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刘俊 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中医大家临床用药经验实录》以中医临床实用性为原则,收集和整理了当代名老中医的临床用药心得体会,既有理论总结,也有特色用药的介绍,十分便于读者学习、利用。其引用之处,皆属经验之谈,多有创新之处。比如同是一味柴胡,在治疗外感方剂中是取它的发散、和解作用,在补益剂中则利用它的升提作用;又如大黄,在不同的药方中,可利用对它的配伍或炮制以及用量大小的变化而改变其治疗作用;再如中药的用量对疗效的影响,煎药、服药的方法方面,以及现代药理研究配伍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我们必须学习和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以帮助提高医疗效果。
作者简介
刘俊,男,湖南长沙人,中医学研究生学历。师从湖南名医柏正平教授、朱克俭研究员及贵州省名老中医冯先波先生,主攻中医内科。先后主编《冯先波精细入微辨证讲记》、《中药应用讲记》等。
书籍目录
(人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为兰 活血破瘀话水蛭,风湿红斑结节消 王国三 重用防己消腹水,肝炎硬化腹水消 桑螵芡实治久泻,慢性肠炎腹泻止 大剂半夏疗癫痫,痰浊阻窍宜生用 辛温入肺论麻黄,痹证遗尿泄泻疗 王琦 男科疾患精选药,平淡之中显神奇 胆大心细用硫黄,温肾助阳媲桂附 韦文贵 清热泻下番泻叶,巧治目赤眵泪多 收敛生肌赤石脂,角膜溃疡亦有功 邓铁涛 砂糖外敷治溃疡,抑茵生肌供营养 黄芪妙用功效多,临床应用须辨证 单味血余治血崩,止血固崩不留瘀 酸枣仁治失眠症,生用熟用皆安眠 尹常健 黄疸证治主清利,温阳辛燥要慎用 王荫卿 臌胀腹水坚难消,重用郁金可奏功 印会河 风热咽痛与鼻塞,山豆鱼腥效更全 叶景华 泻毒行瘀用大黄,长期应用不伤正 肾病黄芪是主药,补气利水防感冒 民间草药山海棠,慢性肾炎疗效好 能消能补徐长卿,善治顽症起沉疴 自之炯 用药轻重须得宜,三因治宜慎处之 孙一民 疑难痼疾白血病,养阴清热用鲜品 关思友 辨证辨病需结合,枳壳全蝎奏效捷 盗汗并非皆阴虚,仙鹤大枣盗汗疗 刘星元 名医莫嫌用单方,单方亦可治大病 蓖麻外治口眼歪,铜壶外熨是关键 关幼波 民间验方牛皮胶,升提补血效非常 江尔逊 辛夷研服治鼻塞,暂通鼻窍有速效 顽固失眠治无效,重用法夏功可威 皮肤疾患血热毒,清心凉血用牛角 痰浊壅甚咳气紧,清热化痰重竹沥 朱星江 咳而上气为哮喘,泻肺平喘用葶苈 朱仁康 缠腰火丹痛非常,全蝎止痛建奇功 皮肤疾患多血热,凉血散血生地宜 刘绍勋 胃病滞痛用莪术,开胃化食消瘀血 清热退蒸地骨皮,足量运用是关键 牵牛猛烈有小毒,药症相符见殊功 滑石解肌可发汗,外感流感皆可用 消食健胃为山楂,平肝降压可收功 刘惠民 墨入药治妇崩漏,起死回生效神奇 酸枣仁能治失眠,生熟并用睡更甜 朱良春 黄疸肝炎瘀热结,重用稀莶退黄捷 引阳入阴夜交藤,安神催眠治瘙痒 朱晓鸣 祛风活络稀莶草,清热解毒降血沉 汤承祖 小便消瘀又止痛,跌打损伤止血良 滋阴补肾淮山药,生用熟用功不同 鸦胆服用刺黏膜,黄蜡包裹可避之 刘弼臣 马钱善治肌无力,开通经络透关节 药引妙用增疗效,量小为引不夺主 牙关紧闭破伤风,蝉蜕祛风止痉良 生食肉类生绦虫,槟榔南瓜煎捣服 小儿温病多发热,重用石膏退热捷 孙朝宗 存药力巧施甘草,疗效持久而不烈 鲫鱼利水优他鱼,味美无毒消水肿 善用细辛治阴虚,肺肾同治诸症疗 治痢自古无涩法,慎用黄连防兜涩 黄柏为末外敷之,善治痈肿香油调 面疾白芷常为引,指引诸药捣病所 玳瑁平肝降血压,阳潜不复压稳定 李可 乌附重剂为猛将,疑难痼疾起沉疴 何任 补肾养肝菟丝子,善治面部黄褐斑 辛温大热肉桂末,临证吞服用途广 仙鹤白英治癌痛,重用配伍失笑散 张子珍 中医辨证治消渴,加用黄豆效更佳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有故无殒故无殒,妊娠恶阻用半夏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中日伤寒论研究专辑》译载了日本胜田正泰氏题作《东洞到希哲》的文章,该文在“对《药征·半夏·辨误》的批判”一节中,强调“半夏对妊妇仍以慎用为宜”。下面是何老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以半夏治疗恶阻,最早见于《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此后。 《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安胃饮(清半夏、青黛、赤石脂)以及近世妇科名家上海朱小南家传方(姜半夏、焦白术、姜竹茹、陈皮、砂仁、子芩、乌梅,左金丸),吾师朱良春老中医以生半夏、决明子、赭石、旋覆花、陈皮、生姜组成的基本方亦都用半夏。可见,无论古今,治疗妊娠恶阻皆用半夏。 “半夏动胎,妊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之说,始于金元时期之张元素。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过这句话。李时珍引用它,并非是完全肯定它,不过是记上“有此一说”而已。我们看《本草纲目》的附方中,就有仲景的干姜人参半夏丸,主治妊娠呕吐。而且李氏不同意世俗以半夏、南星为性燥之说,指出: “湿去则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唯证属“阴虚劳损”,非“湿热之邪”者忌用,盖此时用“利窍行湿之药是重竭其津液,医之罪也,岂药之咎哉”。历代医家对张元素“半夏动胎”之说多持否定态度。如王肯堂《女科准绳》所载治恶阻方中,除仲景的干姜人参半夏丸之外,还有八方用了半夏。他说: “诸方并用半夏者,以其辛以散结气,泻逆气,故呕恶自止。”林佩琴《类证治裁》亦云: “今人以半夏堕胎鲜用,然半夏实未动胎也。”由此可见,半夏动胎之说不能成立,半夏既无碍于胎,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以慎用为宜”的问题了。 姜能制半夏之毒,同时,生姜、干姜本身皆有止呕的作用,所以对于恶阻(也包括其他疾病的呕吐)之由寒饮、痰湿所致者,常姜、夏同时用之。但不能说半夏非与生姜相伍不可,胃热、痰热一般不用姜,但半夏仍可单独使用,前面引用过的张锡纯的安胃饮就是例证。 何老的临床体会,对于妊娠恶阻的治疗,认为应以辨证为依据而选用适当的方药。如寒则温之,用生姜、砂仁、干姜、丁香之类;虚则补之,用人参、茯苓、白术、山药之类;热则清之,用黄芩、黄连、栀子、芦根、竹茹之类;气郁则疏理之,用紫苏、枳壳、藿香、木香之类;气血不和则调之,用当归、白芍、柴胡、枳壳之类。不一定每方都用半夏,但半夏止呕,确有殊功,所以对于妊娠恶阻,使用的机会很多。 大凡半夏所治之呕,多为水湿、痰饮,阻于中焦,使胃失和降而致者。因为半夏既能燥湿祛痰,又长于和胃降逆,而恶阻之由中虚停痰积饮而致者颇为多见,如《妇人良方》中说: “妊娠恶阻,由胃怯弱,中脘停痰。” 《女科指要》说: “妊娠脾胃虚弱,夹气而痰涎内滞,致病恶阻。”所以何老治恶阻,常用《金匮要略·痰饮》之小半夏汤(半夏10~15g,茯苓20~30g,生姜15~20g)为基本方,随病之寒热虚实而加味,药煎好后,晾温,每10~15分钟呷下半口,半日服完,疗效比较满意,一般1~2剂即可见效。
编辑推荐
《当代中医大家临床用药经验实录》所选内容充分弘扬了当代中医临床大家的用药思想、临床经验,便于广大科研工作者、医生和医学爱好者阅读、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