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2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高天流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赵光义给自己取名为“炅”。
日下之火,威灵四射,他收钱塘、得漳泉、灭北汉,征服了柴荣、赵匡胤一生都没能攻克的太原城,进而翻越太行山,远征汉人故疆燕云十六州。
这些是汉民族梦寐以求的功绩,是恢复至盛局面的开始,是一切美好、安全、尊荣甚至大帝的代名词!
可是幽州城下成了他一生的噩梦,他带着致命的创伤逃了回来,从此余生都挣扎在死亡线上,导致之后一系列的悲剧。
德昭、德芳两个侄儿死得不明不白,自己的亲生儿子彼此倾轧,长子抛弃太子的名分,甘愿装疯卖傻……而契丹人趁虚而入,连续的大败使民生凋敝。关键时刻,天降福星,党项人内乱,举国来投。
“炅”却贪心不足,欲乘人之危收编这支难得的助力,结果逼反李继迁,为帝国生生创造出了最长久、最难缠的敌人——西夏国。
凡此种种,他追求一切,失去一切。二十二年一个轮回,当他躺在万岁殿里倾听窗外的风雪时,没人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
  真宗赵恒是一个弱势的人,这不怪他,历史上越是强势的父亲,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他们的儿子越是低调。
这是规律。
可就是这个弱势的人,创造出一个宋史三百年间唯一的奇迹——“咸平盛世”。在他父亲留给他的巨大的烂摊子上,仅用七年就使国力迅速升腾,得以支撑住契丹人前所未有的一次举国攻击?——澶渊大战。
低调弱势的赵恒顶住了辽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萧太后、号称契丹仁宗的辽圣宗的联袂亲征,缔造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南北长达百年的和平。
宋朝的辉煌从真宗开始,宋朝的味道是真宗的味道。

作者简介

  高天流云,本名刘羽权,沈阳人,从事宋史研究多年,其出版的历史著作《如果这是宋史》系列,是目前市场上最为畅销的白话宋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天下不过二三事
第二章 春水向金陵
第三章 命运之巅 睥睨天下
第四章 如果这是契丹
第五章 一夜梦燕云
第六章 剧痛的心灵
第七章 所谓名相
第八章 百年之错
第九章 天国逆子
第十章 契丹,朕赌你的全部!
第十一章 大宋名相第一人
第十二章 痛烈人生 屹立不倒
第十三章 生死万岁殿
第十四章 啊……衰神
第十五章 温暖贴心王爱卿
第十六章 开业大吉 昏天黑地
第十七章 李继迁时刻
第十八章 我寇准又杀回来了
第十九章 豺狼的末日
第二十章 天不灭赵
第二十一章 澶渊……澶渊!
第二十二章 天书降
第二十三章 圣祖临
第二十四章 我们文官有力量
第二十五章 宋朝的味道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天下不过二三事   提起历史,人们总会习惯性地说:“……历史长河……”这没错,只是不大精确。就像提到人生,人们总是用长跑来比喻一样,乍听没错,细想全错。   因为真正的人生,是短跑。长年累月的准备,艰苦卓绝的训练,都只为了关键时刻的冲刺。然后,人生定型。   历史也正是这样。   它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的关键时刻,这些或光明,或阴暗,或惨烈,或讳莫如深的瞬间时刻,才是我们人类的精华体现。其后所有的漫长岁月,都不过是它们的附属品,用来稀释、淡化当时的浓郁内核。   就像公元976年十月二十一日这一天。   这一天在宋朝历史上的分量并不是特别重大,只不过它的个性太鲜明了,绝对的独一无二。这一天的清晨时分,宋朝所有的臣民们刚刚从床上爬起来,就突然间全体面无血色,瑟瑟发抖,就像瞬间同时看到了牛头马面给他们送来了阎王爷的早餐请柬。   一点都没有夸张。事实上,他们中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马上就回想起了十七年前,甚至是二十二年前……那时候他们活在五代十一国里,随时都会血肉横飞,妻离子散,人头落地,那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一转眼就这么多年了,似乎这十七年以来他们的富足、安定,甚至都能重新奢谈一下的尊严,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可是这一天的早晨,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一切都是谁带给他们的?   答案是柴荣……还有赵匡胤。   但是赵匡胤却突然间死了——就在昨天他还好好的,可一夜之后,就被宣布已经死亡!   恐惧瞬间袭来,这时候,宋朝的全体臣民们才突然发现,他们的全部福祉,还有生命的保障,竟然是这样的脆弱,完全都维系在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上。这让他们发抖,因为谁都知道,赵匡胤只有一个,是没有任何人能替代的。   但是害怕是短暂的。没过多久,一个新的消息传来,皇帝居然马上就诞生了,而且竟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历史记载,在这一天的清晨,宋朝原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在其兄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灵柩前奉遗诏即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这时候,宋朝子民们的感觉就开始分层了。有的人选择继续迷惑,他们要猜,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可有的人就感到了更大的恐惧,并且这种恐惧的加深程度和他们官职地位的高低成正比,越是那些平时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越显得两眼发直,四肢麻木,随时都会昏倒。   他们眼前浮现的,不再是牛头或者马面,而是一张和蔼亲善、温文优雅的中年男子的脸。   赵光义的脸。   这张从未在任何人面前扭曲狰狞过的脸,从此在人们的心里彻底变样。   无数的问号在每个人的脑子里生成——昨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匡胤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即位的人是他,而不是他哥哥的儿子赵德昭或者赵德芳……   无数个疑问,但都没必要再追查分析。上演了千年的老剧了,再没有什么情节的哪个变化能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尤其是“谁犯罪,谁受益”这条颠扑不破永不失效的真理。   于是在那个清晨,人们看着赵光义在他哥哥的灵柩前悲恸欲绝,痛哭流涕,要宰相薛居正等国家重臣再三请求,才勉强答应做皇帝。然后为了感恩和尊敬,他在《即位赦天下制》里宣布——太祖“猥以神器,付与冲人……凡开物务,尽付规绳,予小子绍丕基,恭禀遗训。仰承法度,不敢逾违,更赖将相公卿,左右前后,恭遵前旨,同守成规,庶俾冲人,不坠鸿业”。   “冲人”——小孩子。他以三十八岁的实际年龄,深自谦抑,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懂,要“尽付规绳”,完全踩着他哥哥的脚印走下去,并且要依赖“将相公卿,左右前后”,一定要做到“不坠鸿业”。   就这样,宣言报告在继续,加冕典礼在继续,一个个法定的程序在继续,一个新的、名正言顺的皇帝在一步步地生成……没有异议,没人反对,全票通过。于是,在那一天的漫天大雪里,至高无上的皇冠落到了赵光义头上,其他人的头上和身上落的都是惨白的雪花。   包括原来的皇长子赵德昭、皇次子赵德芳,以及盛殓着赵匡胤尸体的棺柩。   那么就真的没有怨气,没有反对,没有仇恨了吗?!   可是有或者没有,还有什么意义吗?不管那时的现场到底发生过什么,至少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的记载能够证明在那一天,或者在那之后,有谁反对过赵光义登基即位当皇帝。就算我们能彻底不负责地戏说一下,假定那天全开封城里每一个人都想要赵光义死,都只能更深刻地证明一件事——赵光义无所不能。   这是千真万确的,以后二十二年里所发生的事情都将证明,这位新皇帝无论面对什么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不管局势多么恶劣,有多少人——不管这些人是宋朝人、契丹人、党项人——给他出了多少难题,都从来没有让他真正走投无路过。   所以眼前的这点小事,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且就从这时开始,人们就可以观摩欣赏,赵光义是怎样极为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把天下万物都收入自己囊中的。   先安内。   首先是皇族,只见一连串金光闪闪的头衔被赵光义扔了出去,落到他亲爱的族人头上。   封——先帝赵匡胤的皇后宋氏为开宝皇后;   封——原皇长子德昭为武功郡王,由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封为永兴军节度使、京兆尹兼侍中,位于宰相之上;   封——原皇次子德芳,由贵州防御使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封——皇弟赵廷美(先匡美,再光美,再廷美。为两个哥哥避讳)由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升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位于宰相之上。   并且由即时起,先帝赵匡胤的儿子和现齐王赵廷美的儿子,享受和现任皇帝赵光义的儿子们同等级待遇,并称为皇子,三者的女儿们并称为皇女,以示存亡一体,永无二心。   以上的条件怎么样?不管背后的那根大棒是否存在,达到了什么级数,至少胡萝卜的吨位是够了吧?平心而论,赵光义已经把能让出去的都让出去了,除了自己的皇位,连自己儿子的未来继承权都没有保留。而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安静。   在现存的史料中,查不到当年赵家内部有过任何的纷争,尤其是最敏感的德昭、德芳、廷美三人。事实上,他们是空气,彻底人间蒸发了,那一段的历史中甚至没有他们的任何出场白,或者哪怕一个现场动作。   下面轮到了诸位朝中高官,每人都有赏,闷声发大财,就算是宰相这种没法再升的职位,都可附加上一些额外的好处。   原宰相薛居正加封左仆射,沈伦(原名沈义伦,避讳去义)加封右仆射;参知政事卢多逊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枢密使曹彬加同平章事;枢密副使楚昭辅为枢密使;潘美虽然不在家,也加封为宣徽南院使。其他的大小官员依次加官晋爵,严格做到人人有份,见者有份,就连大牢里的犯人都不例外——大赦。哥儿几个可以出去透口气了。   忙完了这些,京城里基本安定了,赵光义是不是可以松一口气,进皇宫参观一下自己的新家了呢?但是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人的表情还是那么的奇特。想象一下,一张脸上既要保持住二十年如一日的优雅庄重,还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悲痛万分、生不如死,一边哭着一边微笑,那是张什么样的脸?   仁德是那么好修炼的吗?刘备是那么好当的吗?   但这都是必需的,赵光义的局势还远远没有稳定,环顾当时,还有一样东西是那时的他所搞不定的。   一股力量,它可怕并且敏感,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只要有一个稍微异常的冲动就会把它突然点燃,而一旦它发作了,就会让宋朝的天下瞬间四分五裂,无论谁都没法收场!   是军队,此前完全听命于赵匡胤本人,除了赵匡胤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调动一兵一卒的宋朝军队。   两个月之前,宋朝征调了绝大多数的禁军分五路进剿北汉,也就是说,在赵匡胤暴死,赵光义越侄登基时,开封都城内的军力是空前薄弱空虚的。   这时就没法不佩服或者羡慕赵光义了。说佩服,是说他眼光独到,选择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做他生命中这件最重要的事;如果说羡慕,就是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他哥哥暴死的时候,居然正是国都军备空虚的时候,没有几个握刀的人能对他跃跃欲试。   这时分析一下赵光义的能力组成元素。他强在哪儿?弱在哪儿?   赵光义二十岁刚出头时就当上了开封府尹,此后一直在首都行政部门里主持重要工作,至今已经有近十六年之久。他官场经验丰富,全国一盘棋,甚至比他哥哥都熟悉,是当时宋朝的第一号能吏。但可惜的是,他瘸腿。   军政不分家,他只有一手硬。   赵光义的致命缺陷就在军队。他没有资历,更没有军功。而军队是个奇妙的世界,想在那里称王,你必须有实打实的能耐,“钱压奴婢手,艺盖当行人”,是骡子是马,你得拉出去遛遛!   偏偏赵光义是个斗智不斗力的人。   这怎么办呢?想想当时的宋朝北征部队,以党进为首,潘美、郭进、杨光义……个个都是桀骜不驯,满手血腥的人,但那时每一个人都对赵光义非常客气,原因只有一个,他是赵匡胤的弟弟!   除此之外,这些人还在乎他什么呢?这些赵光义都心知肚明。于是这些人就都得远远地隔断在北汉境内,既要面对太原城里的北汉部队,更要扛着已经赶到的契丹援军。明明知道了国内已经天翻地覆,连皇帝都换人了,可就得原地待着。   因为没有命令让他们回国。   但小心着,这些人的职业就是整天盘算着怎么杀人。赵光义的举动他们都懂,甚至怎么做的他们都能猜出来,而他们也真的不敢反抗,谁让他们的家小都在开封城里呢。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千万别给他们那个机会。   一切都取决于一个机会——一个人是否会突然到来。   还记得《角斗士》吗?那里面罗马的老国王被亲生儿子活活闷死在胸口,然后新国王立即出去干掉自己的皇位威胁者,那位飞兵团的将军蒙特西莫斯,请问将军这时的活路在哪里?   怎样才能让他在当时的绝境中死中求活,甚至夺取更大的利益?   这位伟大的将军选择了逃避,他杀了来行刑的军人,自己单身逃回故乡。但是什么都晚了,罗马恺撒的手可以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沦为奴隶,变成角斗士,最后用民众的呼声,迫使皇帝走上角斗场和他一决生死。   很动人,很震撼,但很愚蠢。   这一切完全可以避免,当初就有一线生机,让他既能保全自己,更能保住妻儿的性命。就在老国王被害,新国王派人来杀他时。那时他正在军营里,他完全可以利用军心(他沦为角斗士时才想起了这点),就算真的是他杀了老国王,他都能混淆黑白,让新国王死。   当时宋朝的军队也是一样,赵匡胤近三十年的恩德与积威让这些军人肯于,甚至习惯于为他去死,他们只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一个人——德昭,或者德芳。   只要他们其中的一个突然出现在远征军的军营里,出示一个哪怕是伪造的赵匡胤被害的证据,这些人都会为他起兵,杀回开封,夺回皇位。   想一下,在事过三年之后,远征北汉、燕云的军队都会找机会拥立德昭为皇帝,从而让赵光义起了杀心,这时赵匡胤在军中的余威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但让人郁闷的是,开封,甚至整个宋朝国境都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每一个人都乖得出奇。对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去猜了,赵光义的手段要高明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然而历史证明,这些都不算什么,紧接着又发生的一件事,才真正地证明了这个人的特色——无所不能。   他先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了,起名为“炅”。这个字很棒,日下之火,光华灿烂,似乎比“煜”字还要稍好一些,但不管怎样,改名字是他的自由,也是五代以来做皇帝的传统习性,无可厚非。但是他紧接着就把他哥哥的年号给改了。   公元976年十二月以前,是宋开宝九年,在十二月以后,是宋太平兴国元年。   这事很小吗?   也许什么都不算,毕竟它改不改都不会天塌地陷。不过,要留神,这么搞就算没有天灾,人祸是少不了的。我们中国是忠孝礼仪之邦,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万世之根基,不变之人伦!   要知道就在距今一百多年前,这还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就算是以外族身份征服中原的清朝,也要遵守这样的规矩。其中就有一条,“父死,子不改其规三年”。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改朝换代外,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交接上岗的皇帝敢在当年就改变上一代君王的年号。就连著名的干掉老爹、杀掉大哥的暴君代表隋炀帝都不敢。   何况赵光义是以弟承兄,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可他就是干了,而且照样朝局稳定,没有任何人反对。记着,历史可以证明,没有任何人反对。   这样出类拔萃,我们真的应该膜拜一下。   做完了这些,赵光义下令远征军回国。等潘美、党进等人回到开封之后,他们发现不仅要面对一个在名分上无懈可击的新皇帝,连顶头上司都换人了。   曹彬,任枢密使、同平章事;枢密副使则是以前的三司使楚昭辅。   潘美等人唯有仰天长叹,彼等生而幸运啊……像他们这样千里奔袭,异国征战,除了沾了满头满脸的北汉灰土之外,还得到了些什么?可曹彬先生就不一样,他在京城里悠闲享乐,高官厚禄就不求自得。   还有那个楚昭辅,当年陈桥兵变时当众说假话的神汉,居然变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但你上哪说理去?关键时刻,你不在关键地点……去诅咒命运吧。   军队被搞定了,宋朝全国都松了一口气,至少这样不会有大规模的流血了。但就在庆幸中,皇宫的旁边就突然有人流了血。   死人了,有人白昼当街杀人,而且杀完就逃,不知去向。   事情是这样的,开封城里物业繁华,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有商人,也有乞丐。这一天,就在靠近皇城根儿的一家大店铺门前,一个乞丐堵着店门破口大骂,污言秽语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骂得精彩,听的人多,无论店主人怎样赔礼道歉都不好使。最后好不容易大家伙儿才听明白,这位嘴特臭的乞丐之所以这样激动,就是因为主人家施舍给他的东西不合他心,而且数量不够。   群情激愤,这丫真是欠抽!不过骂归骂,乞丐扬扬自得,乞丐怕什么?除了大狼狗,啥也不怕。于是该乞丐的骂声覆盖面更广,在场所有人的家属都被他问候了一遍。突然从人丛中冲出一人,拔刀就捅了他个对穿。没等现场的人反应过来,这人扔下刀,冲出人群就跑了。   大快人心,不过这事也捂不住了。第二天,开封城的官员就上报给新任皇帝赵光义。赵光义大怒,立即上纲上线——这是五代时随意杀人的陋习,一定要抓到凶手,立即严办,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有关部门不敢怠慢,全力办案,很快就把结果上报——杀人的是店主人,动机是实在气不过。   赵光义很高兴,说爱卿,你能如此用心办案,真让我欣慰。不过,你最好再复查一遍,可别冤枉了好人啊。下次把那把杀人的刀拿来。   几天之后,该部门把凶器、狱词一并呈上。程序走完,赃供俱在,这案子结了。   赵光义却再一次问,真的审好了?   该官回答,审好了。   赵光义突然转头对身边的小内侍说:“取吾鞘来!”   片刻之后,小内侍拿来了一只刀鞘,直接下殿,把那把杀人的刀放入刀鞘,严丝合缝!   赵光义拂袖而起,怒视那个目瞪口呆的官员:“如此,宁不枉杀人!”   一边派人去杀人,一边严令下属去查案,赵光义在庙堂之上瞬间就戳穿了手下人屈打成招、草菅人命的小把戏。   一举数得。   第一,明白无误地告诉所有属下,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也别想在我面前玩花样。第二,发出信号,给所有人提个醒,我再不是以前那个好说话的晋王了—我—是—大—宋—天—子!从此都把位子给我摆正喽。第三,我要刷新吏制,新朝需要新气象,各部有司注意了,从此要清白做人,努力做事!第四,如果真的有第四的话,就更加妙不可言了。   开封城里的命案,归谁管——开封府尹。这时的开封府尹是谁啊?赵廷美!   小三啊,别看我给了你个官儿当,可得小心办事哟……不然别怪二哥没给你打预防针。   要整顿官场,光凭这一件小事,死了一个区区的乞丐还远远不够,要震慑天下,就要选一个大官来开刀。谁呢?赵普。这太妙了,于公于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赵普都是最好的。   为了效果,同时也为了快乐,赵光义选用了上乘的官场手段,一切都进行得公平合理,了无痕迹,但是绝对会达到目的。   他派了一个叫高保寅的官去做怀州的知州。怀州,正是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赵普的辖区。高保寅刚一上任,几乎连怀州衙门里有几棵树都没数清,就立即上奏——赵普犯规了!他什么事都管着我,我请求按照太祖定下的规矩,“罢节镇领其支郡”!   好了,赵普就算有心理准备,都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不是别的,罢节镇,收支郡,恰是他当年给赵匡胤出的好主意,结果没想到他自己也有当节度使的一天……啥也别说了,作法自毙!   但是别忘了,他叫赵普,历史可以证明,如果赵光义是“无所不能”,那么他就是“总有办法”。别管局势怎样恶劣,甚至连皇帝都想做掉他,他都会有办法。   赵普主动申请把支郡交出去,把自己的节度使头衔彻底变成荣誉衔,这都不算,他还作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称找死的决定:他要进京。   名义是给赵匡胤发丧,为老主送最后一程。   这个名义太光明正大了,连赵光义都没法拒绝。那么好吧,你就来吧,赵光义磨刀霍霍向赵普,就等着肥猪拱圈送上门。但赵普就是赵普,他来了,却让你没法下刀。因为他挑了个最好的时机,在赵匡胤的其他老伙计,如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廷让、归德节度使高怀德等人一起都来朝拜别赵匡胤,并朝贺赵光义登基时,他才来。   赵光义总不会当着这些人来砍他的头吧?因为这是“太平兴国”之年啊,要太平,才能兴国。于是赵光义恨得牙根痒痒的,却只能笑得呵呵的,老伙计们都辛苦了,来,大家继续加官晋爵——向拱,你和张永德一样,做左卫上将军;张美,你是左骁卫上将军;刘廷让,你是右骁卫上将军;赵普……你嘛,你与众不同,这样吧,你来个最高档的,你来做太子少保,而且我很爱你,天天都想见你,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开封吧!对了,还有,你也老了,别太累着,同平章的使相之权,就不再给你了。   众目睽睽,赵普脸色惨淡,只能躬身谢恩。几乎每个人都有些幸灾乐祸,没办法,谁让赵普当年那么生猛呢,连赵匡胤有时都得听他的。想必当时都有人在暗笑——太子少保,好大的官啊,可是请问我朝现在有太子吗?你保个什么保啊?   但谁也不知道,赵普这时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多简单,他达到目的了。他要的就是丢掉这些烫手的官衔,然后脱离地方,回到开封城天子脚下。   在地方上,有无数的混账无赖,想升官没理由,都在争着抢着帮赵光义找他的麻烦。这样搞下去,终有一天赵光义会理由充分地砍掉他的脑袋。   与其受小鬼的欺,不如直接面对阎王。   回到赵光义的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让全天下人都看得见。只要够乖,只要能忍,想必日久天长,赵光义都会下不去手的。无论如何,都比不明不白地死在外面强。   就这样,赵普被顺利拿下。在世人的眼光里,赵光义的形象开始变得高大。   好多年以后,宋朝发生了一件事,很不起眼,似乎只是宫廷生活的小插曲,但如果把它和赵光义即位之初一个同样不起眼的命令结合起来,就能揭示出宋朝曾经出现过的怪异现象的幕后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四川给赵光义上贡,贡品是画圣吴道子的古画《长寿仙人图》。赵光义展画欣赏,满心等待着自己和这幅画亲密接触,能隔着时空被吴道子感染一下。却不料他突然间呆住了,旁边的人就看见皇帝陛下神色愕然,连连眨眼,好像有什么事一下子让他突然抓狂,也说不清是愤怒还是兴奋,反正他连声大喊——来人啊!   “请问您叫谁?”内侍小心地问。   “都要!”赵光义一连声地叫,“军校、内侍、近臣,统统都来,马上来!”   结果皇宫里面紧急总动员,所有人一起往他的身边狂跑,瞬间集合完毕,人人都呆呆地看着皇帝,就等着陛下说要杀谁。   却只见赵光义笑嘻嘻地把手中的古画向他们展开,很神秘,且更加期待地问:“你们看,这是谁?”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仔细看,然后统统地面面相觑,惊异莫名,脸上的表情变得和赵光义一模一样。他们期期艾艾地说——陛下……这,这是御龙弓箭直都虞侯戴恩啦。   “对头!”赵光义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就是他。这太神奇了!”   然后戴恩就此平步青云,从禁军的中低层将领迅速提升,直至宁远军节度使。史书记载,当时宋廷举朝都称他为“戴长寿”。   这事能说明什么呢?不过是芸芸众生,福祸升沉都只在君王好恶的一念之间而已。但别忙,回到赵光义即位之初,他突然变脸下令——诏令,天下禁止私习天文卜相等书,违令者斩!   而且到了第二年,他更命令全国征集天文相士近三百人进京,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结果除了合格的六十多人,其余的都变成了罪犯,被脸上刺字,直接发配到沙门海岛看风景,遇赦不还。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既崇仙羡仙,连长相暗合的都会破格提拔,可又把职业的“人间神仙”们不当人看,远远地赶到国门之外呢?   得好好想一想。   以上的事情都非常的小,在宋史长卷中只留下了寥寥几个字的记载,但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找到那些在正统的历史分析里所没法解释的诡异现象的答案。   比如说,赵光义为什么要虚耗国力,修那么多的庙?他的儿子赵恒为什么会突然间变成了个神汉,弄得“一国君臣如病狂”?甚至百余年之后,金兵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攻不破、砸不烂的开封外城墙是怎样自动陷落的?都与这时赵光义的决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连九十年之后那次举世闻名的变法强国之梦,都能在这里找出必须做的根源。只不过世态万千,人事芜杂,只能到那时再说了。   每一个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那么这个天堂的大门,是什么时候打开的呢?   很多人都会指着资料说,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就非常好了。但如果一直那样好下去,文人绝不会幸福到在宋朝一手遮天,有时嚣张跋扈到连皇帝的脸都敢踢黑。何况赵匡胤还会不时对文人们龇牙一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这扇天堂的大门,是赵光义打开的。他即位之后,不过区区三个月,也就是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的正月,就突然宣布——开科取士。   从此,文人们,你们的春天到了。   这一次,宋朝全国各道所发贡士共有五千三百多人,这些人不管家庭成分怎样,更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只要学分够(进京之前要有取解试,参看大宋开国卷),国家就给你出往返路费,支持你进京写论文。就这样,这些人从五湖四海出发,到开封城的礼部报到。   开始省试,进而殿试,紧接着这些人就开始欢呼——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这一次录取的比例竟然这样高啊!   这一科,赵光义取进士竟然是一百零九人!   要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有多惊人,请回头参看一下赵匡胤的取士记录。   宋太祖一朝,几乎每年都开科取士,但是所取极严,最多的一科是开宝八年,公元975年,那一年共取士三十一人。最少的是乾德六年,公元968年,只取了六人。他在位十七年,开科十五次,一共才取士一百八十八人!   似乎太滥了……赵光义的首席宰相薛居正坐不住了,他上奏,陛下,取人太多,用人太骤了。   但赵光义微微一笑,这算什么?下面的事才真正的惊世骇俗,前无古例。   赵光义令第一等、第二等进士并九经进士,直接当官,而且起步就是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这样的省部级高官。次一等的同进士出身,以及诸科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俊士之类)共二百七十人,直接送到吏部,这些人一律免选,优等注拟,好官美差先可着他们来。   薛居正等大臣们都傻眼了,这是在干什么?这些成熟的政治动物们满脑子装的从唐朝开始的读书、科考、取士、选官等的一系列官场的金科玉律就都报废了?   这当官也太容易了吧!赵光义……没当过皇帝可以学,但你不能恶搞!   可是这一切还没完呢,等到这一科的新任状元吕蒙正等人向赵光义辞行时,新任的皇帝对他们说——到了任上,好好当官,要是发现了什么不便于百姓的事,可以尽快处理。   也就是说不必上报!   薛居正等人开始大喘气,这相当于把他们这些宰相以及京城各部大佬们都晾到了一边,成了摆设。赵光义却变得更加和蔼可亲,对他的新宠们说——众位爱卿,想必你们初次当官,没什么钱吧?这样好了,我给你们每人二十万贯,作为你们的行装钱。   就这样,赵光义即位之后的第一科,史称“龙飞榜”的进士们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请记住他们的名字:状元吕蒙正、榜眼李至、探花温正舒,以及王化基、臧丙、马汝士、王沔、张宠、陈恕、宋泌、吕佑之,还有张齐贤。   这些人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像火箭一样迅速蹿升起来,速度之快举国震惊,他们中至少有四个人当上了太宗朝的宰相,其中最快的一个当选时年仅四十岁。其他人中知制诰、尚书这样的高官更是比比皆是。通过他们,赵光义开始了对宋朝的改造,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贴上了自己的标签。   赵光义迅速收到回报,几个月之后,他就办成了两件让全天下,乃至于契丹等外邦都瞠目结舌的大事。   一,把全国所有州县的行政权完全收归中央;二,迅速整顿钱币,规范金融市场。   前者的重要性还用说吗?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他的哥哥赵匡胤每天都得想着怎么向外发展,去抢别人的地盘,于是很多国内的典章制度都只能是临时适用的办法。比如为了备战与安定,得允许某些州县拥有特权。但当时除北汉以外,在实际意义上已经完成统一,再没有什么人有资格跟皇帝讨价还价。   赵光义雷厉风行,从此中国的皇权,自唐中叶安史之乱后,再次回到了至高无上,覆盖全国,公平地“欺压”每一个人的高度。   关于第二,意义无比巨大,如果要稍微夸张点说的话,赵光义在做当初秦始皇做过的事。首先他统一了货币,“禁江南新小钱,民先有藏蓄者,悉令送官,官据铜给其直,私铸者弃市”。   ……

编辑推荐

   对一个官宦时代的全景式展示   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   解读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之道,记录无数无情的谋略与无比的忍耐。   有史以来,唯一一部白话通俗宋史,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如果这是宋史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7条)

 
 

  •   赵光义给自己取名为“炅”。 日下之火,威灵四射,他收钱塘、得漳泉、灭北汉,征服了柴荣、赵匡胤一生都没能攻克的太原城,进而翻越太行山,远征汉人故疆燕云十六州。 这些是汉民族梦寐以求的功绩,是恢复至盛局面的开始,是一切美好、安全、尊荣甚至大帝的代名词!
  •   想做事不一定能做成事,好官员不一定适合治理乱世。
    赵光义到前台太早了,结果外事还没解决好,他努力了没解决了。赵光义如果只是一个守业者,会是很成功的,可惜他很想创业,刚结果很糟糕。让整个时代滞后了。
    看到可能每一次更替之后,就是这样滴,开国者渐渐失去,武将治国难免动荡,文官治国,难免软弱。中国的平均周期大概是200年,目前新中国已经64年了。正位于仁宗阶段。
  •   很喜欢的书,很好看的白话通俗宋史
  •   白话读宋史,挺好。
  •   没事转悠转悠无意中发现这套书,看看评论很不错,说是最好的白话宋史就放到收藏夹里面,遇见打折很优惠,提前买了以后好好读读!!
  •   看了第一本所以想把后面的买齐,除了高三流水的个人感想比较多,其他的其实还不错,野史,正史别人都有标明,不过写历史的多多少少的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如果有地图就好了,很喜欢柴荣和赵匡胤这两个人,冷兵器时代真是一个血性的年代!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
  •   对宋史感兴趣的人可以一看
  •   读了明史,青史,唐史,初秋战国,汉史,再来读读宋史。
  •   书得内容挺好,以前也想了解宋史,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书,价格也不错,质量也很好,第五部什么时候能打折啊。
  •   了解历史还是有很大帮助,赵光义这个复杂的人,还真让人捉摸不透。对他又爱又恨。。。。
  •   关于宋史的一部很不错的书,希望作者能继续坚持写完。
  •   唐宋元明清,宋史最迷人!
  •   了解宋史最好看的书 会一直跟到系列结束
  •   如果说这套书第一本概括为平时的语言话,那第二部就可以用独到的分析来概括。
    写白话历史的最大难点是取材,因为你会面临大量的资料,改选什么不该选什么,这要求作者有很强的历史分析能力。
    该书作者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说在第一册里作者在论证太祖迁都的时候,隐晦的提出了其主要目的是方法赵光义,关于这样的观点很多学者都提出过,但是该书作者的分析特别精到。
  •   对宋史的喜欢从这里开始
  •   如不细看,仅仅拿什么什么史就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比较有失公允。更重要的是会错过一部好书。作者下了一番功夫,且也有自己的笔法,只是大家不看罢了,真看就知其真味。
  •   口碑最好的白话宋朝大历史。
  •   太宗真的是篡位当上皇帝的吗?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希望有答案
  •   伤了大宋甲锐之士阿!!!!!
  •   可以趣味的了解宋朝历史
  •   很喜欢这套书,对宋朝历史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   真的是一部白话大历史哟。
  •   不错的白话历史,可以作为一种了解历史的参考
  •   白话历史,看看热闹
  •   宋朝之类的书,除了杂牌之外,无书不读,这本书介于好坏之间,体格也是仿效当年明月的,也是想把知识当做便当,希望给读者一口喂饱。不过冲着其中内容,我还是要给予一些公正的评价:其一,这本书古为今用,具有可理解可学习的实用价值;其二,这本书文笔幽默风趣,思想松紧有致,内容详略得当,值得读者一口吃完;第三,就是物美价廉,不管包装还是质地,都可以征服大众的购买欲望。因此,我对此书给予中肯的评价,并且推荐读者购买,我给满分。
  •   比较吸引人,轻松学习历史
  •   当当真会定价,同样的7本书,套装就140,分开买才70,一个套装盒子就值70多吗?幸好比较了一下,要不亏大了,哈哈!!!
  •   已经在看了,很精彩的历史,很值得一读
  •   赵光义生于忧患,为了自己的大一统梦想,死于征战,有很不平凡的人生
  •   轻松读历史
  •   很好的宋代历史书
  •   文学与历史相结合,很好。
  •   如果是太祖和辽之间展开战斗,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   新版本,似乎比以前的厚了一点,但是纸没有上一版的好,有点黑。封面设计也有些俗气,不如第一版有味道。
  •   直接读正史不易被孩子接受,需要这种方式的解读当成敲门砖。不过,孩子的兴趣已经快超过我了,要耐下心来,多多阅读。
  •   买来送人的,同学很喜欢的呢
  •   这书不错,一次性买了一套,目前看到第三本,感觉有点累了,第一本觉得最精彩
  •   值得拥有,细细品味
  •   孩子的老师推荐的,先买了一本看了,非常好,接着再买,直到看完,孩子告诉我说值得读
  •   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好书,不枯燥,可读性强,价格又便宜,值得推荐。
  •   内容也不错,值得一阅
  •   内容在网上看过,大名鼎鼎,气壮山河,值得一看
  •   很像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的叙述手法,随便读读是挺好
  •   关注这书很长时间了,赶着这次活动,出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第九本,估计也快了。
  •   很不错的一套书,就是不知道,那个平装版本的多会单册卖呀?缺一本第五!希望尽快能成一套!!
  •   这本书很通俗易懂,还是依据正史写的,真是不容易,收藏了
  •   详细且生动的描绘了了宋代真正的面貌,很不错
  •   早就想买此书,赶上打折,物美价廉,收藏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虽然作者写得有点略嫌罗嗦,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很精彩的!!!
  •   这书不如明朝那些事有意思,孩子不是太喜欢,不过我相信将来会看的
  •   很厚,纸质一般,价格合理。
  •   写的不错,朋友推荐的
  •   看着便宜就一起买了三本,一二本都感觉纸张比较差,具体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
  •   很适合青少年看的一本书
  •   是正版书,物流很快
  •   太好了 便宜 质量好 而且送的好快啊
  •   非常好,包装完好,印刷精美,正在看。
  •   新版比旧版还是便宜一些,还不错。
  •   幽默、易懂,非常不错的书
  •   唐宋元明清,中华之威仪
  •   1没看完,2还没看。在1中偶尔发现错别字。
  •   书的质量很不错 速度也很快
  •   白话宋史,非常好看
  •   我喜欢,读起来有收获。
  •   别人推荐买的不错
  •   很喜欢这套书,一直关注,会认真看
  •   宋朝是是文官当政的时代,最清明的时代。
  •   给朋友孩子的礼物,孩子很喜欢。促销价很给力!
  •   好书,真不错。
  •   书是正版,送货很快,书的包装也不错,纸质很好。
  •   用来了解历史 不会枯燥 值得一读
  •   实惠,便宜,但是书的质量真的一般
  •   这卷也不错
  •   写的一般,比当年明月公里差一截
  •   看了第一集觉得很好看,希望后面的也精彩。
  •   书不错,这一系列书可以直白地告诉你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