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法)雨果 著,赵春香 主编 页数:146
前言
在19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称得上是最璀璨的一颗星。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是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卡齐莫多,他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他就成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长年流浪街头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能歌善舞,天真、美丽、心地善良。青年诗人格兰古瓦偶然同她相遇,并在一个更偶然的场合成了她名义上的丈夫。那个副主教本来一向专心于“圣职”,但当他有一天欣赏到爱斯梅拉达的歌舞,埋藏心底的欲念被唤醒了,他想把爱斯梅拉达据为己有。从此,他开始对她进行威胁甚至陷害,为此还不惜使用卑鄙手段。当他知道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占有爱斯梅拉达的罪恶企图时,他竟亲手把可爱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卡齐莫多私下爱慕着爱斯梅拉达,当爱斯梅拉达遭到陷害以后,卡齐莫多将其救出,把她藏在圣母院中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纯朴和真诚的感情,无微不至地安慰和保护她。而当卡齐莫多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爱斯梅拉达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卡齐莫多立即对那个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亲手把克洛德·弗罗洛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了下去。 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齐莫多是真正美的化身,而人们在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了尖锐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卷走了我们全部的思想感情。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超过那些所谓有教养、文明世界里的人的美德——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美德。在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小说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 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浓烈,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之后,还在今天被不断翻印、再版,从而来到我们的手中。
内容概要
本书以离奇和对比手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齐莫多为救心爱的爱斯梅拉达不顾一切。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的美好品德,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颂诗集》、《新颂歌集》、《颂诗与长歌》、《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静观集》;史诗《历代传说》、《上帝》和《撒旦的末日》;小说最著名的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章节摘录
夜幕已经降临,格兰古瓦走出司法宫。他来到河滩广场,十分费力地挤进人堆,走上前仔细一看,才发现围着篝火的观众圈里有一大片空地,里面有位姑娘正在跳舞。 这姑娘是人,是仙女,还是天使?格兰古瓦一时闹不清楚,尽管他是个怀疑派哲学家,又是个讽喻诗人,却被眼前光彩夺目的姑娘给迷住了。 姑娘的身材并不高,但修长苗条,亭亭玉立,显得很高。她的肤色棕褐,不过可以猜想得到,白天看来肯定有美丽的金色光泽,就像安达卢西亚或罗马女子那样。她的纤足也是安达卢西亚型的,穿着秀美的花鞋,显得那么纤巧,那么相得益彰。她翩翩起舞,转圈飞旋,踏着随意掷在地上的一块波斯地毯,那张光艳照人的脸每次转向你,乌黑的大眼睛就会向你投去闪电般的目光。 周围的人都张大嘴巴、瞪大眼睛凝视。只见她那纯美滚圆的双臂举到头顶,“嘭嘭”敲着巴斯克手鼓,伴随着舞蹈,那身段修长曼妙,灵活飞动,宛如一只胡蜂,那金光闪闪的胸衣平滑无纹,彩裙翻飞而不时可窥见线条美妙的小腿,秀发乌黑如漆,目光灼灼似火焰,这哪里是凡人,分明是一位圣女! “毫无疑问,”格兰古瓦心中暗想,她是一个火精,是一位山林仙女,是一位天仙,是曼纳路斯山的酒神祭女! 恰巧这时,“火精”的一条发辫松落,一支黄铜簪子掉在地上。 “噢,不对!”格兰古瓦脱口而出,“她是个吉卜赛女郎!” 她重新跳起舞来,从地上拿起两把短剑,把剑尖抵在额头上朝一个方向转动,同时身子则朝另一个方向旋转。果然不错,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吉卜赛女郎。通红的篝火光亮刺眼,欢腾跳动地映在围观群众的脸上,映在吉卜赛女郎微黑的额头上,又向广场四周投射过去,千百张脸被火光映得通红,都凝视着跳舞的姑娘,其中有一张脸看得似乎格外出神。这是一张男人的脸,一副严峻、沉静而阴郁的神情。由于旁边的人遮挡,看不出他的衣着打扮,估计年龄不超过35岁,但是已经秃顶了,两鬓稀稀落落的几绺头发也已花白了。他的额头又宽又高,开始刻出一道道横纹;然而,他那双深陷的眼睛里,却闪烁着非凡的青春、火热的活力和深沉的情欲。他那双眼睛死死盯住吉卜赛女郎,就在这个16岁的少女跳舞、飞旋、为众人取乐的时候,他那沉思凝想的神情越来越阴沉了。一丝微笑和一声叹息,不时在他的唇边相遇,但笑容显得比叹息还要痛楚。 姑娘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她停了下来,观众则兴高采烈地热烈鼓掌。 “佳利!”吉卜赛姑娘喊了一声。 格兰古瓦立刻看见跑出来一只小山羊,它雪白而美丽,灵敏而活泼,神采奕奕,两只角染成了金黄色,四只蹄子也染成金黄色,还戴着金黄色的项圈。刚才它一直蜷伏在地毯的一角,瞧着主人跳舞,格兰古瓦没有注意到它。 “佳利,该看你的了!”跳舞的姑娘又说了一句。姑娘坐下来,将巴斯克手鼓亲热地举到小山羊面前,问道: “佳利,现在是几月份?” 小山羊竖起前蹄,在小鼓上敲了一下。果然不错,正是一月份。观众不由鼓起掌来。 “佳利,”姑娘翻转了巴斯克鼓面,又问道,“今天是几号呀?” 小山羊又竖起金色的蹄子,在鼓上敲了六下。 “佳利,”吉卜赛女郎再一次翻转鼓面,又问道,“现在几点钟啦?” 佳利便敲了七下,正巧这时,大柱楼的时钟打了七下。 围观者都惊叹不已。 “这一定是巫术!”人群中传出一个险恶的声音。说话的人正是那个死盯着吉卜赛姑娘的秃顶男子。 姑娘仿佛打了个寒噤,她扭头望望。但是观众中又爆发出一阵掌声,淹没了这声哀鸣。掌声甚至从她心灵上完全抹去了那人的声音,因此,她又继续考她的小山羊。 “佳利,在圣烛节游行队列中,城防手铣队队长吉沙尔·大勒米先生,是一副什么模样呢?” 佳利竖立起来,用两只后蹄走路,姿态庄重而斯文,把那个手铣队队长假正经的神态模仿得惟妙惟肖,逗得全场的人都开心大笑。 “佳利,”随着表演的成功,姑娘也就更加胆大,她又问道,“王国检察官雅克·夏莫吕阁下,在宗教法庭上,是怎样夸夸其谈的?” 小山羊坐下来,开始“咩咩”叫,同时晃动着前蹄,动作十分奇特,除了学不出他那蹩脚的法语、拉丁语外,那姿势、那语调,简直再现出一个活生生的雅克·夏莫吕。 观众的掌声更加热烈。 “这是亵渎神灵!邪魔歪道!”秃顶男人又喊了一声。 吉卜赛姑娘再次回过头去。 “哼!又是那个坏东西!”她说着,便撅起下嘴唇,做了个似乎是习惯性的撇嘴动作,随即转过身去,托着巴斯克手鼓,开始收观众的赏钱。 大白洋、小白洋、小盾币、鹰币,雨点一般投过来。她走到格兰古瓦面前,突然停下。诗人摸摸口袋,一探到底,发现囊空如洗,只好说声:“真见鬼!”然而美丽的姑娘还是站在那里,伸出手等待着。格兰古瓦急得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此时他口袋里若是装着一座秘鲁金矿,也情愿掏出来给跳舞的姑娘。可是他没有秘鲁金矿。幸亏一个意外事件替他解了围。 “你还不滚开,吉卜赛蚂蚱。”一个尖厉的声音从广场最幽暗的角落传过来。
编辑推荐
一本好书,收获百味人生。它不仅能为我们排除心中的困扰,为我们解开心中的谜团,更能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开阔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品位。 名著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没有它们的哺育滋养,我们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没有它们的意味深长,我们的人生是缺憾的;没有它们的充实诱导,我们的精神是虚无的。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海洋的精华。阅读它们,不仅是对文辞的琢磨和品味,更是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它们所赋予我们的比现实更美,它们把关好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触景生情,因情而赋,因景而歌,用歌赋表达真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