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宁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阿尔志跋绥夫  页数:347  译者:王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萨宁》描写了革命低潮时期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颓废厌世的情绪。叙述了主人公萨宁返回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少小离家,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他光明正大地追求享乐,为所欲为。但他又很孤独、无聊,生活漂泊不定。《萨宁》由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所著。

章节摘录

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受最先接触到的人和自然的熏陶而形成性格的时期;弗拉基米尔·萨宁却离开家人,在外面度过了这段时光。任何人都没有照料过他,哪一只手也没有管教过他,这人的心灵便自由而独特地成长起来,像野地里一棵树似的。他多年没有回家了,刚一回来,母亲和利达妹妹几乎都认不得他了:他的面貌、声音、姿态变化不大,可是在他身上却显出一种精神上已趋成熟的前所未有的新东西,脸上也焕发出一种新的神采。他傍晚坐车到家,走进屋来竟那么平静,仿佛五分钟前刚从这个房间出去似的。他身材高大,头发是浅色的,肩宽背阔,脸上表情平静,只是两边嘴角微带嘲笑意味,从他身上看不出一丝倦意或激动,以致母亲和利达迎接他归来的那股吵吵嚷嚷的兴头,也就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他吃饭和喝茶的时候,妹妹坐在他的对面,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她喜爱哥哥,只有那些狂热的年轻姑娘对离家的兄弟才会这样喜爱。利达总是把哥哥想象成与众不同的人物,但是这所谓与众不同,却是她仿照书本上的描写自己创造出来的。她想把他的生活看做一个不为人理解的伟大人物的悲壮的斗争、磨难与孤寂。“你干什么这样望着我?”萨宁微笑着问她。这种殷勤的微笑,配上出神的平静的目光,就是他脸上常见的表情了。这种微笑本来是既漂亮又招人喜欢的,而奇怪的是利达反而马上就不高兴了。她觉得这种微笑是自满的表现,一点也没有受苦受难与经历斗争的痕迹。利达一言不发,沉思默想着,转移视线,心不在焉地翻起一本书来。午饭吃完了,母亲亲切而温柔地摸了摸萨宁的头,并且说:“现在讲一讲你在那边怎样生活?做过什么事吧?”“做过什么事情?”萨宁微笑着反问,“讲就讲……无非是喝呀,吃呀,睡呀,有时工作,有时什么都不干……”起初以为他不想讲自己的事,可是母亲详细问起时,他却很有兴致地讲了起来。但是不知为什么总让人觉得无论人家对他的讲述抱什么态度,他都无所谓。他温和而殷勤,可是他的态度却缺乏亲人之间那种非同一般的骨肉之情,好像这种温和与殷勤只不过是出自他内心的一种自然的流露罢了,犹如蜡烛发光,对一切都给予同样的光亮。他们走到通往花园的凉台上,在台阶上坐了下来。利达坐在低处,独自默默地倾听哥哥讲话。一股几乎觉察不出的凉意钻进了她的心里。她以一种年轻女性特有的敏感本能感到哥哥完全不是她所想象的那种样子,她就像见到陌生人那样腼腆害羞了。黄昏已到,轻柔的夜幕降落在周围。萨宁吸着烟卷,轻淡的烟味同花园里夏天的馨香气息融合在一起了。萨宁讲到生活怎么使他颠沛流离,他怎么不得不多次忍饥受饿,到处流浪,他怎么昌险参加了政治斗争,而当这个事业使他厌烦时,他又怎么抛弃了它。当这所房子隐没在绿阴中的时候,利达和萨宁的四周便有一些凝然不语的好像有生命似的沉思的老树突现出来,这时萨宁突然搂住利达的腰肢,并且用一种不知是亲热还是凶狠的古怪声音说:“你长成个美人儿啦!;……你头一次爱上的那个男子将会是幸福的……”一股热流从他那肌肉发达、铁一般坚强有力的手臂传遍了利达柔软而娇弱的身子。她仿佛觉得有一只看不见的野兽在向她逼近,感到有些难为情,身子哆嗦了一下,急忙躲开了。他们已经走到了河边,这里弥漫着潮气与水气,尖头的苔草沉思地点着头,对岸是一片逐渐远去的变暗的田野、蔚蓝而温暖的天空与最初出现的星星的白光。萨宁离开了利达,不知为什么用两手抓住一条粗树枝,咔嚓一声把它撅成两段,扔进水里去了。一圈圈平稳的水波起伏着,向四方扩散开,岸边的苔草就急忙弯身点头,仿佛在向萨宁致意,像欢迎自家人那样。六点钟左右,阳光灿烂,花园里却已经又有了浅绿色的阴影。空气中充满光亮、寂静与温暖。玛丽亚·伊万诺夫娜在熬果酱,绿油油的椴树下散发出一股股沸沸扬扬的砂糖与马林果又香又浓的味道。萨宁从大清早起就在花坛旁忙着,设法把那些被炎热与灰尘压倒的花枝扶起来。“你最好先拔掉杂草。”玛丽亚·伊万诺夫娜透过袅袅升腾的淡蓝色的炉烟望着他,劝他说:“你吩咐格鲁尼卡一声,她就会给你办好了……”萨宁抬起了满是汗水的愉快的面孔。“干什么呀,”他甩开那贴在额头的头发说,“让它随便生长去吧,任何绿色的东西我都喜爱。”“你真是个怪人!”母亲慈祥地耸了耸肩膀,不以为然地说,可是不知怎么她对他讲的那句话却很高兴。“你们自己才是怪人呢!”萨宁用充满自信的声调回答,然后走进屋里去洗了手,回来便舒展而平静地坐在桌旁一张藤圈椅上了。他感觉良好,轻松而又快活。绿阴,太阳,蓝天闪着明朗的亮光,涌入了他的心头,使他整个心中都充满幸福之感,他的心也向它们袒露开来了。那些大城市,连同城市里急促的喧嚣与忙乱紧张的生活,都使他反感透了。现在周围是一片阳光与自由,而前途并未使他感到忧虑,因为他准备从生活中获得它所能提供给他的一切。萨宁眯缝起眼来,又伸了个懒腰,非常快活地把自己强健有力的肌肉伸直又绷紧起来。一股平和而轻微的凉风吹来,于是好像整座花园都在作短促的深呼吸似的。一群麻雀在吱喳乱叫,时近时远,狡狯而匆忙地交谈它们那种渺小的、非常重要的却又不为人所理解的生活,而杂色的猎狐狗米尔伸出红舌头,竖起一只耳朵,蹲在新鲜的绿草丛中宽厚地倾听着鸟雀的啼鸣。树叶在头顶上低声簌簌作响,叶子的圆影在平坦的黄沙路面上无声地颤动着。儿子的平静使玛丽亚·伊万诺夫娜大动肝火。她喜爱自己所有的孩子,同样也很喜爱他,但是正因为喜爱,她才心情激动,想要惹恼他,刺伤他的自尊心,侮辱他,——只要她的话与她对生活的见解受到重视就行了。她在自己漫长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像那埋在沙土中的蚂蚁一般,不停地营造家庭幸福的脆弱易碎的大厦。这是一长溜好似兵营或医院那样沉闷而单调的建筑物,由一些最小的砖头砌成,她像个平庸的建筑师,把这些砖头看成是生活的装饰物,其实它们有时给她增添麻烦,有时惹她生火,有时使她害怕,而且经常使她忧愁。可是她仍然以为不能不这样生活。“哎,好吧……以后还会这样么?”她瘪着嘴唇问,一边假装专注地望着果酱盒。“以后怎么样呢?”萨宁反问,打了个喷嚏。玛丽亚·伊万诺夫娜觉得他故意打喷嚏来欺负她,虽说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她却见怪了,生气了。“你们这里真好!”萨宁富于幻想地说。“还不坏……”玛丽亚·伊万诺夫娜的气还没消,便矜持地回答。可是对于儿子赞美住宅与花园,她却很高兴,因为像对可爱的亲人一样,她和这些东西都处惯了。萨宁看了看她,便思虑着说:“如果您不拿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打搅我的话,那就更好了。”讲这话所用的温和声调与这句得罪人的话相互矛盾,弄得玛丽亚·伊万诺夫娜不知道她是该生气,还是该笑。“我该怎么看待你呢,”她惋惜地说,“你在小时候就那么不正常,可是现在……”“可是现在怎样?”萨宁高兴地问,仿佛指望听到什么非常愉快、非常有趣的话似的。“可是现在完全好啦!”玛丽亚·伊万诺夫娜尖刻地回答,又挥了挥勺子。“哎,那就更好啦广萨宁冷笑了一声,沉默了一会儿,又说:“瞧,诺维科夫来啦。”“人是可厌的东西!”他并非想到,而是感觉到了,因此他想立刻离开所有这些人,离开这列火车,离开浑浊的空气,离开烟气与轰隆声,哪怕暂时离开也好。朝霞已经明显地出现在地平线上。黑夜灰暗的病态的最后阴影,不留痕迹地逃回在原野上逐渐消逝的浓暗中去了。萨宁没有久想,走到车厢台,皮箱也不要了,就纵身跳下车去。列车轰隆响着,呼啸着在身边飞驰而去,大地从脚下离去,于是萨宁落到了路基潮湿的沙地上。等萨宁站起身来,自己笑自己时,列车车尾那盏红色的信号灯已经离得很远了。“这真好啊!”他大声说,满怀喜悦地发出了自由而响亮的喊叫。四周是多么宽广辽阔啊。依然发绿的草地向四面八方延伸成无边无际的平坦的田野,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晨雾中。萨宁轻松地呼吸着,用充满喜悦的眼睛望着大地的无边无际的远方,迈着有力的大步,朝着明亮而愉快的朝霞,越走越远。这时原野醒来,露出绿色和浅蓝色的远方,顶上盖着广袤无垠的苍穹,于是太阳在萨宁对面冉冉升起,熠熠生辉,宛如萨宁迎着朝阳走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名为“一无所信”,实则“无所不为”  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一八七八年出生于小贵族家庭,其父是退役军官。他先在南俄故乡省立中学读书,十六岁时,进入哈尔科夫一所艺术学校。他生活贫穷,不得不给小报画漫画,写短论和滑稽小说。一年后,他便离开学校,前去彼得堡,作了一个地方事务官的书记。一九0一年写了处女作《巴莎·杜麦拿夫》,因其内容暴露学校黑暗而遭禁,后来才收入小说集中。不久,他又写了《暴动》《偷马贼》《笑》等,表达了对沙俄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他初期的创作引起了杂志编辑米罗留勃夫的注意,受聘担任其助手,从此即从事编辑工作。一九0四年至一九0五年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旗手哥洛洛夫》《狂人》《妻》《伊凡·兰德之死》《血痕》《朝影》等。在这些作者自称为“革命故事”的作品中,宣扬强者才有生存权利的思想的《伊凡·兰德之死》,使他出了名;他自己最喜欢的、同样是宣扬无政府个人主义思想的《血痕》和《朝影》,又使他遭到沙皇政府的通缉,险些被处以死刑。一九0七年,阿尔志跋绥夫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萨宁》,在俄国文学界和思想界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受到尖锐的批判。一九0八年至一九一二年,他又写了小说《几百万》《工人绥惠略夫》《极限》等。他还写过剧本《嫉妒》《战争》等。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阿尔志跋绥夫仍然坚持无政府主义,对革命抱有敌视态度。他于一九二三年流亡波兰,与人合编反动刊物《争取自由》。一九二七年,在波兰病死。  这位活跃在二十世纪初期俄国文坛上的作家,因一九0七年发表《萨宁》而名噪一时。《萨宁》写成于一九0三年,只因沙皇政府书刊检查机关的阻挠才迟发表了五年。这时正值俄国一九0五年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泛滥,颓废文学充斥文坛。而阿尔志跋绥夫的这部长篇小说实为俄国颓废主义文学流派开先河之作,发表后对俄国文坛影响颇大,成为俄国文学史上颓废派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阿尔志跋绥夫在给德国人比拉尔特的信中,表白“《萨宁》是个人主义的辩解”,标榜“小说中的这个英雄是一种典型……但这精神却寄在新俄国的各个新的、勇的、强的代表者之中”。按照作家自己的解释,作为“新的、勇的、强的代表者”的“这精神”,就是“个人主义”。在他的笔下,萨宁的形象正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典型。  本书的青年主人公萨宁对社会、政治、思想、道德一概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否定一切,否定政治,否定任何社会运动,表现出浓厚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色彩。他曾“冒险参加了政治斗争,而当这个事业使他厌烦时,他又抛弃了它”。如今他完全否定任何政治活动,对参加社会运动的青年加以嘲笑。他宣称:“世界观不是人生哲理,只是单个人的情绪……明确的世界观不可能存在。”从而否定思想的力量及其作用。他以人的自然本能来否定任何伦理道德,这明显地表现在他处理其妹利达同庸俗军官扎鲁金和进步青年诺维科夫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与冲突的问题上,而他跟妹妹甚至几乎堕落到乱伦的地步。这种虚无主义的世界观表现在萨宁言行的各个方面。他同犹太青年索洛维伊奇克讨论人生哲理问题时,也认为“一切都是空虚的”,“什么也没有”。这露骨地表达了他的虚无主义的观点和情绪。萨宁对社会的看法也是悲观主义的,随时都流露出一种厌世的思想情绪。他对妹妹说:“人的本性就是可恶的。不要期待人做好事……”而且表示自己“不期望什么”。直到全书结尾,他离开故乡和熟人,还跟送行的朋友伊万诺夫说:“一切都使人厌烦。”“我对生活既没有什么要求,也没有什么期待。”甚至他乘上火车,仍然厌恶周围的人群,总是觉得“人是可厌的东西!”终于从开动的火车上跳下,落荒而去,以求个人的自由。这个结尾客观上是对萨宁那种极端个人主义“精神”的一种讽刺。这种悲观厌世的社会观表现在主人公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冲突的各个方面,其基础还在于萨宁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萨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鲁迅极力推荐的作家的作品,他的深爱。
      我只在这里谈我的读后感。
      萨宁是个近乎英雄的人物。此处的“英雄”是指一个绝对有力,内心强大,态度清晰的人物。英雄不分善恶。我由衷的喜欢他,但是我知道作者比读者更明确萨宁所具有的真实性。萨宁是一个观念,是一个看似“不高于生活”的观念,或者说是一个理想。而因萨宁而死去的那三个人:扎鲁丁,尤里,索罗维伊契克却是全然具体的。他们的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所代表的每一类的否定和摒弃。
      首先说扎鲁丁。这个人具有人类七宗罪的任何一宗,是全然的恶的代表。他引诱萨宁的妹妹丽达,并致其怀孕,且将她抛弃,甚至希望她去跳水自杀。然后他向那个老色鬼沃罗申吹嘘他所获得的美色,并引其去见丽达。在丽达家他受到萨宁的蔑视便试图报复,最终因挨了萨宁的一拳而觉得无颜面见人,开枪自杀。小说中的塔纳罗夫,梁赞采夫,都是和扎鲁丁一样的人,按照萨宁的理解,他们根本算不得人,是动物,畜生,非人类的。扎鲁丁的死亡,完全是咎由自取,这是萨宁的观点,也是作者的观点,表达了作者对此类兽性大于人性的人的最大蔑视。可是要是没有萨宁,他们会怎么样呢?要是没有萨宁式的性格,那些被扎鲁丁们伤害的人又将怎么办呢?
      萨宁认为,他们也应该去死。
      这就是索罗维伊契克一类人。索罗维伊契克是个犹太青年,可是直到读完这篇小说,我都觉得他是一个垂垂老矣的糟老头:孱弱,无力,讨好式的微笑,胆怯的自卑,一团和气的友善。他根本看不清生活的面目和周围人的面孔,他觉得大家都比他优秀和出色,他整个人都充满一种无力感,他对“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充满了追问却不得而解。萨宁对他的定义就是:“你是一个死人”,而且是当着他的面说的。所以我说萨宁是个观念,是个全能的不存在却可以下判断的上帝。说完这句话萨宁就走了,让索罗维伊契克去自我结束。好狠!但是索罗维伊契克这个角色塑造的实在模糊,似乎觉得他的出场只是为了引出萨宁关于“黄金世界”的理论和基督教观。如果要问索罗维伊契克代表着哪一类人的话,那我觉得,他代表的是一种社会中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缺乏力量,像是鲁迅笔下的“奴隶们”,他们做了奴隶,还一心想着怎样为奴役他们的人物服务,想使自己变得对他们有用,如果觉得自己无用,竟然选择去死。萨宁当然是摒弃这样的人物的,就连伊万诺夫都说“如果因为对人们没用而去上吊,这就是......扯淡!”。萨宁们是纯粹的,他们不以人道的态度看待问题,而是以“个人”,或“个人的无政府主义”为出发点。
      最后,讲一下尤里。尤里觉得“当一个人变得高于生活,生活就不能让他满足了”。但是,萨宁反对的,恰恰就是他觉得人不可能高于生活。萨宁认为尤里这类人,就处在人类自觉生活的时代的第一个阶段,即对自己所有的感受、需求和愿望进行重新评价。“他吸收了时代的所有精华,那些精华却毒害了他,直至心灵深处”,尤里正是这样,“终身在二重人格间徘徊,想抓住新的精神理想范畴中的每一根稻草,归根结底,他们害怕生活,他们闷闷不乐,害怕去感受”。这些都是萨宁对尤里的评价,是萨宁说给卡尔萨维娜听的。这个可爱的却力量不够的姑娘,在听了萨宁的这些话之后最终委身于他,所以,真的很难说萨宁说的那一大段话是冠冕堂皇的引诱之辞还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类理想的构设。他说:“我一直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幸福时代,到那个时候,人和幸福之间不再有任何障碍,到那个时候,人能够自由自在地、毫不恐惧地沉浸于他所能获得的所有快感之中。”这段话和他的对“黄金世界”的否定又多么自相矛盾,但是其实一点不矛盾。“黄金世界”是以“公”的名义许诺给“个人”,所以任何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质疑,但是质疑之后“个人”仍是得不到这“黄金世界”。但是萨宁的“幸福时代”却是触手可得,只要“个人”背叛“公”的那些道德原则,只要他愿意,只要他相信,就轻而易举。尤里在行为自觉的世界里找不到出路,关键还是他反对“肉体和精神的和谐结合”,纯然相信理念和道德。在尤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平民知识分子”近乎半个世纪的传统之沉重和压抑,而萨宁,全然背叛这些,这,就是“萨宁性格”。
      比之扎鲁丁,萨宁是高贵的。比之索罗维伊契克,萨宁是独立的。比之尤里,萨宁是和谐的。
      一个高贵的,独立的,和谐的理想。
      但是萨宁,他又是绝对个人,强势,和残忍的,这不是作者的理想。只不过因为阿尔志跋绥夫对以上三类人又恨又怒,所以才会让萨宁的语言和行为带有“激愤”色彩。
      
  •      好多著作都试图教育人该如何生活,如何幸福,试图解答你人生会遇到的问题,但萨宁却没有,他目睹了你人生的矛盾,他在嘲笑这一切的没有意义,生命的虚无。不要试图从中找到答案,虽然他已经洞悉了你的脆弱,他带着嘲讽和冷漠,超乎寻常的冷静,批判着这世俗,所谓的意义,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
  •     其实萨宁和尤里是一个人,也就是作者,他生了两次,但只死了一次(尤里的死)。因为死过,他看开了一切假的东西,别人相对于他都陷入世界里,所以拯救别人就是让他去死,可别人都点背,只能生一次。所以萨宁就只好没劲的一个人走了去玩了。
  •     读了这本书。丽达和济娜失去贞操后的痛苦,让我记忆犹新。可见其对于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性。萨宁,总是那样的冷静,带着那么冷峻的眼光看着这是世界,感情无法左右其判断。他那种玩世不恭,对于人世间以及死亡的冷静,让我觉得可怕。没有人情味。我甚至开始渐渐喜欢他,而他最后对济娜的所作所为让我无法容忍。他是一个特别的人物,我对他有喜爱,但更多是憎恨。推荐大家看看,很特别的一个人。
  •     “五一”用了一天断断续续将《萨宁》看完。在书店的时候看了一页,被迷住——萨宁什么都知道,微笑着破坏母亲和妹妹基于常规的期待。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妙人,我应该在大一,不,高中的时候就看到这本书,那些“大学生式的问题”让我痛苦了那么久。不过也许那个时候那些问题在我身上的作用那么强大,我不一定会同意萨宁。
      
      看的时候时不时的笑出声来,因为很多段落——尤其是对萨宁言行举止的描写,让我想到了言情小说。是上好的言情小说,男主角个性鲜明、魅力超群。不过在这里你只能爱他,矫情的尤里还是懦弱的诺维科夫?伊万诺夫缺乏美感。萨宁总是平静的眼神加上微笑,好像什么都不能使他触动。他总是无所谓的,看起来不在乎也不关心别人,甚至是至亲。聪明、不形于色的冷漠、健硕的体格,姑娘们总是被他吸引,连他的妹妹丽达在内。读完小说,你甚至发现他是“全知”的——人们是怎么样的、他们在想什么、事情怎么发生的、会怎么发生下去。
      
      萨宁回家前的经历小说里几乎只字未提,但懂的这么多,不可能是在化外之地长大的。可怜的自杀者索罗维依契克问萨宁: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你从来都是这样的吗?萨宁回忆他从前的一个同学,带了一笔他思想的经历。这位同学是个“无我”的圣人,最后因为这个死掉。接着他说虽然他不认同这个同学,但是爱他,因为他是天生的崇高——“他是真诚的,在自己的道路上从不停下脚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障碍,无论是可笑还是可怕的……”。我以前认为犹疑有时候是美的,因为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在我看来是谦虚的表现,而过于笃定代表着浅薄。但萨宁这样“明快”,而且显然不浅薄,他是最高明的那一个。他的“明快”有时十分冷酷,比如他的话将索罗维依契克送入死地: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应该望哪里去,他老是在思考,老是在思考,老是在受苦,一切都让他感到可怕,感到难以理解……也许,这样的一个人最好是死掉?”
      
      “是啊。也许,最好是死掉。去受苦是没有意义的,反正任何人都不能长生不老。只有那种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了快乐的人,才应该活下去。而受苦的人,最好是死掉。”
      
      他并非想让索罗维依契克去死,他看出这个犹太青年的困惑和尴尬——大家都看得到,但谁也没关心,只有他想到要来找他谈谈。这个结果他是没预见到的,他没办法说服他,比如生活不一定要崇高、不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活着、黄金世纪不可能有等等。他不说假话,他总是真诚而果敢,虽然这两个特质要了两个人的命。这是一个“典型”,我不认为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人。
      
      
      作为萨宁对照的尤里呢?他不敢直面自己的欲望,他矛盾、犹豫、虚伪,欺骗自己,甚至虚荣,唯恐自己显得不够高明、不够与众不同。 尤里认为一个人应该先确定……什么呢?忘记了原文,拿我们这里的话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聚顶”,才好立身行事。萨宁说没有这回事,没有什么终极世界观,“生活的每一时刻都要给我自己新的话语……应该去倾听和理解这样的新话语,不要事先给自己划定尺度和界限”。尤里预设了一个模糊的完美自我,所以“吾日三省吾身”——不停地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辩白,又在这个过程中巩固自己的优越感,同时丧失了行动力。前半部分他的俄式小说中常见的大学生气质让我感到熟悉而亲近,但后半段却变得很讨厌。他有机会改变的——他的一段思想独白已经接近了真实,不过在那之后他又滑向了另一面,这让我惋惜得几近痛恨。
      
      除了萨宁和伊万诺夫,里面的男性要么糊涂、要么软弱,不过丽达和卡尔萨维娜却让人眼前一亮,都是聪明、骄傲又漂亮的女人,至少是在发生变故之前,结果却让人失望了——也许萨宁这样冷漠,是因为失望太多?丽达无法理解他不答应和扎鲁丁决斗,“一种恶毒的、迟钝的人的愚蠢,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它来自恶人,也同样来自好人,它来自丑人,也同样来地自美人,这愚蠢使他难受。他转过身去,走开了。”
      
      萨宁太超前。超前而缺乏强悍的灵魂,就会或是疯癫,或是被生活打退回去——比如丽达。
      
      我正在看四月十二号的《出版商务周报》,有一篇对左琴科的《幸福的钥匙》(另一个译本叫《日出之前》)的书评,里面有这样一段:“原来俄罗斯文学中的忧郁不是一种精神,而是一种无法排遣驱除的病症,可笑的是我们这些人还奢望从忧郁中得到俄罗斯文学的精髓。”我不能把它们全都叫作病症,但的确是一种强大的气候,它曾经为我所钟爱,但现在离远了一点。
      
      序言中说阿尔志跋绥夫式的挑逗与亵渎是“由内心真诚引发的玩世不恭,在绝望中生成的嬉笑”,除了不那么同意“玩世不恭”和“嬉笑”,这个概括还是很妙的。
  •      这部享誉世界的所谓淫秽作品居然在这里被忽视了。这是俄国白银时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其艺术,政治,社会影响力难以想象。它的诱惑和煽动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沙皇俄国政府在1905年革命后公开利用这本书宣传革命精神的虚伪,令革命者变节。马雅科夫斯基在自传中说他在监狱里读完了这本书,这是监狱里唯一允许,而且被极力推荐的书,“显然是用来拯救人的灵魂的”。
       我不行了,要睡觉了,下次继续写。
  •   “生活的每一时刻都要给我自己新的话语……应该去倾听和理解这样的新话语,不要事先给自己划定尺度和界限”。
    生命本身没有极限。
    看你的文章的时候,Oasis的Whatever 总是不断地萦绕在耳边
  •   很喜欢这小说,有许多看法是一针见血,让人心被寒气。
    不知道有没有拍成电影?
  •   玩具
  •   呵呵,这本翻译的很差,推荐你看王之翻译的那本,绝了,是我看到的是好的俄国小说,也是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好的,纵欲者萨宁,上学时当黄色小说来看的,结果一下子被迷住了,简直太美了。也是我以后生活的标尺,
  •   咦,这本有删节?
  •   ……您真是一睡不醒哇……
  •   笑。。。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