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臣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前言
一点芳心冷若灰写朱淑真的《断肠词》之前读到那一句“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阅读到它的那一刻,它便在默然里刺激到我身体里的某一处神经,于是恍惚之间身体里就聚集起一股气,冲动似的便写了起来。仿佛那是一种濒临爆破的欲望,而书写是唯一的通道。孤独。这是我写作这本书时始终都能嗅到的气味。它融在空气里,在书册当中,在纸页之上。它就像一朵盛开在心房上的花,妖艳了所有原本静澜的时光。而这名孤独深入骨髓的女子,却因孤独而美。于是,在我写朱淑真的时候,身体里从未出现过任何干涸的状况。她每一处的怨愁都被化成一道一道的水从我的瞳孔灌进我的器官里。那骨血里的孤独感在她与我之间,架起了一座打通彼此的桥梁,隔着万世凄凉。周汝昌老先生说:“保容以俟悦己,留命以待沧桑。”保养自己的容颜,固执不肯老去,是为了等到能愉悦自己灵魂的那一个人。这是生命必须承受之重,是生命里的一条硬道理。而这也是朱淑真那一生都在倾心倾力做的事。写朱淑真,是有一种使命感的。知道李清照的人那么多,知道朱淑真的人只是寥寥。而这名不被铭刻于史的女子,她的才情却是千古夐绝的。她大约是历史上唯一一名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朱淑真留于世的那一卷《断肠词》,独有千古。婉丽幽柔里落花满地,清苦凄凉里又蕴藉自然。宋人评赞她“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洵非虚誉。香港学者黄嫣梨是朱淑真研究与《断肠集》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曾有一段话讲得中肯:“朱淑真是一个把生活经验融会在诗词里的真实作家,她以优秀的才华,丰富的情感,把她的遭遇与心声,发为诗词,凄怆婉约。在我国的女性文学作家中,她是卓特而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时至今日,我们读她的作品,想见她的身世,对于这位女诗人、女词人,除了同情她的《断肠》情怀,赞赏她的横溢天才外,还要探隐索微,持公证正,给予她在我国文坛上应得的地位与评价。”朱淑真在文学史里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她的诗词理应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唯一的难处是关于朱淑真的史料少之又少,于此,我竭尽所能地搜索文献,然后一点一点读,再一点一点解,最后一点一点写下,指望以此还原“幽栖居士”朱淑真一个真实的前世今生。有女子写张爱玲时说过这样的话,指望还原一个张爱玲的前世今生。她说:“别急着嘲笑我,我也知道是痴心妄想,我哪里能够做到还原呢?不过是用我自己的心,照一照罢了。”我写朱淑真,亦是如此。并且即便倾付更多的气力也未必能将它做得更好。人是一种总是活在情绪里的动物,悲喜无常总被错觉以为是生命虚妄的真相。带着对《断肠词》先入为主的纠缠不休的印象,带着对朱淑真的亦爱亦怜的情绪,写完了这一本《荼蘼花间惹尘埃》,然后我将那一句“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染成一枚刺青绣在了这一年光怪陆离的盛夏。这也注定了这一场叙述的艰辛。于是这个过程,它显得既漫长又短瞬。但我知道,那一首一首陈旧的词中,一册一册泛黄的书里,压缩的是彼此的光阴,是彼此的情意,是幽栖居士朱淑真的蕙质兰心。人生自是有情痴,红消香断有谁怜。我始终欲让更多的人知道她,懂得她,记住她。这名沉睡在时光深处寂无声息、婉丽孤绝的女子。朱淑真。王臣二○一○年六月
内容概要
《荼蘼花间惹尘埃》内容简介: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 姻缘簿上姻缘错,鸳鸯难得鸳鸯配。 朱淑真,她是历史上诗文作品数量最多的绝代才女,也是历史上唯一一名可与李清照比肩的女词人。留世一卷独有千古的《断肠集》。她的作品,于百媚丛生处柔肠寸断,于繁华似锦中尽显妖娆与沧桑。婉丽幽柔里落花满地,清苦凄凉里又蕴藉自然。 此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全面解读“断肠才女”朱淑真的作品。并随书首度发表简体版朱淑真《断肠集》全集。 这一本书,叫做《荼蘼花间惹尘埃》。带上这一本书,行走在时光的沿途里,边走边看边谈心。痴情女儿几人知。让我们在追忆朱淑真的殇情流景之时,也来做它一回彻骨的断肠人。
作者简介
王臣,2008年02月,完成第一本书,长篇小说《浮光》。因涉及同性恋题材,被《城市画报》和豆瓣网联合评选为2008年度十大争议书之一,并名列《城市画报》2008年度“私享书榜”第一名。该小说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被称作“属于80年代的《春光乍泄》”。2008年10月,完成第二本书,长篇小说《柢年》。该小说被誉为“少年版的《兄弟》”,因写作手法受到安妮宝贝的风格影响,一度被媒体称为“男版安妮宝贝”,再引争议。2009年08月,开始出版“王臣•私享笔记”书系,并参与著名作家棉棉的《青少年无码与灰姑娘》图书计划。这标志着其写作生涯里的一次重要转型。是他告别自己的《浮光》与《柢年》,以及各种文学标签,迈向一个新阶段的重要交代。是一次长久的、惊艳的、令人赞叹的蜕变。2009年09月,“王臣•私享笔记”书系第一本作品《陌上香锦蔷薇织》一经上市,便荣登当当、卓越文学类图书畅销榜,连续在榜至今。该书系第二部作品《佳期如梦,爱如胭红》卓越网总排行持续前100名。同类书排行持续第一名。《荼蘼花间惹尘埃》为该书系的第三本。
书籍目录
【序言】一点芳心冷若灰【引文】半随流水半随尘【词话一】满院落花帘不卷弯弯曲[忆秦娥]又清明[浣溪沙]倦寻芳[生查子]芳草远[谒金门]【词话二】幸有荼蘼与海棠忆前欢[江城子]梦不成[减字木兰花]弄轻柔[眼儿媚]意偏长[鹧鸪天]【词话三】携手藕花湖上路风光急[清平乐]须臾住[清平乐]鸳帷独[点绛唇]梅妆薄[点绛唇]【词话四】黄昏却下潇潇雨潇潇雨[蝶恋花]疏萤度[菩萨蛮]梧桐落[菩萨蛮]恼人香[菩萨蛮]【词话五】何如暮暮与朝朝暮与朝[鹊桥仙]吐冰洁[念奴娇]度暗香[卜算子]拼瘦损[柳梢青]【词话六】恰如飞鸟倦知还惜花心[西江月]零落谁[月华清]寒阴晓[绛都春]春愁怯[阿那曲]【词话七】落花和雨夜迢迢花似旧[菩萨蛮]夜香消[浣溪沙]天涯近[生查子]黄昏后[生查子]
章节摘录
【词话一】满院落花帘不卷【词话一】满院落花帘不卷荼蘼花间惹尘埃0000弯弯曲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朱淑真《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最初的最初,她是一枚绝世好玉。碧色无瑕,映透着她单纯的质地。最初的最初,她是怒放的温暖新花。时间只是一条清浅的小溪,没过她的踝。她心意纯粹,姿态优雅地立在水中央,流盼生辉。像极了陌上荼蘼,香瓣翕合之间倾吐着自己的爱之热情。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朱淑真作的这一首小诗,叫做《夏日游水阁》。意境极为欢妙。朱淑真娘家是书香气浓厚的宦官家庭。因父亲为官,所以家境也是殷实富裕。居宅豪华,婢仆成群。大小姐的生活自然也是悠游闲适的。加之她自幼聪慧,博读诗书,精通音律,亦擅作画,所以朱淑真的少女时光过得十分好。那一年的正月初六是好日子。因它明媚,因它葱茏,因它遍地是春光。节日气氛就在这样的朝气蓬勃的新气象里变得浓厚。她立于不为人知的温暖角落观望着这红尘新世。头顶明月如清凉寒玉挂在天际,清透亮烈。女子容易对月生出情意。她总觉着那月既像挂娘的绣鞋般玲珑小巧,又如同少女的柳眉一般俏丽。再看街市上。姑娘家脚穿小凤鞋,戴闹蛾、佩雪柳。盛装隆重。街市上的灯彩辉煌亮丽,成片成魇。如同衔烛的腾龙,如同燃火的夜树。她眼目之下呈现的世风的喧嚣与人情的热闹,一点一点从她的皮肤上渗透到身体里面。人总是会被环境影响,于是她陡然间便觉得满心欢喜。那一句“烛龙火树”正合了苏味道在那一首《正月十五夜》里描摹元宵欢闹的那一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相传唐睿宗是大唐最擅享乐的君主。在位三年,逢年过节必大费周章地操办。尤在正月十五夜,定要命人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称之为“火树”。后来苏味道便以此为题赋诗一首。所以,她说,“元宵三五,不如初六”。这场面的隆重丝毫不逊色于元宵夜,她已然获得了欣悦,并且非常满足。此一时,这女子是真的温顺的。少女内心的天真是一种新嫩的圆满。那时,她尚是待字闺中的富家小姐,平日无须为生活愁恼。优裕的境遇里她要做的事,不过只是读书、垂钓、弄花赏月。百无忧愁的少女生涯是她生命始端最为珍贵的部分。00而这一时期,朱淑真所作下的诗词文章多囿限于伤春一类,词意轻快亮丽,并无深意。清人陆昶在评说朱淑真早期的诗时,也说:“有雅致,出笔明畅而少深思,由其怨怀多触,遣语容易也。”与她后来作品当中体现出的深痛迥异。朱淑真这一首《忆秦娥》便是如此。在这首词里,仿佛能读出那光彩景致的背后,是一个小女子对遇见自己流落在红尘里的那一份女儿情的期许。抑或,这一刻,那个他已经正在某一处某一个巷口某一个桥头某一棵大树下望着她。望着这个水灵灵的姑娘。儿时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央求父母带着自己去灯会。因为当时年岁尚幼,对事事皆有好奇之心。更因生性内敛,生怕一年里少时人情热闹的款款盛景被错过。对在人群间穿梭这件事时至今日仍有痴迷。春节前直到正月十五,这长达半月的时间里总被幼年的我们当成宝。于是,每到年终的时候,大人们一句“年已经过完了”,总会惹得心头阵阵凉寞。虽现时已经不可再见到戴闹蛾佩雪柳的女子,但是朱淑真当时所望见的那番场景还是依旧可以从这几句词里大致想得清楚。饰物精巧、装束隆重的姑娘们手挽手言笑晏晏穿行而过。满街的灯笼,花束。摊铺上的布匹锦绣光彩夺目。首饰店铺旁立着几名端庄也欢喜的女子。桥头站着等待一期一会的心上人的俊逸少年。亦只有不被夜光吞没的某一处有小情人的窃窃私语湮于这喧闹盛景里。就是这么一想,她心里便不由得生出温馨饱满的喜乐。若说朱淑真置身这暖煦光景里对爱没有一丝期许,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彼时,朱淑真正当花样好年华。如意少年郎在何方,何时有遇见,这大抵应当是朱淑真此一刻将面前的盛景尽收眼底之时最关切的事情了吧。于是,在朱淑真眼里,纵使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正月十五元宵夜的盛景也不及此时的情意难却。因此,大年初六的这一夜,她的光阴亦是暖如旧时的日头。这一夜,她的心是少女情怀当中的愉悦新嫩。她在用内心担当的冀望去迎对自己的漫长去路。她甘愿这一夜让自己低进尘埃里,再开出花朵。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时间因它而美。爱是信仰。尤其属于那一些温润女子。她们的爱也因此变得深刻,总有太多甘愿,甘愿为之赴汤蹈火。朱淑真更是典型。这也注定了她的下半生不能因着俗世的窄恶委屈了自己的爱。她的痛苦是有必然性的。又清明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朱淑真《浣溪沙•清明》她只是花上舞墨的情深女子。她要的,亦不过只是她一个人的情意生活里的微薄生色。只是,年少的她不知道命理不经意之间的残忍决绝,她亦不会料想到,那些在她更为漫长的人生里她所需要迎接的舛错和凄苦。但是无碍。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黏鞋絮点衣。万木初阴莺百转,千花乍拆蝶双飞。牵情自觉诗豪健,痛饮唯觉酒力微。穷日追欢欢不足,恨无为计锁斜辉。她依然耽溺她的少女愿景当中自在过活。她的生活,此一刻,没有丝毫的不妥。“扁舟夜舶月明秋,水面鱼游趁闸流。更作娇痴儿女态,笑将竿竹掷丝钩。”亦如这一首《春园小宴》所述的清散悠闲。闲将诗草临轩读,静听渔船隔岸歌。尽日倚窗情脉脉,眼前无事奈春何。日子还是闲适宽悦的。可以午后倚窗读书、作诗填词,看云团,看锦鲤,看柳絮浮萍。也去分心静听渔船隔岸歌,这是她心中感情的逶迤之势下的貌合神离。自然而然,无须刻意。今日倚窗,心中脉脉情意肆意茁壮。她知道自己到了时候了,所以她开始为“眼前无事”的空落感到忧扰。这一首题为《春日即事》的小诗与朱淑真这一首《浣溪沙•清明》词相映成趣。她是含苞待放的少女,内心对爱的憧憬单纯并且猛烈。她将那一些情感的冀望编织到诗词里面,是给予自己某一种形式的交代。彼时仲春,深巷芳香,夭桃盛放。那一日,她早早地起了床,换上了新衣。屋外有燕子开始筑起巢。这风尘和煦的日子里,举目可见是明媚,她心思里的欣愉是不言而喻的。只是这韶光倏忽就不见。待日暮,低垂帘幕,她再从窗口探出目光去,却只见朱门紧闭,游廊幽深。心里怎么也不能落得舒坦。因这春光乍现忽又退去,转眼是清明。那一刻,望见春燕把巢筑,她心里对将来定是有很多期许的。那一个男人会是怎样的,是俊逸明朗,还是才华横溢?这幻想里总是热烈妖娆的。她定是待嫁心切了。女子多流于爱之幻想。都有这样的一段时间,如她。诗书。陈酒。这是独自的时间里最重要的东西了。刚与旧人道别,寂寞心思便不能自已。说那是得而复失的空落也不为过。空闺生活里,一点温情也是眷恋。哪能舍得。只是青柳不再鲜丽,枝条萧索。柳暗轻笼日,花飞半掩尘。莺啼声声惊了那梦中蝶。回过身来,春欲不再,愁思翻涌。还是那把酒读书的半梦半醒之间要来得暖得多。庭院深深深几许,寂寞心事无处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朱淑真望到的景便是她心里头的情。她对爱情的渴望这一刻已经非常明显。少女时期的惜春往往带着另一层爱之憧憬的隐意。惜春是怕春逝,春逝是时光之损,她每每遇春暮,都要丧失周全的意识,变得惶恐、慌张。这是少女都有的症状。需要一些爱来对自己方能治愈的一些症状。所以此时的朱淑真,内心势必也有一种无爱的焦灼。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那么,她所爱的男人应当是萧郎一般才华横溢风神威仪的男子。这是她年少的心中最初的爱情理想,而理想是需要担负风险的。朱淑真并没有察觉到这件事情。她作下了这一首情意绵绵的《秋日偶成》来给内心的爱之冀望作纪念。倦寻芳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生查子》寒食节,又称作“冷节”“禁烟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最开始的时候,禁烟火,只吃冷食。但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读朱淑真的《生查子》,读到“寒食”一句便忍不住会想起介子推的那一段哀伤往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相传在春秋时代晋献公死后,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为躲避国君宠妃骊妃的毒害,携心腹逃离了晋国。流浪在外时期十分艰辛。时要历经饥饿、歧视和磨难。一日,重耳流亡到卫国,在一座大山林里饥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但重耳不能下咽。他说,重耳饿死事小,却忧百姓无宁日。后介子推独自走进山沟里,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连同野菜烹煮成汤,递给了重耳。重耳接过之后狼吞虎咽,吃罢方才问起肉从何而来。身旁大臣告诉他那是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来的。重耳听到泪如雨下。重耳流亡十九年之后,终于重回晋复国。而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绵山。重耳求而不得,便火烧绵山,逼其出山。但介子推心意已决,宁死不从,母子二人焚身于绵山一株柳树之下。介子推临死前于一片衣襟上写下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后来,重耳拾得此片衣襟时潸然泪下,将之藏于衣袖,以此自勉。为了纪念介子推以及警记心中纵火的深悔,重耳下令这一日举国上下不得生火,皆食寒食。于是这一日,便叫做“寒食节”。每每读到寒食背后里的这个“割股奉君”的事情,心头总是会热。总有这样的人,无论多少次,都要带给自己一样的惊动,那惊动之深丝毫不会减弱。介子推是这样的人,读朱淑真的诗词也是相类似的怅然。她说,寒食节刚结束没有几日,便连着被吹了好几日的东风。《礼记•月令》有言,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春光将消退,眼下即离索。秋千荡上也无趣,生得一身寂寥落寞。一个“恶”字道尽了内心对光阴流逝无奈的忧慌。而一句“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写出了一个深闺女子愁尽心神弱不胜衣的娇怯模样。惹人怜。这女人的心思太葱郁,情性太缠绵。于是她寂寞带新愁,愁更愁。就像纳兰容若说的,“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点都没错。“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光阴瘦,难载深情厚意。读朱淑真的这一阙《生查子》,旧时女子“淡东风立细腰,又以被春愁着”的动人模样跃然纸上。那点幽情袅袅似雾蒙花,如云漏月。被这撼世的才女写了个淋漓尽致,透彻完全。绝才女子总是寂寞,如同陌上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除了那人之外,再无人可与之登对。那么,又要她们如何去忍着同床异梦的苦对那情外的人佯作笑脸委曲求全。念离愁,只在生死相许的爱人里。与众生无关。那始终都只是两个人的事。朱淑真欲说还休、欲诉还敛的幽柔映照在彼时的天空。芳草远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时已半。红绿已渐次萧疏,触目所及的景致里是清淡,清淡当中又有伤感。这伤感非是因这时令渐阑珊的物象,而是因着内心对旧人的缱绻思怀所致。阑干倚遍亦无用。她依旧遏制不住内心的涌动。关于过往的欢悦,关于今朝的落寂,关于这女子无以托寄的爱情理想。她不是不忧愁,也因此会感伤。她独自凭栏,视线里是了无生色的空荡。枯萎的花朵。萧疏的翠绿。冷漠的记忆里丢了魂魄的脸,成了暖煦的风日里与己无关的破碎意象。形单影只的顶上掠过成双成对的莺莺燕燕。她不如这飞禽,她比它们寂寞。花谢了去,草亦枯萎,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人在天涯。她在独自舔舐时光深处撕裂的伤口。慢慢地,慢慢地,时间总要过去。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宿妆残。作这首《谒金门》时,朱淑真已经嫁作他人妇。朱淑真用白描的手法将深闺女人心里的柔软、脆弱与寂寥写得含蓄又深邃。它是煽情的,也是动人的。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朱淑真与深爱的初恋情人被拆散,嫁与了这一名与自己志趣迥异的俗吏。更不幸的是,那一个男人品性粗鄙低劣,染狎妓恶习。婚后,朱淑真时常独守空闺。到最后,男人竟然携妾远赴千里任新职,留下她一人伶仃孤栖。她所嫁与的这一个男人不过是她八字之外一株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对她丝毫不懂得怜与爱。他也许曾垂涎过她的芳美鲜嫩,但是得到了之后,便弃之如敝屣。这个男人不是特例,但亦只能代表那么少数的一群人。只是这样一群人确是真真正正地存在着。姿态光鲜,道貌岸然。络绎不绝地出现在那些婉善的女子的生命里,毫无顾忌,毫无诚意。但这一些人,不过是造物主的败笔,并不值得太多的注意。她初嫁时,也是有欣喜的。那欣喜纵然看过去很可疑,很刻意,但至少她并不是不知道圆融的。她已无计可施,所以试图与他有圆融的生涯,但依然不得。她写了数十首春景愉悦的诗。一部分是少女时所作,词意浅白。一部分便是初嫁人妇时所作,意蕴新禧。那首题作《早春喜晴即事》的小诗是此时期的典型诗作。有初为人妇的欣愉,那时她对他尚一无所知。山明雪尽翠岚深,天阔云开断翳阴。漠漠暖烟生草木,熏熏和气动园林。诗书遗兴消长日,景物牵情入苦吟。金鸭火残香合尽,更调商羽弄瑶琴。积雪消融,山色清明。日光耀过,天地之间豁然有一股广阔辽远的气息。暖烟雾霭中,草木萌生,整个院落园林里有生机复苏的熏和。她初嫁过来,新禧尚余,闲来便把酒吟歌,赋诗遣兴。但这一些欢喜是短暂的。经不住掂量,便一点一点退了去。她始终都要用孱弱的身体来应对彪悍的蛮夷。所以朱淑真的孤独当中,并非只是寻常怨妇的呻吟。她心头始终是有一个念头的。这个念头牵连着她心底对旧爱未死的惦念,将对她的下半生产生导引。她时刻在为自己的余生里的最后一点欢愉的可能性酝酿。绝处逢生的能力,女人往往会大于男人。于是像朱淑真这样少女时光与婚后境遇落差巨大的女子,总会在深仄的光阴里迸发出巨大的抵抗力与突破力。她且将内里的积极期许在她的字句里作出些微的泄露,然后握在掌心里沉淀。直到适宜的某一日,她便要从那暗无天日的深闺里走出去。她内心的所向始终带着光,给予她冥冥中的指引。只是彼时,那孤寂里的落寞又是无以为继的。她甚至不知道她所期许的那一个人是否真的会赐予她指望。穿越禁忌是需要太多的勇气。她无法轻易赋予他信心。连给自己都不能顺利。但她在持续靠近属于她自己的光。
编辑推荐
《荼蘼花间惹尘埃》编辑推荐:最具才情作家王臣品读断肠才女朱淑真。1.朱淑真,历史上诗词作品最多的绝世才女,她,比李清照更人你心疼。2.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全面解读“断肠才女”朱淑真的作品。3.作者继《陌上香锦蔷薇织》《佳期如梦,爱如胭红》之后推出的“王臣•私享笔记”书系第三辑,“古典情结”阅读风潮第三波。有很强的读者基础。4.“王臣•私享笔记”第三本,向世人诠释一名被光阴埋没的绝世才女朱淑真。5.另外:副册•独家奉送:朱淑真《断肠集》全集•简体首版。
名人推荐
当之无愧的“中国美文第一人”。左右 /文王臣的文字,需要有一个清幽雅静的所在,身旁一杯香茗,嗅着袅袅升腾起来的茗香,一个人静静地,随着王臣的文字缓缓深深地地走入历史中去,走入一段段如泣如数的爱情故事中去。无论贩夫走卒,王侯将相,跌落爱情里,都只不过是一个无力自拔的信徒罢。爱情的欣喜悲伤,悲恸无奈里,最终亦都只落得“世间安得双全法?”的拷问嗟叹。 一段看似乎平常的诗词,在王臣的笔下辗转生发出了无限的情意。都话“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啊。 佩服这年方弱冠的青年才子,把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字演变成笔下娓娓动人,震摄人心的不老爱情故事。读来总有无数次震撼,感觉字字珠玑。尤体现在古诗词文的赏析上。值得反复阅读。藉着阅读,学习到很多历史的典故,是一本集娱悦与学习的书。凝练的文字,出尘的观点,都使人受益匪浅。他是写字的“梅兰芳”文/欢颜晚上,窗外有零星飘散的小雨,缓缓地拍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在这样的夜晚,翻开期待多日的《佳期如梦,爱如胭红》,任那些美丽的句子,在内心深处氤氲出轻微的雾气。 封面是极素雅的。微微泛黄的底色上,小桃红晕染出淡淡的粉,和着深深浅浅的新绿,烘托出浓烈的古典气息。 有时候,他的文字里又带着白衣少年的稚气和酣畅淋漓,仿若看到坐在台前看泛黄古书的他,对着那书中人,品头论足,一幅天真无忧的模样。 这样的文字,是有形态的,似乎是傍晚时分从田园农舍袅袅升起的炊烟,在空气中轻轻舞动,带着清洌和甘甜,还有温暖的家的气息;又似他爱着的那灯下少女,纤纤玉手托着一袭锦衣,细细地对着微黄的灯光刺绣,轻轻移步时,那曼妙的身影里,有着袅袅娜娜,娉娉婷婷的轻盈。 这样的文字,是有温度的,似乎带着暖暖的鼻息,痒痒地吹在脸上,说不出的舒适和畅快。合上书卷,又似有种茉莉的幽香,从书页中,淡淡地飘散出来,在寂静的房间里暗暗浮动。 这样的文字,是我喜欢的。和安意如一样,他的文字也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且溶入了自己品戏时的喜怒哀乐,所以并不客观。也许有人会认为他在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呻吟也好,说愁也好,你不是他,怎知他爱有几许? 对于文字,我始终抱持欣赏和学习的态度,因为它们都是很私人的东西。对我来说,徜徉在王臣的文字中时,内心始终是安静而愉悦的。况且,他能将一副对现代人来说繁杂厚重的古典爱情画卷,用轻盈灵动的文字去解读,让不具古典情怀的人也嗔嗔一笑,不得不古典起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