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五千年(上卷)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北方妇儿  作者:田战省//梁维  页数:330  

内容概要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几千年未,我国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又不寻常的道路。从古到今,我们中华大地产生过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而在那些盛开的文明之花中,科技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从学会使用火到发明火药,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从《神农本草》到《木草纲目》……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囊不清的科学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世界带来了巨人的立革。
  时光荏苒,到了近代,戎目的科技在残酷的专制制度下举步维艰,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科技的落后导致了国家的衰弱,那些耻辱更激励了中华儿女献身科学,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詹天佑的铁路,冯如的飞机,都是我们中华儿女在那个灰暗时代的一抹光辉。

书籍目录

千姿百态的古代桥梁
珠算与《算法统宗》
黑色金子——石油
中国古塔
唐三彩
火药的发明
卓越的冶铁技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古代火箭
沈括和地磁偏角
贾宪三角
秦九韶《数书九章》
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
法医专著《洗冤录》
郭守敬《授时历》
苏州园林
辉煌灿烂的故宫建筑群
《救荒本草》
永乐大钟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植物著作《群芳谱》
终生探索科学的徐光启
大器晚成的科学家宋应星
勇于探险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中国历算大师梅文鼎
魏源与《海国图志》
李善兰和微积分学传播
严复和《天演论》的传播
詹天佑
冯如
夏元瑮与中国现代物理
李四光开创地质力学
侯德榜与工业制碱
竺可桢
……

章节摘录

插图:说起衣服的起源,究其原因是出于实用。在寒带和温带地区,人类曾用兽皮裹身以抵御寒冷,保护身体;在热带,人类为了防御烈日的照射、风雨的袭击,也采取一些措施尽力保护自己的身体,通常是披盖树叶、树皮,在身上绘些花纹等。慢慢地,人们学会了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利用猎获的鸟兽的羽毛,通过搓、绩、编、织成粗陋的衣服,由此发展了编织、裁切、缝缀的技术。人们根据搓绳的经验,创造出绩和纺的技术。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的纤维,然后逐根黏结。缀草叶要用绳子,缝缀兽皮起初先用锥子钻孔,再穿人细绳,后来就演化出针线缝合的技术。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物中,发现了石锥;在山顶洞人的遗物里发现了距今16000年前的骨针;四川资阳黄鳝溪也有骨锥出土。这些工具说明当时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可以推断,大约在旧石器中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摆脱了赤身露体的状态,过着食肉衣皮的生活了。骨针是最原始的织具。随着骨针的使用,古代的中国人开始制作缝纫线,使用骨针引线是纺织工艺的一项重要进展,它把纬线穿于针孔之中,一次性地将纬线穿过经线省去了逐根穿引的繁琐,大大提高了功效。原始的织造技术是从制作渔猎用的编织品和装垫用编制品筐席演变而来。《易·系辞(下)》记载了传说中的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目前所知最早的编织实物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年的芦苇残片,此外,在那里还发现了原始织机的零件。当时的衣料基本上分两大类:一种是植物类,有草叶、树叶、树皮及植物加工品;一种是动物类,有兽皮、毛、鸟羽等。衣服的式样,也有一些花样,简陋的一般是一件完整的兽皮,复杂点的是把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在兽皮一端切成一个凹口,称为头衣或斗篷。在传说中,衣服的制作与农业的发明属于同一时代,是神农炎帝首创纺织,“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开创了华夏服饰文明之源。《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这就是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起源,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出现,反映出了当时已出现纺织生产的雏形。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将编结技术用于制作服饰,《淮南子·汜论训》称“伯余之初作衣也,淡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说明当时已经用麻作衣料。这种网罗式的衣服虽然简陋,但服饰的产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编织工艺的精进,为纺织技术的产生创造了前提。到了黄帝时代,开始有了麻布衣服,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不少印有布纹的陶片或陶钵,经专家鉴定属于麻布,每厘米经纬约10根,稀疏程度确如网罗。吴县草鞋山遗址也有葛布出土。这些都说明当时除穿兽皮以外,已经大量穿戴葛麻衣服并有了冠冕。黄帝时代还出现了更高档次的丝织衣服。《通鉴外纪》说:“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祭为先蚕。”这说明黄帝时代已经饲养家蚕,并缫丝织布做衣服。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家蚕茧和陶塑的家蚕蛹,在江南相当仰韶晚期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丝带和丝织品的绢。有人以为纺织系黄帝发明,理由是很多古籍都曾载有“伯余作衣裳”的说法,而伯余相传是黄帝之臣。不管是黄帝还是他的大臣始做衣裳,都告诉我们,至迟到黄帝时代已经有了衣服,这成为我们的先辈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编辑推荐

《中国科技五千年(套装上下册)》传承千载文明,探索科技未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科技五千年(上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