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后院

出版时间:2011-5-5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伶伶  
Tag标签:无  

前言

对于读者来说,开卷获益似乎是容易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看不见还可以换《水浒》,换《三国演义》。相比之下,难的倒是作者,如何使作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新东西,使他人受益,受启发,而不只是为了摆弄出一个一己窃喜的玩意儿。《周家后院》这部书稿的有益之处,我的一孔之见,在于它间接地提出了一些问题,或者说,它可以引起读者对鲁迅的一些思考。比如我们对鲁迅究竟了解多少。由解放以来主流社会对鲁迅的极度推崇,使得专门与不专门研究鲁迅的人难以计数,导致鲁迅评述山积波委;新时期以来鲁迅成了话题人物,被专门与不专门研究的人予以不断的多方解读。结果之一是几乎使我们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以为鲁迅是我们熟悉的人,以为自己熟悉鲁迅。《周家后院》告诉我们,不见得。由《周家后院》,或可发现一个陌生的鲁迅。再比如鲁迅与发妻朱安的关系。鲁迅对朱安没有爱情,在他有了爱的对象后,他对新人,同时也是对自己说:“我可以爱”。许多人对鲁迅这样做对不对毫不怀疑——冲出封建婚姻樊笼有什么错!对他这样做好不好更是没想过——没想过朱安的命运。在那个农村女人没有经济地位、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代,一旦被丈夫抛弃将意味着什么?她的人生就完了,哪怕有吃有穿有房住,她还是完了。《周家后院》也许会使人们忍不住要问:为改正一个旧错误去犯一个新错误,是唯一的选择吗?是最好的选择吗?作者由她法律专业的知识储备与训练,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法律的眼光去打量笔下的人物和事件,这样的视角在一般历史文学作品中不很常见,既给人以新颖之感,又往往使复杂纷繁的问题得以简捷明了的解决。比如她以前对梅兰芳与孟小冬婚姻关系的评析,现在对周建人离婚判决书的解读,都使人有一种以简破繁的痛快。随着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发展,单一思维模式与衡量标准的打破,读者对作品宽容度的增加等等,都使得“格调”在作品评价的各项指标的队伍中所排的位置,渐渐靠后。这种状况的出现,又误导了习惯以排序与位置判断人事的人们,以为后移或下降的,是“格调”的重要程度,而不只是被关注的程度。尽管决定一个作品格调的最重要因素是作者的趣味,但客观上,就历史文学作品来说,某些题材诸如家庭、婚姻、社交等,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内容,很容易使作者松懈了对品位的坚持,也容易被笔下人物的趣味所牵引。而《周家后院》在这方面,显然把握得比较好。 一千年前,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光义爱读巨著《太平御览》,一日不落。臣子觉得皇上每天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读这么一大本书,太辛苦,劝他少读点,也不一定要天天读。赵光义回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读《周家后院》,或也不至于神劳精费,因为作者用了一种风趣的笔调。王一心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作者简介

李伶伶,早年因一个意外,从站在三尺讲台诲人不倦,变为闲坐家中奋笔疾书,开始了写作生涯。十多年来写了一套《京剧四大名旦全传丛书》,其间也写了几本传记,有法学家“倪征燠”,革命家“葛健豪”等;还曾获律师资格。之后转入现代文学领域,写胡适、徐志摩、新月社。鲁迅一直是心中渴望描绘的人物,准备写一套,这是第一本。这十多年间,得到一些鼓励,有中国图书奖、中国传记文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十年报告文学奖一等奖等。著作曾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 现为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上上一辈,上一辈说起
一、周爷爷:妻妾成群
1.爷爷的日记本,被孙子们烧掉了
2.爷爷的脾气,很坏
3.爷爷的妻子,不是原配
4.爷爷入狱,奶奶临危不乱
5.爷爷的姨太太,一二三
6.爷爷死了,潘姨太跑了
7.一生不得意的继奶奶,死了
二、周爸爸:一夫一妻
1.爸爸和叔叔,兄弟相差二十二
2.爸爸的老婆,只有一个
3.爸爸死了,长子顶门立户
4.弟弟死了,妈妈很伤心
第二章 男大当婚:周家三兄弟的婚事
一、周老大的婚事:奉母成婚
1.鲁琴姑,青梅竹马小表妹
2.朱安,母亲的礼物
二、 周老二的婚事:自由恋爱
1.杨阿三,单相思的初恋
2.郦永平,青梅竹马大表姐
3.羽太信子,白头偕老的日本婆娘
三、周老三的婚事:亲上加亲
1.马珠姑和鲁招官,两个青梅竹马的表妹
2.羽太芳子,初婚的日本妻子
第三章 周氏大家庭,其乐融融只是一厢情愿
一、兄弟怡怡的美好年代
1.兄弟如手足(一)
2.兄弟如手足(二)
3.兄弟如手足(三)
4.老婆如衣服(一)
5.老婆如衣服(二)
二、迁居——从绍兴到北京
1.大嫂和小叔
2.兄弟和战将
3.卖田和买房
4.搬家,和故乡说再见
第四章 兄弟失和,依然一笔糊涂账
一、失和前,情深又意长
1.八道湾的群居生活
2.八道湾的“背叛者”
二、失和中,剑拔又弩张
1.长庚和启明:永不相见的星
2.一封绝交信
3.撤,搬离八道湾
4.失和原因,猜,猜,猜
三、 失和后,老死不往来
1.战斗在继续
2.你的《伤逝》、我的《伤逝》
第五章 外遇,以爱情的名义
一、 外面的两个女人
1.羽太芳子,独守八道湾的日子
2.外面的女人之一,王蕴如
3.朱安,短暂的“女主人”的日子
4.外面的女人之二,许广平
二、 家里的两个孩子
1.朱安的蜗牛理论
2.周海婴的生
3.羽太信子的猜忌
4.周若子的死
第六章 鲁迅身后的事
一、哀悼,在南北之间
1.最后的十年
2.北京:噩耗飞来(一)
3.北京:噩耗飞来(二)
4.上海:一对孤儿寡母
5.两个女人的通信
三、 纷争,利益至上
1.寿宴上的刀光
2.八道湾11号,换户主
第七章 周作人的滋味生活
一、抗战中,“苦住”北平
1.家累,苦住的一个原因
2.赡养纠纷(一)
3.赡养纠纷(二)
4.谜!叔被刺、侄自杀
5.和母亲说再见
二、 抗战后,坐牢南京
1.鲁迅藏书,卖或不卖(一)
2.鲁迅藏书,卖或不卖(二)
3.“寿则多辱”的辱
三、朱安的最后岁月
1.她说,想死又死不掉
2.寂寥的死
3.纷纷扰扰身后事
第八章 周建人的“寿则多福”
一、 一桩离婚官司
1.都吃“鲁迅饭”
2.一个匪夷所思的判决
二、谢幕,一个接一个
1.周作人和信子的最后岁月(一)
2.周作人和信子的最后岁月(二)
3.许广平的最后岁月
4.周建人和芳子和王蕴如的最后岁月

章节摘录

问题是,她似乎从不向儿子抱怨,总是盯着许广平诉苦。1939年2月,她写信告诉许广平:“旧历年节费用更多,而且百物昂贵,现在北京的白菜要一毛钱一斤呢!”一个月后,她又写信:“惟物日昂,尤其是米面菜蔬、日常用品。”又一月,她写:“东南角的院墙,自去秋大雨被毁,现在招工兴筑。”再一月,她又写:“百物奇昂,大米已卖到卅一元多。时势艰难可怕很呀。”再再一月,她再写:“惟物价日涨,较数月前又涨一倍。”苦叫得震天响,归根结底一句话,钱不够。7月4日的那封信,她明确提要求了:“今年此间百物奇贵,冬季洋炉用煤拟早点定购。予房内用煤,当由老二供给,惟家内用煤,拟于八九月家用内向李先生多取三四十元,以便定购。”——也不管许广平同意不同意,手头宽裕不宽裕,“多取三四十元”先。先斩后奏!鲁瑞这么做,并非没道理。在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东西当然早买比晚买好。煤,总是要用的,它又不像生鲜蔬果那样放着会变臭变坏。但是,在许广平看来,完全没必要。冬天还早着呢,谁知道到了那时物价会怎样。如果手头宽裕得像周二叔家那样,不说买米买煤,就连奢侈品也买得绰绰有余,那自然另当别论,可是,她,名副其实的一穷二白。多取三四十元,说得倒轻巧。许广平一急一怒一委屈,就顾不得分寸地出言不逊了。首先,她也叫苦。不是嘛,你苦我也苦,我们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她说:“海儿多病,一切延医及病症忽生,俱由自己主张,无从请教,生活压迫,收入毫无,俱由自己东罗西掘,幸顽躯粗健,未致倒病在床。近来上海物价也贵到不能细说,加之海儿体弱,西医及药,较前涨数倍,鱼肝油等补品,也买不起。近来出书的朋友,也负担不起,停顿了。一个钱也收不到。”所以呢?就连“李先生的借款,能设法维持多少时,都不敢预想”,哪还有多余的钱提前买煤?她心有怨言,拒绝得干脆:“大人婉商大师母,至好家用一切在每月四十元内撙节支配。盖以前似闻每月用度八十元左右即是,现每月共九十元,而另外买煤等再借款,恐媳仍难负担得起。”话越说越不客气了:“长此以往,卖身也无补,真不知如何是好耳。”之前,是她苦她也苦。现在,是她气她也气。鲁瑞看了这封信,立时气得脸发青腿发颤声发抖。怎么?怪我们不节制,不懂节省?怨我们比之前讲好的多用了10块钱?你要知道,那多出来的10元,又不是你赏赐的,而是我儿子心疼我多给我的。你卖身?我一直觉得你是知书达礼的人,怎么这么难听的话也说得出口。这不是威胁我么。可能有侏儒症的朱安,生不出孩子;高大健壮的许广平,不仅能生孩子,而且一生就生个儿子。周家长子,终于有承继香火的后代了。朱安一下子就输了个精光。母凭子贵,她再也没有翻身得解放的机会了。后宫的斗争,很多都是为了肚子里的那个种。许广平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具体地说,1929年5月,鲁迅回了一趟北京的家,探老母,就算是内心很不想看望一下老妻,也由不得他。这是他携手许广平离京南下后第一次回京。都说父母在,不远游,他不仅远游,而且长游,一游就游了将近三年。这三年,他和老妈的感情,仿佛只靠金钱维系——他按时寄家用。时局变化得翻天覆地,不变的是老妈和老妻。鲁瑞见了儿子独自一人回来,很关切地问,害马(鲁迅为许广平起的昵称,害群之马的简称)怎么不跟着一块儿回来?——儿子三妻四妾不重要,重要的她们都是她的媳妇。爱儿子,就爱儿子的女人,特别要爱为儿子生孩子的女人。这是很多母亲的心里话。她才不会为顾忌大媳妇的感受而让儿子不开心呢。他说,她有点不舒服——实则是怀孕。之前,他没有明说过,但这样的小道消息往往跑得比兔子还快,也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两个月前的一个早晨,朱安照例起床后到婆婆房里请安。她很郑重地告诉鲁瑞,夜里她做了一个梦。什么梦啊?鲁瑞随便那么一问。她很严肃地说,她梦见大先生回家来了,还带回了一个孩子。在梦里,我很气愤。她实话实说。哪个做妻子的能容忍丈夫带一个私生子回来?朱安也是女人嘛。鲁瑞很不以朱安的气愤为然。既使私生子,也是孙子,也是周家的种周家的根!其实,她也早就听说了传闻。听朱安这么说,她干脆挑明:是啊,外面确有此传说,只是你还蒙在鼓里。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你怎么知道?二太太告诉我的。

后记

倘若死者地下有知,鲁迅大概是现代中国,躺在九泉之下最不得安宁的人物。一个时代既然把他树为旗帜,风一天不止,他也就只能晨昏一直猎猎了。除此之外,他那手术刀一般的笔,犁地一般地写作,直刺与刻画人性、国民性。有了这两条,社会上还有什么事情,能不与他发生联系呢?他再想回归宁静与安息,是永远不可能的了。围绕他的作品是否应当从中小学课本中撤减,最近就又喧闹了一阵。记得念中学的时候,课文中有一篇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是用第一称写的,说的是我乘人力车外出,车在路上碰倒一个老妇,我认定那老妇讹诈,车夫却不理会我,不怕承担责任,把那老妇搀到警察所里去。车夫的行为使我惭愧,他的背影高大起来,“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小”,指的究竟是什么?老师有个解释,可敏感而多疑的少男少女们显然对常规答案觉得不满足。越是隐晦的东西越使他们眼睛发亮。大家在课堂上面面相觑,交碰的目光中有什么东西在闪烁。鲁迅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在今天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领袖早在昨天就已告诉过我们,专家随后也有了定论。可是问题还是顽固地存在着,因为我们以往被耳提面命地告知的,是身着光亮皮袍的鲁迅,至于他皮袍下藏着的小,却长时间地被忽视了;人们目光如炬地看出了鲁迅的自我道德追求,称赞他的自检,他的自觉,他的惭愧,却忘了看一看那小的究竟。鲁迅曾被揄扬具备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人之所谓“五最”的超人品质,本书无意花力气对此做鉴证,而将视线从宏大高阔的思想文化、江山社稷、人民大众上移开,转向更能表现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存在的家事;专注于鲁迅及其两个胞弟的我之所喻“四为”,即在家中怎样扮演他们为人子孙、为人父夫、为人兄弟、为人叔伯的角色;探究错综但并不复杂的祖孙、父子、母子、夫妻(贱内与外遇)、叔嫂、妯娌、叔侄、姐妹、兄弟等家庭关系与周氏兄弟性格的相互影响;在看似琐碎与缺乏意义的家务是非中补全对一个人完整的认识。简言之,从小处着眼。一个圣人,应该是慎独也慎小的;一个伟人,在这些背人的方面,至少也应该是有所追求的。而早在九十年前,鲁迅就借用他的小说人物之口引导与暗示人们了,可群氓不觉悟,集体无意识,这当然怪不得鲁迅。本书是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周氏三兄弟,特别是鲁迅和周作人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乃至政治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研究周氏三兄弟的著作也已不止一部,但《周家后院》自有其鲜明特色。作者独辟蹊径,从周氏三兄弟的婚姻切入,以大量鲜为人知或不被关注的史实,辨析揭示了周氏三兄弟“为人子孙、为人父夫、为人兄弟、为人叔伯”的始末,凸现了在平淡而又复杂的“家事”中更为真实而又完整的鲁迅和周作人。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  鲁迅家里无小事,这是鲁迅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了解鲁迅的家务事,也就是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世界。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这三兄弟的声名功业,人生选择,其辉煌与诡异,几乎是个世纪之谜。勘透了这个家庭的盛衰,勘透了三兄弟间的恩怨,差不多也就勘透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从“后院”进入,该是最聪明也是最便捷的路径。  韩石山(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熟悉了周家“前庭”的读者,转到“后院”看一看,也许会有新发现;习惯了正襟危坐谈鲁迅及其胞弟的读者,尝一尝诙谐的笔调,当然会有一种轻松。而作者的真意,是要在轻松的叙述中道出并不轻佻的话题;将家庭日常场景、亲情与琐事等复色生活,透过三棱镜,折射出人性的单色光来。  吴义勤(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推荐

《周家后院:鲁迅三兄弟家事》编辑推荐: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鲁迅三兄弟,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际遇。直到今天,他们的名字也没能回归宁静与安息。不久前,围绕鲁迅作品是否应当从中小学课本中删减,又喧起一阵波澜。究竟何以至此?鲁迅三兄弟活脱脱的生活细节,不为人知的家事,会给出答案。他们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务以及跟在身边的女人们,一起构成那个耐人寻味的周家后院。

名人推荐

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这三兄弟的声名功业,人生选择,其辉煌与诡异,几乎是个世纪之谜。勘透了这个家庭的盛衰,勘透了三兄弟间的恩怨,差不多也就勘透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从“后院”进入,该是最聪明也最便捷的路径。——韩石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周家后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2条)

 
 

  •   中国文化界,能与“苏门三学士”相提并论的名门家族,恐怕非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周氏三兄弟”莫属。抛开成就建树这些“大”的方面不说,与“苏门三学士”不同的是,“周氏三兄弟”的“后院故事”,无论兄弟间的老死不相往来,还是鲁迅和周建人的婚姻悲剧,既是一个个谜题,又是一件件憾事。

    李伶伶的《周家后院》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了周氏三兄弟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兄弟情义和婚姻感情。全书没有浓厚的学术味道,也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从人性的视角,解读兄弟失和以及婚姻悲剧。虽然,这些都是大人物的小事情,但同样可以小博大。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悲剧,并无损鲁迅的光辉形象,周作人下水投靠日本的污点,不能抹杀他在思想和文学领域的成就,更无法否定他在婚姻问题上的表里如一,周建人后半生在官场上的节节高升,无法掩盖他对兄长冷漠无情的事实,更无法改变他在对待妻子和子女问题上不可饶恕的错误。

    对于鲁迅,我始终尊重敬佩。作为长兄,鲁迅是三兄弟人生道路的探索者,也是周家的主要经济支柱。没有他的留学日本,没有他回国后的赚钱养家,周家兄弟的人生轨迹必然改变。我们从《周家后院》里,看到一个勤奋、自立的少年鲁迅,也看到了一个喜欢子侄、关心亲人的鲁迅。同样,还看到了一个不完美的鲁迅。他的不完美在于两方面,一是对朱安的冷漠,一是和周作人失和的原因之谜。作者在《周家后院》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朱安的同情。对朱安的同情愈深,对鲁迅的诟病愈深,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对此,我们当然不能用“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为鲁迅辩护,因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否定纵然是伟大的,但用牺牲朱安的后半生来实现鲁迅的婚姻自由同样是不道德的。然而,仔细想想,在思想和斗争上毫不妥协的鲁迅,为什么在解除和朱安的婚姻关系未果后,却选择了妥协?虽然,这种关系给他和朱安都带来了痛苦,但其实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因为在那个年代,如果强行休了朱安,等于给朱安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他们没有爱情,但还是有恩情的,鲁迅这么做,我更愿意理解为报恩。鲁迅和周作人失和的原因,虽然始终是一个谜,但既然不是思想相左,必然是家庭纠纷,但以鲁迅的个性,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场误会,甚至是羽太信子(周作人之妻)设下的圈套,也不相信是鲁迅的下作。

    对于周作人,我先是鄙视,继而同情,最后尊重。为了抚养家庭,供给周作人留学,鲁迅回国辛苦赚钱,而周作人学业完成后却以继续深造为由不愿回国;当鲁迅在北京找房子,回绍兴处理一大堆琐事的时候,周作人却携妻子会日本省亲,周作人自私的本性以及生活上的无主见由此可见一斑,后来的落水投日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头顶汉奸帽子的周作人,并没有借此发国难财,不但保护北大,保护李大钊女儿,而且养活了所有在北京的周家亲人,因此,他是一个应该给予几分同情的人。建国后,当看到鲁迅被打上意识形态标签到处宣扬的时候,是他质疑这种行为有违鲁迅精神,结合他在婚姻问题上言行的一致,以及做汉奸期间的所作所为,我觉得周作人虽然是一个自私且有人生污点的人,但却始终是一个崇尚思想自由,人格独立,纯正的知识分子。

    对于周建人,我先是同情敬重,后是鄙视。在思想文化领域,周建人的影响力是无法和两位哥哥相提并论的。当然,这和他为了照顾家庭而放弃求学有关,正因为此,鲁迅才说出了三兄弟永不分家的话。所以,在两位哥哥成为文艺双星后,周建人放弃多年稳定的教育工作随家北上是值得同情的。到北京后,他不想依靠两位哥哥,能在而立之年坚持旁听学习,以至后来离开北京去上海商务印刷馆谋生,周建人都是值得同情甚至尊重的。但是,在对待原配妻子和所生儿女问题上,周做人的表现实在不敢苟同。虽然,经济上的不宽裕,妻子和周作人一家的特殊关系(周作人、周建人两兄弟娶信子、芳子两姐妹)都是事实,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妻儿,岂能让哥哥抚养?虽然周建人既是鲁迅的兄弟,也是周作人的兄弟,但建国后的周建人却以老死不相往来的方式,彻底与周作人划清界限。我可以将周建人的行为理解为对一直生活在两位哥哥阴影下的痛苦的一种补偿和释放,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对人性的扭曲,但无法理解对两位哥哥厚此薄彼的势利,更为法理解对周作人无私养育自己妻子儿女十多年的冷血,只能表示鄙视。

    对于蒋氏(三兄弟的继祖母)、鲁瑞(周母)、朱安、许广平等周家的女性,我始终同情和敬佩。蒋氏、鲁母、朱安三人,都是封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她们没有文化,没有地位,一生绝大部分时间与孤独相伴,这或许是周氏三兄弟共同关注女权问题的重要原因吧。许广平与鲁迅虽属自由恋爱,但在鲁迅早逝后,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头顶着鲁迅的光环,既要抚养鲁迅一家几口,又要为了维护鲁迅形象而终生单身,除了付出和忍受,这岂能算的上幸福?

  •   鲁迅先生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凡上过中学的人都拜读过先生的大作,故乡,社戏,孔乙己,纪念刘和珍君,等等,并且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他坐第一把交椅,多少年来,无人撼动。最近,社会上围绕他的作品是否应当从中小学课本中撤减,又引发了一阵喧闹和争吵,许多人又扯出了“民族魂”的旗帜大加阻止。且不说争论结果如何,单是从“民族魂”的拥护者众多,我们便看出了鲁迅先生是多么的深入人心,他确确已被神化了。当一个人被视为旗帜,奉为楷模而被大加赞扬的时候,那不是神是什么?至少,已经远高出普通人的界限了。所以,我们并不真正了解鲁迅先生,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只是神化后的偶像,而不是历史上那个活生生的人。这本《周家后院》有意让我们接触先生最真实的一面,而视角却是往往让人忽视的家长里短。

    的确,我们了解一个人,尤其名人,不能只去看那些歌功颂德的传记作品,更不能人云亦云、不加思索的全盘接受。而应从多方面深入挖掘,认真考证,从细微之处,通过其人对亲人、朋友、生活、工作、理想、信仰的态度加以研究,从而形成对其人的整体观感,才能算是全面深入的了解了。了解鲁迅先生,最好的办法亦是如此。因此,作者的确选对了视角,通过探究周家后院错综但并不复杂的家庭关系,以及看似琐碎又缺乏意义的家务是非,为我们认识一个完整的鲁迅提供了新途径。

    本书从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写起,算是交待了整个周氏家族的大背景。正是在这个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周氏三兄弟,因不同的经历和际遇,走出了差异巨大的人生道路。作为周家长子的鲁迅,在父亲早逝,祖父入狱的境况下,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承担起了“长兄如父”的责任,赡养家人的义务。当然,最初的日子,并没有太多的经济繁扰,所以他和兄弟能够出门求学,留学日本。即便后来周家日渐没落,他们兄弟也没有因经济问题而过多烦恼,并且相约,不分彼此,共同维持这个“繁荣”的大家庭。从鲁迅的角度来看,他算是较好的尽到了作为“长子长兄”的义务,即便后来寓居南方,他一样支撑着家里的经济需求。对母亲,他孝敬之至。对兄弟的指责,他不辩解,反而在背后给予默默的支持和关心。唯独对结发妻子朱安,他“横眉冷对”,让人不解。作者显然在这一点上对鲁迅的作为有所不满,文中花了极多的笔墨对这对“冤家”的情感状况进行挖掘。不,还不能说“情感”,因为鲁迅对妻子朱安没有一丝感情,她只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而他也“将礼物还给了母亲”。他不屑与她说话,不曾给她写信,甚至连吵架的机会都不给她,只让她一辈子守在母亲身边,守了一辈子活寡。他以不爱为名,拒绝了她的一切,只是略尽义务般的给予经济上的供养。这样的夫妻关系恐怕是空前绝后了,从这一点来说,鲁迅先生确是对得起他那头发的“倔强”,确是无愧于“冷酷无情”的美誉了。而这,正是我们所不曾认识的鲁迅,他有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坚持,也是普通人,也有着饱受争议的是是非非。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一味追求进步的生命中却也造成了不该有的毁灭。

    面对鲁迅的冷淡无情,朱安只是恪守着“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的妇道,兢兢业业照顾着婆婆。你见或不见,我都在这里默默干活,你理或不理,我都不和你争吵打闹,哪怕你带着小三走了,我也在这里不悲不喜。在旁人看来,她有些懦弱,实际上她明白,处于弱势地位的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改变“大先生”的想法的。所以,识实务的独守空房,孤独终老,固非本意,却是她宿命的必然。与之相对照,三先生建人的妻子芳子,不满于先生的外遇而吵闹,只落得“饭碗不保”的结局。不是不该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是那个社会的妇女毫无地位权益可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经济不能独立的她们,根本无法摆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命运。然而,在我看来,朱安是值得称道的,其人格是伟大的。虽然出生在那样的社会,不识字,没文化,没有先进思想,但是,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懂得自己的角色,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面对如此冷漠的先生,她包容忍让,面对外来的挑战,她能够以宽示人。所以,尽管她寂寞一生,悲剧一世,她都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坚守了自己认为该坚守的。不论其它,单是这份坚持与宽容,就值得我们尊敬。

    周家后院,当然还有其他人的故事。缺乏“担当”,终不免“下水”的周作人,少时为家庭做出牺牲,大半辈子日子相对紧巴,却能时来运转、长寿多福的周建人,嫁给周氏兄弟的信子芳子这对日本姐妹,得鲁迅先生之爱,为先生放弃自己的许广平,他们的故事和命运都交织在这错综但并不复杂的周家后院。无论是喜是悲,是追求是放手,是坚持是妥协,他们都选择着自己的选择,扮演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色,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似雾似迷,又可嗟可叹的周家后院的故事。

    PS:这书的装帧虽显古朴,但看着露背的胶条,总觉有些别扭,像缺了点什么……汗……
  •   教科书中有很多鲁迅的作品,所以鲁迅可谓妇孺皆知,鲁迅给人的印象也大都像这些作品一样大致是锋芒犀利、桀骜不群;周作人虽说文采斐然,却遭受非议;而周建人也只是在鲁迅的光辉下星星点点地闪耀。正想作者再序言中所说的:鼎鼎大名的周树人;鼎鼎中名的周作人;鼎鼎小名的周建人;总之,都有名。再加上特定的历史原因,对于周氏三兄弟的真实性情可谓知之甚微。这本书,正是从鲜为人知的家事写起,还原周氏三兄弟的成长历程。并企望窥豹一斑,了解更真实的周氏三兄弟。

    其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仅可以看到周氏三兄弟的成长历程,而且可以对于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有大致的了解。鲁迅的爷爷、蒋奶奶、爷爷的小妾潘大凤、姑姑、母亲都是个性鲜明的人。鲁迅的爷爷周福清能够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自然是要有许多才能的,然而作者在他的才学方面没有很多描述,只是写了他很喜欢骂人等等,这对于公正丰满地认识周爷爷是不够的。还有,那闯下大祸的仆人,一个跟随周家二十多年的“老人”,况且周爷爷又是官场混的,居然会办成这等“低级”的事情,有点匪夷所思。在那样的时代,女子的命运有时固然可悲(就像蒋奶奶、爷爷的小妾潘大凤、姑姑等),有时却伟大的不得了,就像鲁迅的母亲鲁瑞。假如,这个家庭中没有了像鲁瑞这样的女人,周家的命运和周氏三兄弟的人生肯定是另一番模样。别的不说,单单鲁瑞对于丈夫的宽容与呵护,便让人肃然起敬。一声“宜老相公啊”,我听的都心暖暖,再不得意的男人也愿意开朗一些。再说那给周伯宜治病的名医,更是不得了,单是寻找药引就让年少的鲁迅饱经历练和磨难。后来,鲁迅写的篇药引——人血馒头或许就有这种历练的影子的吧。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鲁迅应该是个重感情而又怀旧的人,很多的人物在的他的作品中都体现。比如长妈妈、看社戏等等。

    这本书的装帧非常有特点,封面很单薄也很淡雅,书脊则是裸露的,线装的印迹一览无余。作者的语言也很有风格,字体也给人一种淡淡的怀旧感。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寓意了人物的特立独行呢~
  •   记得第一次接触鲁迅是小学的时候,不是鲁迅写的文章,是一个人文章里提到的鲁迅,内容记不太清了。记得比较清楚的是第一次接触他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都很怀念他笔下的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也深有同感。后来又陆续接触了《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再后来,喜欢上了他的文章,自己便买他的书来看,读来总是很解恨。虽然一开始对《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不是能很明白之中的深意,但我依然以能鲁迅的文章为荣,因为他是“民族魂”的忠实捍卫者,他是站在历史制高点的为人,为国家的兴衰荣辱摇旗呐喊,为国家的出路彷徨叹息,为国民的不觉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特别喜欢陆续的一首诗里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出这句话并一生践行,是何其不易?但他就是做到了。当然,我以上说的都是很多人也知晓的,从书本上、老师口中、社会评价中,我们都不难找到这些。这是一个正面的鲁迅。总是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从来没想过他是一个人,他在众多人的心中依然成为了民族魂的象征,成了国家的圣斗士,成了国家前行路上的引路人。总之,只要他反对的,必然是坏的,只要他支持的,总是好的。那时的我们从来是这样毫无防备的坚信一个人,相信在他的笔下,国家必将走出泥潭,迎来曙光,走向胜利。

    再后来,很久没有接触过鲁迅了,直到教科书改革,鲁迅又一次被我们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围绕着他的文章该不该从教科书中消失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若泉下有知,是会因为又一次成为焦点而欣慰呢,还是会因为国民尚存的劣根性和奴役性而又一次叹息和死不瞑目?或许他老人家会一如既往的对自己不屑一顾的事情保持沉默吧?正如在与二弟周作人因误会而导致的老死不相往来一样。以前总觉得他无可挑剔,或许名人向来如此吧,毕竟个人生活是个隐秘的话题,尤以名人为甚。之前我们看到的鲁迅是一张纸,虽然正面写满了民族大义,但似乎显得平面而缺乏生气,毕竟年幼的我们上不晓得何为名族大义,何为国民劣根性,我们喜欢百草园,我们喜欢三味书屋,是因为充满了童年的笑声,充满了幸福的温情。说真的,或许说起鲁迅,很多人激起的会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又或者是祥林嫂或者阿Q。因为知识接受的片面化,我们对鲁迅的了解便也只停留在了表面。往往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从他的文风去推断他的性格,从他笔下的人物去推断生活中的原型。这完全颠倒了。正如你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他写的书,而是看写他的书,如果没有机会直面接触的话。所以,我们讨论的不应该是该不该删除他的文章,而应该是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了解鲁迅,怎样去选择有关他的文章。学知识应该是由近及远,由内而外,而不是恰恰相反。所以,鲁迅不可丢,鲁迅精神更不可丢。关键是我们要用一个人的真实阅历去激发另一个人或者更多人的灵魂,还是用一个人的精神去强加另一个或更多的灵魂?想想结果和效果会大不一样。所以当我看到那些所谓专家学者关于鲁迅的“去留”的讨论时,倍感恶心。被我们树立了七八十年的大旗难道说拔掉就拔掉吗?我们要学习鲁迅,不是去刻板的学习那些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和精神,更不是那些被神话了的东西。而是去学习一个生活中、工作中的鲁迅,一个活生生的鲁迅。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鲁迅,如果说之前看到的只是一张纸的正面,那么现在看到的是这张纸的前面和后面。往前我了解了鲁迅的出生的年代和早年的生活环境。往后我了解了鲁迅在人生岔路选择的变换与时代、与家庭的关系。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什么圣斗士,也会为了维持生计斤斤计较,也会为了顾全家庭而辛苦挣钱。他不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见人便骂的令人讨厌的人,他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他也会因为误会被赶出家门,从此失去了一部分骨肉亲情;也会因为孝顺母亲而接受一个封建包办婚姻,因而断送了一个叫朱安的可怜女人的一生。印象中,他话总不多,但说起话来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生活中的鲁迅让我感悟到,并不是什么事情骂两句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沉默就能应对的。比如兄弟的反目。他是名族的引路人,但却不是生活中的好手,他没有三弟周建人的生活能力,没有二弟周作人的圆滑世故,他只是在合适的时间拿起了一支笔,这支笔像匕首,像枪口,直接刺向国民的心脏深处,他们发出一声声悲痛的呻吟和痛苦的呐喊。鲁迅把沉默在心里的万千言语和激情运发在了笔端。却不能在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但就是这不完美,让我突然发现他很完美。或许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美好的吧,人亦如是。
  •   鲁迅,往往提起来的就是“大师”。
    喜欢鲁迅笔下的童年
    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周家。
    鲁迅的童年,兄弟阋墙,令人悲哀的鲁迅之妻。
    值得一读的书
    感悟是什么样的人生培养出了鲁迅,以及周氏三兄弟。
  •   讲述鲁迅一家兄弟妯娌之间的后院故事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周氏三兄弟,是本能让人轻松读下去的书。只是书的装帧有问题,不知是否出版社特意为之。
  •   一次买了很多书,大部分都挺好的,就是《周家后院》这本书没有书皮,酷似装订时最后一道工序没有完成,不知道是这本书就是这个风格,还是真是质量问题,总之不喜欢。路途遥远,懒得换了。
  •   看过许多关于周氏兄弟恩怨情仇的书籍和文章,本书是我看过的写的最好的一本。值得一观。
  •   书不错,想了解一下周家两兄弟的纠纷
  •   从周家家事着手让读者了解扮演家庭角色的鲁迅 文笔诙谐 读起来很有趣 居然还有句歌词“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哈哈
  •   周氏兄弟的纠葛和文学还原。
  •   细细感受周氏兄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虽然没有皮 但是装帧挺喜欢的 内容也很有趣 不过不是研究鲁迅的话不用深读 当故事看一遍就好
  •   很不错的一本书,了解鲁迅,值得一读
  •   新的鲁迅,真实的鲁迅。
  •   内容很好,很吸引人,看了对鲁迅的了解会更全面,唯一的缺点就是书皮不太好,很简陋,要是能把书皮好看点,就更好了。
  •   这本书和南渡北归一样,刻薄不尊重得令人简直愤恨。
    但资料是很令人感兴趣的。只能忍受着作者嘲弄的口吻在字里行间寻找鲁迅的足迹,鲁迅的真相
  •   内容不错,少了许多早期鲁迅传的主观武断的东西
  •   书的外观设计不同一般的书,封面和封底薄得就是一张纸,都不敢用力翻,怕扯破了。内文的字体刚开有点不习惯,看久也还好,书的内容很多,有点像现在的狗仔队挖潜明星的家事,写得蛮有趣的,引得我一口气翻完。不错
  •   这本书让我更了解鲁迅了,好书,好书!
  •   买来之后很久都没看,不过看完之后发现真的很有意思,以前对于鲁迅的了解只限于书本上的文章,现在更多了
  •   因为看到是写鲁迅的 所以就买了 没有让我失望
  •   才看了一点 可以很好的了解一下鲁迅
  •   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周记三少
  •   简单之中看到一个家族的分歧,如同书的装帧,像是半成品,却把本质暴露无遗
  •   书脊装帧设计看着怪怪的,像是被老鼠啃过
  •   怎么书没封面,裸奔啊!
  •   周家世事,苍凉!
  •   辽宁教育出版社”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居然出了一本没有封面的书。雷人!
  •   此书物美价廉,值得一读。
  •   一部很独特的书,独到的眼光,独到的认识,独到的视野。
  •   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情意。周老大和两个弟弟的真实历史。
  •   一本好书,设计也比较雅致
  •   了解真实的人性,他们不过也是凡人*
  •   拿到书吓一跳,以为是半成品。看了豆瓣才知道是特意这样的内容很感兴趣。纸张印刷啥的还不错
  •   崇拜鲁讯,喜欢鲁讯的书。所以买了...
  •   书好但包装不好,似半成品
  •   在降价的时候买的,回来一看内容和包装,感觉很值
  •   一本好书可惜没有封皮,是个残次品。
  •   知道很多鲜为人知的事
  •   老公要的,他说不错
  •   活动价收的,很不错,实惠
  •   对于大名鼎鼎的“文坛斗士”鲁迅,我们读到的大多时候是这样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般意气激昂的“战斗士”的高大光辉形象,鲜有人从鲁迅家里后院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说起周家那些可能隐匿却真实的生活里的故事---当鲁迅三兄弟作为周家子孙、父夫、叔伯和周家女人们在周家的生活与命运。这些人生里的琐屑生活以及家人之间的日常相处,让我们更接近真实地看到周氏三兄弟丰满的人性和他们真实的人生。

    《周家后院》,从爷爷说起,周爷爷(福清)妻妾成群,对续弦妻子蒋氏实行孤她、冷她、霉她,对外面养的妾宠爱有加,这令人想到周氏三兄弟中的老大(鲁迅)和老三(周建人)的婚姻,他们到底与爷爷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统?兄弟俩人先后像爷爷一样,家里之外又筑家。鲁迅与元配夫人朱安的悲剧婚姻,到底俩人都是无辜者吧?!当时远在日本读书的鲁迅,被母亲鲁瑞像送一件礼物一样送给了他一个小脚,没文化,木讷死板又有侏儒症的旧式女人朱安给他作了妻子。母亲喜欢朱安,于是以为自己喜欢,孝顺的儿子也该会喜欢,然而鲁迅从见到朱安的那一刻起,这一辈子对朱安有的就只有厌弃。但是至孝为上的鲁迅因为这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为了母亲,也就不论本心收下了,收下朱安作为一件劣质礼物般存放着,任其在岁月风雨的侵蚀里变旧、变冷、变霉,直至腐烂…….随着鲁迅找到了“我也可以爱!”---许广平之后,随着与许广平携手南京开始,鲁迅就切切实实把朱安这件礼物交还给了母亲。赡养母亲连同也养起朱安---母亲喜欢的人,鲁迅法律上的妻!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朱安:“大先生(鲁迅)不喜欢我我很悲伤!但我既然嫁给了周家,就当谨守女子的美德‘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不管大先生怎样对我,我当一辈子维护大先生(即使是大先生死后)的名誉,一辈子为大先生着想,大先生好,就是我好!”---这就是李伶伶笔下的朱安。通篇书里,作者浓墨重彩地写朱安这样一个封建旧式小脚女子的善良、隐忍、宽容、爱、大度,令人对这可怜的女子生出一份深深的同情!朱安的“小小”躯壳之下,其实潜藏着一个相当“伟岸”的灵魂啊!比起周作人和周建人的日本妻子信子和芳子,映照出朱安内心的一缕光华!但是也许鲁迅和朱安之间的种种差异太大了,没有爱,无论朱安怎样的好,鲁迅当然看不到!所以无论朱安怎样对鲁迅好,鲁迅都只有厌恶!鲁迅在对朱安一辈子的厌弃中而去,而朱安对鲁迅却是一辈子的念想中度过!这出封建包办的悲剧婚姻,如果说鲁迅不幸,则朱安更大不幸,更值得人们深深的同情!由此也让人看到卸下头上戴着“伟大”光环的鲁迅回归家庭后院后,同样是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和一些属于他的鲜明性格---和老二周作人之间从兄弟怡怡一起赚钱一起花不分家,到遭弟媳中伤兄弟不和,愤而不辩解不解释(直至今日仍是一宗谜案)自立门户,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矣!兄和弟之间互不宽容,互不饶恕的性情竟又是如此的鲜明!

    周作人身上虽然沾着一个文化汉奸的重大污点,但是其“寿多则辱”的人生还是颇有点让人同情。“文革”正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候,周作人身为文化汉奸之一,虽然这时候已经是一副风烛残年(80岁高龄了)的多愁多病身,但是隔离、挨批挨斗的“文革待遇”他怎会少得?最终一个耄耋老人孤苦地死在自家小小的厨房(连正儿八经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得了)内,什么时候死去亦无从知晓…..纵观其一生,做过文化汉奸,注定要被背上一世的骂名,但作为兄长,他多年来除了供养自己一家,却始终一直扶养着被周建人抛弃的妻子芳子和他的子女们,在那个动荡不安、时艰不幸的年代里,一人之力抚养两家这一个沉重的负担,似乎为他下水做汉奸有了某些可解的注脚。对于妻子,他是忠诚的,即使夫妻之间吵过闹过,却始终是对患有癔病的妻子忠诚如一!对于家庭(他自己的家和被周建人抛弃的家)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这使得他屈辱的人生底色里添上了几道亮丽的光彩,得到后世一些人的部分理解和同情。

    而老三周建人,不管他如何“多寿多福”(寿高九十六而逝,越老官运越亨通,官至省长),虽然他借新中国的东风日子越发一帆风顺,但他官做得越高,却越让人不屑!一个抛妻弃子,连抚养之责亦不负,绝情寡义至尽之人,不说也罢!

    周家兄弟,周家女人,在碎屑的生活镜头前,他们一个一个长袖挥舞,正热情上演一出出他们的人生大戏。喜亦罢,悲亦罢,最冗长热闹的戏最终都得落幕!于是,戏里的人先后一个个谢幕而去……
  •   书的装祯极朴素。白封皮上缀了几个黑字、一张灰调图片。胶和装订线都在外面露着。唯一显示出它有些时代特征的地方,是同许多畅销书一样加了腰封,多了几行名人推荐语。这朴素的风格,同周家三兄弟高调的一生很不搭调。倒是很像鲁迅原配妻子朱安的性情。
    大约当世的人,知道朱安的并不多。年代虽不远,但朱安却很少高调的出现在公众面前过。她自成婚后,像《周家后院》中写的一样,就被鲁迅冷着、霉着。鲁迅在外人面前绝口不提她,在家中也不同她说话。她对于鲁迅,是母亲送给的礼物。既然是至亲所赠,那就留下来好了。他不会因她的存在而喜悦,反而是受着钝重的伤。并且过了很长时间,伤口依旧淌着血发着炎。于是最后干脆将没拆开过的礼物原物打包退回——退给母亲去。
    《周家后院》的作者,颇对鲁迅的作风不以为然。言下之意,是既先娶了一个,就不该在外面寻另一个。而且鲁迅在面对第一次婚姻时,明明有许多次可以抗争的机会,却不自己把握住。反观鲁迅的二弟周作人,与鲁迅的作风可算是鲜明对比。周作人始终贯彻并提倡在女子不能独立于社会的时候,即使双方没有感情,男子也不能提出离异的婚姻思想。
    其实话也不能这样说,那个历史背景下,新思想逐渐拨开了旧社会的黑暗,但它总要有一个成熟沉淀的过程。而且略去这个大的背景乃至劳什子政治意义来讲,母亲要给鲁迅一个礼物,鲁迅身为儿子,再不愿要也不忍悖逆的。这不是封建纲常伦理制度的作祟,而是人性使然。再者鲁迅也要求过,要朱安放足,学习文化,他在娶这个妻 子之前,是给出了条件了。是朱安不这样做——她的已近僵死般的思想也不允许她这样做。都是无可奈何的,怪得了谁呢?要怪,只能怪那个时候,女子的文化水平太低,低到没有自己,只有夫君,没办法如男儿般由自己的能力而为自己博一份生活。
    鲁迅娶许广平,不是没有挣扎。鲁迅也是爱惜羽毛的人,因此与许广平同居之初,并不敢向外公布。然而他与许广平是真有感情在,而不似一见朱安就心中厌烦。鲁迅要寻求自己的幸福,他本也有这个权利,只是因为那个礼物先存在的关系,所以所谓的寻求幸福,反而成了诟病。以前,为着政治需要,大家提高鲁迅的地位,宣讲他是个敢向封建社会斗争的勇士。现在不需要这个典型了,因此又拉他下神坛,开始一条一条细剖他的罪过。人这一辈子,倏忽就过去,死了死了,还受后人的笔下或左或右的牵扯。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既然大家都牵扯,我便也牵扯几句。我总以为,鲁迅之所以不爱朱安,其理由是十分充分的。鲁迅受过洋教育,而且他的才华、思想,无疑是那个年代的翘楚。这样一个人,和大字不识的朱安在一起,你叫他如何爱得起来。况且朱安在为人处世上,也是大欠火侯。夏日鲁迅家来了客人,朱安上了一碗热腾腾的汤给客人喝。鲁迅无可奈何,只好对客人说:无非再出一身汗。这是小事,但小事积的多,就成了大事。再加上朱安本身是礼物的尴尬事实,于是愈发爱不起来。鲁迅娶朱安,或者是个错。但这错实不至于用一生承担。到许广平出现,对鲁迅来讲便成为一道曙光。冷了许多年的他,终于尝到爱情的滋味了。说鲁迅婚外恋,说许广平第三者——这倒也不是诋毁,事实本就如此。但鲁迅以爱的名义而和许广平结合,我认为这时候他却没错了。总比自己也陪着朱安僵死强吧。朱安是可怜,只因为可怜,就要再牺牲一个人,陪她可怜下去,这就应当了?况且鲁迅的情况与周建人的情况实在不同,周建人自由恋爱结了婚,婚后感情一度很好,却在上海又娶了一任妻子,并且与元配失了和,甚而不再支付没有经济来源的元配费用。鲁迅同许广平结了婚,朱安的生活费用他是一直负担的。鲁迅逝后,这责任由许广平继续担起,只至朱安去世。许广平在这方面用没用全力,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亦是确定的,许广平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膝下还有一子,她为着朱安东借西借,同时幼子的营养也需要加强,许广平也是一个女子,朱安固是要同情,同为弱质女流、受生活百般打压的许广平也应当同情。
    我没想着要给鲁迅、许广平的婚外恋而翻案,在我心中这案也并不需要翻:他同她结合在一起,总算还见得人气;他同朱安在一起,三个人就一点人气都没了,都成了阴暗的、僵跳的尸体。
    读完这部书,心中怅然的似被人用一块大石堵住了胸口。想想鲁迅年幼之时,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闰土这样的少年,尤其是兄弟几人浓浓的情谊;成年之后与二弟周作人一起在日本留学,同住一起;继而就是举家搬至北平,三兄弟及家属们其乐融融住在一起;再而,就是和二弟失和、南下、去逝。再说周作人,他同鲁迅少年和求学时的记忆,往往是相通的。只到兄弟二人失和很久后,周作人为着任伪职,清贵过;又来被人从政人拉下来,直接拉到监狱里,也苦过。最后八十多岁了,死在地上。死时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悄无声息的就走了。周建人,去上海后贫寒交迫,要养北平的家,又要养上海的家,苦了几十年,期间和北平那边打了一架,于是划清界线,从此即不认北平的妻,也不认北平的子女;熬啊熬,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了头,被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之职。这亲兄弟三个,真是各有各的命。读书的人恍然回下首,都觉得沉重的不堪言语,他们回首时自己又怎么想呢?
    《周家后院》,专写三兄弟的家事。家事乱如麻,家人都断不得,况乎外人。所以,读者看看、想想,也就完了。上纲上线不是什么好办法。对于研究周家三兄弟任何一个人的学术思想来说,裨益似乎也是不大的——虽然这样说,但这后院的家事,仍旧是叫人怅然的,那大石头现在还堵在胸中当中。
  •   在我的记忆中,周家三兄弟即是举世罕见著作等身的一门文学三杰,也是根本毫不相干的三个历史人物:鲁迅(大先生)从生到死始终保持了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斗士风范;知堂老人(二先生周作人)则是葆有了“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怡情闲然之风骨,而周建人仅限于鲁迅的名篇《风筝》中那个沉默而委屈的小弟,读他的作品很少,但我知道他是一位位居显赫并严谨治学的高官学者。

    有人曾这么评价三兄弟:一个大作家,一个大汉奸,一个大干部。我却不已为然。读过《西装与小脚》中总结的民国特色婚配之鲁迅与原配,对周家三兄弟的往事有所知悉,又读《周家后院》,似让这三个人分别从各自的位置上不约而同地走入只属于那个旧时代的市井生活,于是无论是旗帜是叛逆还是高官都完整地褪去历史强加给他们的外衣,裸露出真实的自己,于是一种细细碎碎的人间烟火的味道袅绕而至,于是烟火所及之处我的口鼻甚至眼睛都有一种酸涩之感往复着,为了信仰(或者精神)与存在的三个男儿,更为了组成这个周家大院的女人们——如果说这是一本叙述了周家三兄弟从短暂的求学分离,到告别故土在北平八道湾开创新生活,而后三个家庭又分分合合的故事,不如说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的写照,作为生长在那个时代的名人伟人一样不能独立于时代,真空地过活。

    这一点在周家三兄弟身上都有烙痕,其中要数二先生周作人最为明显,说实话,我是非常同情这位寿多则辱的知堂老人的。当然还有被“以爱情的名义”轻而易举就遗弃的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大夫人朱安以及自由恋爱却也被建人先生冠以不幸婚姻的三夫人芳子,在这两桩不幸的婚姻中,鲁迅先生遗弃发妻尚且理解,毕竟朱安是母亲和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的产物,可是周建人的别妻弃儿却令人不齿,因为他与芳子是自由恋爱,又育有三个儿女,只因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就另觅新欢,更可恶的是因多年以后自己带着新爱回转北平为母亲过寿,新欢旧爱两个女人狭路相逢发生事端,被遗弃的儿子横刀相向而遂将病妻幼儿推给二哥作人从此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实在是可笑至极……

    那个时候,鲁迅死了,取得鲁迅遗作版权的许广平尚且可以艰难地资助鲁迅老母和发妻朱安的生活,这时候她身在上海,并且还要抚养患有严重哮喘病的鲁迅遗孤(可是同在上海的周建人却没有给母亲一点资助),她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周作人勉强开始资助母亲的部分家用,这里我用了勉强二字,一是附和历史上关于二先生对母亲斤斤计较吝啬给予的说法,二是想突出这位二先生的苦楚,因为彼时二先生要负担自己患有癔病的妻子和多个孩子,还有三弟建人遗弃的病妻和三个幼子,如今再来赡养母亲和大嫂,这么一大家人就靠一支笔来过活,其艰难可想而知……只是,背负了三兄弟的全部责任之后,还要背负着一个叛逆和有辱家门的罪名被世人,更被兄弟决绝地踩进了泥土。而建人呢,不仅遗弃妻子,不给任何生活和赡养之费用,甚至也没有给过母亲一点赡养费,那么作为丈夫作为儿子的责任是谁在替他担?

    悲哉、苦哉……看到这里我似乎开始理解了他怎么就放下了曾为保护北大,保护李大钊女儿挺身而出的中国文人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清高舍义而取生了呢!似乎看到了一个人内心所有的屈辱与悲凉。

    罢了罢了,几十年过去了,转眼间老死不相往来的三兄弟早已经在泉下相见,也许他们会彼此紧紧拥抱轻轻唤一声兄弟,也许秉持着自我认知依然故我沉默以待?其实岂止是周家三兄弟,对于那些与三兄弟牵牵绕绕构成彼此生之精彩或无奈、爱或恨、虚妄与真实……的所有人来讲,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足以,世人笑骂,且由他们去!
  •   若是周氏兄弟泉下有知,当说“知我者,李伶伶也。”

    这本《周家后院》是我读过最生动最传神的人物传记,他不同于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写作套路,按照成长历程来循序渐进地展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情。《周家后院》却以周氏三兄弟一生中的各个重大转折点直接切入,通过三人的不同抉择与心境来展现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每一段历程都有许多互相关联而又毫不累赘的细节来铺垫,在作者诙谐风趣的文笔,使这尘封的往事充满了画面感,所有出场人物都仿佛跃然纸上,读起来绝不逊色于当前热播的任何一部大家族连续剧。

    书中的故事大多都取材于周作人先生的《知堂回想录》,或是三兄弟及其后人的日记。但是李伶伶作为旁观者所作出的整理与推断,明显较当事人的亲述更加客观与冷静。这使她对三兄弟言行的深沉剖析与性格的形成过程,作出了相当接近于真实的判断。

    三兄弟对于祖父乖张刻薄的性情,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影响三人家庭观念的养成与为人处世的态度。鲁迅的秉性最接近祖父,两个犟脾气自然无法调和,于是鲁迅被讥讽责骂得最甚。也许鲁迅从祖父身上看到了自己人性的阴暗面,因此一生都无法释怀,至死都在痛苦而矛盾地自我剖析。周作人相对平和温良得多,与祖父的对立也没有鲁迅来得激烈,因此他在《知堂回想录》充满了对祖父的理解与同情。而周建人逆来顺受的性格,使他对祖父和父亲完全没有一点忤逆,这种顺从在父亲与祖父过世之后转移到长兄鲁迅身上,与其说他一生是鲁迅的附庸,不如说是宗族家长制的附庸。

    鲁迅与周作人在民国大师如云的年代里,依然是耀眼的双子明星。而且人们少有的除了关注他们的学术成就外,还如此关注他们的私生活,这方面的传纪、小说、影视作品不胜枚举。我认为这主要源于周家兄弟复杂的心路历程与人事纷争,正代表了中国新旧时代变迁时的冲突与融合,研究周家私生活就是在研究民国社会的截面。

    如今我们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客观地审视周氏三兄弟,反而能看到迷雾与光环之下的真性情。鲁迅一生的不妥协与不宽恕成就了他的思想高度,也导致了他人生的悲剧。这种偏执不是生活在平庸环境中的人所能体会的,因此周氏研究专家钱理群说,“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时,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疑惑,甚至感到了绝望,这时就走近鲁迅了。”而周作人相对于兄长的倔强与决绝,更接近与随波逐流的中国传统学者,在日伪政权下他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没有抵消他汉奸的骂名,他的人生是时代的悲剧。但我认为,在北大门口阻挡日军进校的羸弱身躯与他兄长的铮铮铁骨一样,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时代的洪流,并最终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这点来说,无论学术还是人生,周氏兄弟都是成功的。

    在这本《周家后院》之前,曾经读过李伶伶的《日记的胡适》,她用女性少有的严谨客观的逻辑体系来展现了不为人知的另类大师,不过稍显有些生硬。而《周家后院》明显已经超越她之前的作品,在严谨的史料推断中,夹杂了感性分析,充分发挥了女性作家敏感与细腻的思维方式,使这本书在汗牛充栋的周氏研究著作中显得卓尔不群。相信再过几年李伶伶一定是当代最优秀的人物作家之一。

    P.S
    本书装潢很有特色,整体设计很棒,书脊看起来像线装本,可惜上面没有字,放在书架里看不出是什么书。
  •   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都算有才,尤以鲁迅最甚,他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大量的作品被选入教材,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说出他的几部作品,其作品普及程度说妇孺皆知不为过。

    但是,我们比较熟悉鲁迅的作品,也比较熟悉他周作人这位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新文化的杰出代表,而周建人知名度要小一些,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我们对于鲁迅本人是陌生的,更不要说他的兄弟了。不熟悉就往往爱美化。

    李伶伶著《周家后院》,没有将着眼点放在鲁迅或者兄弟三人的成就上,而是写的是周家的家务事。让我们走进一个个鲜活的人,在李伶伶笔下,鲁迅走下了神坛。

    毫无疑问,鲁迅是我们最关注的人。我们知道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知道鲁迅的弃医从文,。却不知道,鲁迅的具体的求学经历,不知道他的小时候的家中的具体的变故。我们更不知道他有个原配叫朱安。而且,这个由他母亲鲁瑞一手包办的悲剧婚姻。鲁迅从来就没有将朱安看做自己的老婆,冷她、孤她、霉她。作者对朱安倾注了很多笔墨,这个可怜的旧式女子,无貌也无才,但是品德是不错的,自以为生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可怜她全心为了鲁迅操劳,鲁迅没有半点心给她。如果将她休掉还好。鲁迅在对待朱安上是不是太过冷酷无情?鲁迅从神坛不走下都不行。

    鲁迅的家庭观念是大家庭,一起挣钱一起花。鲁迅后来和学生许广平师生恋。而周建人也在又了日本媳妇后,也婚外情,是学生王蕴如。这老大和老三相同的婚外情,交情还算好。但和老二周作人反目成仇,几近老死不相往来。我以为,鲁迅做大哥还是不错的,他挣的钱总是寄回去,让那个大家庭花。老二就比较小心眼。后来还有亲近鬼子的污点。鲁迅死后,为了养老、房子之类的事,家庭纷争不断,真是有那么点后院起火的意思。鲁迅的一家人都鲜活起来,有美有丑,有优点有缺点。

    一方面,这本书能走近周家三兄弟,尤其是了解鲁迅的生活,力图还原真实的周家的生活,这是琐碎、烦恼的日子。另外这本书还有个优点,就是作者夹叙夹议,语言生动,态度明确,我喜欢。

    我对这本书有点希望,就是再版的时候,希望能做成图文本,加进一些相关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
  •   作者通过描写周家三兄弟的家务事,对周家三兄弟家事有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值得一读!
  •   以后院为凝视点,看看周氏三兄弟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错!
  •   对周家兄弟有了更多的了解
  •   这是一本了解鲁迅家世极有用的书。在书籍的设计上,拿没有书皮的书应市,不是首创、创新,是当下的下作行为,为读者不齿。
  •   了解了鲁迅家族的一些秘闻趣事,长了见识。

    不错的书。
  •   此书介绍了鲁迅(周树人)与亲人的复杂关系,反应一位大家在当时的境况及思想
  •   书是喜欢的,价廉物美的。当当的服务也是好好的。可不知何故,第一次寄来的书皮只包了前面与后面,却不包中间的。申请换了一次,今天收到一看,发现还是老毛病!!真的糊涂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毛边书??哎,权当收藏用书了!!!
  •   当故事书看完,深深同情朱安。
  •   内容不错,但封面包装比较粗糙。
  •   书的外观设计的很漂亮,内容没有细看,但感觉很适合我。就是书皮实在太薄了,比里面的书页还薄,不容易保存。
  •   书像是笔记本似的,还没有封面,还未来得及看,先囤着----
  •   内容丰富,就是印装一般,容易开裂
  •   这本书披露了许多外人所不知道的内幕,值得一看。
  •   调侃的语气,那些背后的故事,看看吧,挺有趣的。
  •   还行,就是不知道作者从哪找的素材,真实性和可靠性无从考究!
  •   很少见写得这样细的,可见史料很翔实。但是语言太油滑,而且作者自己的观点太庸俗。
  •   这个书的包装一下子惊到我了
  •   有些事,鲜为人知,书的包装也特别,超值。
  •   看来作者掌握一些周家鸡鸡狗狗的事,能从这个角度写周家三兄弟,却也难得。只是臆造部分似乎很多,使得许多本来可以令人相信的东西也变得让人不怎么敢相信了。——以上评论仅指内容,至于书的质量……不说了!
  •   没有封面居然
  •   此书的内容还可以,只是封皮太劣质了,竟然粘手
  •   看着有点费劲,容易瞌睡
  •   本来很期待的,不过到手时太失望了,好像是二手书一样,太旧了。
  •   书的装订有问题,不过因为时间太久了,也就懒得去换
  •   原价太不值
  •   和想象的不一样,太八卦了...
  •   为什么连书皮也没有
  •   书很厚,但是这种装订其实不能叫书,稍一动就散架了,连个固定的封面都没有,特别是封边地方,全漏在外面,没有封。真怀疑这样的书怎么能出仓的。内容还没看,就这装订实在不能接受。买了这么多年书,这样的书还是第一次碰到
  •   我老是感觉这书没做好封面 少了一块
  •   书的质量太差居然封面都没贴就卖出来了!!!
  •   书拿到手吓我一跳!都不敢翻,怕弄坏了!为什么这个样子?
  •   内容一般,意义不大
  •   书脊都没封起来
    这种问题还头一次见到
  •   买了本没有封面的书,当当还把我的评论给删了,姑且不说出版社,当当配货时难道没有发现吗?太没责任心了吧!
  •   个人评价:书内容不错,可书是半成品, 没有封面封底书是半成品 是不合格品,没有封面封底 书梁未完全装订,粘合胶体裸露未封,换了一回还是一样的,哀, 这年头啥东西质量都不行! 算了,总比拉回去化浆环保,收了,不折腾了
  •   在卓越买过这么多书,第一次看到这么离谱的包装,这本书是没有书梁的,裸露的粘合胶体充分暴露在外,可以看到里面如几本练习册一样装订在一起的。一开始我以为这个是一种崭新的外包装设计,问题是仔细看的时候发觉连胶水都充分暴露在外,而且腰封还是固定粘合的,不能拿下来。实在想不通这本“未完成”的书是如何流通的,所以还申请换了一次货,结果仍然是如此。我第一次开始相信卓越为了赠品等政策,大概是会自己开厂印刷搞盗版的,或者搞这种比山寨还不如的版本?!且不说内容,这么一本随时会散架的书让人真心无语了。。。。
  •   内容尚好,就是这装帧并非人人可接受。看完以后,书都残了
  •   同意楼上诸兄意见:书内容不错,可书是半成品, 没有封面封底书是半成品 是不合格品,没有封面封底 书梁未完全装订,粘合胶体裸露未封.我觉得要有格调,也可以包个特别点的封皮吧?要不然,每一叠的纸质都必须是很好很耐撕的.书既然本来如此,只能照收了...
  •   内容没问题,可就是。。。。。当我打开包装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好像----没有书皮!!!再仔细看,前后很薄很薄的前后书皮是有的,但是,书脊是露着的。。。上面还有些胶的痕迹。。。露出了层层压胶和装订的线强。。。天啊,这本书原装订就是这样的?
  •   书的内容我很喜欢,就是书侧面的皮子都没有了,是不是商品是送的缘故呀?
  •   感覺就像鄰家大嬸在啦家常里短,也難怪--作家有空寫文章、寫日記。出了名的作家就能被研究的如此透徹。像一部歷史劇,除卻時代的差異,人的思想變化委實不大。
  •   拿到书,书脊没有粘胶,翻了翻,都快散了文风不是我喜欢的,写得过于废话,带着作者太多的偏见,如果也算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吧文笔不好,催眠效果不错。。
  •   封面都沒有,十分不滿。還說是正版
  •   难道这种没有封面,没有书底,没有书背的书也是正品吗?而且字体也怪怪的…真是太有“特色”了,开始还以为只是我的那本是那样的,好像大家都是这种情况诶!虽然内容还行,但是不建议大家买,似乎书并不值18块多!
  •   一堆書買回來,先看的這一本 ^_^只是因為要這一本,順手買了一堆書回來 ^_^還記得當初小弟問我,為什麼看不懂魯迅的文章,我給出解釋是必須放進當年那個環境裏面去理解。這句話已經講過好多年了,一直都是只言碎語的瞭解那些過往雲煙,從來沒有像這本書這樣貫穿始終、另闢角度給了我們一個交代。... 阅读更多
  •   最大的问题不是封面封底,是字太小!!封面封底装帧的问题,就像青年人在夏天穿多穿少,无所谓了。但是字太小了,总不能让戴着凹透镜的广大近视朋友们再拿着凸透镜看吧!!即使是不戴眼镜的人、视力健康的人,就这小字儿,看上半小时,准保你眼酸头疼,脑袋嗡嗡……
  •   内容暂且不说,您那书脊不会就露着装订线就卖出去了吧,您那那么多异体字,怎么讲呢。
  •   天呐!!!!第一次见到没有封底,封面,书脊的半成品,卓越网越做越不好了,强烈建议换书
  •   居然连书皮跟书梁都没有,不要告诉我这本书就是这么设计的?刚开始还以为是手工装订的,仔细一看上面的胶水还很黏手,书皮还没来得及粘上去吧!我已经参加过很多次99的买赠活动了,这次是最糟糕的!哪一次的赠品书也没有这一次的离谱。把这样的书赠送给我们还不如赠本盗版书呢!估计我还没看几页,书就要散架了!
  •   周家三兄弟一直以为是作人最厉害。。。
  •   质量很好。小清新~!
  •   周家后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