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辽宁教育 作者:张云//韩洪泉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前言
前尘往事:说不尽的曾国藩与湘军 2011年11月26日,是晚清重臣曾国藩诞辰二百周年。曾氏生于1811年,逝于1872年。这是一个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非常时代”,曾国藩则是这个波谲云诡的“非常时代”中的“非常人物”。 他的确属于”非常”之辈。生逢非常之世,走着非常之路,建有非常之功。生前事业清晰明朗,身后毁誉却纷纭莫测。 中国对一个人的结论性评价,素有“盖棺论定”的说法,所谓“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然而,曾国藩却是一个特殊的情况。 清廷内部有人盛赞他,“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也有人攻击他,“谤议丛积,神明内疚”。清末革命党中有人批评他,如陈天华认为他愚忠于清朝统治者,而使“汉人”丧失了“绝好自立的机会“;也有人佩服他,如黄兴便说“曾某之志,虽与我不同,然治己之严,吾直宜奉以为法”。现代史家更是各持己论,有称他为”刽子手”、“汉奸”、“卖国贼”的,也有称他为”近代史上之伟大人物”、“中兴第一名臣”的。同一阵营的人对他的评价可以截然相反,而立场不同的人又可以毫不吝啬地同声赞美他。真是“棺已盖而论难定,人已死而情未了”。 这种现象,章太炎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注意到了,并精辟地概括道:“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章太炎:《检论·杂志》)从那时起又是一百年过去了,对曾国藩的评价中截然不同的取向、毁誉纷纭的现象,却依然如故,其纷纷扰扰之状足以撩乱任何一个试图走近曾国藩的人。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让我们游弋于历史的长河,穿越一百多年的岁月风尘,对这些众口毁誉、繁杂难辨的“纷扰”作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吧。 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南京两江总督衙署。“大星忽殒”,举国悲恸,清廷上下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隆重,以示对这位中兴第一功臣的悼怀。在以同治皇帝名义发布的上谕中,对曾国藩及其家人给予了特别的奖赏和优抚: 曾国藩着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赏银三千两治丧,由江宁藩库发给;赐祭一坛,派穆腾阿前往致祭,加恩予谥“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灵枢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其一等侯爵,即着伊子曾纪泽承袭,毋庸带领引见。(黎庶昌:《曾国藩年谱》,附二:《曾国藩哀荣录·上谕一》;黎庶昌:《曾国藩年谱》,以下简称《年谱》) 后来又陆续下旨:在其“立功省份”如湖北、安徽,江西等“一体建祠”纪念,“伊次子附贡生曾纪鸿、伊孙曾广钧均着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曾广着赏给员外郎,曾广铨着赏给主事,均俟及岁时分部学习行走”。(《年谱》,附二:《曾国藩哀荣录·上谕三》)无论是生前身后之名,还是封妻荫子之事,统治者都考虑得如此周到,足见对这位中兴功臣的“天恩高厚”了。 “赠谥”是给予大臣死后哀荣不可或缺的环节。清廷郑重地为曾国藩谥日”文正”,并在上谕中评价道:“念经天而纬地,斯谓之文;繁辅世而长民,尔身克正。”(《年谱》,附二:《曾国藩哀荣录·谕赐入祀贤良祠祭文》)“文正”是清代文臣所能得到的评价最高的谥号,只有那些功勋十分卓越而道德臻于完美的大臣才能得此佳谥。有清一代近三百年间只有八人得此殊荣,曾国藩在清代文臣以及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曾国藩的门生故旧、亲戚僚属遍布天下、执掌要津,很多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头面人物。他们怀着对曾氏的满腔崇敬与感激之情,以各种形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一时挽联、祭文堆积如山,祭祀活动足足持续了一百多,天,可以想见场面之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挽联,但对于曾国藩赞美最得力、并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声音的,要数下面这几副: 武乡可拟,汾阳可拟,姚江亦可拟,潇湘衡岳,闲气独钟,四十年中外倾心,如此完人空想象; 相业无双,将略无双,经术又无双,蒋阜秦淮,大星忽陨,廿六载门墙回首,代陈遗疏剧悲哀。(梅启照挽联。《年谱》,附二:《曾国藩哀荣录·联》) 迈萧曹郭李范韩而上,大勋尤在荐贤,宏奖如公,半壁东南惊柱折; 窥道德文章经济之全,私淑亦兼亲灸,迂疏似我,追随南北感知音。(自署“小门生”薛福成的挽联。《年谱》,附二:《曾国藩哀荣录·联》) 曾经被曾国藩三次严厉参劾的李元度,也赞美曾国藩的功勋业绩超越了历代“贤相”:“直举古萧、曹、魏、丙、房、杜、姚,宋、韩、范、富、欧阳之局而一扫空之……汾阳、西平、新建之属,且将畏后贤矣。”(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上曾爵相书》) …… 历史是复杂的。任何试图以简单化的方式评判历史、褒贬人物的倾向都是不足取的。史学前辈提倡”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显然是对那些简单化倾向的一种挽回。“入乎其内”,就要把对人物和事件的观照投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多一些细节观察,多一些换位思考,而少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遽然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往往不但错误,而且可笑。“出乎其外”,就要秉持客观的态度,“不急切地以道德的名义下结论”,不求以一种标准对复杂的历史作简单的划分和定性。历史是一条波浪翻腾的长河,作为史学工作者,面对这条长河,需要做的是披沙沥金,而不是推波助澜。我们处在这条长河的下游,对于上游的人和事,既不宜妄自揣测和率意定论,也不应盲目褒贬和一味苛求。毕竟,下游较之上游有更多的汇聚,更多的积淀。如果这种后来者的客观优势进而演化成为一种心理优势,并以求全责备的心态苛求前人,就要失之浅陋了。语云:“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信夫?! 山川资俊秀,时势造英雄。曾国藩是时势造就的英雄。钟灵毓秀的三湘四水、衡岳烟云,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风暴、中外形势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湘军的产生和曾国藩的成功提供了“时势”。曾国藩因太平天国而成名,因湘军而成功,他的生前英名、身后毁誉,都由此而来。百年以降,斯人已乘黄鹤去,一生真伪谁鉴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曾国藩的接班人李鸿章的这句遗诗,同样道出了曾氏一生的宿命。在晚清帝国的落日余晖中,在湘军营垒的萧萧旌旗边,曾国藩,李鸿章们迎着秋风肃然挺立,凄清而落寞。 曾国藩与湘军,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一段说不清,辨不明的历史。历史可亲,且让我们走近那并不遥远的过去,一起去感知,去触摸、去体悟……
内容概要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曾国藩,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作者简介
张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历史研究》主编,大校军衔。
韩洪泉: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前言
前尘往事:说不尽的曾国藩与湘军
第1章
修身与齐家
01 家世与家风
02 “用破一生心”
03 兄弟
04 妻妾
05 儿女
第2章
从湘勇到湘军
01 墨绖出山
02 湘军是这样练成的
03 “唯涤公马首是瞻”
第3章
太平军的劲敌
01 屡败屡战
02 “以杀人为业”
03 太平天国的成全
04 秦淮浩劫
05 李秀成之死
第4章
湘军?楚军?淮军
01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02 “二把手”胡林翼
03 “狂师爷”左宗棠
04 “好学生”李鸿章
05 曾、左、李
06 天下湘军
第5章
政坛纵横
01 升迁之道
02 权柄之争
03 捭阖之术
04 天津教案中的“替罪羊”
05 洋务运动的主将
第6章
立德与立言
01 理学家
02 “平生风义兼师友”
03 “终生不辍”的文章事业
04 《讨粤匪檄》
第7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
01 幕府鼎盛
02 耕读传家
03 “惟楚有材”
结束语
“曾国藩热”的冷思考
附录一
曾国藩与湘军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01 家世与家风 鲁迅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时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不过,在“曾门四学士”(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之一的黎庶昌笔下,曾国藩就是一个“自初生至三岁,庭户不闻啼泣声”(《年谱》,嘉庆十六年)的“另类天才”。他对曾国藩降生于世的情节作了栩栩如生的描述: 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夜,湖南湘乡荷叶塘(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七十多岁的曾竞希老人忽得一梦:一条巨蟒升腾于村庄上空,旋绕于曾宅左右,最后落入户庭,盘桓不去。曾竞希受到惊吓醒来,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候,家人告诉他,孙媳江氏刚刚为他生下一个曾孙,一推算时间,正好是做梦的时候,于是大喜: “是家之祥,曾氏门闾,行将大矣。”(《年谱》,嘉庆十六年)这个“应梦而生”的孩子,就是曾国藩。 这种路数在古籍记载中十分常见。每个大人物出名以后,都要附会出一段“生也不同凡响”的故事来,似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肩负了某一神圣使命的一次神秘之旅,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种种悬疑,才好让后人去顶礼膜拜。黎庶昌这样落笔,意在显示曾氏的超凡脱俗,岂不知恰恰未能免俗。 小时候的曾国藩也格外早熟和懂事。 “每日依祖母王太夫人纺车之侧,花开鸟语,注目流眄,状若有所会悟。”(《年谱》,嘉庆十八年)到六岁时,曾祖父曾竞希死去,他“哭泣甚哀,执丧若成人”(《年谱》,嘉庆二十一年)。这类记载虽然也有夸大溢美的嫌疑,但毕竟要比“蟒蛇降世”这样的“神话”可信得多了。 根据黎庶昌的记载,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二(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南京之后,同样有非同寻常的“天人感应”: “金陵微雨,天色阴惨,忽火光烛城中,江宁、上元两县令惊出救火,卒无所见,见有红光圆如镜面,出天西南隅,良久渐微,江南士民巷哭。”(《年谱》,同治十一年) 生也不同凡响,死也感应天地。黎庶昌把曾国藩的成功归于天赋异秉,而曾氏家族则认为这更是靠了他们的“祖泽”。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族中称为“竹亭公”)曾经写过一副对联: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从乃父乃祖那里继承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祖泽”呢?
后记
三年前,我们曾经应辽宁人民出版社之约,写作了《曾国藩与湘军》一书。 三年后的今天,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刘一秀副总编建议我们对原书进行修订,在曾国藩诞辰二百周年之际再版。刘副总编是一书的责任编辑,为该书的出版花费了大量心血。由于这重关系,我们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这次修订,增加或重写了“妻妾”、“儿女”、“理学家”、“平生风义兼师友”、“耕读传家”等章节,并对部分章节的名称,顺序及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调整和订正,比原版增加了近四万字。在篇章架构上,进一步突出了“曾国藩”、“湘军”这两条脉络,努力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真实而客观的曾国藩,尤其是置身于湘军营幕中的军事统帅曾国藩和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的晚清重臣曾国藩。本书的书名,取自曾国藩的学生和接班人李鸿章的遗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落日旌旗大将坛,既喻示着曾国藩的湘军统帅身份,也预示了曾国藩、李鸿章们在大时代的夹缝里无限凄凉的孤臣心态和难以逃脱的悲剧宿命。 正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曾国藩研究很热,但真正认识和准确评价曾国藩很难。《湘军志》的作者王闯运曾感慨说:“修史难。不同时,失实;同时,循情。”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触。研究晚清史的学者茅海建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组合,历史研究就应当切入当时人的内心。”切入当时人物的内心,还原真实可信的历史,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这是史学工作者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然而实现起来谈何容易!鲁迅先生早就犀利地指出:“不是上帝,哪里能够超然世外,真下公平的批评?人自以为‘公平’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醉意了。”所以,我们在搜集材料时的汲汲以求,在落笔评判时的惴惴难安,也就可以想见和可以理解了。 历史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研究不应该是枯燥生硬的。本书的写作秉持了这样几条原则:史学规范,文学笔法,军事视角,文化观照。通过这样的写作,力求使远逝的历史可触可及,使陌生的人物可亲可近,使昔日的战场可观可感,使研究的成果走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殿堂”,“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使广大读者得到更为丰富而亲切的收获。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主观努力和愿望,能否实现,还要由读者评判。 本书可以说是在众多曾国藩研究者辛勤劳动和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起步的,凡是引用的文字和观点,均在书中作了注引。在三年前创作《曾国藩与湘军》一书的过程中,胡建、房永兴、顾俊杰、戚俊丽等给予了诸多指导与帮助,刘一秀、祁雪芬两位编辑付出了细致而专业的辛勤劳动。在几年来进行曾国藩研究和这次修订再版的过程中,唐浩明、朱东安,杨国强、成晓军、王澧华、胡卫平、梁绍辉、皮明勇等先生对于曾国藩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使我们受益匪浅,唐浩明、王澧华、胡卫平、刘建海等先生的关心与帮助更使我们感念不已。刘一秀副总编积极促成了本书的出版,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关于曾国藩与湘军的资料可谓浩瀚繁富,关于曾国藩与湘军的评价可谓毁誉纷纭,我们在书中所作的解读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如此。囿于水平和时间,纰漏及不当之处,自知不免,我们恳切地期待着广大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教正。 张云 辛卯年夏于上海五角场寓所
编辑推荐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在客观上又为曾国藩“平反”提供了机会。更有学者指出曾国藩攻灭太平天国代表了历史的进步,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以一介文臣统领私人武装湘军湘勇,凭统驭之道驾驭千军万马。历史上的真实的曾国藩,是如何能以私家之兵力挽狂澜,又如何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自削兵权?一代文臣武将曾国藩,大清三百年中兴名臣,出将入相,内圣外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