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杨显惠 等著 页数:306 字数:37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不断呈现出大量新的质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它与传统文学血肉相连,尽管它与新时期其他各阶段的文学有扯不断的精神关联,尽管它仍处在打开自己.的过程中。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它正在嬗变为一种具有新质的文学段落。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只要看一看这部《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里的作品,细加寻味,就不难得出新的看法。 《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是在中国小说学会十年来历次排行榜中,选择每年上榜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前三名,组成其庞大阵容的。中国小说学会每年的“中国小说排行榜”评选是审慎的,一切从文本出发,只对文本负责。它有一系列的“不考虑”:不考虑作家的名气,不考虑刊物的名气,不考虑作家的性别,年龄,身份,所在地区,更不考虑评委与作家之间的人际关系,尽最大可能把非文学因素排除在外。这是一个没有奖金的排行榜,只是一种承认,一种荣誉,一种评价。但作家们却相当认可。金钱并不能证明一切。写作者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才情和创造力的竞争。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专门研究小说的民间社团——中国小说学会明确提出了学术性,专业性,民间性的自我定位,提出了历史内涵,人性深度,创新精神这样三点作为衡文的标准。多年下来,应该说它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得到小说家们的首肯,特别是在海外华人写作圈中赢得了相当的信任。这部书是在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优中选优的,它的艺术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 在这部书里,通过大量作品,我们应该看到,新世纪社会人文背景和读者的需求,自然地滋生出了对新文学精神和样式的诉求。就纯文学而言,大的主题和审美精神正在发生着微妙衍变,而新的审美生长点也正在出现。 首先,释放现代性乡愁和从文化想象的角度重新透视乡村史,成为新世纪十年文学在乡土叙事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新世纪文学是在现当代文学的庞大背景下延伸的,它不可能完全脱开传统的表现对象和一贯的视点。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农民与乡村向来是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数千年农耕文化传统是其稳固而深厚的审美资源,这一点无须多言,还在继续。在城市化的滚滚浪潮中,现在许多作家虽仍然立足乡土,守望乡土,不过表现的重心明显变化了。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乡土叙述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以政治文化的尖锐而深切的反思来作为突破口;如果说,90年代的乡土叙述主要以文化化的视角重新观照家族故事和宗法传统;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叙述,就更侧重对日益解体中的传统乡土的现代性乡愁的抒发,更关注农民的灵魂状态,文化人格,更关注他们在急遽变革的大时代中道德伦理的震荡和精神的分裂,从而把表现重心放到中国农民在现代转型中的精神冲突和价值归依上了。而其表现手法,大都具有与政治经济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淡化写实性,突出写意性,突出文化想象的特点。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亚乡土叙事”的崛起。这成为新世纪表现城市生活的一大景观。也许这是人们始料所不及的。我们曾预言,新世纪文学最大的变化在于文学重心的转移:“都市”正在取代“乡村”成为文学想象的中心;对农业文明传统深固的中国社会来说,都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不但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而且也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明状态,这将直接移动文学的主题,估计一个都市文学的创作高潮、即将来临——现在看来,这个结论说早了,没有看到这种转化的复杂性。由于中国缺乏都市文学的深厚传统,我们预期中的“纯都市文学”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文本,倒是亚乡土文学占据了都市文学的主要空间。这也是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所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亚乡土叙事”?由于现代转型社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于是新世纪文学中一大批作品的笔触伸向了城.市。这类作品根子和魂灵虽在乡村,但主战场却移到了城市,描写了乡下人进城过程中的灵魂漂浮状态,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必然经历的精神变迁。与传统的乡土叙事相比,在亚乡土文学中,乡土已不再是美丽的家园,也不是荒蛮的所在,而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变得空壳化了。亚乡土叙事中的农民已经由被动地驱入城市变为主动地奔赴城市,由生计的压迫变为追逐城市的繁华梦,由焦虑地漂泊变为努力融入城市文化;谁也没有办法抵御现代化浪潮的席卷,离开乡村的年轻人再也不愿回去,不但身体不愿意回去,精神也不愿意回去。城市是当代中国价值冲突交汇的场所,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两种文化的冲撞,产生了强烈的错位感、异化感、无家可归感。现在中国实力派作家里大约60%的人都在写这类东西,尤其是在中短篇小说和诗歌领域。 当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世纪的“文学都市”也正在逐渐形成中。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现代化,写“都市”’的作品多起来了,成为大势所趋,其特点是,既不同于茅盾式的”阶级都市”,也不同于沈从文式的”文明病都市”,又不同于老舍式的“文化都市”,更不是周而复式的“思想改造都市”,它主要表现为物质化、欲望化、日常化、实利化的“世俗都市”。文学场景由之发生巨大的转换。如果留心,将会发现,填充在这些都市空间里的文学,除了80后、90后的青春书写,还有对女性和知识分子的书写占了一定分量。 目前最大量的还是以官场小说为主打的城市文学的欲望化叙述。官场小说的流行或“泛滥”,成为一个重要现象,基本占据了大众阅读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看到,这是社会现实和心理的反映,也是反腐倡廉的社会需求在刺激官场小说的生长;但官场小说的创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作品成为升官秘笈、厚黑宝典或腐败花样的展览会,有些热销书倾向于对官场的窥视和陶醉,满足于娱乐、消遣、暴露,只有指认能力,没有精神批判能力,更缺乏充沛的正气。如果说有一些作品写得比较好些,那是把官场作为平台,写了人性,写了日常,写了文化。现在官场小说实际上成了最大的“类型化”。这种势头不利于文学表现广阔多样的有机联系的当代生活。英国文论家伊格尔顿曾非常强调政治视角的重要性,他说“文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应该“召回政治视角”。这是很有见地的。在我看来,由于故意地回避和淡化政治,已经损伤了我们文学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感染力。但文学所讲的政治伦理,政治文化,应是一个大的概念,政治小说不仅会涉及社会深层结构问题,还会涉及政治文明和文化心理结构,深触人的灵魂世界和时代的精神课题。我一直觉得,当下中国文学还缺少优秀的政治小说。 在这部书中,有不少中短篇小说,很难作出题材的划分,但它们是优秀的,深刻的,因为它们都没有离开如何发现人,认识人,关心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事实上决定着新世纪文学的质地和前途。我们常说,人的发现曾是20世纪贯穿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不断深化的精神课题。现当代有过三次人的发现,五四发现了个体的、或者说个人主义的人;30~40年代发现了阶级的人,或被压迫求解放的人;七八十年代重新发现了被专制异化的人,重新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全局的思想史进程。而现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网络化发展到了如此的地步,我们是否又面临一个人的再发现的问题?新世纪文学中一部分作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深化,那就是更注重于“人的日常发现”。新世纪的“人”既不同于1980年代的“理性”的人,也不同1990年代新写实的“原生态”的人,或“欲望化”的人,而是“自常”化了的人。依我看,近些年来,一些作品更加注重“个体的、世俗的、存在的”的人,并以“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作为“灵魂重铸”的内在前提和基础。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新世纪文学有其自觉或不自觉的新的焦虑点,那就是围绕对人及其处境的新思索,关注精神生态,关注文学如何穿越欲望话语的时尚,着力从家族、历史,地域、乡土,政治文化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对民族灵魂状态进行多方位的探究与考察,力图寻求民族灵魂的新的生长点。新世纪文学应有丰富的题材资源和写作可能性。 我希望广大读者能带着更为广阔的眼光,更为超脱的理念,更为自由的心灵,来欣赏《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中的中、短篇小说佳作。 2010年8月
内容概要
从2000年至2010年,连续10年——中国小说学会权威评选。 所推出的年度上榜小说,最具权威性、代表性、全面反映了该年度小说的创作状况和高度,在读者中已形成广泛影响。
书籍目录
序:新世纪的文学阅读骄傲的皮匠豆汁记郑袖的梨园第四十三页东莱五记一坛猪油琴断口鱼肠剑昨日的枪声恩 贝风度垂老别附录
章节摘录
倘若要说明这块方寸之地为什么属于小皮匠,大约就要涉及这近代城市的发展史了,具体地说来,且又是一些个别的人和事。最初时候,这片地方还是在城市的近郊,外国人在这里开了墓园,本地人称“外国坟山”。四周就有了一些鲜花店、蜡烛店,还有出售木雕和石刻的十字架、小天使、耶稣圣母像等等装饰墓地的用物。后来,墓园的边缘,那些连接田地的地方,被开辟出来埋葬中国人,墓园扩大了,周遭就有了中国殡葬习俗的店铺:香烛、纸扎、寿衣、锡箔、中国样式的棺椁。再后来,墓园越延越广,最深远处,其实已成荒冢。终于有一天,工部局征下地皮,准备建住宅区。第一要务清理墓地,也就是本地人说的“坟山”。先在报纸上登了七天启事,让中国人来迁坟,无人认领的墓便拾骨平地,一总焚烧,只留下外国人的墓地,用围墙圈起来。这样,周遭的殡葬业便不驱自散了。等这片地方建起几条弄堂和一排洋房,初具街区规模,就又有一些当年的旧业主回来,不过都转了行。有的摆水果摊,有的是馄饨挑,还有的做了看弄堂的人。其中有一个浦东人,原来是卖锡箔的,现在骑了脚踏车,车后面坐一个蒲包,包里面是河鲜鱼虾,挨家挨户兜售。渐渐与住户相熟,还和一个山东籍的巡捕交了朋友,就在一条弄堂口搭出偏厦,卖虾肉馄饨,将原先的柴爿馄饨挑挤走了。浦东人的女人也从乡下上来,镇日坐在弄堂口挤虾仁。后来生意做大了,巡捕又到别处为他找了地方开店。这偏厦,其实只够放一个煤炉坐汤锅的,巡捕又让给一个铜匠做营生。后来,巡捕走了,铜匠自作主张把地方让给他的同乡人,一个盐城乡下的皮匠。自此,这块地方就归了皮匠的行业以及家族。 在城里,所谓皮匠其实就是鞋匠。城市里又不像农村,有牲口的鞍具络口什么的,除去脚上一双鞋还有什么皮具?这个皮匠将手艺和地盘传给了儿子,自己回乡下度晚年了。然后,儿子也老了,从小皮匠变成老皮匠。这个街区呢,随着城市的扩展。早已从边缘走向中心,但是,依然以居住为主,与闹市只相距一条马路。中间,皮匠也挪过几回地方。弄堂要卫生整顿,就让弄口的营生撤离,去什么地方?铜匠去了小菜场,补丝袜的女人回家里去,老虎灶关掉一个,那一家生煎包子铺归进区饮食公司,重新挂牌为合作食堂。皮匠摊收拾收拾,挪到马路对面,一排街心花园前。所谓街心花园只不过是一条两米宽的绿化带,沿墙十数米,墙里面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总是女生多,女生脚上的鞋是需要经常修理的,纽襻断折,后跟磨损,帮和底脱胶。皮匠摊跟前的小马扎上,常常坐着一个女孩子,脱了鞋的脚踩在另一只脚的脚背上,等待皮匠做完她的活计,这情景看起来挺温馨的。过了一阵,却轮到整顿马路了,皮匠摊就又要被驱走。他收拾收拾,再回到原先的弄堂口。那弄堂口多少有些阴暗,可是比较安定一些,过街楼避风挡雨,有一面墙根,可以堆放他的那些胶皮啊、鞋跟啊、钉子线绳,还有等着做的活计,或者做好等人来取的活计,也一并靠墙根。弄堂里的人,要么不来,要来就是一大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单的棉的,但都不是急等,所以就放在他这里,过一两天再来取。也不要领取凭证,不见得能认识人,可鞋总归认识的,而且,鞋这样东西,也不怕别人错领的。安稳了一个时期,说不定又有哪一个部门来驱赶,皮匠总也没二话的,收拾收拾再搬,还是搬到马路对面。这一回可能不是在街心花园,而是一扇大门的门洞里。那幢公寓楼有着宽阔的门洞,但因为长年失修,门洞很破旧,木头门的油漆剥落了,墙壁和顶上的石灰也剥落了。皮匠摊设在台阶上退进去的地方,很妥帖,也很谐调的样子。要等到哪一天,大楼要大修了,皮匠就再搬出来。收拾收拾,回到弄堂口或者街心花园。总之,虽然是漂泊的,可总也漂泊不出这条街。倒未必是早年与山东巡捕的口头协议生效,恐怕没有人能够将历史回溯那么远,更不会有人认这本账。只是一个手艺人,他已经在这里做熟了,这里的人都是他的老主顾,他不能轻易放弃。这条街上的人,也习惯了他的活计,有时候他回乡下去几天,人们就将活计留着,等他回来做,并不会去找隔街的那个皮匠——顺便说一句,每条街都有每条街的皮匠。再说,他又不碍事的,各部门对他的驱赶其实也不认真,渐渐地,就形成事实。城管税务按月来收缴一些费用,皮匠摊就在弄口安顿下来了。现在,墙上敲了一排钉子,钉子底下是工具箱,一具铁皮柜。每天早上,工具箱横过来,与墙面形成一个直角,就成为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打开工具箱的锁,取出家什用物,一架缝鞋机放在地上,一些锤、钳、剪刀之类的小工具,一一挂在钉子上,还有一盘盘的胶胎,也挂在钉子上。工具箱的小格子里,放着胶水、钉子、纽襻、针线和鞋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