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胡慎之,曾路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心理师,会怎样养孩子?我的众多读者和朋友强烈建议我要个孩子,那样他们好看看,一个心理师是怎样养孩子的。但我至少目前还是坚定的丁克主义,所以这一点是没有可能的了。再说,真要了孩子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还不好说。对此,女友的判断是,我会是一个坏爸爸。其实我也好奇,一个心理师会怎样养孩子。这个好奇心,在老狐和小鹿的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老狐在此前的婚姻中有过一个儿子,那时他还是初出茅庐的心理医生,至少我知道的一些事情表明,他那时算不上是标准的好爸爸。但经过多年的历练,他成为一个敏感、敏锐而成熟的治疗师,已然准备好成为一个好父亲了,而至于小鹿,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认定她会是一个好妈妈。所以,豆子很幸运,他有幸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也很幸运,可以看看一个敏感、细腻而又强有力的父亲,和一个温柔、善良而又有爱心的母亲,是如何与一个小小的心灵建立关系的。老狐是经典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医生,他对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有很深的理解,这部书,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范本,一个细致入微地用客体关系理论解读父母与3岁以前的孩子建立关系的范本。
内容概要
一个心理师爸爸以他和妻子的育儿经历为蓝本,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孩子从0到3岁心理发育的过程,并就父母应如何满足孩子心理发育的需要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对孩子的行为,本书分别从一个普通妈妈和一个心理师爸爸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前者活泼幽默的记叙与后者平实明白的解释相映成趣,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重新认识孩子的心。 吮手指,是宝宝学习自我满足的开端?躲猫猫,可以让孩子练习控制恐惧?宝宝自言自语,是他在学习照顾自己?……原来,孩子每一个“无关紧要”又或者不被理解的行为,都有其重要的心理学意义。本书中,一个心理师爸爸以他和妻子的育儿经历为蓝本,对0-3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读者能从本书中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心理成长的过程,以及父母应如何为孩子的心理大厦打下扎实的基础。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却常常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建设。其实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其心灵能否得到健康的成长往往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而一个人心理与人格的基础,在其3岁以内就基本形成了。本书正是以一个心理师爸爸及其妻子的育儿经历为线索,带你走进0到3岁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将从书中得出对育儿的全新感悟,学会如何哺育一个孩子的心灵。
作者简介
胡慎之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主任治疗师、精神分析师、婚姻家庭指导师、亲子关系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从事心理咨询行业长达10余年,个体成功案例总咨询时间长达4000~5000小时,具有相当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咨询个案涉及家庭、婚姻情感、青少年、危机干预,焦
书籍目录
Part 1 襁褓中的豆子(第1个月) :心理自闭期,分不清自己和妈妈 1.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分离,生命之初体验 2.幸福的月子,安静的豆子——为宝宝建立最初的安全感 3.香香的大乳房——母乳喂养,为了宝宝的心理健康 4.抱?还是不抱?——生命初期,请做宝宝的完美照料者 5.吃饱喝足养小猪——自闭期,非诚勿扰Part 2 抱在怀里的豆子(2~6月):心理共生期,需要“足够好”的妈妈 1.好妈妈,坏妈妈——非好即坏,宝宝把世界分成两半看 2.竖着抱——满足的不仅是好奇心 3.激动,宝宝第一次对我笑——给宝宝一面光洁美好的镜子 4.羡慕啊,豆爸会说火星语——我们用什么和宝宝交流 5.不要叫我胖胖——爱,让评价走开 6.用嘴巴看世界——宝宝正在口欲期 7.超级郁闷,一周摔了两次——微创是宝宝的不幸,还是幸运?Part 3 坐着玩的宝宝(6~10月):心理分化开始了,知道妈妈是妈妈,宝宝是宝宝 1.认生了—— 开始分化 2.高兴时叫“ba”,郁闷时叫“ma~~”——宝宝需要稳定的照料 3.断奶的日子——妈妈和宝宝都“失恋”了 4.亲历智力评估——别用孩子来满足自恋 5.走街街——我要和世界接触 6.什么玩具也比不上妈妈陪我玩——宝宝最需要与妈妈玩 7.弟弟or妹妹?——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认同 8.爬呀,小豆子——宝宝爬行的心理意义。 9.宝宝哭了,怎么办——学会延迟满足Part 4 满地爬的宝宝(10月~15/16月): 心理分化进行中,开始学习自我满足 1.回头望望,妈妈在——安全依赖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初形式 2.我要的,是你温暖的拥抱——爱的表达让宝宝更自信 3.照镜子——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4.大花园里的例行早会——宝宝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5.躲猫猫——你会陪宝宝玩游戏吗 6.小豆子坐飞机——积累愉快的“第一次”体验 7.豆爸,生日快乐——和谐的家,健康的爱Part 5 到处跑的豆子(16月~2岁半):心理分化矛盾期,幻想自己无所不能 1.家有superman——保护宝宝的无所不能感 2.对着干——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 3.欠扁的小豆子——规则的建立 4.自言自语的豆子——宝宝的内部对话 5.玩具被抢之后——引导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 6.你我他——没有“我”很糟糕 Part 6 要独立的小豆子(2岁半~3岁):开始有自我,心理走向独立 1.就不睡觉——宝宝对付分离的小把戏 2.谁动了我的枕头——陪伴孩子成长的过渡性客体 3.不许打妈妈!——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三角关系 4. 幼儿园焦虑——分离需要被接纳和理解。 5.你的小.鸡鸡呢?——宝宝的性教育 6.小鸡去世了——在照料中体会爱 7.生命中的第一朵小红花——分享成功,培养自信
章节摘录
插图:其实这样的关联并不合理,我们要通过正常的认知以及思维把它打破。但有很多妈妈不能把这样的关联打破,我所说的焦虑妈妈就是这样。她们不是因为做了妈妈而焦虑,而是本来就有焦虑的陛格,有一些“强迫性神经症”患者反反复复地洗手,在意识上,他们很清楚手并不是很脏,没有必要这样洗,但他们控制不住。因为,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又会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必须这样。这让他们很苦恼。焦虑妈妈也有这样的苦恼。她们一方面会说,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但另一方面又会怀疑自己做妈妈的能力,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宝宝不舒服了。焦虑的妈妈是自恋又自卑的妈妈。.之所以自恋,根源在于自卑,因而想做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而自卑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有点自卑的情感,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总是怀疑自己和指责自己,就会把这样的自卑放大,泛化。我们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自己也是如此,对自己期望越高,挫折感就越强。因此,我们要放下一些自我期望,懂得爱自己,这样,我们会更轻松。毕竟,我们是人,自我宽恕虽然不是很好听,但很有必要。况且,对自己要求高的人,对身边的人一定也是这样的。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样很难接受别人。这样,我们就成为一个经常指责评价别人的人,一点都不可爱。回到宝宝哭的问题上来,妈妈应该告诉自己,不要对宝宝的哭过分焦虑,要用心去体会,分辨宝宝哭声中的含义。妈妈应成为一台好用的翻译机,通过积累经验把宝宝的哭声翻译成:我饿了;我困了;我疼;我要妈妈抱等等。可见第一时间听懂宝宝的需要,这确实是一个妈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个范本,一个细致入微地用客体关系理论解读父母与3岁前的孩子建立关系的范本。看起来,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尤其是刚成为父母的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但它也适用于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我很喜欢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活泼生动,而且极具灵气,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又绝不流俗,或许,这样的风格只有源自于真实的体验、真实的理解。 ——武志红,著名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俗话说,辛苦三年,轻松三十年。这本书是豆爸豆妈悉心辛苦三年之结晶,其中的经验、知识和感悟大有营养,相信能让准妈妈、新妈妈受益良多。 ——孟迁,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培训师感谢豆爸豆妈,写了一本非常好的书!这本书是感性与理性、趣味性与专业性、爱心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是一部难得一见的育儿宝典,相信未来更会成为一部经典!我强烈建议准备为人父母者都来读读这本书,那么你们的孩子就有福了!其实无论你是父母的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都该来读读这本书,这样你和你的家人就都有福了! ——华海晏,国际NLP导师,亲子关系研究专家孩子是我们的吗?不,孩子是他自己的。遗憾的是,太多的父母用过度宠溺或过度控制让孩子永远不属于他们自己。没有自我的人生很可悲。父母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不懂孩子的心。阅读本书,你会发现,成人一切的“果”,都有儿时的“因”。 ——艾樱,新浪亲子主编为什么很多人成年后婚姻不幸,亲予冲突不断,即使事业成功也不能感觉快乐?本书给出了答案。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夯实其人格大厦的地基,而且可以修复成人千苍百孔的内心。 ——张燕,《母婴世界》编辑部主任看此书时。女儿已经四岁,感觉身为父母最大的困境,就是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非常感谢本书的两位作者,虽然有点晚了,但至少让我知道以前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希望尽快看到本书的续集。 ——猪猪爸爸,管理咨询企业高管有妈妈细腻而感性的记实描述,也有爸爸专业而理性的案例分析,一曲爱的合奏,相信不仅能打动父母的心,更可以帮助父母们懂得孩子在想什么。 ——全职妈妈,ROMANCE
编辑推荐
《童心密码:一个心理师的育儿手记》:著名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 武志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培训师 孟迁国际NLP导师、亲子关系研究专家 华海晏联袂推荐逗趣的叙述、鞭辟入里的分析,让爸爸妈妈在产生共鸣之余,深入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掌握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密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