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时代文艺 作者:老舍 页数:224
内容概要
本文是老舍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全面反映民族抗战救亡运动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位置,作品的写作始于1944年初。在此之前,老舍的夫人带着孩子逃出沦陷区,辗转来到重庆,常给他和来访的朋友们讲述北平沦陷后的情况,讲述北平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蹂躏下生活和做人的艰难,唤起了老舍对故乡的回忆和对故乡人民的怀念。在此之前他应东方协会邀请创作了《大地龙蛇》,对中国文化作了系统思考,他认为在抗战中检讨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限于题材未能尽意。适时夫人来渝,生活安定,心态平稳,遂萌生了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命运、展示国民性格和灵魂、检讨传统文化的想法,并很快进入创作状态。他从容地调度人物,布局篇章结构,安排故事情节,而语言运用、主体提炼、幽默讽刺火候的掌控,也驾轻就熟,显示出伟大作家的写作心境。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合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满族正红旗,北京人。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30年夏赴济南齐鲁大学任教,创作了《大明湖》《离婚》《月牙儿》《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等小说。1936年老舍推出长篇小说《文博士》《骆驼祥子》。“七七事变”后,老舍为宣传抗战,放弃了得心应手的小说,开始创作抗战宣传剧,推出《残雾》《张自忠》等话剧。1943年开始重返旧路,创作了《火葬》《四世同堂》(前两部)等长篇小说。抗战结束后,老舍应邀到美国讲学,在美期间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为了配合政治宣传而创作,按照时代要求选择创作道路和写作内容,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从事通俗文艺创作,推出了《龙须沟》《茶馆》《全家福》等十多个话剧剧_本o“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的迫害,1966年8月24日投太平湖自尽。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一以当百、一以当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
书籍目录
导读
试题练习
第一部 惶惑
第二部 偷生
第三部 饥荒
章节摘录
瑞全邀大哥一起去接钱先生。瑞宣当然乐意。他也想到了富善先生。他花了一整天去找这位老朋友,后来听人说,几个月以前,富善先生给弄到山东潍县的集中营里去了。 老三去找金三爷,要他跟钱少奶奶一起到祁家来。然后他又邀了李四大妈,程长顺和小羊圈所有的街坊邻居。老邻居们高兴得跟刚听到胜利的消息时一样。 瑞宣和瑞全把钱先生接了出来。 钱先生,除了一身衣服,什么也没有。他一手扶着老三的胳臂,一手领着孙子,踉踉跄跄走出监牢的门。 这回钱先生在牢里过堂的时候,没有受刑。日本人要他投降,他拒绝了他们的“亲善”,他们就把他的孙子偷来,也给下在牢里。他们让爷儿俩每天见一面。钱先生明白,他们是想要利用这个孩子,来对他施加压力。要是他低头,投降了,孙子就有了活命;要是他不肯呢,他们就会当着他的面给孩子用刑。 钱先生一点也没发愁。他一不发脾气,二不惹他们,尽量不让孩子遭罪;当然他更不能为了救孩子而屈服。他那斯斯文文的脸上老带着笑,顺其自然。要是到时候他确实保护不了自己的孙子,那也没有法子。反正也不能投降。打仗嘛,多死一个两个的又怎么样?即便那死去的就是他的孙儿。 钱少奶奶和小顺儿站在小羊圈口上,等她的公公和儿子。她模样大变,变得叫人认不出来了;瘦得皮包骨,只有一双眼睛还亮堂堂的,仿佛她把整个生命都注人了这一对眼睛,好去找儿子。这会儿,她知道儿子陕要回到她的身边来了,她的眼睛几乎要冒出火星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