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北方联合出版集团 作者:周文翰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到罗马,要看斗兽场;到北京,要看长城;到柬埔寨,要看吴哥窟。这些伟大的建筑分别是它们所在城市、国家最为著名的标志,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纷纷赶去拍照留念,人流本身也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 我也曾在斗兽场的瞭望台前焦躁地等待一个不受干扰的照相机会,也有过三次近长城而不爬的经历——台阶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总能吓退我当一回好汉的雄心。 终于,厌烦了拥挤带来的一切,我变成了个懒惰的旅行者,宁愿在旧书店里打发时间,通过铅字和老照片来辨认陌生的城市地理,或者丢掉笨重的相机去酒店附近的街头转悠,在博物馆门口和售票员结结巴巴地谈天。然后,在最后一天才急急捧起地图、带上相机去著名景点拍照,为了发给朋友证明我在旅行中到了这个标志性的地方。 后来,我决心去发现城市中不为人知的偏僻角落,那些人们不想去、不能去乃至缺少“性价比”的地方,诸如一座中世纪的矿井,郊外的古代墓园和山顶上废弃的度假山庄。也许在当年它们是显贵云集的繁华场所,但受千百年风雨的侵蚀、人为的破坏,成了废墟。
内容概要
几乎所有的城市、建筑遗产都可以说是前人留下的“墟”——在这个砖石木头围合的空间里有历朝历代人折腾的痕迹,有许多生命和文明存在的证据,可其中那些著名者如罗马斗兽场、北京故宫在今天已经演化成热门的景点,这让它们变得无比“实用”:要收门票,要修缮,要吸引更多的参观人群。而作者去的这些地方仍然保持废墟的本色,大多在主城区以外,在地图的最边缘,也很少有游客愿意去拜访。 这些地方和那些游人如织的景点相比,有一种残缺之美——没有经过后者那样严密的维护和修补,毫无遮掩地呈现时光的刻痕;有一份安静之美,没有导游的絮叨和小贩的招揽,留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
作者简介
周文翰
旅行作家。长期为北京、台北、香港、吉隆坡等地的报刊、网站撰写旅行、设计、艺术方面的文章,之前曾担任北京《新京报》《财经时报》文化记者。
书籍目录
序言一 波科山度假山庄:殖民主义的深渊 山上·山下 移民·殖民 殖民主义建筑在柬埔寨 “新高棉建筑”的昙花一现 附录一:殖民生义往亚洲二 佛教城市:风蚀的信仰 边城,佛迹 素可泰流风 附录二:南传佛教在泰国三 皇家墓园:死亡和重生 名不副实的“墓园” 印度式的轮回 附录三:印度人的建筑和文化四 卡拉卡拉浴场:肉体的升华 喜欢温泉浴的皇帝 公共建筑的杰作 蒸腾的肉体欲望 附录四:古罗马文明的遗产五 罗马竞技场:血腥的快感游戏 从献祭到娱乐 科洛西姆竞技场 马西姆斯大赛车场 西班牙的竞技场 附录五:西班牙的多元文化遗产六 高架引水桥:古代城市的命脉 岁马城的命脉 塞哥维亚的标志 梅里达的白鹳之家七 楼兰古城:荒漠中心的神话 没有细节的聚落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国 1900年,斯文·赫定的“发现” 公元元年,汉朝使节的到来 荒漠中的“无主之城” 自然的奇观 消失的方式 探险神活:彭加木和余纯顺 从自然神话向文化神活的转化附录六: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就像柬埔寨曾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一样,亚洲的多数国家在近代都受到了欧洲强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由宗主国控制,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保护国。在15世纪的近代殖民主义兴起之前,某种形式的支配或者半支配的国家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古希腊诸城邦就曾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做生意的殖民据点,在今天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还可以看到当年的遗迹。中国的汉朝往西域派出的屯田军队在某种程度也负有监视当地部落小国的目的,并且不时卷入这些国家的内部争端之中。 罗马人则建立了古代最大的殖民国,他们武力占领西欧、西班牙、北非的大片领土并设立行省,从罗马派往这些地区的统治者以及迁移去的罗马人、士兵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权利,但当地的土著居民开始受到歧视。到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最高统治者才逐渐赋予已经罗马化的行省的人以公民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