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

出版时间:2007-5  出版社:时代文艺  作者:石康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石康,生于1968年,北京人,联大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又在哈工大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获理科硕士学位,毕业后编程一年,1993年至今从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代表剧本有《大腕》、《北京风情画》、《奋斗》等。本书就是他的其中一部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石康,生于1968年,北京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1993年起写作至今,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合称“青春三部曲”)及《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北京姑娘》;电影剧本《大腕》、《北京风情画》等。

书籍目录

上辑 北京的树 泡妞 心灵的选择 由人性这一词语想起的 中国当代文坛之猖狂扫描 这个时代的文学 文学的目的 文学的好坏 文学批评 关于网络文学 所有酒吧的名字都叫寂寞 关于得奖 1995年我的艺术观 1999年我对写作生涯的一点想法 我的些气死活人的狂话 过春节 关于WTO 石康的真实生活 我的2002 我想要什么样的女友 混过世界杯 我看世界杯足球 张柏芝的2002 70年代人的矫情 一些值得嘲笑的小现象 顾客就是上帝 偷窃的艺术——(欺诈)读后 从“吃保健药与文明”想到的 我心目中的家 “非典”时期的农民生活 2002年10月11日 图书盗版 进化论 乱谈现代汉语 也谈文化下辑 下象棋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北京的中心 北京的自行车 北京的建筑 在北京舞蹈 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主义的影响 回忆一种过时的完美 张弛和狗子 丁天和他的《玩偶青春》 这一类的故事几乎是所有人的故事——(像狗尾巴一样晃悠的青春)读后 ……

章节摘录

  北京的树历史上,北京是仅有的几个经过规划的城市之一。横平竖直,有板有眼,城市各部分功能明确。不像武汉之类的城市,你觉得它完全是在一个杂乱无章的小村子上乱搭乱建而成的,只是规模大了一些而已。尽管历代北京的人们曾用心规划自己的居住地,却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树就是其中之一。北京的树种类倒是不少,皇家园林里甚至还有一些废了牛劲才能种活的奇花异草。但遍布街头巷尾的树却只有两种,一种叫柳树,还有一种叫杨树。我小时还见有一些槐树,闻到过飘香的槐花,那些花吃起来味道也不错,略甜、清香,通常花开之时,也就是新一代的小男孩练习爬树之日了,也许正是因此,槐树越来越少。至于杨树和柳树,人们说起来挺好听,什么杨柳杨柳的,但谁知它会给人带来多大麻烦呢?就我所知,一般杨柳在春季大显神威,先是杨树的如毛毛虫一般的花开了,接着,那些毛毛虫落到地上,堆得到处都是,扫都扫不完,据说可以人药,但哪儿用得了那么多的药呢?柳树就更绝了,这种树的枝条上会吐出一种叫柳絮的东西,飞到空中,状如小棉花团儿,柳树一般在春风吹来时吐出它心爱的小团团儿,目的我看是给想从暖融融的春风中得到好处的人劈手一记耳光。你刚刚对着春风闭上眼睛,深深吸上那么一口气,妄图闻一闻那带着泥土潮气的春天的气息,可惜,一团柳絮会随风而至,神不知鬼不觉地飘入你的鼻腔,并轻意地堵住它,直叫你觉得享受春天也是有代价的。众所周知,北京的春天多风,且风不是朝着一个方向吹,于是漫天的柳絮便趁机不停地在北京上空飞来飞去。看起来挺好看的,也许一个初来北京的台湾诗人会说这是春天飞雪,但是且慢,你只要在这飞雪里呆上一呆,保证会呛得你大声地说脏话。据我的经验,这种毫无道理的飞雪弄得北京这个城市简直就没法呆。在北京,持续多日的春天的风沙遮天蔽日,四处昏黄一片,弄得人人不用挨一顿打骂也能做到灰头土脸,犹如一曲雄浑的“令人受不了交响曲”。接着,人们还得忍受柳絮温柔的淫威,当然,这也会持续多日,因为柳絮落下后无法清扫,只等着小风一来,就会凌空飞起,除非下一场大雨,不然交响曲之后的“叫人吃不了兜着走四重奏”也不会消停。也就是说,每当春暖花开,北京人受罪的时刻便降临了。事实上,杨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夏季,因为这两种树,不修整时,通常都能长得枝权横生,恨不能一棵顶两棵使,夏天的人们躲避烈日或暴风雨时,杨柳方才派上用场。当然,秋天,这两种树上的落叶也叫人头痛,因为简单地讲,那叫“真是太多了太多了”,多到清扫起来有说不出的麻烦。特别是杨树叶,特点是“大、薄、平”,贴在地上,再加上点秋雨,简直就像是用胶粘住了一样。小小的秋风是吹不动的,非要等到干得不行了,才会鼓起,被人们扫去,就地点烧,冒出呛人的浓烟,人们对于北京脏乱差的印象,我看多半与这两种植物大有干系。北京人喜欢种杨柳的理由,我看主要是因为懒。因为这两种树易活,不需管理,虽然不美,也不能说它们难看。杨树挺拔硬朗,犹如男性激动时的性器,柳树摇曳多姿,犹如美好的女性长发,至于说到脏点乱点嘛,那是小节,大可不必计较,气势在就行了。当然,有些人会感叹说什么样的人种什么样的树,并推及到北京人如北京树,那么对于这种偏颇观点,在下虽不敢完全苟同,但要我完全出自真心地反对,一句话,也很难。泡妞在我眼里,泡妞是青春期会遇到的问题之一,这是一个进入青春期的男性,在性欲的驱使下,使用各种办法,赢得适龄女性信任的过程。泡妞的短期目标,是找到一个释放性欲、寄托感情的途径;而它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家庭、生育及培养下一代人类,并使之很好地生活下去;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异性之间通过相互接触了解,建立信任,达成契约,以便相互帮助;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们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从而使人进一步了解,自我是什么,而他人又是什么,从而使我们考虑,我们以前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一角度看,若是把泡妞与人生的某种重要意义联系起来,一点也不是小题大做,就像人类通过如何取得食物、如何分配食物来认识人性一样可靠。对于最短期的目标,我是指满足性欲,事实上可说之事并不多,不过,这里面有什么诀窍?诀窍很明显,那就是,更多的权力,更多的钱,更多的性魅力。一般来讲,有了前两项,你就不必为最后一项发愁了,若是没有前两项,那么,无论途径如何,假装你将会尽快地拥有它,你就有了性魅力,就这么简单。泡妞的意思就是要得到姑娘,为了得到姑娘,你就得满足姑娘的要求,也就是说,投其所好,一般姑娘要求什么,你就满足她什么,这事儿就成了。如果你无力或无法满足她们,那么只好向她们说谎,向她们保证你会很快满足她们,如果被她们看穿,你就失败了。无论从成功与失败中,我认为,运用头脑,人们都可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里面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从同样一件事中,不同的人可学到不同的东西,从道德上划分,就是好人学到更好的东西,坏人学到更坏的东西。在我眼里,泡妞像世间任何一件事物一样,可以磨砺人的性格与品质,使它更接近自我,使自我更向它本来的样子迈进。在人的青春期,极易受制于周围的文化与自身的习性,也就是古老的遗传,严重地缺乏自己的判断。在我的经验里,若要认清这两种东西,是十分艰难的。回首往事,我不得不承认,偏见是多么的妨碍人的判断。在当时,我所认为的异性的美好,无论是美好的相貌、皮肤、身材、姿态,以及言谈举止,全是出自自己的文化与习性。我曾以为我有独特的眼光,但事实证明,我的眼光几乎与所有人一样;我曾以为我发现了一个姑娘独特的美,其实大家早就发现了;我曾以为我在追求爱情,事实上不过是性欲通过想像在起作用;我曾以为自己在奉献,事实上不过是在毫无掩饰地设法满足自己的私欲。当我人到中年,蓦然回首,观察自己走过的道路时,才知自己离自由是多么的遥远。现在,我认为失败的恋情更有意义,它令我从社会为个人指定的独木桥上走下来,去放眼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那里有更多的异性,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生活之路。心灵的选择看了这一届高考作文题,令我感到十分好笑,在伦理问题上搞假大空的假设,对于我是十分熟悉的,我正是受的这种奇怪的教育。何况这次题目的假设又是出奇的蹩脚,连假设都是暗示性假设,事实上,暗示的是一种试图阐述两全其美这一类荒谬绝伦的伦理,而这种可怕的伦理知识依我看,完全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挑衅。生死关头,或是说关键时刻,人会怎么样呢?大抵平日里生活的普通人总免不了在七想八想之时,会想到这类无聊问题。人们在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刻,总是会幻想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最好是设想在一种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大事,在这种假设下,他们幻想着自己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干出特别值得别人敬佩的事情。当然,我认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从未降临的时间,这些时间不能太长了,并且,最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事实上,悄悄搞些自我崇拜是人类的专利,我一直都无法理解这种幼稚的自我表现欲是怎么回事儿。不过,作为一个写文章混事儿的人,我却并不把坏题目当回事儿,原因是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一种坏题目之下,这使得我非常理解那种坏题目的用意。它鼓励人们追求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乌托邦,或者用一般的字眼儿描述,那就是所谓的什么理想、梦想这一类试图不劳而获得的生活麻醉剂。依我看,中国历史上的大清王朝最辉煌的时期,不是在开国初期,而是建立在遍布全国的黑暗肮脏的鸦片铺子中,你可知那淡黄的灯影里有多少两全齐美的春秋大梦?当然,遍布街头的低级读物中也尽是这一类令人心驰神往的狗屁幻想,我想我在这里就懒得说我是如何地厌恶那些武侠小说了。我在青年时期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失恋,心情黑暗而低落,现在回头想一想,那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绝妙的讽刺性象征,还真不能小瞧。我记得我当时感到十分绝望,于是就想到自杀这一种尽人皆知的解脱法儿。在一个深夜,我慌慌张张地跑到我女友所住的楼顶上,那时的楼顶是一个公共平台,经常有人在上面散步,我也上去过,我知道从平台上越过水泥围成的一米高的小围墙,一跳便能坠下六楼,摔成肉酱,在我当时的心情之下,这件事想必做起来十分容易,于是我就去做了。我上了楼顶,走了不到两步,意外的情况出现了,我发现甩我的女友正在上面,与她的新欢,一个比我高两个年级的男生在吵架,我偷听了一会儿,发现言词很激烈,频频涉及生死大事,而且与我有关,更令我惊奇的,由于与我一样缺乏想像力,他们竟打算采用与我相同的办法。于是我跑过去劝架,劝他们重归于好,我克服了不少困难,劝说他们把眼光放长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于是,两全其美的情况出现了,我们三个人一起下楼,是从楼梯下去的,而不是作为三个自由落体,经由空气下去的,速度虽慢一些,但却准确到了同一目的地。多年以后,虽然我自己十分勉强,而他们俩却不由分说,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栋梁,据我所知,他们现在都很有钱。现在我认为,当时我的心灵十分美好,因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另有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下在伦理上的两全其美的设想:父亲是个律师,女儿是个叛逆青年,一天,父亲去夜总会嫖妓,竟遇到了女儿。两人开始谈论伦理问题(父亲宽慰女儿:在伟大的古代,与女儿通奸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据司汤达记载,在佛罗伦萨就有这么一个父亲——女儿与父亲谈些弗洛伊德,谈些家庭问题、女权问题之类),最后,父女俩机智地想出一个点子,他们把妓院给告了,获得了一笔巨额精神损失赔偿费,父亲嫖到了当红妓女。女儿凑足了环球旅行的费用,并去全世界增长知识。可惜,资本主义作家怎能想不出这么好的故事?我想,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异想天开的教育实在是差劲。P3-8

编辑推荐

  《我眼里的文化人生》作者石康,从1993年至今从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代表剧本有《大腕》、《北京风情画》、《奋斗》等。本书是其作品之一,描述的大都是作者眼里的“文化人生”。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的生平事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石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9条)

 
 

  •   本书可称是石康的精选杂文集,但只出过两本杂文集(不含《我那些不值钱的经验》,因为是和这本书同时出版的)就出精选,不知石康是怎么想的?有《鸡一嘴鸭一嘴》和《北京姑娘》的读者建议就别买了。里面有许多石康的黑白照片,不过看上去挺无聊的。
  •   一直都很喜欢石康,伴我走过了多愁善感的青春岁月。书的质量不错,很喜欢。
  •   石康的小说一流,写的感想也很好。喜欢那种玩世不恭又发人深思的故事。有阅读的必要
  •   书的质量很好,喜欢石康
  •   以前理解不了石康,读来没有什么感觉,生活着生活着,某天拿起某本书,突然就知道他的意思了。难道这就是成长?或者说,这就是老去?
  •   石康是中国作家里为数不多敢说真话的,这本集子更是说真话的结果。
  •   石康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   石康很有才,有才的人难免刻薄,值得一看
  •   这本书说了《奋斗》作者石康的一些认识。很有趣!边读边乐!
  •   买这书主要还是喜欢作者,挺喜欢看作者的小说,书中的观点挺独特的。
  •   很便宜,希望内容很好
  •   屯着,慢慢看。
  •   刚拿到,还没来得及看。应该不错吧。
  •   书的质量不做,希望会好看
  •   写的相当尖锐
  •   帮朋友买的,听说值得一看。
  •   哈工大才子成长录
  •   假期给孩子订的书,不到1天就送到了孩子手里,孩子高兴。书的质量很好!
  •   石康的东西 很喜欢
  •   对石康很好奇,看过他的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有关生命的、生活的活力,正如奋斗二字。买这本书纯属偶然,但却看到了真性情的石康,不错。
  •   虽然跟石康不熟
  •   ,杂而不乱,繁而有章。北京的风韵与这代人的心态反映的淋漓尽致。
  •   从不同角度思考文化和人生的价值
  •   文化人生就是做自己!
  •   比他的小说正统,谢谢作者
  •   内容就是一篇篇随笔,可看可不看
  •   言语有偏激之处,大部分还是能让人满意的
  •   书不错,就是封面有些旧了
  •   随便翻了一下,感觉还行。
  •   。。。。随带买的。。。
  •   本着奋斗的名儿买的
    喜欢那种风格
  •   不如那些不值钱的经验好
  •   不错,保持一贯的见解独到,敢于说话的作风,可以看到其锋芒毕露的才华。
  •   冲石康买的,结果呢,让我失望了。
  •   本人 不喜欢 这本书
  •   内容很偏击,一家之言,觉得有些语言好幼稚。
  •   非常一般,教条一样的文章
  •   他还是适合当编剧/
  •   如题!还是以前的看得过瘾
  •   觉得石康这人挺啰嗦的,写随笔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呀!
  •   随手翻翻,只见石康先生把中国外国的作家挨着个儿的贬了个够,可是遗憾的是,那么大的口气,却不见他拿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和像样的论据来。如果只是十几二十岁的楞头青愤世嫉俗也就罢了,一把年纪了,还学着小毛头们瞎狂妄,实在是让人看着不以为然。此书不值得一买。
  •   很后悔买了这本书。很失望,以为写小说写剧本写得好的人,就什么都写得好。我错了。
  •   太人人失望!既没有小说中语言的机智和俏皮,也缺乏散文文字的魅力和杂文的犀利.
  •   看到一半就不想看了,感觉都是十年前写的事情!
  •   决定放在厕所备用
  •   照作者的小说差了好多,文章数量也有限,感觉被骗了
  •   破书,不知道在些什么
  •   但为啥这个封面用了一张个人的生活照呢,还羽绒服背包,百思不得其解吊诡的紧这种封面,哪怕书经典如红楼,恐怕也没人有翻阅的欲望吧
  •   的确的白里透红,与众不同,我喜欢本书的风格,但更期望他再出一些长篇.拭目以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