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王艳娥 编 页数:182 字数:128000
前言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影响世界的风云人物。他们或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凭着超乎常人的坚强毅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引路;或者是卓越的科学家,为探索自然奥秘、改善人类生活而不懈努力……总之,他们由于在某一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航标,引领着人类走向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和更加精彩的物质世界。 这套丛书不仅告诉你名人成功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展示他们奋斗的历程,展现他们在失败和挫折中所表现出的杰出品质,从中我们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精神元素。 这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物全面。本套丛书精心选取了从古至今全世界40位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这些人物均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广为传颂。 二是角度新颖。本套丛书不是简单地堆砌名人的材料,而是选取他们富有代表性或趣味性的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们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人生和多姿多彩、各具特点的个性。 三是篇幅适当。每篇传记约10万字,保证轻松阅读。本套丛书线索清晰、语言简洁、可读性强,用作学生的课外读物十分理想,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四是一书多用。本丛书是一部精彩的名人故事集锦,能够极大地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同时还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培根说:“用名人的事例激励孩子,胜过一切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名人是最好的榜样,向名人看齐,你将离成功更近!
内容概要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在她一岁多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昕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7岁时,家人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导师安妮·莎莉文。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了说话。海伦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自强不息,用顽强的毅力学习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了全世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懵懂时期
家世
短暂的幸福
厄运
关爱
脾气变坏
第二章 安妮·沙莉文
病魔
在救济院的生活
希望
转变
重见光明
第三章 命运之门
严格要求
改变性格
师生乐
大自然的恩泽
社会的关爱
第四章 求学之路
前往波士顿
学会说话
“《冰霜王》事件”
融人社会
学会唇读
第五章 哈佛生活
从小立志
重重困难
努力学习
老师和同学
毕业典礼
业余生活
第六章 兰荪时光
沙莉文和麦西
爱心
麦西离去
恋爱风波
离开兰荪
第七章 伟大女性
麦西与沙莉文辞世
走访他国
与名人的交往
献身盲人事业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懵懂时期 脾气变坏 随着年龄的增长,海伦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说话的时候,好奇的她总喜欢伸手去摸别人的嘴。渐渐地,她发现别人交流是用嘴,而不是用动作示意。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便学着拼命地张嘴,发疯般地做手势,但没有人能明白她的意思。这让她更为狂躁,气得又踢又闹,直到精疲力竭。她还经常为一点小事无理取闹,身边的保姆艾拉经常被她踢伤。事情过去之后,她虽然心里有些后悔,知道这样会很疼,但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故伎(ji)重演。 海伦不能理解别人,家里人也不知道该怎样与她交流,只是尽可能地顺从满足她。这让海伦变得越来越急躁任性。有一次,海伦不小心把围裙弄湿了,家人便把围裙放在暖炉上烘干,但急性子的她,发现围裙那么久都没干,便把它直接放到了带火星的炉灰上。火苗一下就蹿了起来,烧着了围裙,连海伦身上的衣服也点着了。这可让海伦慌了手脚,吓得大哭大叫起来。幸好老保姆温尼听见,急忙拿一块大毯子往海伦身上一裹,将火扑灭。虽然差一点把海伦憋死,但火总算扑灭了。除了手和头发,其他地方烧得还不算严重。 就在这段时间,海伦发现了钥匙的妙用,一时间钥匙又成为她恶作剧的主要道具。一天早晨她发现母亲进了储藏室,便紧随其后,将母亲反锁在里面。忙碌的母亲在里面拍门大叫,海伦却坐在门外,感觉到里面震动的声音得意洋洋。母亲被关3个多小时之后才被发现。也就是这次之后,父亲觉得海伦需要认真管教了,决定给她请个老师。 当黑暗来临的时候,孩子的天性和童真让海伦有着天使的一面;但无声无色的黑暗隔绝也常常让她表现出恶魔的一面。海伦表达自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能够被别人了解的时候总会大发脾气。她还不懂得充满爱的话语和行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 很长一段时间里,海伦都把刚出生的妹妹当做一个可恶的坏人。曾几何时,妈妈的怀抱可是她温暖的源泉,无论开心还是难过,只要在妈妈的怀里,她都能感到很大的安慰,这里就是她的天堂。但是妹妹的到来,不但夺去了家里人对自己的关注,而且占据了母亲所有的关爱和时间。母亲已经很少把自己拥在怀里了,自己不再是母亲唯一的宝贝了,这让海伦心里充满了嫉妒。 海伦有一个布娃娃,叫南希。这是她最宠爱的伙伴了,她常常会把南希放在自己心爱的摇篮里,花上一个小时或是更多的时间来摇它,虽然发脾气的时候,它也不免备受虐待。但妹妹的到来,使得海伦对南希有了平日难得一见的呵护,每天像以前母亲照顾她那样给南希穿衣服、吃饭、睡觉,她似乎想以此来安慰自己的不安。可恰巧有一次,她发现小妹妹舒舒服服地睡在南希的摇篮里,这让她大为恼火,冲上去就把摇篮掀翻了,如果不是母亲及时接住,妹妹可能就被摔死了。 父母看见海伦这个样子又气又心疼,心里越发痛苦,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土斯坎比亚是个偏远的小城,附近根本没有任何聋盲学院,而且似乎也没有人愿意到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来教一个既聋又盲的孩子。事实上,很多人在怀疑能不能教会她。但妈妈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这来自于狄更斯的《美国札记》。她读到过里面关于劳拉·布里奇曼的叙述,隐约记得劳拉是位聋盲人,然而她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她得知发明这种教育方法的豪博士已经逝世很多年后,她苦恼极了,因为这意味着这个方法可能和他一起消亡了。可就算这个方法没有消亡,谁又愿意到这样偏远的地方来教育海伦呢?这让母亲痛苦而又绝望,但她还是没有放弃一切可以救治海伦的可能。 在海伦大约6岁的时候,父亲听说,在巴尔的摩有一位著名的眼科大夫,曾经治愈了很多看来毫无希望的盲人。这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父母立即决定带海伦前往巴尔的摩,看看她的眼睛可不可以救。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旅行!海伦高兴得忘乎所以。在火车上,她和许多人成了朋友。一位穿着典雅、待人和善的阿姨送给她一盒美丽的贝壳。父亲把它们串起来挂在海伦的胸前,这让海伦高兴了好一阵子。火车上的列车员态度也十分和蔼,每次检票或者查票的时候,海伦总是调皮地拉起他的衣角。而他也会耐心地陪海伦玩上一会,他还允许海伦玩他的打孔器,对于这样的特权,海伦真是兴奋不已,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在一些零星的纸片上打孔,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姑姑还用毛巾给她做了个大娃娃,这个娃娃的脸上没有鼻子、嘴巴、耳朵、眼睛,简单得连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也无法把它变成一张脸。海伦抱着娃娃,玩了一会。便开始指手画脚地向大人描述些什么,这让大家很是奇怪。最后,她在座位底下翻出了姑姑的斗篷,扯下上面装饰用的两个大珠子,放到姑姑面前。姑姑询问地把珠子放到娃娃眼睛的位置上,她便拼命点头。她似乎对娃娃没有眼睛这一点格外在意。娃娃有了眼睛,海伦高兴得直拍手。在整个旅途中,海伦一次脾气也没有发,一直沉浸在旅途的新奇和兴奋中。看着活泼可爱的海伦如此高兴,父母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重见光明啊!兴奋不已的海伦根本体会不到父亲的忧虑和痛苦。 到达巴尔的摩,奇泽姆医生友好地接待了他们。他仔细检查了海伦的眼睛后,摇着头对海伦的父亲说:“很抱歉,我实在是无能为力!”这让满怀希望千里迢迢赶来的父亲难以接受,他不断地央求医生再好好检查一下,但是,他热切的企盼也无法改变这样残酷的现实。看到如此伤心的父亲,奇泽姆医生安慰他说,海伦虽然是个盲聋儿童,但还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并建议他带海伦去华盛顿找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咨询一下,他或许能够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盲聋儿童的学校和教师的信息。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海伦·凯勒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给我们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完善的人格。树立了榜样就等于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榜样是无比强大的力量源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