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冯德英 著 页数:161
内容概要
《苦菜花》是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银幕并红极一时。小说围绕着出现的八个女性形象展开,通过讲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故事,构成一组女性群像图,并借此反映革命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章节摘录
1 王官庄在胶东山区,是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子,四周都是山。村上的房子顺着南山根一条沙河排下去,像一条蛇一样睡在山麓下。母亲的打谷场,在村东头,而家却在最西北角上,后面紧靠着山,再没人家了。 母亲,她今年三十九岁,看上去,倒像是四十开外的人了。她的个子,在女人里面算是高的,背稍有点驼,稠密的头发,已有些灰蓬蓬的,在那双浓厚的眉毛下是一对大而黑的眼睛。现在,眼角已镶上密密的皱纹,本来水灵灵的眼睛失去了光泽。 大女儿娟子十八岁了,长得同母亲差不多高,生得粗腿大胳膊的,脑后梳着根又粗又黑、用红头绳扎得结结实实的大辫子。 儿子德强今年十五岁,高小就要毕业了。德强刚上学时,因家里穷,用砖瓦块当石板,滑石当石笔。他穿戴的不好,用的又赶不上人家,这天真幼小的孩子,常常受别人的嘲笑和欺侮。他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向母亲哭闹,躺在地上打滚,非要和人家一样的东西不可。 “孩子,别比人家,咱们穷啊!好孩子,听妈的话,念好书要紧!” 这位勤劳的母亲,费尽心机来装扮自己的儿子。衣服虽旧,她做得使儿子穿上合身而又整洁。她用一件出嫁时穿的旧夹衣的蓝格布里子,给孩子改做成一个小书包,虽不如别人的新,可是手巧的母亲做的样子却比别人的好看,使儿子能擦干泪水去上学。 母亲的这一切感染着儿子,渐渐地德强不再向母亲哭闹,缺什么也不向母亲要了。他牢牢记住父母的话,刻苦地学习着。 一天,母亲发现娟子在摆弄着那支陈旧的已有红锈的猎枪,悲恸着无力地说:“孩子,你要做什么?!你知道你……你爹……” “妈,你别太伤心。我记得,全记得!” 原来冯仁善、冯仁义是同胞弟兄两个,仁义的儿子德强在念着书。几辈没个识字的人,弟兄俩下决心供一个学生。仁善的老婆,生下第一个孩子不久就去世了。丢下一个儿子德贤.也是娟子的母亲——仁义媳妇照养大的。德贤十八岁娶了亲。由于这媳妇又俊俏又勤快,被村中的大地主王唯一的儿子王竹看上了,非要霸占,愤怒的仁善将王竹打个半死。结果家被人放火,仁善被吊在梁头上,浇上煤油,烧成灰了,德贤和他的媳妇被打死。仁义被逼逃离了家乡。母亲一个人艰难地拉扯着娟子、德强、秀子、德刚、嫚子几个,大孩子少衣服叫妈妈,小孩子饿了哭妈妈,她是他们的一切。母亲没叫德强停学,她整天怀里抱着、手里扯着孩子,在山上、地里爬来滚去。吃的什么饭,穿的什么衣,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呀! 而现在,母亲看见女儿拿土枪,不由得浑身颤抖着,恐惧地说:“孩子,你怎么又拿出它来啦?可不能再惹祸啊!你再有个三长两短,叫妈可怎么活啊?唉……” 娟子给母亲理了理头发,擦干眼泪,“妈,我不像俺爹一个人,拿着鸡蛋碰石头,我们有很多人。你放心好啦,我一定替全家人报仇!我们有了组织,就是穷人集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们有共产党——就是些最好的人,来给咱们带头,打鬼子,杀王唯一、王竹这样的大坏蛋!” 当晚。在王官庄党支部书记冯德松和姜永泉的带领下,暴动的人们捉住了大地主王唯一,他的汉奸儿子王竹逃脱了。
编辑推荐
《苦菜花》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仁义嫂及其一家的际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鲜明地表现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仁义嫂这一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亲的艺术形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