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刘莹,王新建,仲伟海 著 页数:157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章总结了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理论基础,包括卫生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优化的基本理论,为全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第3章通过对中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比较研究,总结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4章总结了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影响因素,提出配置准则及配置指标。第5章建立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结构调整综合配置模型。第6章构建了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模式、路径与保障。第7章通过对全国16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之一,鞍山市案例研究及结构调整综合配置模型的实际应用,确立该地区2009—2013年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方法对2007年现状和2013年配置的城乡医护人力资源分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城乡医护人员优化配置标准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第8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
刘莹,辽宁省沈阳市人,正高级技术职称,博士学位,在鞍山市卫生局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现任辽宁省护理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联谊会理事,政协鞍山市委员,鞍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曾荣获“鞍山市优秀政协委员”、“鞍山市巾帼建功标兵”、“鞍山市侨界十杰”、“辽宁省卫生科技教育先进个人”、“辽宁省归侨侨眷十佳先进人物爱国奉献奖”、“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已经发表《试论护理学科与两种文化的融合》、《探索护理文化,构建和谐护理团队》、《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浅谈经济学理念对护理管理的启迪》、《Discttssion
on Speeding up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 Hospital
System》、《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相关问题的研究》、《蓝海战略与医院发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模式》等学术论文36篇;《实用护士礼仪学》等学术著作3部。曾应邀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学。获得科研成果9项,其中: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鞍山市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鞍山市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鞍山市科学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鞍山市企业医院卫生资源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研究”,2007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科研项目,2010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书籍目录
1导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概述
1.2.2国内研究概述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技术路线
2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理论基础
2.1医护人力资源的界定
2.1.1卫生资源
2.1.2卫生人力资源
2.1.3医护卫生人力资源
2.1.4医护人力资本及其主要特点
2.2卫生经济学理论
2.2.1卫生经济学的相关要素
2.2.2卫生资源配置理论
2.3新制度经济学
2.3.1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3.2卫生制度的基本理论架构
2.4机制设计理论
2.4.1机制设计理论主要内容
2.4.2建立有效的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2.4.3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2.5优化的基本理论
2.5.1优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2.5.2优化理论在卫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2.6小结
3中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比较
3.1国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发展特点与经验
3.1.1国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发展概述
3.1.2国外医护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3.1.3国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主要特点
3.1.4国外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主要经验
3.2我国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特点
3.2.1我国城乡医护人力资源发展概述
3.2.2我国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3.2.3我国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特点
3.2.4我国城乡医护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
3.3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3.1公共卫生体系的复杂性
3.3.2医护人力资源配置对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3.3.3政府是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
3.3.4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3.5完善区域规划,发挥机制作用
3.3.6必须建立规范的医疗服务准入制度
3.3.7坚持农村公共卫生立法
3.3.8加强社区和农村卫生人员的培养与政策支持
3.4小结
4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影响因素与配置准则
4.1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影响因素
4.1.1城乡人口因素
4.1.2城乡居民健康需要因素
4.1.3城乡居民潜在医疗服务需求
4.1.4城乡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因素
4.1.5城乡经济因素
4.1.6城乡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因素
4.1.7城乡文化因素
4.1.8其他因素
4.2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准则
4.2.1实事求是
4.2.2统筹规划
4.2.3整体协调
4.2.4结构调整
4.2.5分级功能
4.2.6供需结合
4.2.7保障公平
4.2.8提高效率
4.3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指标
4.3.1总量指标
4.3.2结构指标
4.3.3分布指标
4.3.4质量指标
4.4小结
5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方法与模型
5.1配置现状与特点
5.1.1相对单一配置法
5.1.2复合配置法
5.2城乡结构优化配置法
5.2.1方法的提出
5.2.2配置标准与配置模型
5.3配置标准中应注意的问题
5.3.1规划年的人口、经济、文化和服务量的预测问题
5.3.2护士配置标准的制定
5.3.3需求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可变指标
5.4小结
6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模式、路径与保障
6.1配置模式
6.1.1政府配置
6.1.2市场配置
6.1.3混合配置
6.2配置路径
6.2.1合理制定区域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规划
6.2.2保护存量,稳定队伍
6.2.3增加城乡基层医护人力资源
6.2.4促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
6.2.5建立健全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系统
6.3配置保障
6.3.1政策、法律、经济和行业保障
6.3.2改革卫生人事制度
6.3.3规范与完善培训体系
6.4小结
7鞍山市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的案例研究
7.1鞍山市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基本状况
7.1.1鞍山市经济发展情况
7.1.2鞍山城乡人口状况
7.1.3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7.2鞍山市城乡医疗机构医护人力资源配置与利用状况
7.2.1配置状况
7.2.2利用状况
7.3鞍山市相关资源拥有量与全省、全国比较分析
7.3.1卫生资源与全省、全国水平比较
7.3.2鞍山地区卫生资源利用情况与全省、全国比较
7.3.3鞍山社会、人口、经济发展与全省、全国水平比较
7.4鞍山市规划年相关数据预测
7.4.1鞍山地区规划年人口预测
7.4.2鞍山地区规划年经济预测
7.4.3鞍山地区规划年成人识字情况预测
7.5鞍山市规划年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7.5.1鞍山市规划年城乡临床医生资源配置标准
7.5.2鞍山市规划年城乡护士资源配置标准
7.5.3鞍山市规划年每千人口医生与护士人员配置标准
7.6鞍山市城乡医护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评价
7.6.1概述
7.6.2资料与方法
7.6.3结果
7.6.4讨论
7.7小结
8总结与展望
8.1全文总结
8.2主要创新点
8.3研究展望
附录
附表A193个国家或地区医护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附表B2000年鞍山地区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附表C1985—2008年鞍山地区城乡人民生活相关主要指标
附表D2007年全国城乡每千人口医生和护士人员数据
附表E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生人均服务量与收入增长的对比
附表F1991—2007年鞍山地区城乡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数量构成表
附表G1995—2007年鞍山地区城乡医疗机构门诊服务利用情况
附表H1995—2007年鞍山地区城乡医疗机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
附表I2001—2008年鞍山地区卫生相关指标与全省、全国水平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目前,我国城乡医护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特别是城乡差异很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卫生事业的公平性。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提供卫生人力资源基础保证;对一个地区而言,医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决定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从卫生部门自身来讲,医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资源整合,发挥优势,形成互补;从最大程度上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避免人才流失从而造成浪费。1.1.3研究意义对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一方面可以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城乡卫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对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和谐社会,加速卫生事业的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概述(1)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基本思路卫生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卫生经济学有其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今天,要思考卫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就要借鉴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西方经济学家更多地关注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并在这个问题上分为三派。一派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主张通过市场竞争来组织全社会的经济运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往往事与愿违,有损于经济效率。因此,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才是资源配置的理想方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始终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通过中央计划手段配置资源,才会达到合理的配置状态。更多的经济学家在这两派之间处于相对中立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和现实中市场的不完全,通过纯粹的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是无法达到合理状况的。同时,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垄断的控制,政府可以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因此,诸如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等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政府作用。
编辑推荐
《城乡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标准》为辽宁科协资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