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国维 著,苏缨 解说 页数:1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既是红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也为红学设定了一个高洁的标准,在中国文学史的宏大背景里解读《红楼梦》的卓尔不群,在西方悲剧美学的框架下理解《红楼梦》的超然境界。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唯美的彩绘解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文学论文学,以文学论人生。
作者简介
苏缨,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主要作品有:《纳兰容若词传》(苏缨、毛晓雯合著,2009年);《唐诗的唯美主义》(苏缨、毛晓雯合著,2009年);《仓央嘉措》(苏缨、毛晓雯合著,2010年);《诗经讲评:风人深致》(2010年);《纳兰词典评》(2008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第二章 《红楼梦》之精神第三章 《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第四章 《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第五章 余论
章节摘录
在叔本华的概念里,幸福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而短暂的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王国维写过一首《浣溪沙》:路转峰回出画塘,一山枫叶背残阳,看来浑不似秋光。隔座听歌人似玉,六街归骑月如霜,客中行乐只寻常。这首小词细细琢磨下来,颇有几分耐人寻味的地方,尤其下阕,“隔座听歌人似玉,六街归骑月如霜”,美则美矣,诗人却冷冷地道出了这美丽背后的本质:客中行乐,终归不是家园。又或如《采桑子》所谓:高城鼓动兰,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若生命果真如此,我们可想得出什么对策么?——古往今来,人们的确想出了许许多多的对策。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欲望,易知足故而易长乐;我们还可以寄身于宗教的世界,相信这白驹过隙的人生不过是永恒之生命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在苦海的彼岸就是幸福的天堂;我们也可以为无意义的人生假想出某个伟大的意义,让所有的痛苦都染上殉道者一般的崇高的光晕……当然,我们还可以闭上眼睛,堵上耳朵,忘记这世界上还有叔本华和王国维这样忧郁的理性分子,更可以让自己沉浸在真正“满纸荒唐言”的励志读物里,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只是思虑稍深的人,往往想求简单快乐而不得,便梦想能在这钟摆式的人生中看到一点解脱的希望。若从世俗的角度看去,无论科学的进步还是政治的进步,再多文明的进步似乎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反而使人生的痛苦增多罢了。解脱之道只能在另外的地方去寻找了。曹雪芹似乎也在寻找一种解脱之道,这就要提到俞平伯先生著名的色空说了。《红楼梦》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提到这部书的缘起: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段文字自然是每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都耳熟能详的,其中“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十六个字被俞平伯先生单独提了出来,认为这实在是全书思想上的点睛之笔,一部《红楼梦》的主旨也就蕴涵在这寥寥十六个字当中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要推荐进入红学的第一篇文章,那一定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如果要挑选唯一的红学作品,那必然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编辑推荐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彩绘本唯美解读王国维和《红楼梦》的意境!如果要推荐进入红学的第一篇文章,那一定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如果要挑选唯一的红学作品,那必然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他的人生,是王朝的一声叹息;他的点评,是《红楼梦》最经典的和声。《王国维点评红楼梦》是《纳兰词典评》作者苏缨重磅出击,如诗语言,华丽彩绘,唯美解读王国维和《红楼梦》的意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