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时代文艺 作者:校注:(魏)王弼//(晋)韩康伯 页数:873 字数:540000
前言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奉敕撰定夫易者,象也。爻者,交5(也。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协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故能弥纶宇宙,酬酢神明。宗社所以无穷,风声所以不朽,非夫道极及玄妙,孰能与于此乎?斯乃乾坤之大造,生灵之所益也。若夫龙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则《十翼》彰其用。业资凡圣,时历三古。及秦亡金镜,末坠斯文;汉理珠囊,重兴儒雅。其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京、田,东都则有荀、刘、马、郑,大怖更相祖述,非有绝伦。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其江南义疏,十有余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若论住内住外之空、就能就所之说,斯乃义涉于释氏,非为教于孔门也。既背其本,又违于《注》。至若《复卦》云:“七日来复。”并解云:“七日当为七月,谓阳气从五月建午而消,至十一月建子始复,所历七辰,故云‘七月’。”今案:辅嗣注云:“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则是阳气剥尽之后,凡经七日始复,但阳气虽建午始消,至建戌之月,阳气犹在,何得称七月来复?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丛书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拣金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梳理,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绵绵不息的古代文脉以及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包罗万象的宏大气派。多年来,我们组织了诸多人次的相关调研,从中了解到,广大读者一直都在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能够看到一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全景的丛书。为此,这套《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丛书以前所未有的庞大容量,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这套《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丛书的特点是:所有文字都注以汉语拼音;所有,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化都会在这里相继亮相;所有文献全部幂用中文简体横排,尽最大限度地将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以一种极其便利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相信,上述这些特点 将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国古代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率。
作者简介
解说词:(魏)王弼 韩康伯
书籍目录
上册 第一卷 周易兼义上经乾传 乾 乾文言 坤 坤文言 屯 蒙 第二卷 周易兼义上经需传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第三卷 周易兼义上经随传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第四卷 周易兼义下经成传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下册 第五卷 周易兼义下经央传 央 婚 萃 升 困 井 堇 鼎 震 艮 渐 归妹 第六卷 周易兼义下经丰传 主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第七卷 周易兼义 系辞上 第八卷 周易兼义 系辞下 第九卷 周易兼义 说卦 序卦 杂卦经典释文 周易音义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1辑3:周易正义(注音版)(上下册)》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