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历史名碑

出版时间:1999-12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声 编  页数:621  字数:1229000  

前言

  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到20世纪终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这一百六十年都属于我们所说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一百多年在绵延不断的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中不过是一刹那,但在这百余年间,我国经历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动荡、大变革。中国人民经历了空前的忧患和灾难,进行了无限艰难、血流成河的斗争,也赢得了改天换地、革旧创新的喜悦。经过这百余年来的曲折复杂的历史,一个衰老的、落后的、濒于灭亡的中国,终于以独立自强的雄姿屹立于万国之林,它的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受到一切人的尊重,即使敌视中国的人也不敢藐视它的存在。因此,回顾和反思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人们总是特别注意和我们现在联系最密切的近一百六十年的近代现代史。可供了解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资料洁如烟海,从各种角度、以各种类型汇编的近代现代史料的书籍也有很多。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委托,由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声同志策划并组织、辽宁省政协文史委牵头,在全国各省市政协文史委以及国家文物局、各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编成的《中国百年历史名碑》一书,是许多近代现代史资料的一种。但它与众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书中的资料收集不易,编成此书确有很高的难度。  以碑、碣、石崖为载体,镌刻上有关当世的人和事的记载,以垂永久,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播文明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现代仍被运用。这本书就是从近代现代的众多碑碣中择其可以反映世事的变化,值得流传后世者,收罗照片,拓片而编成的。这些碑碣大都是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不久制成,因此很容易引起今日读者的历史亲切感,使人们不但重温去今并不遥远的历史,而且激发起与前人一样的对祖国命运的忧思、对祖国前途的信心和为争取祖国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  以碑碣为史料,和其他种种史料一样,不免有其局限性。碑文作者的观点看法未必完全和我们相同,石刻中反映的也许只是一鳞半爪而非全貌。但这些都无妨。不同的观点看法可以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对局部的深入感受和了解有时更胜于浮泛的大而化之的议论。史料本来是要人去利用的,在善于利用史料的人手里,一切史料都是活的,都是在某种程度、某种角度,甚至从反面对历史实际的反映。所以我以为这本书作为史料虽有其局限性,但仍可以当作一部形象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来读。  中国虽然重视碑、碣、石刻,甚至碑学成为专家之业,但碑学是厚古薄今的。先秦的石鼓与秦皇的封禅碑当然被推为国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碑文历来受尊崇。碑学所重的是书法艺术,宋朝碑碣除出于书法大家者外,已不甚被看重,宋以后更无论矣。这时书法原迹多有保存于后世者,不必求之于碑碣。到了近代现代,碑碣地位已不如前是无可讳言的。现存的有着史料价值的碑碣有一部分存于纪念场所中,固不难搜求,但有些碑碣则已为人所忘却,以至埋没在蔓草荒烟之中。听说这本书中的很多材料是编者调查访问、刻意搜求才得到的。这实在是有心人做的大好事。因为书数语,作为序。  1999年3月

内容概要

 一、本书取名《中国百年历史名碑》,是一部以图助文、文图并茂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名碑的选编集。 二、本书所谓历史名碑是指在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具有佐证历史和教育功能的史碑中,出自名人之事、名人之手,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碑。  三、选入本书历史名碑的基本标准是:   1.国家和省级的历史文物,少数具有特殊历史佐证意义的省级以下历史文物。   2.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功能的名碑。   3.其史碑实物字迹基本完整清楚,内容真实可靠。  四、本书时间断限为,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前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即公元1839年到1997年,前后约160年。  五、全书共八篇,除开篇外,其余七篇按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遵循以碑说史的原则,选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或佐证史实的名碑,按类归并,分类排列。每篇前均有配合本篇的历史概述。没有收集到碑刻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得不舍弃。  六、对所收入的名碑,均按立碑说明、名碑照片、碑文三部分进行编排。所介绍的文字长短、照片的数量均依名碑具体情况而定,不求一致。  七、所收碑文,一律按原文录入,不做更动、删节,以保存历史原貌。但碑文中原繁体字、异体字,均改为简体字,并加标点,以便阅读。凡碑文中无法辨认或脱落字,皆用口代替,缺字较多者,另加说明。 八、每块名碑介绍文字后,括号内为撰文、摄影者姓名或稿件提供单位的署名。 九、限于征集工作的局限,尚有一些重要碑碣因种种原因未能征集到编入本书,只好再版时补入。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介绍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97年香港回归百余年来中国著名革命纪念碑的大型图书。全书收录了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省、区的碑碣四百余座,以碑介、碑铭、照片的形式详尽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是一部石刻的历史教科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热情讴歌了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

书籍目录

编辑说明 序 言开篇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篇 鸦片战争前夕至清朝覆灭(1839——1911.10)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反英斗争  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  林公则徐纪念碑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  定海三忠祠碑  郑国沤墓碑  陈化成墓碑  闽安海防御警碑 二、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  长乐炮台碑  九女墩纪念碑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任亮墓碑 四、洋务运动  张之洞祠堂碑 五、中法战争  永清四海、督师御敌处与吴公纪功碑  特建长门昭忠祠暨张刚勇公专祠碑  特建马江昭忠祠碑 六、中日甲午战争  旅顺万忠墓碑  敕建昭忠祠碑  勃尔赤斤.巴彦孟克德政碑  北洋海军忠魂碑  收回威海卫纪念塔碑  盐寮抗日纪念碑 七、戊戌变法  梁启超墓碑 八、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保卫和平牌坊  九、同盟会成立与革命党人反清斗争  邹容烈士纪念碑  邹容墓碑  彭家珍烈士纪念碑  徐锡麟烈士祠堂碑  秋瑾烈士纪念碑  倪映典烈士纪念塔碑  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 十、边境各民族反帝斗争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马加里(嘉理)事件起源地碑  班洪抗英遗址碑 十一、文化经济建设  尹湛纳希墓碑  詹天佑墓碑  武训纪念碑  桐城文庙碑  东山书院碑  禁赌碑  三关口筑路碑  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纪念碑  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纪念碑第二篇  辛亥革命爆发至国民革命失败(1911.10—1927.7) 一、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塔碑  中山陵碑亭石碑  孙中山奉安纪念碑  杨氏太君墓碑  蒋翊武先生就义处纪念碑  廖仲恺牺牲处纪念碑  朱执信墓表碑  辛亥滦州革命诸先烈纪念碑  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碑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第三篇 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胜利会师(1927.8—1936.10)第四篇 “九一八”事变发生到抗日战争最后胜利(1931.9—1945.9)第五篇 蒋介石发动内战和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1946.6—1949.9)第六篇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10—1997.7)末篇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跋

章节摘录

书摘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杭州凤篁岭东麓的辛亥革命烈士墓园中央,纪念馆前。    辛亥革命烈士墓园墓葬群包捂“浙军攻克金陵阵亡诸将士之墓”及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陶成章、杨哲商、沈由智烈士的墓葬,是为纪念在辛亥革命运动中牺牲的浙江籍烈士而修建的。    199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在墓园内建造了纪念碑及烈士群雕石像。纪念碑为方柱形大理石碑,正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国魂不死”四个大字,背面刻有五百字的“浙江辛亥革命简史”碑文。                                                       (浙江省政协文史办供稿)    [碑文]纵观华夏,屹立东方,炎黄以降,绵延五千年之历史,光耀寰宇。  自清室入主中原,西方列强又复侵扰蚕食,国族危殆,迫于眉睫。仁人志士,团结各界民众,奋起革命。兴中会倡于前,同盟会继于后,光复同华兴,两会相继崛起,辛亥义旗高举,武昌首义光复,金陵一战,倾覆千年封建。五族共和,创建中华民国,历数先烈何止万千,丰功伟业,俱标史册。而今树碑于南山,缅怀千古而不绝。    呜呼!国魂不死。                                                   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敬立                                                       一九九一、十、一                             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    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井冈山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摇篮,从这里培育出一支威震世界的铁军,和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和将帅。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洒满了无数先烈的鲜血,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邑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万余名,没有留下姓名、长眠在这莽莽罗霄峰峦之中的革命烈士更是无法统计。在小井红军医院英勇就义的130多名红军伤病员,就是这一较为突出的群体。    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联合“会剿”。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留守的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面临强大的敌人,在彭德怀、王佐等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井冈山保卫战,与敌人激战3天3夜。因敌我力量悬殊,又有内奸为敌人引路直插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心脏,井冈山终于失守。彭德怀率红五军向南突围,往赣南与红四军会合,王佐率红四军三十二团隐入深山坚持斗争。    1929年1月30日,130多名在小井红军医院里养伤的红军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不幸全部被捕。敌人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英勇的红军伤病员没有向残暴的敌人屈服、暴露红军任何情况。敌人毫无办法,残忍地把全部伤病员集体枪杀在红军医院附近的一块稻田里。英雄们牺牲后,井冈山人民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冒着生命危险,就地掩埋了烈士们的遗体。    全国解放以后,民政部门寻访了熟悉小井红军医院的知情人。据一些老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回忆,当时殉难的130多名伤病员,仅有7名留下了姓名,他们是:吴鸿录、李新华、徐新、李玉发、邓颖发、汤民新、朱娥龙。1951年,井冈山特别区受遂川县人民政府委托,在茨坪正东面的小山冈上修建了砖木结构的红军烈士纪念塔。翌年,将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的部分遗骨移葬到茨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下,修建了一座红军烈士墓。1956年,新设计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塔。改建为一座水泥结构,塔顶耸立一全身武装的红军战士塑像。1972年,井冈山管理局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塑像拆除,对纪念塔进行全面维修,并在塔周围进行了环境建设,修建成现在的规模。    红军烈士纪念塔、烈士墓依山势而建,整个山冈呈北向南倾斜。南坡上,在青松翠柏的掩隐下,修筑了拾级而上的水泥阶梯,有两个缓步台。山坡的2米高处,是红军烈士墓,墓前有可容百人的地坪。再拾级而上至山顶,有一块约200平方米的水泥平地,用钢管水泥筑成的护栏圈围起来。山冈的最高处正中,是烈士纪念塔。纪念塔为正方形建筑,钢筋水泥结构,边长5.2米,塔高11米。塔体的4面,都塑有“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基外沿建有1米高的护墙,西面正中开有2米宽的门,进门可沿旋梯进入塔内。护栏外的苍松翠柏,使纪念塔隐藏在绿丛之中,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    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从1951年初建,历经多次修改,现已形成烈士墓、纪念塔相组合的革命纪念建筑物群体。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将“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人民广场中央。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同日,苏联红军调派三个方面军从东、西、北方向同时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东北抗日联军紧密配合苏军作战,收复东北。根据延安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冀热辽的八路军挺进东北。1945年秋,东北光复后,为纪念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以及埋葬在塔址的苏联后贝加尔湖方面军的飞行员烈士们,吉林省人民修建了此塔。    纪念塔由基础、塔座、塔身、苏式轰炸机铸铁模型四部分构成。塔的基础呈圆形,直径为30米,高0.1米,花岗岩石板铺地。塔座外圆直径为20米,高1米,立柱石6根,柱高3米,柱顶装有聚光灯,照明塔身和飞机模型。塔身呈正方形,共分为5个阶层,1至4阶层距高相等,高5米,顶层高6米,塔顶部装置一苏式轰炸机铸铁深绿色模型。塔通高为27.5米。    纪念塔底层北面阴刻俄文,意为:为苏联的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俄文上部位阴刻中文:“苏军烈士永垂不朽”、“长春市各界人民”。在第2阶层缀有苏联国徽。第4阶层缀苏军功勋奖章。西面阴刻俄文是在战斗中牺牲的14名苏军官姓名及其军衔。东面阴刻俄文是在战斗中牺牲的9名苏军准尉和军士的姓名及其军衔。南面阴刻俄文意为:这里埋葬着为苏联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后贝加尔湖方面军的飞行员。俄文碑记上部阴刻中文:“中苏友谊万古长青”。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到20世纪终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这一百六十年都属于我们所说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一百多年在绵延不断的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中不过是一刹那,但在这百余年间,我国经历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动荡、大变革。中国人民经历了空前的忧患和灾难,进行了无限艰难、血流成河的斗争,也赢得了改天换地、革旧创新的喜悦。经过这百余年来的曲折复杂的历史,一个衰老的、落后的、濒于灭亡的中国,终于以独立自强的雄姿屹立于万国之林,它的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受到一切人的尊重,即使敌视中国的人也不敢藐视它的存在。因此,回顾和反思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人们总是特别注意和我们现在联系最密切的近一百六十年的近代现代史。可供了解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资料洁如烟海,从各种角度、以各种类型汇编的近代现代史料的书籍也有很多。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委托,由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声同志策划并组织、辽宁省政协文史委牵头,在全国各省市政协文史委以及国家文物局、各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编成的《中国百年历史名碑》一书,是许多近代现代史资料的一种。但它与众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书中的资料收集不易,编成此书确有很高的难度。    以碑、碣、石崖为载体,镌刻上有关当世的人和事的记载,以垂永久,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播文明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现代仍被运用。这本书就是从近代现代的众多碑碣中择其可以反映世事的变化,值得流传后世者,收罗照片,拓片而编成的。这些碑碣大都是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不久制成,因此很容易引起今日读者的历史亲切感,使人们不但重温去今并不遥远的历史,而且激发起与前人一样的对祖国命运的忧思、对祖国前途的信心和为争取祖国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    以碑碣为史料,和其他种种史料一样,不免有其局限性。碑文作者的观点看法未必完全和我们相同,石刻中反映的也许只是一鳞半爪而非全貌。但这些都无妨。不同的观点看法可以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对局部的深入感受和了解有时更胜于浮泛的大而化之的议论。史料本来是要人去利用的,在善于利用史料的人手里,一切史料都是活的,都是在某种程度、某种角度,甚至从反面对历史实际的反映。所以我以为这本书作为史料虽有其局限性,但仍可以当作一部形象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来读。    中国虽然重视碑、碣、石刻,甚至碑学成为专家之业,但碑学是厚古薄今的。先秦的石鼓与秦皇的封禅碑当然被推为国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碑文历来受尊崇。碑学所重的是书法艺术,宋朝碑碣除出于书法大家者外,已不甚被看重,宋以后更无论矣。这时书法原迹多有保存于后世者,不必求之于碑碣。到了近代现代,碑碣地位已不如前是无可讳言的。现存的有着史料价值的碑碣有一部分存于纪念场所中,固不难搜求,但有些碑碣则已为人所忘却,以至埋没在蔓草荒烟之中。听说这本书中的很多材料是编者调查访问、刻意搜求才得到的。这实在是有心人做的大好事。因为书数语,作为序。                                                                  1999年3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介绍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97年香港回归百余年来中国著名革命纪念碑的大型图书。全书收录了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省、区的碑碣四百余座,以碑介、碑铭、照片的形式详尽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是一部石刻的历史教科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热情讴歌了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百年历史名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难得的好书,难得的资讯。若是再全面一些,把那么多小的、微细的都收录进来,则可堪称经典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