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王国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纸上王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品集《纸上王国》
1:纸上亲人
内容:此集为作者写与亲人之间的情感,无论生者,还是亡者,都与作者本人的心灵相连。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只能在文字中寻觅曾经的温暖与悲伤。
2:纸上人物
内容:此集为作家从社会攫取的众生图,以中立的视角来观察世间纷扰人物。
3:纸上村庄
内容:此集着眼于“村庄”,通过系列文章构建起一个独特而迷人的纸上村庄,透过童年的视角来观察时间、空间、死亡、生命、物质、冒险等。

作者简介

邓安庆(纸上王国)
湖北武穴人,1984年生。
去过不同城市,做过不同职业。
人间烟火中,普通生活,默默写字。 

书籍目录

1.纸上亲人
002 与父同床
006 十年太短
010 与母同行
014 哥哥的七年
019 十三叔
024 奶奶的弹片
027 在她的时间里
032 结婚狂想曲
038 你在人海中
042 长安客
045 身为房客
048 街头巷尾皆亲人
052 老杨是我兄弟
2.纸上人物
068 关大侠
077 我的理想主义老师
083 虾 哥
088 金嗓记
096 油条小子
099 故事未遂
102 盐 罐
105 马 路
109 念奴娇
119 祖国的花朵
125 夏 天
133 旅 行
137 菜 铺
3.纸上村庄
144 村庄的天际线
148 村庄的时间
151 那时的九月一日
155 悬浮童年天空的星辰
158 跳 楼
161 小宇宙
164 疼痛动物园
167 灶边闲谈
169 洪 水
178 纸上王国
183 村庄梦忆:乡音
189 老 屋
4.纸上生活
194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它一眼
197 年
206 归来去
210 饿鬼的幸福生活
212 上帝的公交车
214 鱼 殇
217 明日君再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纸上王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正如书介一样,邂逅久违的朴素情怀,朴素的情怀在今天已经不多了,在书中感受到了朴素的真正含义,这样有内涵的书是值得阅读并收藏的,闲来无事翻阅一下可以净化一下自己。
  •   好看的杂物集,很考究的文字,好看!
  •   平凡的感情,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相似的情节但是没有像作者观察的这么细。平凡中存在的美好。
  •   虽然还没读,但是感觉确实不错,希望作者继续加油,好好生活,好好码字
  •   内容还没看,不过封面的设计蛮喜欢的
  •   这本书的封面真心容易脏 拿到手里旧旧的 有点窝心 好在书的内容很好 喜欢
  •   买到的打折书,感觉挺好的,包装和物流做的都不错,好评,下次还会来光顾的!!
  •   封面很喜欢,很干净,是几本书中包装最好的
  •   很期待,肯定好看!
  •   很好的哦,正版
  •   输才收到,还没仔细看呢
  •   很有共鸣,很细腻。
  •   类严肃文学,生活化,温馨,略有感悟。
  •   在豆瓣上一直关注他跟着看他的日记 现在拿到手里 可以随便翻阅 看看各种人生百态
  •   非常喜欢这种安静的书,能让自己很快的平静下来!!!!
  •   不错哦,我的心思念的,我的心思念的
  •   还不错,就是封面有点薄。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   很可爱且奇妙的一本书 喜欢
  •   好,喜欢这种淡淡的风格,很暖人心。
  •   印刷和排版方面很喜欢~
  •   纸上王国,邓安庆最近又出新书了,期愿文笔更加老到一些,感触更加深刻一些。
  •   邂逅纸上王国是在豆瓣上,名字好像是《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和王菲的歌曲一样的名字,故事讲的简单而动人,于是乎我喜欢上了这样的感觉,搜罗了不少他的文章,得知出了书,自是喜不自禁,买了一本,果然没有失望
  •   在豆瓣上看过几篇纸上的文章,很喜欢,所以他出书就买下了。
    还是值得的。
  •   文字还未阅读,相信不错
  •   写的比较真情实感,书写了普通人的生活。
  •   挺不错~纸质还行~纯朴的短片散文
  •   80后的作者,能写 这样的散文,也难能可贵!
    书没有主题
    通篇没有精髓
  •   之前是在图书馆翻了一下,然后就在当当买了。可能我当时翻到的是好看的那几篇,后来发现总的来说没相想象的好,可能作者年代的原因,他给读者呈现的是感觉80/90年代的写作手法。。。
  •   买来还没开始看呢,书都被弄皱了......唉,伤心
  •   作者84年的
  •      很长时间没写字了,手写的歪歪扭扭的字,看起来真丑,跟我完全不搭,我有点怀疑我的字迹被谁吃了,抑或是我字如本人,已开始不可控制的歪瓜捏枣瞎长,当然这无法控制的又何止这些,还有我们那不可停止的生活。
       上文来自邓安庆,我读过一点他的《柔软的距离》和《纸上王国》,文笔细腻,平淡无华,却时常读着让人感到可怕,这就是在写生活的啊,为什么我会感到恐惧!我相信这是他生活当中遇到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他以一种异于常人的沉郁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诚然,生活原本就是平淡无奇,无趣荒谬的,生活同时也是艰辛困苦,悲愤忧郁的,我们只做一般的屁民,朝九晚五的卖力干活,只作壁上观的来看我们自己的生活的话,那么生活还是在奴役着我们。我经常引用王小波的一个段子,来自于《似水流年》,"我们的看法是:世界上的人分两种,亀头血肿之人和亀头不肿之人。你要亀头不肿的人理解血肿之痛,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惟一的办法是照他裆下猛踢一脚,让他也肿起来”,去改变或者去适应,都是选择。不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却故作一切了然于胸的姿态,高唱着国歌,说着不着边际的话,一切都是废话。中国特色是我们都能看到的,国际情况也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看了再多的心灵鸡汤,受了耳濡目染的国家教育,纵使有高屋建瓴的气魄抱负,也只能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思考的活着,没有理想的活着,跟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小人物都该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的哲理。我们生活不在高处,我们正处于一种无法抑制的压抑状态,一触即发。或许到目前为止,也只能如此了吧。
       有人让我推荐书,我开始还踊跃的推荐,这啊那啊,都可以,觉得自己还是有点优点值得别人欣赏的,但是转头一想,不啊,我都不了解的不多,随便推荐给别人,又对别人的喜好不知根知底,这不是误人嘛。一想到这里,我就决定,不去企图试图改变影响别人,所有所做的努力仅仅是为了自己而已,虽然这个目的到现在是很拙劣的,但很现实,这就是生活吧。
       从毕业到现在我在工厂待了有2年多了,眼前见到的,耳朵里听到的,还有文字里获得的, 都在说着一个事实,那就是生活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在一发不可收拾的走向平庸。不要说我悲观,我人挺乐观的;也别TM说我愤世嫉俗,我很平庸低俗。世界如同一个大时钟,那秩序之神把持着时间的发条,让每个小小的零件受命设置好,转倒谁谁就开始运作。有人努力跳出安排,跳出所谓的命运,特立独行,偶发思狂,轻狂以后,又被卷入下一道生活的漩涡,但最终还是骨灰一把,留作后人瞻仰。王二说他该结婚了,李三说他快有小孩儿了,钱五说我还不知道我媳妇儿在哪儿呢,周身暴露在世俗的眼睛里,谁都无法跳出生活,即使是生活本身。
       生活是细致入微的,是无孔不入的。当我坐在窗台前默默的打字,我尚不知我下一刻会在哪儿,我但愿自己不随波逐流,也能逆境而上,我不该不自信的,生活还一直继续,还有什么比一直继续下去更加重要么?
       "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定变革的可能。我们说,生活只能这样子啊,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霎发生的事情都可能是奇迹。孔夫子曾说:“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最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 ——《Walden》第9页第7行
      
      
  •     2013.7.5--2013.7.8阅读。
      
      我憋了2个小时了,憋不出个“读后”!
      
      书有3部分,纸上亲人、纸上人物、纸上村庄。最喜欢第一部分,能看到流眼泪,第二部分部分文章有共鸣,到了第三部分,文章大多一个模式,厌倦了,看的不仔细。
      作者的文风质朴,朴素,不华丽但是描述的非常生动到位。我喜欢看生活中的琐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不要大英雄大事记,最爱身边陌生人的真挚感情。
      
      印象最深:
      《与父同床》《与母同行》《在她的时间里》《街头巷尾皆亲人》《老杨是我兄弟》《马路》
      
      会很羡慕纸上王国(即本书作者邓安庆,不过我还是喜欢叫他原来的名字)、沈书枝这样从小在乡下长大的人,乡间的淳朴的丰盈的经历造就了吃苦的意志、敏感的洞察力还有平和的性格。这都是我向往的,我想要做一个友好的人,能体会到生活中最微小最朴素的美,可以用文字描写一个小细节,生动到身临其境,雨水滴落的声响都听得到,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劳作的快乐、万物生长的力量,可以体味世间百态人情世故,对每个人微笑,和集市上的小贩早餐摊的大叔聊天。
      
      父亲、母亲、奶奶、爷爷、老杨、姐姐,都是描写的对象。看到他们的故事,就很容易想到自己,然后跟着故事笑,因为故事哭。年纪越来越大,老人们一天天老去,尤其是姥姥姥爷,八九十岁,我最怕的,就是他们的离去,只想一想,就哭的不能自己。毕业以后,坚持每周必须回家陪陪他们,我知道纵使他们现在还算硬朗,但也时日不多,不要到以后空感伤“子欲养而亲不待”,就现在,抽出一下午的时间,陪他们看看电视,出去溜溜弯,削个苹果剥个桃,哪怕是坐在他们身边不说话,哪怕是静静地牵着他们的手,都是满足。还有十年吗,那么五年呢?每个儿女,都做好眼前的事吧,当那一天真的来了,也无遗憾。定要等着我呀,等着我结婚,等着我的孩子出世,等着我把你照顾我的二十年还给你。
      
      拖了半个月,这篇终于写完了,长舒一口气。坚持一书一评,加油!
  •      我想用自己的笔来记录生活的琐碎、凌乱,尽管平凡不能在平凡的生命,也许能在未来某个夜晚,看到这些纯粹是为了写字而写的字而热泪盈眶。
      
       这就是读完这本书后最深之感悟。
      
       不是甘于平凡,而是想要平凡,却总是不屑于将平凡的生活中也有点滴感动变成文字。因为在反观自身平常甚至平庸的生活经历时,实在乏善可陈。
      
       但是邓安庆的娓娓道来,像是某个陌生大叔,在某个命中注定的际遇中,平静、腼腆的诉说他的生活。他眯着湿润眼睛,仿佛诉说着不变的真理。我静静的听着,时而走神,鼻子却酸酸的。他说的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说。在这个场景里找到了生命本身的温暖所在。
      
      
       朴素的文字落在内敛的白纸上,叠起来,放进记忆的盒子里,人们走啊走,累了,打开盒子,过去的琐碎的记录又跃然纸上,仿佛什么都没变,人们却没发现折痕走在每个词句之间。
  •     书,还没看完,刚看到《十三叔》这个章节,余下一定更精彩。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是84年的,还是个孩子,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尽然留有民国遗风,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憨憨的笑容却有这么多故事,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你有闷骚情怀,
      要我怎么再面对你,要我怎么再面对你,
      好吧,下次还请你喝骨头汤,到时,我要再好好看看你!
      
  •      读《纸上王国》的时候,正是这样一个沉沉的冬日上午。独自一人畏于寒意,迟迟不肯起床,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拉着窗帘的小屋子光线暗淡,就像潜藏在模糊记忆里的那样。
       躺久了头脑发昏,利索的穿起衣服烧一壶开水。拉开窗帘,窗外的建筑物反射着冬天暖暖的阳光。握着水杯坐在对着窗的桌子前开始读这本白色封面的小书。郑安庆在书中娓娓的说着家里几代人的情意,一辈子颠簸、缓慢消耗掉生命的老人,各有活法的父辈,以及同辈人的生命断面。没有丝毫的造作和控制,自然流淌。
       也许经历的事情多了,会对生命有更多的臣服感,缺乏控制。不愿去评判,轻易的断定什么。我们往往到了这样的年纪,对好多事情不满,对父辈的观念和做法有了不同的看法,随意断定什么是陈旧的不科学的。可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间隔中,在没有我们存在的时间里,在他们的生命里,发生了什么?我又恍惚的觉得,自己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间小小的屋子,杂乱的堆着书籍和杂物,只有那么一扇窗是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缺口。
       也许是真的,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吧。
      
  •     喜欢这本书的人,是爱的。
      偶然碰到这本书,只因为他简单的封面和大大地“纸上王国”四个让人欢喜的字。
      看着目录,还是同样地被吸引。看完第一篇的标题,与父同枕,哈哈,我调皮的在想,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呢?要是女的就更有趣了。。。想必哪个父亲在生病时,儿子好像就要去宠一个小孩样呢。只可惜我们女儿不能像兄弟一样与他谈天说地。
      第二篇,就选了纸上王国那篇瞧了看,哈哈,真的希望你的王国里住了更多的你爱的人,这样就有活气了。那样的奇特,即使我们曾经在我们小的时候有过这样多得想法,活脱脱写在纸上竟是这样一种明朗感觉。
      再者,接着一连串的看了,你的朋友吗,好似你就默默的注释着这些他们,理解着他们,只可惜,我的身边都没有过这些疯狂地人,又好似我也想做做让别人回忆记忆的一个。
      哈哈,你的村庄就貌似没那么有趣有趣了。因为我 的就更有趣了。我对它又爱又恨。我更害怕现代文明让那种原始不再存在。
      有时候,我就觉得你所写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一直要去怀念,感念的,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古老的村庄、还有我的童年。
      在某时刻,我会突然适应不了这样快而忙碌的社会,就怀着这样的去读读,去念去念
      真欢喜这样静静的时刻,还有的你的分享。。。。
  •     我看纸上的文章,从来不急着看完,还是习惯看完一篇后回味一会儿,顺着纸上的写作思路重新咀嚼一番,把玩把玩。纸上很擅长品味往昔,甚至毫不夸张的说纸上很会品味生活!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细枝末节的片段、形色各异的人物,纸上都会轻悠地慢慢捻出,像是袅袅腾起的丝丝茶雾,又像吹出一个环一个的小烟圈,精巧地形成一个个空灵的、环形螺旋圈的结构——纸上最喜欢这样写。例如《与父同床》,“不一会儿,爸爸的腿露了出来,我赶紧把小棉被垫在他脚上,而我自己的棉被被爸爸挤得快掉地上了”,“ 一霎那间,觉得爸爸真像个孩子,真是长不大”,思绪开始渐渐延展,写父亲的坏习惯,“打开橱柜拿衣服,橱柜门肯定是不关的;脱了鞋子上床,鞋子肯定是东一只西一只的”,再以“就像现在睡在床上,也是怎么舒坦怎么睡,不会考虑我睡的地方快挤没了的问题的”,把话题引回现实。下文“然而还好,我是爸爸的儿子,因为我们长的像,谁也骗不了我了。妈妈说不仅是长的像,连毛病都像,走路喜欢拖着走,好丢东西,做事邋遢,喜欢说不着边的话,一到家四处翻东西找吃的,从饿牢里出来似的”,刚回到主线,马上举“要装个红绿灯”、夸口“ 自家山墙头后的南瓜大得像东风车的车轮”,来印证爸爸“喜欢说不着边的话”。这种绵长的结构,很像是在岸边嬉水,没觉得走偏,也没觉得转向,可蓦然回首,竟离岸很久。
      
      细究起来,这种绵软的结构,也不是无迹可求,但妙就妙在如雪入水,自然而然。最明显的《结婚狂想曲》中“哥哥结婚的那一天,我正坐在火车上。咣嘡咣嘡的铁轮碾过铺玉叠琼的雪地。车厢里的暖气,蓬蓬地吐溢,软绵绵的我陷在车座里,望窗外漫天飞雪。这一天,迷朦的细雨笼着故乡……”,下面就开始以“故乡”为基点,肆意地想象,合理地拟构,洋洋洒洒,把哥哥结婚的场面写得像真的看到似得!当然《结婚狂想曲》采用想象、回忆、现实穿插的方法,将爸爸、妈妈、哥哥、我连合起来,形成多线交织结构,再加上雨雪的融混翻飞、结婚本身的忙碌喜庆,在形式上也使结婚一事显得热闹、腾跃,如同舞狮子、耍龙舟。
      
      所以我总觉得:纸上小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寂寞,在纸上眼里空气都能说话,因为纸上是在诗意地生活。什么事情到了纸上那里,经过温情的关照,经过时间的过滤(纸上习惯写回忆性的文章),一切都变得有人情味,就像新酿的米酒,不知不觉,就开始发酵、芳香、甜腻、绵软。而纸上也总能从中找到乐子。
      
      动词的巧妙化用,会使文句霎那间崩出神采,如果不是刻意求新,纸上一定也绞尽脑汁;否则,我只能送纸上个词叫“天作良缘”。 《与父同床》中“我的床小,两个人睡够挤,我让爸爸睡床里头,自家打的棉被厚敦敦的,爸爸一睡下去,床的一大半都给吃了去,留给我的只有床沿的一小条地方”,一个“吃”字既衬出自家棉被的厚墩墩,又形象地写出爸爸的肩宽背阔、自得随意,与爸爸那“自私”、“冷漠”的性情相得益彰。《与父同床》后文中“他把脸埋在被子里,只露出头顶,头发染了又染,终究还是花白,触目地浮在我的眼前”,这“浮”字,实在是太精准了,稀疏的头发,飘飘地萎着,仿佛风一吹就要刮跑似得,既写出父母为了家庭而操劳一生,又含有怜吝的温情,把儿女体贴到父母艰辛的感激,深情地托出。“头发染了又染,终究还是花白”,岁月无情,无可抵挡,人入老年的悲壮、无奈,终究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另外还有《十三叔》中“清晨的薄雾刚在花瓣上裹成露珠,即被江风轻轻地拂落” ,《奶奶的弹片》中“床上罩着灰黑色蚊帐,被子躺着枯瘦干瘪的老人家,她头发散乱,颧骨下的肉全给削去了”,《结婚狂想曲》中“这些嫁妆装上三轮车,披上雨布,雨水哗啦啦地敲”、“ 故乡的黄昏里,江岸的白杨树抹上了夕阳的残红,软风轻卷江上的雾水,绵长地嘘进我家的门来”、“ 这是个平静的夜晚,树林上空黛青的天,贴上一片亘古不变的月,江水却悄无声息地东流去”、“ 雪沾衣裳,洇湿了全身,麻颤颤的冰冷。客车里搁着一张张疲沓苍白腊腊的脸”、“ 没有人笑谈,也没有人歌唱,上眼皮胶着下眼皮,呼呼大作的,是震颤的亮鼾”,《老杨是我兄弟》中“老杨是喧闹中的一点静,狂风中的一棵松,屁股紧紧地揪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白刺刺的灯光全被他一身黑衣吸了去,只有眼睛的镜片上聚成两团光芒,冷冷的像两只白嘴鸥,见人就要啄似的,让想找他闲聊的人未开口就要打退堂鼓了。”每一句都很值得评说,真想告诉纸上:“纸上把词真是用绝了!”
      
      写景仍然是纸上的拿手戏,尽管纸上的写景段落不多,但这种巧妙的安插,却使人耳目振奋。如果精巧地和文句粘在一起,又会别开生面。印象最深刻的是《十三叔》中“我走不动了,十三叔边骂我是个拖累,边背着我一路小跑。天一点点的亮,村庄外的草垛上,金黄的南瓜花灼灼的绽开了。清晨的薄雾刚在花瓣上裹成露珠,即被江风轻轻的拂落。满天的麻雀,叽叽喳喳一忽儿全落到黑瓦屋顶上。乳白的炊烟依依,衬得屋角的天空越发瓦蓝。往往还没到那村子,我就趴在他肩头睡着了” 。更精彩的是“那天吵完架,十三叔在家里被闹得不消停,跑到我家里来要跟我睡。我们躺在阳台的竹床上,淡蓝色的薄雾在远处的田野盈盈升起。对岸隐隐的山影,在莹莹的月光下如同剪纸。十三叔给我带了一份中国地图,打开手电筒,指着花花绿绿的色块,告诉我这是什么省,那是什么山,这里流着什么河,那里产什么矿。沿着铁路线走,他看到了好高好高的山,好长好长的隧道,好吃得不得了的芒果,好玩得不得了的公园。楼下传来三奶奶的叫唤:‘十三儿,十三儿……’十三叔带着我从阳台后面偷偷溜了出去,一路跑到长江边。萤火虫从浓密的河草丛中飞起,我拎着竹笼,十三叔拿着网罩。我们赤着双脚,在湿润的沙上行走,小心翼翼的寻找蝈蝈。回到村子里,天已发白,老远就听到三奶奶尖厉的叫声,‘十三儿,十三儿……’”,这一长段,将写景与叙事灵动地穿插,巧妙地腾挪,既刻画了十三叔的孩子气,又再现了山村夜景,意境也显得旷远、深幽!
      
      以前我没有注意到标点符号和短句,但这次我却发现一点新意。《哥哥的七年》中“当我有一次在邻居家里丢沙包,哥哥来叫我,我跑过去,他递给我一块那时候才兴起的方便面。我跟着他回家,看着把面块放进碗里,用开水泡,过一会,面块松软膨胀。我如见证奇迹一般。这是我记忆中仅有的一次哥哥主动的来和我进行一件事情。我对于这样遥远的哥哥,只有敬畏感,没有亲切感。”“面块松软膨胀”、“ 我如见证奇迹一般”、“ 这是我记忆中仅有的一次哥哥主动的来和我进行一件事情”,三个短句,一句一顿,缓慢延展,竟莫名地使全句有了时间感,而且这里句号的使用,竟也略显突兀,恰与后文“我对于这样遥远的哥哥,只有敬畏感,没有亲切感”语句稳妥、形式呼应。《身为房客》中“房东的爱人此时倒上一杯热茶给我,让我边喝边听。让我感动不已。那种扑面而来的人情味儿,在这异乡分外暖人心”,短句“让我感动不已”,完全可以从上句,用逗号连接,纸上却用句号,貌似缺了主语或者说主语“我”承前省,但形式上的突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纸上被异乡人尊重时的受宠若惊。“在乡村时,风雨飞来,若是有人家没有赶回来,衣服或者棉花晾在外面,早就有邻居代为收拾。根本不用打一声招呼的。这是朴素的,却在这个时候又是如此难得”,短句“ 根本不用打一声招呼的”,句号隔断,也是形式突兀,却巧妙传达出乡下人的朴实、厚道,用句号分隔给人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街头巷尾皆亲人》中“下班了?!”问号、感叹号连用,确实简洁传神。其他的诸如“~”(上标短波浪号,表示音节的抑扬顿挫),纸上以后在写到小摊小贩的叫卖声中可以加进去,想会生色不少。
      
      纸上的短篇小说,因为饱含深情,竟显得偏离小说,有散文化趋向,权且称为散文小说。但是这些各自孤立的小说,并不显得孤独。原因就在于纸上有意识地形成一个系列,塑造一系列人物形象,主要有爷爷、奶奶、姥姥、三奶奶、爸爸、妈妈、哥哥、老杨。而且纸上在文中用旁涉法将各个篇章关联起来,例如《十年太短》中“妈妈曾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有一次刚进门,就看见爷爷拿着镰刀勾住奶奶的脖子,威胁奶奶立马告诉他藏钱的地方(奶奶早年因为日本飞机轰炸,一条腿被炸瘸,抱在手上的大伯被炸死,晚年眼睛得了白内障,几近于盲人)”,用括号注的方式,与《奶奶的弹片》连接起来。《结婚狂想曲》中则将爸爸、妈妈、哥哥、我连合起来,几乎是《与父同床》、《与母同行》、《哥哥的七年》重大人物群体亮相。除开这种明显的形式连合,还有隐蔽的,《结婚狂想曲》中“ ‘我可听爸爸说了。说是有一回在垸里看到了纸上,回来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就叫人做媒,可有这事儿?’‘听纸上爸爸瞎说!’母亲不好意思地垂下头,手上拿起筷子赶苍蝇。”一下子就与《与父同床》中描写爸爸夸口“要装个红绿灯”、夸口“ 自家山墙头后的南瓜大得像东风车的车轮,吹得我和妈妈都不好意思听下去了,而爸爸做得到脸不红心不跳”暗合起来。另外,类似物象的反复出现,如“故乡”、“池塘”、“母鸡在豆场饿得乱转”“哥哥,又是哥哥,把我抱在怀里,窝在路边的石头上”,也使短篇有了长篇的倾向。
      
      所以,纸上的好几篇文章可以改编为长篇,可以改编为电影剧本了。首推《十三叔》,可以单独作为一部,需要在细节上充分写实。《十年太短》、《奶奶的弹片》、《在她的时间里》为上部,《与父同床》、《与母同行》、《哥哥的七年》、《纸上在人海中》、《结婚狂想曲》为下部。《老杨是我兄弟》可单独拍一部,可以和《长安客》、《身为房客》、《街头巷尾皆亲人》剪切、拼合。如果闲下来,尝试一下,相信这对纸上会是文体上的新挑战!
  •     我在买完电影票,且等电影开始的空档,误入了纸老虎书城。看到新书推荐书架上放着的《纸上王国》。确是因为它的封皮设计——是我喜欢的设计风格,于是就翻看来看。这是一本杂文集,多是作者的随笔。对于80后作家,我之前只限于韩寒,今天则会多一个邓安庆。
      
      这本书,书名是《纸上王国》,作者名也打着“纸上王国”。对于作者介绍也寥寥数笔。整体写作的叙事风格我很喜欢,读到某处,不知道为什么会让我忽想起《哥伦比亚的倒影》,清新而不浮夸。读这本书能产生更多的共鸣,可能是因为我和作者同为一个年代人,同样的远离家乡,同样不时的会对过去的人和事儿想念一番,同样在一个属于也并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孤独的生活过。
      
      想想这本书可能是我近十年以来自愿买的第一本全价书,完全是因为非纸老虎的会员不打折,兼且无法忍受当当快递对书的摧残,况且这是我喜欢的封皮设计。
      
      对于80后外漂的人们,这本书可以闲暇时读一读。
  •   憋了半天写不出一个评论...
  •   竟然会像哥伦比亚的倒影!看来不得不买!
  •   只是一种感觉。不过似乎作者没有什么自己特定的观点,自己也在飘忽不定的状态。读起来没有根的感觉,也许是作者当时太年轻的缘故。文字把握倒是温婉细腻,小清新吧!
  •   我也很喜欢他的作品
    作品里的那些人都不是我所熟知的,又都是我所熟悉的。
  •   而且,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看得见他的一切真实和虚假,比别的作家更让人觉得亲切和纯朴。:)
  •   哈哈,我也要去关注
  •   哈哈,早知道我不告诉人他写的咚咚其实是小说了。让你也经历一下我从以为小纸就是他文章里的“我”,到“我”其实是我们大家的过程。
  •   ;)
  •   第一次有机会在这看到,很感兴趣
  •   想问下去湿疹的方子,哈哈哈。
  •   回楼上,薏仁米煮粥,每天早上吃一碗。单纯的薏仁米,不加任何东西,糖。盐都不能加。
  •   姐姐,你写的文章,套路忒强了,感觉性好差
  •   多谢楼上批评,没办法,形成了定式了。只好如此。:)
  •     楼上的孩子,以你的这份执着,做什么不好,做什么不成功?偏偏要做这事儿,让我看着又好笑,又怜惜。
      
      唉。。。。。 你随意吧。
  •   这家伙肿么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