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风化史

出版时间:2000-10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德)基弗  页数:485  译者:姜瑞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古罗马的妇女、古罗马人与残暴、古罗马的宗教与哲学如何看待性生活、古罗马的物质生活、古罗马的爱情诗、罗马帝国时期的知名人物、罗马帝国的衰亡及其原因等。

书籍目录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古罗马和它的“风化”
——中译本序
英文本译者前言
引言 古罗马的理想
第一章 古罗马的妇女
第二章 古罗马人与残暴
第三章 古罗马的宗教与哲学如何看待性生活
第四章 古罗马的物质生活
第五章 古罗马的爱情诗
第六章 罗马帝国时期的知名人物
第七章 罗马帝国的衰亡及其原因
结束语
尤利乌斯·克劳狄家谱图
译后记
索引

章节摘录

书摘    古罗马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子,由于学校和家庭的严厉惩罚而受的苦,与罗马人对敌人、奴隶和罪犯的惩罚比起来算是轻微的。    这里只能从浩如烟海的现有资料中挑选几个典型的例子。前面引用过的尼采的那句话,放在这里也十分恰当:“互相依赖,奋发图强的人,力求其族人繁衍不绝,主要因为他们必须永存,否则就有灭绝的危险。”据我所知,小小的罗马社会在其形成的最初的一百年间,不断受到强敌的围攻。为了生存他们与敌人战斗了几个世纪。这种战斗带来可怕的大屠杀是不足为奇的。罗马人一旦击败了一个民族,便以残暴的手段使之臣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已有的关于罗马人生活的记述中史料太少,但与上面所讲的道理差不多,不难理解这个几百年生活在战争中的民族,所培养出来的品质最后变成了施虐狂。    萨谟奈人是古罗马最危险的敌人之一。李维在叙述罗马人与萨谟奈人的战争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细节。例如发生在公元前330--300年间的那场战争,索拉城脱离罗马投靠萨谟奈人,并屠杀了城里的罗马移民。该城是罗马的军事殖民地,即罗马驻防的萨谟奈人的城市。罗马人认为非严惩它不可。他们攻占了城市,战斗中见人就杀,并从投降者当中挑选了225人带回罗马。他们在广场上当众鞭笞俘虏,然后斩首示众。李维特意补充了一句:平民百姓极为高兴(Summo gaudio plebis)。波利比奥斯在《通史》第1卷第7章中有类似的描写。他写的是雷吉乌姆城的三百居民,他们被俘后也是先当众鞭笞,然后斩首示众。卡普阿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不幸的城市在汉尼拔战争中投靠迦太基人,后来又被罗马人夺回。该城的市政委员全被逮捕,罗马的缓刑令还没有送到,就被按照古老的残酷方式绑在木桩上,鞭笞、砍头。其余居民被卖作奴隶,城市的全部领地被罗马并吞。    要是被占领城市的地方官都可能遭到这样的对待,被俘的将军就更别指望有宽宏大度的敌人慈悲为怀了。想想朱古达和韦辛格托里克斯的命运吧。这两个人以及其他许多不太出名的人,被行刑人在广场边的地牢内勒死,广场遗址至今还可以看到。提图斯把耶路撒冷洗劫一空之后,将犹太人英勇的领袖西蒙·巴·乔拉押解在胜利者的凯旋式队列中示众。然后,在卡匹托尔山上的大献祭这一仪式的高潮开始前,将他带到山边上拷打,打过之后抛到山下。约瑟夫斯说:“宣告他的死亡时欢声雷动,大献祭随即开始。”所有俘虏的死刑都是当众执行的。尤其是执行死刑前的鞭笞,按照惯例一律公开进行,以示儆戒和威慑。我从老塞内加的一段文章中《演说家的修辞风格分类》第9卷第2章第10节)得知,他们以—种特殊的喇叭声召集老百姓到现场看杀人。经常观看这种残酷的死刑所产生的心理效果,就不必细说了。我只须强调一点,一个对于目睹执行死刑习以为常的民族与一个心满意足地观看斗剑士格斗的民族,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别。下面谈谈它们的因果关系,过去对这方面注意得太少了。    罗马在它早期的几个世纪中权力意志的目标是消灭所有反对罗马的种族和民族。通过征服几乎整个已知世界从而实现了这一目标之后,这种权力意志在某种程度上只好反过来对准自己了。思想深邃的心理学家塔西佗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他在《历史》第2卷第38章中写道:“古老而又根深蒂固的人类激情和权力欲”(我们称之为Potentiae Cupido,权力意志)“随着帝国的建立而变得更强烈,终于变成了暴行。因为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时,容易保持平等,而征服世界消灭敌对的国家和国君之后,罗马人有时间争取他们理所当然的权利了,于是暴发了贵族与平民之间最初的争端。”    在内部冲突中,无论是反映被奴役的平民大众争取人道待遇,或者是一百年来把罗马国家搞得四分五裂的,贵族与民主主义者的党派斗争,罗马人处处都表现出同样的特性,就是以残暴为基础的权力意志。    这里只举几个特别重要的例证。我们现在知道格拉古兄弟的政策多么重要,或者说他们提出的土地改革其价值和必要性当时如果被理解了,那该有多好,因为那些改革措施将影响罗马的未来。在那个年代,他们兄弟似乎不过是叛乱者和狂人,必定成为殉难者。罗马最骇人听闻的虐待狂事件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下面是普卢塔克陈述的,提比略·格拉古及其追随者殉难的经过:“当提比略本人也开始逃离的时候,有人抓住他的衣服。他脱掉长袍,穿着衬衣跑掉了。可是绊倒在前面一个已经被击倒的人身上。他刚要站起来,他的一个同事普布利乌斯·萨图雷乌斯操起一条板凳腿将他击倒。卢西乌斯·鲁富斯自称第二下是他打的,好像这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光辉业绩。还有三百多人被棍棒和石头打死,但没有一个是被铁制武器打死的。”普卢塔克还给我们讲了弟弟盖约·格拉古之死:“盖约·富尔维乌斯以及三百多被打死的市民,全部被抛尸江中。他们的财产一概没收,不许他们的妻子戴孝。盖约的妻子露西尼娅连嫁妆也被剥夺了。残暴到极点的是处死富尔维乌斯的小儿子。他既没有拿起武器反对获胜的那一派,也没有参加武斗。武斗结束前他来要求停火,却被逮捕了,武斗结束后立即被处死。有一件事最令百姓义愤难平,奥佩米乌斯居然建了一座协和神殿,似乎为屠杀了大量市民而洋洋得意。”    马略与苏拉之间的斗争杀人也不少。韦利奥斯·帕特库洛斯在《罗马史》第2卷第22章中说:“马略进城给他的同胞带来了毁灭。要不是紧随其后还有苏拉,他胜利后的暴行就称得上空前绝后了。他的复仇之剑不杀普通人,专杀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且花样很多。”    苏拉以残暴行为而特别出名。他可以算是有教养的人,他的残暴行为比马略更不可宽恕。因为马略是个无法改变的粗俗军人。苏拉在一次胜利之后让部下杀死8000名俘虏,还有一次,他纵容士兵用投枪刺死12000人。他是个臭名昭著的排斥异己者,一共放逐了90名元老院议员和2600名骑士。阿庇安在他的《内战史》第1卷第95章中指出了这种行为的确切含意:    有些受害者是在小酒店,街道上,神庙里意外地碰上的,当场就被打死。有些被押送到苏拉那里,抓住手脚高高举起,摔在苏拉面前。还有一些人被一路拖来,踩在脚下。亲眼看到这些暴行的目睹者,吓得连气都不敢出。”    由此可以看出,苏拉的性格中有许多完全属于尼禄皇帝的特点。普卢塔克在《苏拉传》第2章中说:“他非常喜欢开玩笑,因此当他还是个无名小卒的时候,整天与小丑和滑稽戏演员混在一起消磨时光,跟他们一道讲下流话。后来在他掌握最高权力的时候,仍经常聚集一帮最粗野的丑角和演员每天饮酒作乐,说粗话开玩笑。这种行为不仅与他的年龄不相称,作为显要人物也丢人现眼,而且还常常误了大事,因为他在筵席上从不处理重要公务。虽然他平时有条不紊,严肃认真,但饮酒作乐时便一反常态。有唱曲的小丑和跳舞的姑娘在场,他就软弱无力,百依百顺,其他人一概不见。这种娱乐方式引起的另一种毛病是沉溺酒色荒淫无度。他这毛病到老也没改。年轻时他忠贞不移地爱过一个名叫梅特罗比乌斯的喜剧演员,还爱过一个名叫尼科波丽丝的、很有钱的妓女。他地位高又富有青春魅力,这妓女对他也情有独钟,死的时候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他。”     传记的另一段突出地描写了苏拉的变化无常,说他天生是个性情暴躁,报复性强的人,可心肠又很软,动辄流泪。普卢塔克与塔西佗一样,认为权力意志“使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协调一致,而是变化无常,自视过高,凶恶残暴”。他再三强调苏拉那种野蛮疯狂的报复性。可是不能认为罗马人竟然把这种品质的人看做“伟大”人物,也就是说看做伟大的斗士,是自相矛盾的。其实老作家瓦勒里乌斯·马克西穆斯的一句话就能把这个矛盾解释清楚:“他正直的品性冲破了周围的邪恶,并将它扔掉……如果仔细比较一下这些巨大的差别,就能看出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两个苏拉——一个是生活放荡的青年,一个是真正的勇士。”    原始人对生殖力感到神秘和神圣,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叔本华告诉我们,性冲动显示“自然界最深层的本质,最强烈的生命意志”,而古希腊人和思想家,赫西奥德和巴门尼德则称爱神厄洛斯为生命的起源,创造者,万物之本。其他许多民族,特别是罗马人都以这种方式神化性冲动。    如此看来,传统的性观念与基督教的性观念,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就十分清楚了。在古代,特别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生育力被单纯地看做新生命的创造者,因此应该受到尊敬与崇拜。而基督教则认为两性之间的事均属非精神的、无意识的,必须用精神来控制它,以免它发展得过于旺盛,超过一切心灵的表露。在这个问题上基督教接受了柏拉图的影响。柏拉图最早怀疑感官,并竭力鼓吹对感官进行一场圣战。下一节将会谈到这一点。我同意尼采后来的观点,认为“堕落”始于对感官的这种微妙的态度,也可以说尼采的这种转变是“文明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还可以说,这是个因人而异的看法问题。至少可以肯定,在古代如果没有柏拉图学说或其他同类学说的影响,人类仍然会以单纯而质朴的方式对待性。他们觉得性行为完全是自然的,然而也包含着一种神授的权力,并且是在行使这种权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许多有关著作都给人一种错觉。看到古代艺术离不开性象征,以及古代一些庆祝活动中大肆颂扬性,便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是古代特有的“淫荡”或“堕落”这是很大的误解。甚至像布尔克哈特这样的学者,在他那部关于君士坦丁大帝的著作中也提到“不知羞耻的崇拜”——这话显示出基督徒的臆断使他不可能公正地评价古代的狂热崇拜。最早的基督徒作家正是这样批判他们再也无法理解的那种狂热崇拜的。例如,奥古斯丁在他的巨著《论上帝之城》(第6章第9节)中,以他自己的观点批判所有与性有关的罗马婚姻习俗,宣称这种婚姻习俗有的可笑有的可怕。他特别提到最使他感到震惊的一种习俗,并称之为“最应受尊敬的、浸透宗教精神的已婚女性的习俗”(mos honestissimus et religiosissimus matronarum)。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它不像在那些堕落的民族中所看到的淫秽可憎的习俗。毫无疑问,所有的原始宗教习俗最终都会发展成纯肉欲性的,被看做只是迎合更粗俗的性欲的习俗。布洛赫所著《梅毒的起源》一书我在前面曾引用过,他在该书第514页上非常合情合理地说:“这种仪式只是对性本能表示崇敬的原始方式,同样也是生育女神行使性权利的原始方式。但是这种仪式经常会变化,变成真正的性放荡。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容易采用异乎寻常的、不合乎自然规律的形式,容易以淫秽的话语、自娱的习惯以及变态性行为来表达这种需要”。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性变态决非这类习俗的本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译本序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古罗马和它的“风化”                                          ——中译本序                                                             王以铸    这是一部有相当分量的文化史专著。虽说是专著,却是面向广大读者的,因为这还不是一部只供专家探讨、研究之用的、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可以这样说的原因:书中材料来源并未一一注明出处,此其一;全书基本上是述而不作,并没有提出学术上的新见解,当然,综合性的介绍也不容易,此其二;这样的作品,如果是给专家用的,大量引用的古罗马作家的诗作就无须再译成现代的语言了,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为了广大读者,如果照抄拉丁语原诗,那又要牵扯到版本和异读的大量复杂的语言问题,读者早就被吓回去了,还谈得上什么欣赏,此其三。再说本书的主题是同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的,而且单从英译本和中译本而论,文笔都说得上是清新流畅,没有大部分专著通常给人的那种沉重、晦涩、压抑的感觉,因此即使对西方古代历史知识准备不大充分的人来说,读起来也不会太吃力。它不仅能使我们开拓文化视野,还能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得到启发。    本书原作是一位德国古典学者用德文撰述的,体例仿效早些时候出版的汉斯·利奇德Hans Licht)的《古代希腊的性生活》(Sexual Life in Ancient Greece),看来它是作为前者的姊妹篇而编写的。前者的德文原名因无原书不好妄加判断,本书的原名则为Kulturgeschichte Roms unter BesondererBerticksichticung der Romischen Sitten,意思是“特别从风化(风纪)的角度来看的罗马文化史”。德语里Sitte这个词偏重于指有关男女方面的社会风气,我们所说的“有伤风化”在德语里就叫Verfall undVerrohung der Sitten,而德国风纪警察俗语里也叫Sitte即Sittenpolizei的简称。原书书名学院气很重,大概是照顾到社会风气,以为一提到性和男女问题都是轻薄之作。其实英译本的书名却更切题而平实。如果中译本译为《古代罗马的性生活》,在事事讲含蓄的东方读者,特别是在卫道之士的心目中可能不够郑重,因此《古罗马风化史》之书名可说是切题与含蓄兼而有之。在中国旧的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多年来也是一提到“性”就有点“不正经”的感觉,其实这种道学气正是不文明的标志。我们最正统的经书作者之一孟轲早就说过食色性也,是人之大欲,什么是性,性是天命、天赋、本能,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只有那些伪君子,才会道貌岸然地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用来坑害无知而又无辜的人们。这一情况直到改革开放这近二十年才真正地大有改进。    古罗马帝国离我们事隔千年,地隔万里,为了他们的这类问题我们今天还要翻译这样一部书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就好像有人间学哲学有什么用,种花、养鸟、看戏,看足球有什么用一样,真是秀才遇见兵了。不过就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说上两句,就是如何了解西方的问题。说到罗马,它实在不是一个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国,它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国,今天多事的巴尔干半岛当时就在罗马帝国的版图之内。今天的欧洲国家,无论法国、德国、英国、一涉及它们的老祖宗,无一不必须从罗马那里说起。罗马国家通用的拉丁语直到十六七世纪还是欧洲各国的国际语和书面语,它们本国的语言反而难登大雅之堂。直到19和20世纪之交,拉丁语还几乎是每一个欧美小孩子必须学习的语言。拉丁语还是天主教通用的语言,其语法又是制定世界通用的科学名词的依据。直到不太久之前,西方大学学位证书和毕业典礼上致词答词还得使用拉丁语以示郑重。拉丁语的权威性和郑重性,能与之相比的只有东方的汉语。语言的重要性反映了国家的重要性,古罗马帝国和汉帝国曾是当时世界仅有的有高度文明的两大帝国。罗马又是世界历史上惟一一个曾以地中海为内海的国家。西方文献里无论希腊、罗马、埃及、希伯来的文献,凡是提到海、大海、我们的海的,指的就是地中海。当时的大西洋还是个未知之地,罗马帝国疆域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我们要了解西方势必要从希腊罗马开始。学过一点西方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方文明的渊源千百年来一直是希腊罗马并称。毫无疑问,希腊文明早于罗马,是罗马文明的母体,二者有继承的关系并且相似之处很多,但是细究起来,二者又有一些重大的区别。希腊地形分散复杂,城邦大都临海,每日和瞬息万变的海洋为伍,所以喜幻想,重冥思,好冒险,是一个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方面都特别发达的民族,他们很早便殖民到意大利南部。反之,生长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梯伯河畔丘陵地带的罗马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城邦,他们四周没有天然的屏障,常常要同相邻的民族进行残酷的斗争才能维持作为一个农业民族的生存。他们虽然比希腊人闭塞,但是勤劳务实,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从事文艺活动,科学、哲学在罗马人中间也不发达。罗马人自己站住脚之后,向外扩张,接着又是一连串严酷、血腥的战争。他们要维持统治、保住地盘,所以更多考虑的是治术、法律、军事方面的实际问题。残暴与粗野成了罗马统治者的特征,这一点在本书第二章有充分的叙述。罗马执政官的侍从们便各自在左肩上扛着一束棍子中间插着一把斧头作为权力的象征给他开路,这棍束在拉丁语叫做fasces(法斯凯斯),它们就是要人们记住长官们随时有进行血腥镇压的权力。希腊和罗马相比,确实有粗细之分,但是在斗争中罗马成了希腊世界的主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希腊就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但由于希腊的特殊情况,罗马当局允许希腊人享有高度的自治并保持其文化中心的地位。希腊罗马为后人留下了庞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西方各部门的学问无不受其影响,我们要理解西方决不能把文化的这个源头置于视野之外。试看西方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几乎都要引经据典,以希腊罗马为依归。百余年来我们在吃了西方人的苦头之后才认真地想学一点他们的东西,然而依然犯了近视的毛病。最初以为他们只有洋枪洋炮和一点格致之学,经严复介绍了他们的社会科学著作,人们才知道,洋鬼子不仅会造异器,也有他们的诸子百家。但从留学西方学理工的人多,学社会科学的人少,学社科的又以学实用科目的多学基本科目的人少这一点来看,我们要深入了解西方,还得从了解其根本做起。然而解放前,一般留学生在国外大学混几年,念几本教科书,读个学位,已足够回国做官求职之需,真正想做一点学问的只是一小部分。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老老实实地补上这一课。说老实话,过去留学生甚至把所在国家的语言学通了的仍是极少数,对学理工的学生来说这一点还情有可原,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而今天我们要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一点西方老祖宗的事情应当说决不是吃饱了饭没有事干,而是一种亟需的工作。前些年曾有人以言必希腊罗马讽刺洋教条,其实我们哪里有条件言必希腊罗马,对西方的古典文明我们基本上还是聋子,瞎子,在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我们在这方面应干的实事还太多大多。灿烂的物质文明在文化沙漠上是建立不起来的。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相当有分量的文化史专著。该书主要论及的是古罗马性风俗,同时对古罗马人及其物质生活、罗马帝国的衰亡原因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书中大量引用古罗马作家的诗,并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本书资料详实、文字流畅,并附有大量图片,是研究古罗马风化史乃至文化史的上乘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罗马风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值得消遣!不过JOYO有点不地道!我买的是40元的精装本,但给我的是平装本.虽然可以退货,但精装的货已经没有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