICO动画进行的论述写成文字,并且每周两次送来我有兴趣看的书,充实我的思考。 还有 NICINICO动画的小岛健太郎先生,整个企划多亏他的协助,才能够看见新的指标。 还有 NEW WAVE CHANNEL的助田彻臣先生。他真是时下年轻人的典型,也因此我们有很多的摩擦,不过相对的,缺了他,我也无法就现实提出对年轻人的建议,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真是我的负面教材,有绝对的存在意义。尤其是他也身兼节目导演,真是辛苦了。 同时我还要感谢 Kaikai Kiki的工作人员,宫崎真衣、小嶋裕士、西浦悠佑以及三嶋义秀,还有节目工作人员平野拓哉先生、中尾崇志先生、川合良辅先生。谢谢你们。 最后,在制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针对历史事件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查证,但或许仍有错误,加上我记忆中认定的事情,也可能因我的艺术思维而相当扭曲,若有相关情形,也请不吝赐教。 若本书能够引发新的议论,带动一个又一个人搏命参与艺术的革命,那我六年来的坚持与投入便可获得回报,现实的艺术世界,也会因此得以改变。 村上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对村上隆的作品十分着迷,除了他异想天开的创意和不受拘束的用色,我也喜欢他作品欢乐下的黑暗面。——LV创意总监 Marc Jacobs2008年年度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代》村上隆艺术作品展是凡尔赛宫2010年最重要的展览,也是受到争议最大的展览。——《南方周末》村上隆作品融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壁垒,保留了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是结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日本绘画风格特点的时代产物。——《东方早报》村上隆是日本现代艺术的绝对宠儿!——毛丹青如果说谁是当今“最有名气”的日本艺术家,那必然是他。——腾讯时尚
编辑推荐
《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是发挥想象力的生意!★艺术作品本身不重要,介入社会才有意义。与社会契合是当代艺术的出路。★艺术家只有在死后通过作品在后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要活着我就要受到世界的各种束缚,但我一直与这世界上的束缚斗争!★就算我死了,艺术也会存活下去。为此我要继续准备下去。只不过,唯有作品,为了将作品传给后世,我要投注所有生命灵魂去战斗,做出随时死不足惜的作品。★艺术的顾客是极奢华的有钱人。所以,艺术家首先必须接受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才是客户的这个现实,必须去思考原本无法互相了解的人,要怎么样去更深刻、更缜密地交流。★对艺术家来说,建构独自的经营哲学,跟作品一样重要。作品拍卖价屡创新高。为LV设计商品、直率的言行,这些常常让人误解了村上隆的艺术家身份与生活。
名人推荐
村上隆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对生命有着非凡的诠释。我喜欢他对流行文化敏锐的触感,对颜色肆无忌惮的使用;在看似欢乐的表面却隐喻着黑暗。——LV艺术总监Marc Jacobs《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编辑推荐:大s最爱“樱桃包”设计者、世界顶级艺术大师村上隆首度写给大众的艺术启蒙读本,告诉你“假装的艺术”没告诉你的艺术。不读村上隆,还敢说你懂时尚?不读村上隆,还敢说你懂流行?不读村上隆,还敢投资艺术品?不读村上隆,还敢说你会欣赏LV?不读村上隆,还敢说你懂当代艺术?读完《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梵高、毕加索、杜尚……都不再是“听过说不出”;读完《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从此不害怕进画廊;读完《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从此社交不再无话题。跟随“日本艺术界的李开复”、“成功艺术家”村上隆一起领略艺术的魅力,窥知村上隆的“成功学”,体味村上隆的“艺术人生”。——时尚传媒集团副总裁、《芭莎艺术》执行出版人 苏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