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爱情

出版时间:2003-08-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克雷格・巴克,苏珊・福沃德  页数:292  译者:程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有一种病叫爱情》作者关于“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爱情需要学习,爱情是可以言说的,还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谬论需要我们去分辨。

作者简介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其著作《中毒的父母》和《恨女人的男人和爱男人的女人》分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这些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以上的语言。她曾任团体治疗咨询师、指导员,并在多家南加州医学和心理学机构担任顾问。克雷格·巴克是影视剧作家和制片人,为美国多家知名杂志和报纸撰写了大量有关人类行为的文章。他与苏珊·福沃德博士合著的作品包括《中毒的父母》、《有一种病叫爱情》、《对天真的背弃》、《金钱魔鬼》等。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当你爱上他/她第1章 理想情人你是我的惟一第2章 打开感情闸门我要用爱情淹没你第3章 从追求到报复我恨你是因为我爱你第4章 “救世主”情结我要你需要我第二部分 当他/她爱上你第5章 共同的迷恋目标你的激情让我难以抗拒,你的爱情让我窒息第6章 难舍难分你如此爱我,我又怎能忍心离去第7章 当迷恋演变为暴力我做梦都没想到你会伤害我第三部分 展开爱情的翅膀自由飞翔第8章  关联强迫:迷恋的根源爱情是什么第9章  设定你的课程爱情需要学

章节摘录

  我简直不相信这些事都是我做的。打电话、找上门、写信、发脾气、威胁……这简直不像是我干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不去想他。他看东西的样子、闻东西的样子以及爱抚我的方式……他简直让我疯狂。  ——码格丽特  这是玛格丽特接受治疗的最后一天。她付出了种种艰辛的努力才摆脱3年以来的感情纠葛,这种感情纠葛让她很痛苦,而现在,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她与我一年半前见到的玛格丽特简直判若两人,那时的她压抑而绝望,情绪飘忽不定。  玛格丽特34岁,离异。她身材苗条,长着一头红发,在一家法律事务所做律师助理。她到我这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言  格洛丽亚到单位的时候发现有点不对劲儿。当她穿过编辑部上向自己办公室的时候,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她。许多同事面带微笑,就像“惊喜聚会”上客人目视过生日的女孩走过来一样。她感觉到一阵兴奋。她升职了?她哥哥和嫂子有了小宝贝儿了?还址她的休假申请被批准了?  格洛丽亚一打开办公室的门,就被一股玫瑰花的香味包围了。地的办公桌上摆着至少6打红玫瑰,几乎是她所见过的最美丽的红玫瑰。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她看了一下表上的日历,是5月2日,没什么特别的。  后来她渐渐明白了,这些花都是吉姆送的。  恐惧和愤怒

编辑推荐

  如果你正准备恋爱,请把《有一种病叫爱情》作为你的参考手册。如果你想让自己摆脱感情的烦恼,请找一个安静的时间阅读《有一种病叫爱情》。如果你想让你们的感情生活更上一层楼,请和你的恋人一起分享《有一种病叫爱情》。如果你想帮助陷在感情旋涡中的朋友、亲人或同事,请推荐他/她阅读《有一种病叫爱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有一种病叫爱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嫉妒,吃醋,无理取闹,激怒别人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时刻需要对方的肯定才能相信自己,需要在喜欢的人眼里与众不同的我,原来是叫做“迷恋的恋人”。
      
      我曾经以为,这是一种玛丽苏,是想不劳而获,想什么都不做却让别人爱自己。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一边儿否定自己,一边儿为自己被否定了而难过。我时刻想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每次千头万绪的理了半天,都会得出一个都是自己的错的结论。所以虽然今年是改进年,说起来也还是一点儿一点儿在低落和自卑下去了。
      
      终于,我看到了这本书。
      
      原来我并不是人品问题。。。不是人品问题就好了。← 请无视天枰座傻逼的道德贴一脸的傻逼心
      
      虽然一直也在被我迷恋着的恋人的帮助下刨根究底,想找到是否跟童年有关,但是总会不了了之。为毛不了了之,大概自己认为父母对自己很好,无不良嗜好,不可能是父母的原因。
      
      但是今天看着书里的迷恋症们以父母的身份写给童年自己的信,再用自己的身份写给父母的信。大概可以承认。
      
      承认是因为父母。我爹性格粗暴,没有笑脸。其生活的乐趣和最自信的事情是自以为很合理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那就是三岁前必然揍改。三岁后揍也没用,但是该揍还是揍。关于他的回忆我想随便抓出来就是我这里错了,那里不对,是不是拿别的小朋友的橡皮啊还给人家,小刀真的是捡来的吗不要骗我,怎么没有考第一名,为什么马虎了,看什么电视啪叽关掉,你这么在家里呆着我没脸见人啊,把门锁上不要出声,怎么你就差了一分,去给我找跟竹条过来。你看谁谁谁是怎么做的。我们家就你最没脑子。你比你弟弟差远了。你叔叔舅舅姨妈家的妹妹比你聪明多了。云云。
      
      我很想得到他的肯定吧。而我大概一直也没有得到过。于是我的确在恋爱之后把这种需求转移给了恋人。我想要很多很多的肯定,很多很多的纵容。一直要,一直填不满。我对任何人人和事都不能产生长久的兴趣,唯一的兴趣就是腻在恋人身边儿找存在感。
      
      不过,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明白了问题的根源,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果说有什么是想对我高大威猛的父亲说的,那就是
      
      我很想让你喜欢我啊。我很想听你说:你做的真好,你做的没错。
      
      我一直在努力取悦你你一定也看见了吧。为什么不能对我好一点。
      
      
      
      -------------------------------------------------------------------------------------------------------------------------------------------------------------------------------------------------------------------------------------------------------------------
       昨天好友发来和关系不怎么熟的同学聚在一起过圣诞的照片,突然就莫名震怒。大约心里多少有一些“为什么要跟这样的人一起玩儿”的不满意和妒忌。然后想到之前听到有人去你家里玩儿就会生出像看门狗一样试图狂吠的心情。想到之前暗暗地仇视着你身边的人。也想到过去的自卑,嫉妒,胆怯和不安,说不定都异种同源。
      
      大约是突然想明白了?
      
      说不清,也许对这一种情绪的出处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许未必正确,但是多少有些释然。
      
      想到小的时候我爸习惯性地对别的小朋友热情又温柔,唯独对我几乎没怎么好好笑过。至少从有记忆开始没有这种印象。我这样猜测,也许一开始我很努力迎合他的要求,以为只要能够达到他的要求就可以让他对我一视同仁,而最终的结果,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另外的要求。比如这一次要求满分的数学,等你达成了他就开始要求具备隔壁家小男孩的勇敢大方。你勇敢地用实力打了一架,他开始要求你一口气提一桶水回家。一次一次如此反复之后,我一定是建立了这样的认识,原来不是我怎么做就可以了,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只是我不可以而已。他愿意赞美所有人的一丁点儿好处,唯独我的优点视而不见。所以我开始恨所有在他身边出现的小朋友。是他们夺走了父亲对我的爱。或许那时候我顺便也有了这样的标准:爱我就必须认同我。再后来大概又加了一条更扭曲的要求:即使我做错了也。
      
      如果说和父亲的关系决定未来的择偶标准,那么我大约是掉进了一个天坑。
      
      所以我也突然理解了我和初恋男友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那个几乎跟班里所有女生搭讪过却只对我恶语相向的男生必然是让我浑身充满了受虐的熟络感。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似曾相识,刚好在一个枷锁之外放置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枷锁。在我离开一个受虐氛围之后马上被另一份同样饱满的受虐感吸引了。那种感觉我猜又神秘又痛苦,就像眼睛盯着一团密集物,你受不了那恶心的刺眼的感觉,又被它深深吸引不得不看过去。双手已经抓狂到想要抠瞎自己的双眼,眼睛却着魔一样直愣愣地不肯转移视线。恋爱之后依然保持同样的状态。他似乎对所有的异性感兴趣,偏偏不待见我。我承受这种痛苦,也享受这种早已熟悉的痛苦。我像是憎恨父亲身边的儿童一样憎恨他身边的女性。这段关系结束之后这么久,我才最终最终意识到,我可能从未爱过这个人。
      
      我恨我爱的人身边的所有人。这是我今天突然想明白的另一件事。因为他们将那枷锁重新戴在我的脖颈上。让我紧张和恐惧。让我以为他们是我失去爱的罪魁祸首。他们会夺去我所有的有的没的爱和关注。让我再次独自一人。让我心里的声音一直无声地回响着,所有的人都可以,只有我不可以。我怀疑所有的感情和甜言蜜语,唯一相信的真理是:我爱的人一定会更爱别的人。因为那是我生来至今的事情始末,那是我不安的根源。
      
      我没有学会怎么去做对的事,而只是想努力通过调整自己去取悦我喜欢的你。或者故意做错事等待被原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有一点儿“你其实也是喜欢我的”安全感。或者偶尔确信被爱的时候的那种得意忘形,也是因为我还不懂如何处理这爱。我像一个渴望玩具已久的小朋友,拿着突然得到的玩具恨不得向全世界张扬。我没有学会爱别人,因为在遇见你之前没有人教过我。但幸好,因为你,我在慢慢变好。。 而我过去陷入的那种绝望,我也愿意原谅自己,不再责难自己了。
      
      
      
      
      
  •     爱情是一种病,只是多少让人病得心甘情愿。  或许如作者所言,疯狂的迷恋是一种病态,然而若不是那种疯狂,又怎会让循规蹈矩的人类心生向往,自我陶醉呢?  爱情,就是人类对疯狂的心瘾。    只不过,一段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事。不仅需要爱情,还需要尊重,需要鼓励,需要负责,需要开放......
  •     使陷入迷恋泥潭的人头脑清醒过来
      去做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事情
      而不是一味欺骗自己不放弃
      都是成年人
      所以少年时代的处事方式
      暂且忘掉
      不再不屈不挠地纠缠
      更理智面对现实
      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难道理想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都容易成为迷恋者?
      可是认清现实又有什么好处呢?
      迷恋者消失了的话,世界上那么多可歌可泣、动人的爱情故事是不是一起消失了
      心理健康的恋人与迷恋的恋人
      
      还是不要那么健康啦!
  •     很多人总是在说,爱情很伤。爱是伟大的,爱是纯洁的,但是有些爱是扭曲的,这种扭曲的爱很容易使身边的人受伤。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大多接受不了这种扭曲的爱,说实在话,我也接受不了。可是,千万不要忘了,那也是爱的一种,就单凭这点,我们就要宽容点,对于他们做出的怎样的行为暂且不谈,我说的宽容是争对这些行为的动机。其实这些人还是更可怜的,他爱的更深,他接受不了这种得不到的伤,他太爱太爱,爱到伤的自己的五脏六腑,这种麻木让他的双眼也看不到别人的疼痛。
       他患了叫做爱情的病
      这种病说小是小,说大也大。毕竟这是很深的内伤。
      不要那么刻薄地嘲笑别人,或幸灾乐祸其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生病生的更严重。从人性出发,从爱的最原点出发,原谅这种疯狂。
       我说的只是爱情的伤的一方面而已。还有很多方面我暂且不谈
  •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把那种疯狂的迷恋行为的原因分析指向童年时代与父母的关系的缺失,导致把迷恋目标当作象征式父母,开始追夺爱的战争或者说游戏,最终的结果是伤痕累累。
      不好的方面就是写得太琐碎,里面的事例太多;另外就是分析的情况主要是针对极端的疯狂的迷恋行为,所以说,这本书更像是治疗病人的药方,而不是保健药方。
  •   完全不知道爱情为何物
  •   年轻真好。
  •   马上又要老一岁_(:3」∠)_
  •   ╰( ̄ω ̄o) [摸摸头]
  •   握爪~~我倒是觉得停止取悦是第一步。不过停止取悦会让自己先开始心寒。不知道能不能做到那么强大。以上是自勉,哈哈。
  •   恩。共勉。
  •   我刚看的这本书。你写的也很好。只是还是不能完全做到,也相信总会过去。愿都早点走出阴霾,完全做自己。
  •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 我就有一种深深的认同 打开内容果然没让我失望 和我想的一样 吸引我们的人往往是伤害我们的亲人的投射 我们不是渴望禁锢和伤害 我们只是在潜意识中 爱那些与父亲或母亲类似的人(这取决于我们的性别和性取向) 企图从他们身上得到在父母身上无法得到的爱 我母亲在我幼年时期非常暴力(我爱他们 所以他们给与我的伤害才让我受伤 我也深深的知道 他们爱我 可他们在用一种伤害我的方式爱我而不自知 因为他们的父母也同样的对待他们 而他们将这种伤害合理化了 我真的相信 如果他们能够理解他们的父母是怎样伤害他们的 他就会理解我 如果他们知道什么会对我造成伤害 他们宁愿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我 我真的知道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 而更多的人将父母给与的伤害合理化 因为我们无法接受本应保护我们滋养我们的人 却成了离我们最近 伤我们最深的人 我母亲总是对我说 这个世界很危险 不是语言 而是一种生活中无形的传递 在童年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对世界的预期 父母中的一方是攻击性的 世界就是危险的 不和善的 充满攻击的 有敌意的 会给我带来惊吓和伤害的 父母遗弃我们 不论是现实的遗弃 还是感情上的遗弃 都让我们对世界有一种可能被遗弃预想 伤害源自于家庭 我的父亲往往是温和的 我曾觉得感激他没有打过我 没有用母亲的方式教育我 可我发现家庭中还有一个被迫暴力者 就是他 我再次声明 我是爱父母的 可爱并不代表没有伤害 家庭给与的伤害往往是无法被意识到的 因为几千年的孝道 圣经 都将父母神话 而忽视伤害伤害就不存在了吗?我的母亲 有一个暴力的母亲 和一个被动施暴的父亲 现在 我有一个暴力的母亲 一个被动施暴的父亲 这是一种病 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 而是世界生了病 大家都病了 这种病就被视为一种常态一种文化 如果你生活中有种种困惑 想想你的童年 有一本书叫中毒的父母 还有一本书叫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 童年创伤就像一颗种子 随着我们的长大而长大 他的枝叶最后会伸出我们的身体 将我们完全覆盖 而我们的内在依然是个孩子 它不止影响我们对爱情 他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枝末角 我们看不到它是因为他已经被视为一种常态 我们早就忘了我们是谁 我们是什么样 但只要我们发现哪里不对 就从哪里开始 走上我们的疗愈之路 希望上面的书 可以对和我有相似感受的人 和批判我的人以帮助 还有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真爱的旅程》 《走出恐惧》《自私的父母》看到这些而批判我的人 问问你自己的心 你批判的是自己啊
  •   非理性和完全失控还是不太一样。可控制的非理性可能会增加爱情的美好,但是完全失控的那种疯狂就容易害人害己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如果你曾经有一天经历过迷恋者的生活,就不会说最后一句话了。迷恋者大多很痛苦,自己很痛苦了,才会开始伤害别人。
  •   不好的方面就是写得太琐碎,里面的事例太多--同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