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心理学

出版时间:2003-03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奥尔波特  页数:172  译者:刘水平,梁元元,黄鹂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谣言心理学》讲述了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传。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聊天时,也充斥着各种有根据或无根据的小道消息。这种社交谈话只是向我们的对话者表达一种含糊的友好感觉,避免沉默的尴尬,它们只是谣言传播的一种形式。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在大多数事情上,我们都是非专业的,谣言就因此而产生。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检验我们所听到的是否背离证据的外在标准,即使有时这些标准存在,也能得到。所以我们抵御谣言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战争时期的谣言  珍珠港谣言——谣言与国家士气——谣言防御——谣言攻势——武装力量中的谣言  第二章 谣言为什么会流传  谣言的基本法则——散布谣言的动机——投射(指个人意念、欲望等的外化)——谣言公式的归纳—— 谣言流传的间接原因——最后阶段的谣言  第三章 评述与回忆  评述——感知、记忆、描述——个体与群体记忆  第四章 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室方法——标准程序  第五章 实验结果:省略与突出  省略的限度——突出  第六章 实验结果:同化作用  不涉及情感的同化作用——更强烈刺激下的同化作用  第七章 实验结果:推断  主题变换——虚构和添加——自发行为的结果——语言的误解——时间和地点的错误——孩子们的报告  第八章 歪曲的基本模式  歪曲的三分模式的普遍性——创造性的添加——谣言是否都是假的?——夸张——虚构——凝缩——习俗化  第九章 社会中的谣言  谣言和历史——谣言和传说——谣言的分类——热爱和憎恶的融合——谣言受众——耳语运动——报刊和谣言——贴着标签的谣言——谣言和幽默——谣言和骚乱——小结  第十章 谣言的分析  谣言分析指导  附录  有关部门制止和控制战时谣言的标准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谣言为什么会流传  在上一章中,我们指出了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题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者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我们已经说过,这种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有:缺少新闻或新闻太粗略;新闻的矛盾性;人们不相信新闻;或者某些紧张情绪使个人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新闻中所述的事实。  当然,谣言里经常有一些残留的新闻成分,一个“真实的核心”,但在传播过程中,它蒙受如此多想像的阐述,以致变得不可区分,也无据可查了。在一个谣言化了的故事中,几乎不可能确切地说出根本的事实是什么,或者根本不知道是否有事实根据。  粗略地说,重要性和含糊性这两个重要条件似乎与谣言的传播有关。谣言的强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达:  R~~iXa  用语言表达就是:流行谣言传播广度随其对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重要性与含糊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因为,如果两者之中有一个为0,也就没有谣言了。例如,一个美国公民一般是不会传播关于阿富汗骆驼的市场价格这种谣言的,因为这个话题对他没有任何重要性,虽然它具有相当的含糊性。他也不会传播有关斯威  士兰(非洲)居民行为的流言蜚语,因为他不关心他们。光有含  糊性不会产生或强化谣言。  光有重要性也不行。假如我在一次汽车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虽然此事对我具有悲惨的意义,但我不会相信有关我受伤程度的谣言,因为我知道真相。假如我接受了一份遗产并知道它  所包含的数目,我就不会相信夸大它数目的谣言。军队中的高级军官与一般的美国兵相比,就不易于相信谣言,不是因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没那么重要,而是因为,按照惯例,他们对计划与战略知道得更多,没有含糊性,也就没有谣言。  在战时,正如我们说过的,谣言的条件是最理想的。军队事件是最重要的,然而军事机密,国家时局发展中自然的混乱以及对敌人行动的不可预知,有助于在那些我们最关心的事情上产生高度的含糊性。  我们指出的法则是高度可靠的,但是,还有一些条件,在其影响下它的作用会减弱。假若一部分人口在盖世太保的严密监视下,又假如对传播谣言者严惩不贷,人们也许会或多或少地约束自己。  此外,因为谣言只在想法相同的人中间传播,因此,在很少,交流而各不相同的一部分人口中,谣言也许避免跨越社会障碍,因而流行受到限制。  还有另外一种原因,该法则也许也不起作用。有时是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一旦明白是什么让他那么做,他便会不那么做。情况似乎总是这样:虽然在认识到自己像个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就要摆脱这种局面,例如,一些心理学的学生发现为什么他们有这样那样令人讨厌的癖性后,会立即改掉它,或者,那些被指定观察其特殊情绪的表现过程是否与心理学家的预言一致的人发现,那种情绪无论是在感觉上还是在表现上都不自然。同样,一个“谣言灵通人士”明白了当他处于重要性与含糊性这两种传播谣言的条件下,易于相信并传播谣言。正因如此,分反而不容易信谣传谣了。  若由此推断:自知或洞悉会自动治愈我们的坏习惯,或给我们的思想带来意外的无限制的自由,那是不正确的。还有一个心理学家很少察觉到的事实,即对一条法则运转的认识经常会  改变甚至否认,这条法则便有问题。  因此——具有清醒谣言意识的人不易于受骗,我们为在战争期间由心理学家、杂志作者、电台主持人和谣言诊所的编辑们所做的教育工作找到了正当的理由。这里还存在着在大中学校  的社会调查活动中是否包括一项对谣言的基本认识的争执。掌握谣言法则的年轻人,能够在证据不确切的各种情况下管住自已,但是,必须努力防止小心正当的怀疑主义变成不加鉴别的怀疑主义(即否定一切)。对谣言太清醒的人也许会发展成连最可信的报道都不相信。    这里必须指出谣言的复杂用途,通过抨击某人厌恶的事情,能缓解他最初的感情冲动。同时,也为他当时的感觉作了辩解,又对自己和他人解释了为什么他那么感觉。因而谣言在起缓解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作自我辩解的作用。“为什么我不应该厌恶俄国?他们只是在得到我们许多好处后才来援助我们……”“为什么我不应该感到恐慌?我们的舰队在珍珠港全军覆  没……”“为什么我不该讨厌犹太人?他们这么排外……”“为什么我不该觉得比我的邻居高一等?我就没有像他那样不正当的生活行为……”  但是,缓解感情冲动并给其找点理由并不是自我辩解的惟一方法。除了特殊的情绪压力,我们继续试图从周围找到“理由”。可以这么说,除了情绪上的压力还有理智上的压力,给混,乱的形势寻找一条花言巧语的理由本身就是一种冲动。这种寻求“好结尾”(即使没有人为因素)的因素,有助于解释许多谣言的持久性。我们想知道周围世界的究竟,我们的思想反对乱七八糟,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问为什么,这种“穷根究源”比我们自圆其说与为自己的瞬时情绪状态辩解的冲动倾向要更广泛。好奇是谣言产生的原因。一个情况不为人知的陌生人到一个小镇上居住,会滋生许多传说,来解释人们对他为什么来镇上的好奇心。城市里一条看起来奇怪的坑道会产生许多有关其用途的奇异解释。  总之,谣言提供一种能供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它们通常能为这些情绪的存在作辩解,而如果直接面对这些情绪,当事者也许难以接受;它们有时能为周围环境中令人费解的  现象提供更广泛的解释,从而在使周围世界变得可理解的理智 驾驭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谣言传播者是很少能明白这三重推动力的,他搞不清为什么他对某种谣言有强烈的兴趣,并立即广泛传播。他也不知道他所传播的谣言反映他自己的程度。因为他不明白投射的心理机制。  第三章 评述与回忆  按照定义,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制造出一则谣言至少需要两人参与。但是,在任何特定时刻,每个个体都是谣言的传播媒介,他在想什么是整个事情的关键。诚然,一条链大于其连接点数目的总和,但正是各个连接点组成了链子的要素和实体。因此,如果不对组成谣言链的一系列个体意识的典型运作作一仔细分析,我们就不能完全理解谣言。  评述  虽然在战争之前,心理学家们很少注意谣言中的连续(多个体)复述,但是他们早就对谣言出现在个体中的基本模式——感觉—记忆—描述——感兴趣了。大约是五十年前,他们开始认  真着手评述的研究,或者,用第一个德国调查者的话来说叫陈述。  评述——对“作为描述者的观察员”的研究,是许多心理学家很感兴趣的领域。正如惠普尔所说,描述来源于感知的过程,因此牵涉到感觉、注意和统觉(领悟)的整个心理学;它随记忆与回想而转移,因此牵涉到整个记忆心理学;因为它是以口头表述形式出现的,因此牵涉到语言与表达心理学;它取决于许多客观因素;性格倾向、情绪、猜测的敏感性等。  当时惠普尔写道,心理学家们发现自己被评述研究所吸引。有人认为,因为这是惟一使他们感到,能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高级心理过程的实用领域,它令他们能解释法庭与报社在忙乱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比奈和斯特恩属于这方面的先行者。比奈致力于系统性的实验研究,而且是最早进行此类研究的人土之一。他是使用“图像测试法”的先驱,通过该方法可以研究出对图像化材料描述的精确度。他的资料也包括主观描述测验和口头素材记忆的测试。描述的能力包括在他的测试标准中,并构成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的一部分。  另一位系统化的研究者是威廉·斯特恩,他写的《陈述心理学》是评述领域中的经典之作。主要受斯特恩的影响,陈述得以沿着两条基本线发展——图像测试与真实性试验。在图像测试中,出示给实验对象一幅图像,他必须凭记忆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来。为了使条件更逼真,真实性实验展现一些生动的事件,实验对象觉察不到他们目击的“事件”是经过仔细排练的。一个典型的“接近生活”的实验涉及下述事件:在一次科学研讨会期间,两名学生助手吵了起来,他们的争吵越来越激烈,直到其中的一个持枪威胁另一个。正在那时教授把双方分开,并要求目击者详细描述一下该事件。  在检验观察者描述能力的过程中,用了两种方式:(1)实验对象不用实验者帮助、引导或干扰而给出叙述或自由描述。这类描述的优点是不受建议的影响。但是,它不像第二类描述那  样能彻底详细地探查对象的记忆力;(2)询问或盘问,它包括一系列准备好的问题,覆盖了有关刺激素材的所有细节和所有方面,当然,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假设的危险,目击者被“指引的问题”所提示,是在法庭上经常出现的。   斯特恩(1938年)发现,许多因素影响观察者的描述。最早的歪曲与疏漏似乎出现在对图像、事件本身的最初感知期间。观察者倾向于抹掉对主旋律次要的细节,有许多细节他根本就  视而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描述越来越不准确,歪曲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目击者受盘问支配时。当允许他给出一个自主的描述时,他能在原始事件中挑选出细节,仅将记忆中出现的最清楚大概也是最准确的部分描述出来。然而,在盘问中,他被迫对记忆中并不清楚的部分作肯定性的描述,在这种条件下,他很容易被试验者问题的形式与暗示所引导。  斯特恩也发现,如果想得到适当准确的描述,要描述的事件应当单独存在于对象的意识中。如果他把景象与其他类似经历混淆,那么描述将是使人沮丧的混合物。斯特恩指出(这一点在谣言中有很大的重要性):“有无数人在他们的意识里,过去的事情很少有条理”。一些在特定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与发生在其他时间里的事被混为一谈。任何想对他的童年记忆按时间顺序作一有序描述的人都能证实,出现在记忆的时间框架中的东西是模糊不清的。  ……~

编辑推荐

  希望读者通过对《谣言心理学》的阅读能形成谨慎的怀疑态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谣言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去年看了部剧《千谎百计》,讲老千的,不是一个老千,而是一群老千,一个人去骗人或许比较难,一群人去骗人那就恐怖了,当这一群人还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专业化的老千组织时。对这个题材甚是喜欢,于是对欺诈与谎言也有了兴趣,遗憾的是专门考察此类现象的书貌似比较少,只看到一本《欺诈术与欺诈心理》,不过与此相关的书还是有不少,比如这本《谣言心理学》。
      
      这是一本小书,很薄,从书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写的,在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谣言更是满天飞,书中所举的谣言例子很多都是战争时期的,这样的谣言“趣味性”不是很强,阅读的乐趣自然就少了不少。几十年了,社会环境也与作者写作年代很不同了,当时信息传播的途径还是邮电、印刷、收音机、电报、航空快件等,现在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尽管谣言无处不在,但作者还是坚信随着信息来源途径的增多,人们会更多的相信事实而不是谣言,作者恐怕想不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谣言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传播媒介的发展加速了真实信息的传播同样也加速了谣言的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无所适从,而谣言往往又是充满趣味,因此谣言担负的“减压”功能越来越重。人离不开谣言,人际交往中必须用到,这个世界没有了谣言会少了很多乐趣,大部分的八卦可以说就是谣言的另一种形式,不同的谣言要用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切忌一视同仁、走向极端。
      
      《谣言心理学》主要探讨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其他方面所涉甚少或是完全没有涉及,比如谣言制造者的心理动机、谣言的功能,所以我期待着一本更新更全面更有意思的关于谣言的书。本书封面上写有“奥尔波特等著”,很明显还有另外的作者,而且多数是在两个以上,通常省略其他作者是因为合著者太多,然而实际情况是本书作者只有两位,G.奥尔波特(G.Allport)和L.波斯特曼(L.Postman),即使不在封面注明所有作者,那也应该在版权页补全,作为学术著作,这样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G.奥尔波特还有一个哥哥F.奥尔波特,也是心理学家,只说“奥尔波特”显然容易引起误会。
      
      大部分谣言并不是由人有意制造,而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不断地丢失与扭曲所产生的,而导致这个的原因就是人记忆的不可靠与“不可避免的错觉”(参看《不可避免的错觉——理性的错误如何控制我们的思维》)。所以本书很大篇幅都是在讲人的记忆问题,限于实验室条件,很难观察一个谣言的完整传播过程,不过现在有了网络谣言,倒是多了条比较方便的观察途径。尽管已经看过不少关于记忆方面的实验,但是再次看到书中说的那些实验时,还是会感慨人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不可靠,什么都靠不住,自己也不一定靠得住。所以,我越来越觉得搞历史的一定要学学心理学。
      
      我曾经编写过四篇假新闻发到网上,可以说是一个并不严谨的谣言实验,所引发的一连串在预期内又在预期之外的现象现在看来还蛮有意思的,现在看来本书中提到的几个主要概念在这个“实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篇当中有两篇由于“新闻当事人”知名度有限所以未能大规模传播,这两篇当中的第一篇“新闻当事人”知名度都不高,于是在第二篇加入了一位知名度相对较大的人物,不过我仍然高估了该人的影响力,当然这也与那篇新闻实在太“离谱”有关,因为并没有满足大部分人的期望,很难令人接受,最后也就那么几个人传播了该“新闻”。
      
      另外两篇得到的反馈就比较多了,第一篇只是大概消息,且留下了一个“悬念”,第二篇则是前一篇的补充,报道用词以非肯定性词语居多(新闻报道中的肯定性词语与非肯定性词语已经相差不大,读者多做肯定理解),并且在补充部分信息的基础上仍然保留了第一篇当中的悬念,之所以一直保留这个悬念是希望给大家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利于消息的讨论、传播,也可以看到之后在传播过程中该悬念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这个消息得到的反应主要有二类,大部分是抱着期待的相信态度,因为该消息是很多人所期望看到的,不管真假,大部分人还是都会倾向于相信;少部分持怀疑态度,而持怀疑态度的当中又分两类,一类是半信半疑的,一类是完全不信的,前者居多,后者甚少,不相信的主要是因为没有给出新闻出处而不是新闻本身感觉不真实。
      
      此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完整整的转帖原始新闻,二是抽取出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单独成帖,这个“消息”可以是自己从原新闻中抽取出的,也可以是由别人转述然后自述的,在转述与自述的途中往往伴随着信息的丢失与扭曲,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传闻”,也就有了一篇煞有介事的说是已经得到其中一位“新闻当事人”证实的帖子。所以说,第一手资料是多么的重要,因为你不知道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的丢失与扭曲,当然,第一手资料也未必真实。我所知的由这两种方式所传播的帖子就有20几篇。
      
      有一篇回应,不得不专门拿出来提一下,有人看到新闻后首先是对此新闻表示怀疑并分析了一下“疑点”,然后发表了一句“阴谋论”的看法,大意是说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想制造舆论,一篇这样的“新闻”就令人有了“阴谋论”的联想,可以想象一下其他的新闻、传闻会令人有哪些联想与看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消息一度被人写进维基百科,虽然很快就修改回来了,但是错误的信息还是以维基百科的名义传了出去。
      
      这几篇新闻都是比较小的圈子的娱乐消息,可想而知,当新闻所涉及之人物或事件本身影响力足够大时,传播的速率与范围以及扭曲程度将会是多么的严重。
      
      此次经历所得到的最大感想就是:对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要发现真假并不难,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亲证真假,能够一眼辨出真假的也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自己所不熟知的领域,我们多数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对的错的,通通接收;造谣很容易,写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并不表示内容就是真的,是否有实质性证据才是关键;网络营销很重要;资料有限如我者尚可写出令一部分人相信的“新闻”,那些掌握着大量资源和话语权的人与媒体,如果要制造谣言更是轻而易举。
      
      最后我想说的是,看着自己编写的假新闻大规模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回应是件很有趣的事,或许这就是部分编造假新闻(谣言)者的用心,不过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信以为真,我也有了犯罪的感觉,罪过罪过...
      
      
      以下是书中的几个主要概念(制造谣言必备):
      
      谣言公式
      
      R(Rumor,谣言的广度强度)~i(Importance,重要性)×a(Ambiguity,含糊性)
      
      谣言传播(歪曲)的基本模式
      
      简化(Leveling):谣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
      强化(Sharpening):当一些细节被删去后,那些保留下来的细节就更为突出、重要。
      同化(Assimilation):简化和强化不会随便产生,而只会在与谣言传播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一致的情况下产生。
  •      有趣的心理学教科书。新万有文库的一种。万有文库的书目都选择得很有趣味。陆续收了几十本,可惜看完的很少。
       谣言?经历过萨斯的我们最熟悉这东西,所以那个“谣言公式”印象尤其深刻:
       R(rumor谣言广度强度)(约等于)I(importance 切身重要性)(乘以)A(ambiguity 模糊性)
       你只有对切身相关的谣言感兴趣,你只对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谣言感兴趣;萨斯离我们最近,政府又对消息遮遮掩掩,造成谣言大流行。堪称经典谣言模式。
       那么是否只要有准确的信息发布,就可以消灭谣言了呢?对,也不对。按照上面那个公式,I或A,只要一项为零,谣言就不成立。但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这个公式没有考虑到:人心。这就要用到心理学的武器了。
       谣言,从心理学上说,是一种“投射”。典型的“投射”实验就是让受试者观测形状模糊的图形,每个人对图形都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是个人内心对模糊图形的“投射”。
       人是社会动物,所以有压抑、潜欲望、偏见、抱负、焦虑、恐惧…… 谣言,巧妙地充当了内心“投射”,发泄出个人隐秘的动机。
       我们萨斯谣言的敏感、热衷、传播,“投射”出我们无所适从的焦虑、对官方机构的怀疑、对外地人的偏见、对莫名危险的恐惧。
       既然整个社会,所有人笼罩在疫病的阴影下,所以“谣言链”空前广泛,而不像一些小“谣言链”仅在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群中存在(譬如某同事的升迁、某股票的内幕)。
       谣言的更高级形式:传说和神话。它契合了人最基本的道德观和原始欲望,所以能世世代代进入整个民族和人类的记忆。华盛顿的樱桃树(诚实)、圣杯传说(追寻真理)、维纳斯山(肉欲)、圣阿西斯对鸟布道(融入自然)…….
       上帝和魔鬼也是个谣言么?
      
  •   还是把标题改成问句好,统一些...
  •   书中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写得罗嗦吗?
  •   书里主体部分是美国人做的一些谣言案例调查,心理测试等等。书本身很薄,很精到。看着玩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