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酒!吃酒!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吃”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历来的文人墨客们几乎无一不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见解描述、追忆和记录。那些充满回忆的老小吃、老味道中,那些精彩的描写中,足以勾起我们的馋虫。

作者简介

陈赋,编辑,自由撰稿人,文字散见于报刊杂志,出版有《当花侧帽——纳兰词中的美丽与哀愁》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北风胡味
家常豆腐/林斤澜/ 2
龙门武昌鱼/古清生/ 6
一鱼两吃黄河鲤/姚雪垠/ 8
手把肉/汪曾祺/ 10
煎饼花儿/马瑞芳/ 15
腊羊肉/贾平凹/ 23
满洲饽饽/铁玉钦/ 25
指头粗的面,碗口大的馍/刘晓航/ 30
一鸡三吃/徐城北/ 32
你真的会吃烤鸭了吗/陈建功/ 35
涮庐闲话/陈建功/ 39
北京小吃/肖复兴/ 44
喝豆汁儿/韩少华/ 48
江米甑糕/郑启五/ 52
开封鼓楼小吃/刘晓航/ 55
葫芦头/贾平凹/ 57
乾县锅盔/贾平凹/ 59
谈羊杂碎/张贤亮/ 61
开封灌汤包子/古清生/ 65
我爱喝稀粥/王 蒙/ 68
兰州拉面/古清生/ 73
第二辑 南城巷深
狮子头/梁实秋/ 78
螺 蛳/郑逸梅/ 80
长江浪阔鮰鱼美/碧 野/ 82
吃河豚/叶至诚/ 84
鲇鱼之酌/李 耕/ 87
宋嫂鱼羹/车前子/ 91
五香螺蛳与麻辣泥鳅/李幼谦/ 93
于今何处觅鲥鱼/谈正衡/ 96
过桥爆鳝段/古清生/ 100
梧州豆浆/秦 牧/ 103
难忘扬州煮干丝/洪丕谟/ 107
“王怡泰”臭干子/谈正衡/ 109
又到藕粥飘香时/李幼谦/ 113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16
馄 饨/车前子/ 120
花楼街口的豆丝/胡榴明/ 122
野鸭、鹌鹑、斑鸠、鵽/汪曾祺/ 124
周庄名吃万三蹄/洪丕谟/ 127
糊涂面/张拓芜/ 131
我爱武汉的热干面/董宏猷/ 134
桂花赤豆汤/胡榴明/ 136
扬州的牛肉汤/郑启五/ 138
麻糍香,香麻糍/张诗群/ 141
徽州馃/王毅萍/ 144
绍兴东西/孙伏园/ 146
食味杂记/鲁 彦/ 149
扬州名点蜂糖糕/唐鲁孙/ 154
第三辑 素年食锦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158
豆 腐/梁实秋/ 161
芥末墩儿/钱世明/ 164
霜天烂漫菜根香/谈正衡/ 166
喝 汤/赵立民/ 169
薯 忆/杨闻宇/ 173
啖 蟹/陆蓉秀/ 179
油炸鬼/周作人/ 183
炒米和焦屑/汪曾祺/ 187
榆钱饭/刘绍棠 / 191
芝麻香菜滋味长/王毅萍/ 196
吃喝之外/陆文夫/ 199
烫 饭/唐玉霞/ 204
鲜鱼浓汤/吴泰昌/ 206
想到老家的菜豆腐/沈 奇/ 212
稀粥南北味/张抗抗/ 219
野味香/傅炯业/ 227
从许饼说到常三/王世襄/ 231
第四辑 食趣故事
萝 卜/汪曾祺/ 236
黄州东坡菜/刘晓航/ 241
吃 蟹/丰子恺/ 245
咬菜根/朱 湘/ 247
萝卜赛梨/张拓芜/ 249
大饼油条豆腐浆/洪丕谟/ 253
黄鸡白酒嫩菠青/温肇桐/ 256
二百年老卤的自信/陈建功/ 259
二荤铺/邓云乡/ 262
吃瓜子/丰子恺/ 266
三遇爆肚冯/肖复兴 / 273
吃喝之道/陆文夫/ 276
腊菜缨子下酒/鲍尔吉·原野/ 282
记腊八粥/周绍良/ 284
人生一世 /胡榴明/ 288
腊肉黄豆汤/徐小斌/ 292
苏帮菜/俞 明/ 296
猪头肉沧桑录/周瑞玉/ 303
青菜与鸡/陆文夫/ 309
闻一多先生食趣/闻 铭/ 312
“佛跳墙”正本/逯耀东/ 320
第五辑 名人说吃
从香糟说到“鳜鱼宴”/王世襄/ 324
藕与莼菜/叶圣陶/ 327
酸梅汤与糖葫芦/梁实秋/ 330
腐乳·窝头议/吴祖光/ 333
笋/梁实秋/ 338
吃 酒/丰子恺/ 341
家乡菜味/臧克家/ 346
乡情与乡味/陈荒煤/ 349
话说扬州的吃/朱自清/ 354
宴之趣/郑振铎/ 356
五 味/汪曾祺/ 362
南北的点心/周作人/ 367
饮食男女在福州/郁达夫/ 373
馄饨民俗/林斤澜/ 382
汤圆涉外/林斤澜/ 385
家乡的食品/叶灵凤/ 388

章节摘录

  蒙古人从小吃惯羊肉,几天吃不上羊肉就会想得慌。蒙 古族舞蹈家斯琴高娃(蒙古族女的叫斯琴高娃的很多,跟那 仁花一样的普遍)到北京来,带着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对北 京的饭菜吃不惯。我们请她在晋阳饭庄吃饭,这小姑娘对红 烧海参、脆皮鱼……统统不感兴趣。我问她想吃什么,“羊肉!”我把服务员叫来,问他们这儿有没有羊肉,说只有酱羊肉。“酱 羊肉也行,咸不咸?”“不咸。”端上来,是一盘羊犍子。小 姑娘白嘴把一盘羊犍子都吃了。问她:“好吃不好吃?…‘好 吃!”她妈说:“这孩子!真是蒙古人!她到北京几天,头一 回说‘好吃’。”蒙古人非常好客,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什么也不带,只背了一条羊腿。日落黄昏,看见一个蒙古包,下马投宿。主人把他的羊腿解下来,随即杀羊。吃饱了,喝足了,和主 人一家同宿在蒙古包里,酣然一觉。第二天主人送客上路,给他换了一条新的羊腿背上。这人在草原上走了一大圈,回 家的时候还是背了一条羊腿,不过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四人帮”肆虐时期,我们奉江青之命,写一个剧本,搜 集材料,曾经四下内蒙古。我在内蒙古学会了两句蒙古话。蒙古族同志说,会说这两句话就饿不着。一句是“不达一 的”——要吃的;一句是“莫哈一的”——要吃肉。“莫哈”泛指一切肉,特指羊肉(元杂剧有一出很特别,汉话和蒙古 话掺和在一起唱。其中有一句是“莫哈整斤吞”,意思是整斤 地吃羊肉)。果然,我从伊克昭盟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走了不 少地方,吃了多次手把肉。八九月是草原最美的时候。经过一夏天的雨水,草都长 好了,草原一片碧绿。阿格长好了,灰背青长好了,阿格和 灰背青是牲口最爱吃的草。草原上的草在我们看起来都是草,牧民却对每一种草都叫得出名字。草里有野葱、野韭菜(蒙 古人说他们那里的羊肉不膻,是因为羊吃野葱,自己把味解 了)。到处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羊这时也都上了膘了。内蒙古的作家、干部爱在这时候下草原,体验生活,调 查工作,也是为去“贴秋膘”。进了蒙古包,先喝奶茶。内蒙 古的奶茶制法比较简单,不像西藏的酥油茶那样麻烦。只是 用铁锅坐一锅水,水开后抓人一把茶叶,滚几滚,加牛奶,放一把盐,即得。我没有觉得有太大的特点,但喝惯了会上 瘾的(蒙古人一天也离不开奶茶。很多人早起不吃东西,喝 两碗奶茶就去放羊)。摆了一桌子奶食,奶皮子、奶油(是稀 的)、奶渣子……还有月饼、桃酥。客人喝着奶茶,蒙古包外 已经支起大锅,坐上水,杀羊了。蒙古人杀羊真是神速,不 是用刀子捅死的,是掐断羊的主动脉。羊挣扎都不挣扎,就 死了。马上开膛剥皮,工具只有一把比水果刀略大一点的折刀。一会儿的工夫,羊皮就剥下来,抱到稍远处晒着去了。看看 杀羊的现场,连一滴血都不溅出,草还是干干净净的。“手把肉”即白水煮切成大块的羊肉。一手“把”着一大 块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 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 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 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 样,糟踏了,是罪过。吃手把肉过去是不预备佐料的,顶多 放一碗盐水,蘸了吃。现在也有一点佐料,酱油、韭菜花之类。因为是现杀、现煮、现吃,所以非常鲜嫩。在我一生中吃过 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 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无与伦比!吃肉,一般是要喝酒的。蒙古人极爱喝酒,而且几乎每 饮必醉。我在呼和浩特听一个土默特旗的汉族干部说“骆驼 见了柳,蒙古人见了酒”,意思就走不动了——骆驼爱吃柳条。我以为这是一句现代俗话。偶读一本宋人笔记,见有“骆驼 见柳,蒙古见酒”之说,可见宋代已有此谚语,已经流传几 百年了。可惜我把这本笔记的书名忘了。宋朝的蒙古人喝的 大概是武松喝的那种煮酒,不会是白酒——蒸馏酒。白酒是 元朝的时候才从阿拉伯传进来的。在达茂旗吃过一次“羊贝子”,即煮全羊。整只羊放在大 锅里煮。据说蒙古人吃只煮三十分钟,因为我们是汉族,怕 太生了不敢吃,多煮了十五分钟。整羊,剁去四蹄,趴在一 个大铜盘里。羊头已经切下来,但仍放在脖子后面的腔子上,上桌后再搬走。吃羊贝子有规矩,先由主客下刀,切下两条 脖子后面的肉(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上脑”.部位),交叉斜 搭在肩背上,然后其他客人才动刀,各自选取自己爱吃的部位。羊贝子真是够嫩的,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同去的 编剧、导演,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浅尝即止,鄙人则吃了个 不亦乐乎。羊肉越嫩越好。蒙古人认为煮久了的羊肉不好消化,诚然诚然。我吃了一肚子半生的羊肉,太平无事。蒙古人真能吃肉。海拉尔有两位书记到北京东来顺吃涮 羊肉,两个人要了十四盘肉,服务员问:“你们吃得完吗?”一个书记说:“前几天我们在呼伦贝尔,五个人吃了一只羊!”蒙古人不是只会吃手把肉,他们也会各种吃法。呼和浩 特的烧羊腿,烂,嫩,鲜,人味。我尤其喜欢吃清蒸羊肉。我在四子王旗一家不大的饭馆中吃过一次“拔丝羊尾”。我吃 过拔丝山药、拔丝土豆、拔丝苹果、拔丝香蕉,从来没听说 过羊尾可以拔丝。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脆壳,咬破了,里面好 像什么也没有,一包清水,羊尾油已经化了。这东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我在新疆唐巴拉牧场吃过哈萨克的手抓羊肉。做法与内 蒙古的手把肉略似,也是大锅清水煮,但切的肉块较小,煮 的时间稍长。肉熟后,下面条,然后装在大瓷盘里端上来。下面是面,上面是肉。主人以刀把肉切成小块,客人以手抓 肉及面同吃。吃之前,由一个孩子执铜壶注水于客人之手。客人手上浇水后不能向后甩,只能待其白干,否则即是对主 人不敬。铜壶颈细而长,壶身镂花,有中亚风格。P10-1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吃酒!吃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吃”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历来的文人墨客们几乎无一不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见解描述、追忆和记录。那些充满回忆的老小吃、老味道中,那些精彩的描写中,足以勾起我们的馋虫。1. 本书精选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学人谈论饮食文化的散文、随笔一百多篇。2. 在这本书里,我们跟随着梁实秋、周作人、丰子恺、叶圣陶、汪曾祺的笔触,享受一场美食的盛宴,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   也许这样说对这本书的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家有些不妥,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遍尝的美食,其实也就是人生百味,而且我发现里面分的几辑里,民国大家写的明显比现在的好得多太多了,周作人的散文功底不必赘述,而今人所写的文章里,我赫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作者几次写到坐到奥迪车里如何心满意足地去回味刚看的风景,吃的美味,竟令人有反胃之感,是本好书,但得挑着看,个人建议!
  •   喜欢做饭,喜欢吃饭,喜欢看此类的书。这本书集合了许多不同的人描写的 不同风味的美食,每个人都对美食有不同的表述,从北方风味到南方风味,各有各的与众不同.有些也能勾起年少时的回忆.看后感觉很是不错。
  •   说实在的,像我一样爱吃但不会烧的人,看菜谱是非常郁闷的一件事,另一方面,像红楼梦上所述的菜名与做法,又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过于精致的菜反而失了自己原来的味道,过犹不及。此书所写的菜都是大家可以承受的,以后旅游的时候可以尝试去搜寻着吃的。另外,书中的大家们诚恳地写下自己所喜欢的菜和味道,并不为了功利,一是菜的品质完全可以相信,二是大家们的文字就像他们推荐的菜一样,在读的时候令人精神的味蕾愉悦的颤栗~
  •   共欢作伴无如酒,于静相宜只有茶。。
  •   名人谈吃,吃货爱之!
  •   很不错的一本书,本人本来好吃。看到有关美食的书就更高兴了。大家写的,值得一看
  •   酒好吃,书好看呀!
  •   没想到里面有那么多的名家论酒,值了!
  •   很好看的书,天南地北的美食轶文,有趣
  •   美食文章一网打尽,天下好吃的尽在其中。
  •   我好吃,因此喜欢关于吃的文章,读过以后再去品味,感觉就更不一样了,食物中有了文化、有了感情
  •   本书搜集了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关于吃的散文,里面总有几样会是你爱吃的。一边品读一边回味自己当初吃的时候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下酒好菜,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   很喜欢这本书,推荐购买
  •   还可以,可以一杯茶,一本书,惬意
  •   多个作者的合集,内容还不错
  •   作者名气大,文章篇幅小,正适合茶余饭后阅读。
  •   大家文章,凑齐不易,品味高雅,学习学习
  •   看里面的小故事每个都让人食欲大增
  •   不太懂的社交的多看看
  •   正品的书籍读起来更加感觉好
  •   老饕们的必读书之一。
  •   不错的书本,喜欢
  •   篇幅短小且都很有趣,值得一读
  •   里面内容不少呢,而且都很有趣,老爸很喜欢
  •   看名人吃的各种雅趣。非常好看。
  •   内容很好,都是大家。选的文章很好,很喜欢,唯书纸太厚,也不细腻,泛黄。美中不足。
  •   内容是我喜欢的,闲来最好的读本
  •   喜欢这个标题,就买来读了,读书如吃酒,嘻嘻~~~~~
  •   对喝酒不感兴趣,但对写喝酒的文章比较感兴趣,五千年的酒文化毕竟还是精深博大,值得一叙一读的
  •   怡情之作,能感受到“色、香、味”,或看的肚子咕咕叫,或看的酒虫蠢蠢动……
  •   读好书如同品尝一道美味佳肴。这本书精选了诸多大家名家写美食的文字,读之岂止是一个饱字哦!值得一读!
  •   喜欢美食类的图书,可惜书脊压坏了,
  •   各家关于饮食的杂文集,闲来看看,有意思,不无聊,比有的哗众取宠的读物好太多
  •   很好的一本书,可以让自己在一本书了知道不同地方的关于吃的文化。
  •   选得有点杂,什么样的作家都有。我的这本书竟然有装订错误,有好几页空白。
  •   适合想防空自己的时候或者睡前阅读,无压力!
  •   无菜不可
  •   一部集结小品文~收集的作家倒是很多~消遣是不错的
  •   关于吃喝的小文章,总体不错,适合我等饕餮之徒
  •   吃酒!吃酒!》精选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学人谈论饮食文化的散文、随笔一百多篇。在这本书里,我们跟随着梁实秋、周作人、丰子恺、叶圣陶、汪曾祺的笔触,享受一场美食的盛宴,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吃”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历来的文人墨客们几乎无一不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见解描述、追忆和记录。那些充满回忆的老小吃、老味道中,那些精彩的描写中,足以勾起我们的馋虫。
  •   方醉!
  •   内容可以,价钱便宜
  •   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好看
  •   名人对食物的感情溢于文字,能深深感受到当中的意趣
  •   还没看,但是收录了这么多名人的作品,一定很好看
  •   大家云集,但有拼凑之嫌.
  •   帮同事买的书,我不是很喜欢这类图书,但是他觉得不错。
  •   这本书是我收藏的有关吃的书籍中最平常的一本。装帧设计未见新意,内容更是乏善可陈。说是“吃酒”,其实是大杂烩,什么都有。而且大部分文章在别的集子里已经见过。不过,由了书中一些文章的指点,我知道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地方特产,可以按图索骥,买来尝新,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   因为书里有一些文章是没读过的,所以买下了。挺后悔。编者的水平实在不高,估计是个人就能把这些文章搜集来,做个集子,毕竟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令我不爽的是大家、“小家”的文字掺在一起,吃主儿也有,吃货也有,而且很多文字读来生疑,已经发现几处错别字了。建议喜欢看吃的文化的读者买其他作者的书。
  •   吃酒!
  •   光有吃,没有 酒 ,不喜欢。
  •   同事帮我凑数的书,开本的大小很独特,但是内文实在是有种**的感觉。。本来想退了,同事说算了。
  •   原以为是喝酒的,没想是配酒的菜
  •   很好的一本书 摘写的很写意。
  •   喝酒,吃菜,吃喝也得明白怎么回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